何培亮,劉子婷,彭濤,毛偉,李愛國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骨科,廣東廣州 510220)
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有效手術[1,2],同時,中醫(y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也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前景[3-4]。目前,關于PVP手術與中藥方劑結合是否能夠優(yōu)勢互補、提高療效,仍是臨床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本研究收集國內外公開發(fā)表的關于PVP手術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OVCF的臨床研究并進行薈萃分析,為臨床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
計算機檢索CNKI、萬方、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數據庫,時間均為建庫至2020年5月。中文檢索詞為: 骨質疏松、胸腰椎骨折、椎體壓縮骨折、椎體成形術、中藥治療。英文檢索詞為: “osteoporosis”“thoracolumbar fracture”“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s”“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PVP”。
納入標準: ① 隨機對照研究;②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符合OVCF的診斷標準;③年齡>65歲;④干預措施:實驗組為PVP 結合中藥湯劑;對照組為單純行PVP手術治療;⑤隨訪時間不少于 2個月。排除標準: ①非隨機對照研究;②無癥狀的椎體壓縮性骨折。
由2名評價者獨立評價所有納入研究的質量并提取資料,如存在分歧則征求第三方的意見解決。按照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手冊5.1.0中的RCT質量評價方法,對納入的文獻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包括隨機方法,分配隱藏情況,患者和醫(yī)師實施盲法的情況,結果評價的情況,結局數據的完整情況,選擇性報道,其他偏倚來源等。
采用Review Manager5. 3軟件進行Meta分析,對各研究間的異質性進行分析 (以P<0.1為檢驗水準),并根據I2判斷異質性的大小。當I2>50%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I2<50%時,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二分類變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CI表示,連續(xù)性變量采用均數差(mean difference,MD)及95%CI表示。
共檢索出344文獻,按照上述納入和排除標準,最終納入14篇文獻;均為中文文獻,發(fā)表時間均為最近5年內。納入文獻按照Cochrane方法學質量評價,其中1篇雙盲隨機對照研究,2篇單盲隨機對照研究,其余11篇為非盲法隨機對照試驗。,圖1是方法學評估各項條目的占比統(tǒng)計圖,達標為 “+”,未達標“-”。
圖1 本研究文獻方法質量學評估示意圖
11篇文獻共收集1260例患者,治療組和對照組均為630例,隨訪時間均在2月以上,各文獻特征見表1。
表1 14篇RCT文獻的一般特點
2.3.1 臨床療效
涉及12篇文獻[6-16,18],各研究間沒有異質性(P=0.95,I2=0%),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4.24,95%CI=2.2.83~6.37,P<0.05),見圖2。
圖2 臨床治療有效率的森林圖
2.3.2 術后Cobb角變化
6篇[5,8,11,14,16,17]報道了治療后Cobb角變化,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P<0.05,I2=93%),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D=-5.24,95%CI=-6.50~-3.99,P<0.05),見圖3。
圖3 術后Cobb角的森林圖
2.3.3 術后骨密度
10篇[5,7,9-11,13-17]報道了術后骨密度,各研究間無異質性(P=0.99,I2=0%),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D=0.11,95%CI=0.10~0.13,P<0.05),見圖4。
圖4 術后骨密度的森林圖
2.3.4 術后VAS評分
12篇[5,6,8-17]報道了術后VAS評分,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P<0.05,I2=78%),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D=-1.05,95%CI=-1.19~-0.90,P<0.05),見圖5。
圖5 術后VAS評分的森林圖
2.3.5 術后ODI指數
有9篇[5,7,9-14,17]報道了ODI指數,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P<0.05,I2=92%),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D=-1.05,95%CI=-1.19~-0.90,P<0.05),見圖6。
圖6 術后ODI指數的森林圖
2.3.6 術后新發(fā)骨折
4篇[6,7,14,17]報道了術后新發(fā)骨折情況,各研究間無異質性(P=0.24,I2=29%),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D=0.15,95%CI=0.06~ 0.38,P<0.05),見圖7。
圖7 術后鄰近椎體新發(fā)骨折的森林圖
以漏斗圖判斷納入的文獻是否存在偏倚。圖8顯示:各研究對稱分布于軸線兩側,沒有嚴重的發(fā)表偏倚,基本可靠。
圖8 發(fā)表偏移漏斗圖分析
目前,PVP手術是治療OVCF的首選方式,但不少研究報道了術后鄰近椎體再發(fā)骨折情況。有研究表明,定期監(jiān)測骨密度和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可有效鞏固手術療效,減少鄰近椎體骨折[19]。中醫(yī)學認為,腎主骨生髓,腎虧則骨枯,所以治療骨質疏松須以補腎益精對證治療。許多學者開展PVP聯(lián)合中藥治療OVCF,取得滿意療效,顯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0-13]。
本次Meta分析研究表明,在臨床療效方面,與單純PVP手術相比,PVP聯(lián)合中藥湯劑的臨床有效率顯著升高(P<0.05)。在椎體功能恢復方面,PVP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組的Cobb角較單純PVP手術均有明顯改善(P<0.05),說明手術聯(lián)合中藥湯劑可以優(yōu)勢互補,鞏固手術的療效及抗骨質疏松。在術后隨訪觀察患者骨密度、VAS評分、ODI指數方面,相比于單純PVP手術,PVP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組的骨密度增加更多,且VAS疼痛評分、ODI評分也顯著降低(P<0.05),提示聯(lián)合組的術后療效更佳,且生活治療也相應提高。在術后鄰近椎體再發(fā)骨折方面,PVP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組的發(fā)生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其可能是中藥湯劑有較強的抗骨質疏松作用,促進了骨折愈合,增加了椎體骨密度,維持了椎體功能,從而緩解疼痛刺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3]。
綜上所述,PVP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OVCF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及抗骨質疏松作用,可減少鄰近椎體再發(fā)骨折及再手術風險,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