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平,肖煒彬,李煜乾,黃鏗齊,黃司平,譚 澤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汕頭 515000)
磷酸鐵鋰(LiFePO4)具有較高的比容量、較佳的放電平臺和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在動力電池、儲能、通信基站等領(lǐng)域的應用廣泛[1-2]。LiFePO4為橄欖石型結(jié)構(gòu),由LiO6八面體、FeO6八面體和PO4四面體基元構(gòu)成[3],晶體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其中,強的P?O共價鍵保證了整個結(jié)構(gòu)具有較高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而FeO6八面體無法形成連續(xù)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限制了Li+的自由脫嵌,導致LiFePO4的電子導電率和Li+擴散系數(shù)僅為 10-9~10-10s?cm-1和 10-16cm2?s-1。LiFePO4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差,能量密度也不高[4-6],隨著對商業(yè)化LiFePO4電池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提升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已然成為一大研究熱點。對LiFePO4微觀結(jié)構(gòu)加以改善并調(diào)控制備工藝參數(shù),是提高LiFePO4材料性能的常用手段。
圖1 LiFePO4的晶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LiFePO4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7-9]。相比液相法,固相法具有產(chǎn)品純度較高、粒度較低、形貌均一等優(yōu)點,適合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生產(chǎn)。固相法制備LiFePO4/C正極材料的過程,涉及包覆碳含量、元素配比、煅燒溫度、前驅(qū)體等參數(shù)調(diào)控,這些制備參數(shù)最終會影響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其中,包覆碳含量和元素配比這2個工藝參數(shù)會直接影響材料的純度和電子導電率;煅燒溫度和前驅(qū)體則會影響材料的粒徑和結(jié)晶性,影響Li+的擴散速率。本文簡要介紹了固相法的4個關(guān)鍵制備參數(shù)對LiFePO4/C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抑制或促進作用,以確定最佳的制備工藝參數(shù),提高材料的穩(wěn)定性和優(yōu)異性,為規(guī)?;a(chǎn)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shù)支持。
碳熱還原制備LiFePO4/C材料的過程,通常會引入有機碳源如碳凝膠、蔗糖和葡萄糖等[10-13],在材料表面形成包覆碳,以提高導電性。焙燒過程中分解生成的熱解炭,既作為還原劑還原FePO4,涉及的反應如式(1)所示,也作為成核劑,抑制LiFePO4晶粒的長大與團聚,從而提高電子在顆粒間的轉(zhuǎn)移與傳遞效率,進而提高材料的導電性[14-17]。LiFePO4/C材料的包覆碳含量與碳源用量呈正相關(guān),因此,碳源用量影響制備材料的品質(zhì)與性能。碳源用量過少時,材料表面的包覆不均勻,難以完全還原Fe3+,生成的部分雜質(zhì)會抑制Li+的擴散;碳源用量過多,則會導致包覆碳層過厚,并生成Fe2P等雜相,降低材料的活性物質(zhì)比例、振實密度和和體積能量密度,阻礙Li+的擴散,并容易出現(xiàn)極化現(xiàn)象[18]。由于合成方法和所使用碳源的差異性,現(xiàn)有的研究報道對最佳的碳含量尚無定論,但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報道,較為適宜的碳源用量為3.0%~10%[19-22]。
Dominko等人發(fā)現(xiàn),碳層的厚度與碳源用量呈正相關(guān),并且LiFePO4/C材料的放電比容量,隨碳層厚度的增加呈降低趨勢。作者認為,碳層厚度增加會抑制Li+的脫嵌效率,使得材料的充放電比容量有所下降。譚卓[23]以檸檬酸為碳源,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了球形 LiFePO4/C正極材料,1C倍率下,材料的放電比容量隨包碳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包碳量分別為1%、3%和5%時,材料的放電比容量分別 為 137.5 mA?h?g-1、148.8 mA?h?g-1和 145.3 mA?h?g-1。這是因為適宜的碳包覆量能減緩材料的極化現(xiàn)象,過量則會降低材料的振實密度,導致能量密度降低。曹赫[25]用葡萄糖制備了不同碳源用量的LiFePO4/C正極材料,結(jié)果顯示,葡萄糖添加量為6%時材料的包覆不完整,包覆層隨碳源用量的提高而不斷增加;在不同的倍率下,4種材料的放電比容量均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少的趨勢。這是因為,厚度適中的包覆層有利于材料表面的電荷轉(zhuǎn)移,但較厚的碳層則會阻礙Li+在電解液與材料內(nèi)部的傳輸,降低材料的可逆比容量。
