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丹
(江西交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9)
蓋梁涉水現(xiàn)場支撐澆筑梁法是在墩體與承臺完成澆筑后,原地搭建支撐架,對支撐架預壓測試,確認安全后,基于支撐架裝配模板,開展混凝土澆筑與預應力加荷,在達到混凝土標準強度以后,拆除模板和支撐架系統(tǒng)的一種高架橋施工方法。該高架橋蓋梁施工方法的支撐架體系采取制式組合和現(xiàn)場支架的方式,以承臺與橋墩為主要基礎,上部鋪設鋼模板,支持蓋梁現(xiàn)場混凝土澆筑施工。
某城市二環(huán)北路的快速車道改造工程,K1+096.75~K12+712.92區(qū)段,采用高架橋形式設計,長度11.60 km。高架段按城市快速路等級設計,設計車速80 km/h。區(qū)域路網(wǎng)交錯,給設計和施工造成一定的制約,但也為工程材料運輸帶來一定的便利。地區(qū)缺乏石材資源,工程用砂、石料,填筑路基所用的宕渣均大部分需要外購。區(qū)域水系發(fā)育,礦化度比較低,地下水和地表水可作為工程用水。
高架橋蓋梁采取G型結構設計,應用定制組合鋼模板,技術可靠,操作便利,安全性好。標準G型蓋梁有7.2 m、7.6 m、25.539 m長度,斷面為25 dm×18 dm、26 dm×27 dm,最大蓋梁混凝土澆注量在137.74 m3,梁體重量比較大。高架墩體9.021~10.021 m高度,支撐架高度多取8 m,屬于規(guī)模較大工程。所以模板支撐架設計應注意:梁斷面規(guī)格比較大、墩體很高,鋼筋混凝土自身重量載荷較大,對架體穩(wěn)定和載承功效要求很高,支撐架設計必須保證滿足這一工程標準所要求的功效和質(zhì)量;增強架體應用和周轉(zhuǎn)效率,降低工程浪費,注意控制工程成本;因為工期控制需要,在保證工程質(zhì)量的基礎上盡可能操作簡潔,節(jié)省時間;根據(jù)支架材料需求和應用量,合理規(guī)劃工序,使架體材料、部件周轉(zhuǎn)應用合理高效[1]。
案例現(xiàn)場澆注蓋梁采取GL1型標準設計,規(guī)格具體見表2所示。
表2 現(xiàn)場澆筑蓋梁設計規(guī)格表
鋼管支撐架有多種結構形式,結合工程場地條件,按照技術安全、方便施工、經(jīng)濟較好等原則,案例高架橋水上主線蓋梁混凝土澆筑,采取懸臂落地支撐架作為澆筑支撐結構,頂部上弦結構是該支撐架的最大結構部分,縱向配置型鋼2根,長度22.06 m,3 m間距,配置橫向型鋼23根,長度5 m,左側(cè)間距12.81 dm、14.15 dm、13.00 dm、10.12 dm、11.77 dm、12.23 dm,右側(cè)對稱配置;下弦結構配置有2根型鋼,主桁構腹桿由型鋼交叉配置。蓋梁模板支撐架立桿配置4根型鋼,48 dm橫向間距,最大立桿長度10.02 m,連接型鋼采用[25a槽鋼。與匝道平行的水上現(xiàn)場澆筑蓋梁,采取鐓頂并型鋼支撐架體系作為澆筑支撐架體系,其最大支撐架結構配置2根[40a的上弦桿與斜桿,豎桿應用[20a型鋼,承重主梁采用1~2根[32a型鋼,分配橫梁采用[20a槽鋼,連接桿采取[10的槽鋼,舉架平梁和斜撐采用2根[40a工型鋼。
3.1.1 水上支撐架裝配
水上現(xiàn)場澆筑蓋梁采用懸臂落地支撐架結構形式,蓋梁模板支撐架立桿采取502×470×20×25 HW型鋼4根固定在承臺上。采用2×c25a槽鋼做連接型鋼,除了固定上下部分的長度外,可根據(jù)高度將其他節(jié)加工成可調(diào)節(jié)節(jié)段。應用鋼管前,兩端切口須仔細檢查,確保其平整,一旦發(fā)現(xiàn)生銹比較嚴重、顯著形變、裂開的情況,不可入場。對于要入場的扣件,須查驗出廠質(zhì)量合格證、檢測合格報告并進行抽檢。舊扣件須檢查外觀、質(zhì)量,不符合標準的,不能應用,存在滑絲現(xiàn)象的螺栓,一定要更換。裝配臨時支撐架,首先進行4根立桿吊裝,并與承臺固定。完成作業(yè)區(qū)基礎施工后,按設計放線定位,然后啟動架體施工。承臺配備4根立桿,應用1臺50 t級吊機,將立桿分段分片吊裝就位,并用螺栓固定,支撐架全部完成搭建后,如果架體高度存在誤差,應用可調(diào)節(jié)節(jié)段糾正偏差。
3.1.2 基礎處理
基于蓋梁投影面,外向做1.5 m擴展,涉及區(qū)段部分,僅須對承臺的開挖區(qū)域做硬化處理,支撐架投影面內(nèi),基礎載承力必須≥84.2 MPa。現(xiàn)場澆筑支撐架時,完成承臺和立柱施工后,暫不拔出鋼板粧,承臺周圍以宕渣回填到承臺頂線下方20 cm區(qū)域,在基礎上澆C30混凝土20 cm,盤扣支撐架搭建在基礎上[2]。
平行匝道的蓋梁水上現(xiàn)場澆筑,主要應用了墩頂和型鋼的組合支撐架系統(tǒng),豎桿采用工20a,支撐架采用工40a的上弦桿與斜桿,支撐架由工14a撐桿連接,上鋪2根32a工型鋼承重梁,采用20a的工型鋼做橫向分配梁,型鋼連結區(qū)域裝配加力板,之間進行焊接,采用10號槽鋼對橫向分配梁進行連接。支撐架斜撐和上弦桿通過預設件與墩體相連接,預設件應用a22hrb400鋼筋預設至墩體,錨板22 mm厚度,并以穿孔塞焊方式,連接22 mm厚的鋼板,支撐架型鋼以栓接方式連接墩體預設件,應用普通m22螺栓連接。
3.3.1 模板制備
模板均采取廠制,完成制作后,要進行質(zhì)量檢測,合格才可應用。豎肋采取2×[20a槽鋼,橫肋采取[10槽鋼,連接板選擇100×12板帶。采取 m20普通螺栓,0.3 m橫向,0.2 m縱向間隔排布。仔細檢查模板,保證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應用前還要進行試裝配。表面存在銹跡的模板,應用前須進行除銹處理并刷涂油性脫模劑,而且要注意做好遮蓋,以防止再受污染。為保證應用時不漏漿,裝配完成后的模板間縫隙用膠布封貼。
3.3.2 底模裝配
蓋梁底模板采取木質(zhì)模板,其拉桿采取精軋Φ25螺紋鋼,模板底部按30 mm間距安放1塊規(guī)格為900×900 mm的方木,搭建在舉架上,舉架400 mm間距,而且2%的坡率可以利用舉架來配置,將舉架和分配梁以點焊方式連接起來。在支撐架結構上將底模邊線標出,利于底模裝配。完成底模施工后,支撐架高程如果大于10 mm偏差,須用鋼板在槽鋼立柱和分配梁之間做墊襯,不可以采用木楔或木板等木質(zhì)墊襯[3]。
3.3.3 側(cè)模裝配
板蓋梁采用鋼質(zhì)側(cè)模,6 mm厚度,一般分3個部分構成,分別為標準段、端部和可調(diào)節(jié)段,標準段采取3 m制,可調(diào)節(jié)段基于具體需要具體設置,出于穩(wěn)定性需要,側(cè)模板采取幫包底強化加固,端部模板須采用端包邊強化加固。
3.3.4 吊裝模板
配備50 t級和25 t級吊機各1臺進行蓋梁模板吊裝。
3.4.1 預壓要求
采用[12.6或[14工型鋼,或者采用10×10 cm或10×15 cm方木,在支撐托上橫橋向布設,頂托與工型鋼縫隙處加進板條或木契等,使工型鋼位處頂托中心位置,保證支撐架立桿的軸心承力。完成架體結構裝配后,技術人員現(xiàn)場檢查,預壓標準滿足設計要求時,方可加載于架體[4]。
預壓載荷不低于1.2倍蓋梁自身重量,要控制架體沉降量在設計允許范圍。結束預壓并且檢測合格以后,才允許澆筑蓋梁混凝土。
3.4.2 預壓材料
為避免材料堆載太高,保證預壓堆載安全,根據(jù)設計要求,采取噸袋預壓。噸袋按15 kg/m3標準,裝填砂料,為了對等澆筑混凝土作業(yè)功效,所加施的載荷一定要經(jīng)過精確計算,而且按照各部位梁體的混凝土載荷,依次施加相應的噸袋載荷。預壓前,砂袋須存放于干燥處并覆蓋塑料布,防止雨水淋濕導致袋重有變化。
3.4.3 加荷及卸荷
預壓載荷根據(jù)蓋梁載荷變化而變化,梁中區(qū)域應當加大堆載,使預壓載荷的配置與混凝土梁載荷配置一致。裝配底模前,須提前搭建好臨時支撐座,蓋梁架體結構裝配結束,并且驗收滿足要求后,預壓架體,加荷分為3個過程,按照70%、100%、120%梁重,依次加荷。