采用固相法合成LiFePO4/C材料時,不同的鋰鐵比(Li/Fe)或磷鐵比(Fe/P),同樣會使材料的粒度及表面形貌發(fā)生改變。非化學計量的元素配比引起的元素過量,可能會產(chǎn)生雜質(zhì)Fe2P、Li3PO4等。當磷鐵比一定時,根據(jù)Fe-P-Li-O相圖[27-29],Li元素過量時,即 Li/Fe> 1,易有 Li3PO4、Fe2O3等生成,反應如式(2)所示。其中,惰性物質(zhì)Li3PO4在細化LiFePO4晶粒、減輕燒結(jié)融合程度、提高Li+擴散速率的同時,也會阻礙電子的傳輸。當少量缺Li時,即 Li/Fe< 1,則常有 Fe2P2O7、FeP4和 Fe2P等產(chǎn)生,反應如式(3)和式(4)所示。雜質(zhì)的生成均會造成活性材料LiFePO4的量減少,降低正極材料的放電比容量。較佳的Li/Fe元素配比宜控制在1.00~1.05[30-36]。當鋰鐵比一定時,少量缺Fe,即Fe/P<1,會產(chǎn)生Fe空位,這能夠降低Li+的擴散能壘,增加Li+在一維通道的傳輸速率,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較佳的Fe元素一般應控制在0.94~0.98[37-38]。
包晗以LiH2PO4和Fe(NO3)3?9H2O為原料,采用碳熱還原法制備了LiFePO4/C正極材料,結(jié)果表明,材料的放電比容量隨著Li用量的增多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在0.1C倍率下,Li/Fe的摩爾比分別為0.98、1.00和1.05時,放電比容量分別為92 mA?h?g-1、118 mA?h?g-1和 100 mA?h?g-1。同時,在0.1C倍率下循環(huán)2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別為93.5%、100%和95.8%。吳燕杰制備了Li過量的LixFePO4(x=1.00~1.05)材料,性能測試結(jié)果表明,0.1C倍率下,LixFePO4的放電比容量隨著Li含量的增大而逐漸減小,放電比容量分別為144.8 mA?h?g-1、132.1 mA?h?g-1、126.0 mA?h?g-1和120.7 mA?h?g-1;在2C倍率下,LixFePO4的放電容量保持率分別為0.62%、54.12%、53.65%和49.63%。作者認為,過量的Li不會占據(jù)Fe位形成Li-Fe反位缺陷,生成的第二相惰性導體Li3PO4會阻礙電子傳輸,造成放電比容量下降;但Li3PO4固有的離子導電特性,也會提高Li+的擴散速率和材料的大倍率性能。王帆系統(tǒng)研究了鋰鐵配比對LixFePO4(x=1.00~1.04)材料形貌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Li元素過量程度的增大有助于細化晶粒,提高LixFePO4材料的倍率放電性能。1.0C和5.0C倍率下,LixFePO4的放電比容量均隨著Li的不斷過量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x為1.03時,材料表現(xiàn)出最佳的倍率特性;x提高至1.04,開始有非活性的Li3PO4雜相生成,放電比容量有所降低,但仍高于LiFePO4。
Hu 等人制備了系列 LiFe1-xPO4(x=0、0.03、0.06和0.09)材料。結(jié)果表明,不同的倍率下,LiFe1-xPO4材料的放電比容量隨著缺Fe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LiFe0.94PO4表現(xiàn)出最佳的倍率性能和循環(huán)性能。王帆研究了Fe/P配比對LiFexPO4(x為0.957和0.985)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響,LiFe0.957PO4的一次粒徑顯著大于LiFe0.985PO4,說明相對于Fe的過量,P有助于一次顆粒的長大。但在不同的倍率下,LiFe0.957PO4的放電比容量均顯著低于LiFe0.985PO4。作者認為,在鋰鐵比一定的條件下,不同倍率下的放電比容量與一次顆粒的粒度呈正相關(guān)性,材料的一次顆粒越小,Li+的傳輸距離縮短,放電比容量越高。李鵬飛制備了系列少量缺Fe的LiFexPO4/C正極材料(x=0.94,0.96,0.98 和 1.00)。研究結(jié)果表明,0.1C倍率下,LiFexPO4/C材料的放電比容量分別為155 mA?h?g-1、152 mA?h?g-1、150 mA?h?g-1、142 mA?h?g-1,在3C 倍率下的放電比容量,則分別為107 mA?h?g-1、120 mA?h?g-1、100 mA?h?g-1、92 mA?h?g-1。XRD的精修結(jié)果表明,Li-O鍵的鍵長順序為LiFe0.96PO4>LiFe0.94PO4>LiFe0.98PO4>LiFePO4,Li+的擴散速率和倍率性能,隨著Li?O鍵長的增大而提高。
合成溫度同樣是固相法制備LiFePO4正極材料時的重要影響因素,一般控制在500~800℃之間[39]。過低的燒結(jié)溫度會造成固相反應不完全,產(chǎn)物中含有雜質(zhì)Fe3+且結(jié)晶化程度不高,不利于Li+在一維通道的快速脫嵌,導致材料的放電比容量偏低,循環(huán)性能較差;溫度過高則會使生成的無定形碳包覆層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同時晶粒出現(xiàn)團聚和長大,增長了Li+的傳輸路徑。此外,合成溫度過高容易產(chǎn)生 Fe2P、Li4P2O7等雜質(zhì)[40-42],反應式如(5)和式(6)所示。生成的Fe2P 層可能會阻塞Li+的一維擴散通道,降低擴散系數(shù),抑制材料的性能[43-46]。
何玉林等人研究了合成溫度對LiFePO4/C正極材料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合成溫度為500~650℃時,隨著溫度的提升材料的顆粒有小幅增大,但總體形貌區(qū)別不大;溫度超過700℃后,顆粒隨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大;超過800℃后有Fe2P 雜相產(chǎn)生。電化學測試結(jié)果表明,0.1C倍率下,550、600、650、700、750 和 800℃下制備的材料,其放電比容量分別為142.5 mA?h?g-1、149.2 mA?h?g-1、153.7 mA?h?g-1、134.4 mA?h?g-1、123.4 mA?h?g-1和 113.0 mA?h?g-1。 李 志 文采用噴霧熱解法制備了LiFePO4/C球形材料,對比了 500、600、640、700、800℃合成溫度下的產(chǎn)物,發(fā)現(xiàn)材料的放電比容量分別為72.7 mA?h?g-1、90.6 mA?h?g-1、160 mA?h?g-1、130.2 mA?h?g-1和106.3 mA?h?g-1,放電比容量隨著溫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在較低溫度下燒結(jié)得到的材料,結(jié)晶性較差,充放電電壓平臺的穩(wěn)定性差,LiFePO4與FePO4之間的相轉(zhuǎn)變過程不明顯,偏離充放電電壓平臺后,仍對應較大比例的比容量,表現(xiàn)出一定的贗電容特性。超過700℃,產(chǎn)生的雜質(zhì)導致了不可逆相變過程的發(fā)生,充放電過程的比容量損失大。李雷等人研究了合成溫度(650、675、700、725、750℃)對 LiFePO4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675℃下焙燒得到的材料表現(xiàn)出最佳的材料性能;650℃下制備的材料,顆粒晶型發(fā)育不完整,極化嚴重;溫度超過700℃,晶粒會發(fā)生二次結(jié)晶,團聚現(xiàn)象明顯,甚至產(chǎn)生了新的雜質(zhì),破壞晶體結(jié)構(gòu),抑制了Li+的擴散。
采用碳熱還原法合成LiFePO4時,通常會使用無水FePO4或含結(jié)晶水的FePO4(FePO4?xH2O)作為前驅(qū)體,這會對最終合成的LiFePO4形貌有顯著的影響,使得合成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存在差異。相比無水FePO4,F(xiàn)ePO4?xH2O在高溫下的脫水過程使得LiFe-PO4表面的碳含量和碳層分布不均勻,造成LiFePO4/C材料的性能惡化。根據(jù)現(xiàn)有文獻的報道,結(jié)晶水的存在不利于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提高[47-51]。
王玲利等人分別使用FePO4?xH2O和無水FePO4前驅(qū)體制備了LiFePO4/C正極材料,兩者的振實密度分別為0.82 g?mL-1和1.20 g?mL-1。電化學性能測試結(jié)果表明,0.2C倍率下,兩者的放電比容量接近,分別為147.4 mA?h?g-1和146.2 mA?h?g-1,但后者具有較高的充電速率和導電性能。Zhou等人分別以無水FePO4和FePO4?2H2O為前驅(qū)體,采用碳熱還原法合成了LiFePO4/C材料。結(jié)果表明,與FePO4?2H2O相比,采用無水FePO4制備的正極材料具有良好的結(jié)晶度,顆粒尺寸較小且分布均勻,具有較佳的電化學性能。在0.2C、0.5C和1C倍率下,用無水FePO4制備的正極材料,放電比容量分別為160.2 mA?h?g-1、154.6 mA?h?g-1和146.7 mA?h?g-1,用FePO4?2H2O制備的正極材料放電比容量,分別為117.0 mA?h?g-1、101.0 mA?h?g-1和 88.0 mA?h?g-1。
本文總結(jié)了固相法合成工藝對LiFePO4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影響,闡明了碳源用量、元素配比、合成溫度和前驅(qū)體等工藝參數(shù)均會顯著影響LiFe-PO4的材料性能。調(diào)整固相法的制備工藝,可達到改性LiFePO4正極材料的目的,使得材料具有較佳的倍率性能和循環(huán)性能。結(jié)合基礎理論研究,探索電化學性能外在表現(xiàn)的本質(zhì)原因,仍是LiFePO4正極材料可控改性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