分段預壓,由梁中間向兩端對稱加荷。在加荷后,靜置12 h,觀測架體沉降值,如果12 h的沉降平均值≤2 mm,則可以下級加荷。在完成所有加荷后,連續(xù)3天觀測,如果沉降量均≤2 mm,則滿足技術要求。預壓時長不能低于1周。完成預壓后,由兩端向中部,用吊機逐漸吊離砂袋。
3.4.4 預壓管控措施
(1)裝配底模和加荷后,檢測支撐架的整體狀態(tài),保證預壓過程中架體結構不發(fā)生嚴重形變。
(2)架體加荷時,須由中間部位向兩側(cè)部位分級、對稱施加,并對架體的形變狀態(tài)開展檢測,一旦發(fā)現(xiàn)架體沉降值與形變大于設計警戒范圍,必須立刻暫停操作,并且經(jīng)過鞏固后,再檢查并滿足加荷條件時,方可繼續(xù)施工。卸荷時也遵循均勻、分層、對稱的操作原則。應基于載荷量和分布狀態(tài)計算堆載的累積高度。加荷過程中,控制好加荷進度,等到每次加施的載荷與基礎強度相適應,并且檢測到的沉降值比較穩(wěn)定時,方可繼續(xù)加荷,防止因過快的加荷速度,造成基礎短時嚴重超載,導致剪切損壞。
(3)加荷時,由技術人員、安全監(jiān)理人員全程跟蹤觀測,一旦發(fā)生架體異常形變時,必須立即停止操作并卸荷。
(4)預壓操作期間,現(xiàn)場配足保障措施,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操作現(xiàn)場。
(5)載荷施加后,觀察架體結構的形變和地基的沉降,對結構薄弱部位注意采取措施加固,保證架體處于安全狀態(tài)。
(6)預壓載荷移除后,由技術人員檢測架體沉降量,如果存在松動扣件,須擰緊。應用支撐架頂托控制模板標高和平整度,要保證模板拼接緊密。
(7)吊籃運送砂袋,要嚴格檢測吊籃強度,滿足要求方允許施工應用。
(8)各層加荷砂袋應排放整齊,且接觸緊密,不允許存在縫隙。
(9)吊裝操作時,配置引導員并且引導員要指令清晰,緊密配合。
(10)預壓作業(yè)遭遇降雨,一定要立即遮蓋好已經(jīng)加荷的砂袋,避免雨水增加額外載荷。
(11)吊裝砂袋期間,吊機作業(yè)半徑內(nèi),不允許有人員長時間停留。
(12)碼砌砂袋,一定要做好人員安全保障,須穿防滑鞋,注意系好安全繩。
(13)支撐架上下運送物資,應由吊籃運送,不允許投擲進行。
(1)支撐架拆卸作業(yè)?,F(xiàn)場澆筑蓋梁的預應力完成施工以后,拆卸架體結構和梁底模,而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工序來開展拆卸作業(yè),具體如下:1)砂箱降模,然后抽離底模板,拆卸支撐架。拆卸時,采取人工拆卸操作,應從端臂均衡對稱進行,拆卸后,利用車吊吊放卸下的部件并運送到指定區(qū)域。2)分配梁拆卸完成后,拆卸型鋼桁構,因為其體型比較大,應配置專人負責組織現(xiàn)場操作,拆卸并吊下桁構間的平聯(lián)桿構件,再拆除桁構結構。3)以車吊配合拆卸型鋼支撐架,車吊索捆綁型鋼臨時固定,再拆卸型鋼底部預設件。型鋼順著下放,整齊堆放于指定地點,待轉(zhuǎn)場后進行除銹涂漆處理和保養(yǎng)。4)為避免落物傷人,拆卸支撐架過程中,承臺四周有必要設置警示區(qū)。施工操作人員,一定要穿好防滑鞋,系好安全帶。須有專人進行吊裝操作指揮,全過程要有安全監(jiān)測。
(2)在蓋梁模板拆卸前,須圍擋封閉作業(yè)區(qū)域,配置專人負責現(xiàn)場安全管理,作業(yè)區(qū)不允許非當班工作人員出入。
(3)在蓋梁混凝土強度達到2.5 MPa時和對筑體外觀沒有質(zhì)量影響條件下,蓋梁側(cè)模板可以拆卸。在完成蓋梁首次張拉、壓漿、封錨,而且滿足100%的壓漿抗壓強度時,可開展拆卸底模和支撐架作業(yè)。
完成預應力張拉,壓漿且封錨以后,才能拆卸抱箍,拆卸過程遵循后設先拆,先設后拆原則。拆卸時,在上下抱箍下方的5~6 cm區(qū)域裝配20 cm和40 cm小型抱箍各1個,再進行高強螺栓調(diào)控,令其平穩(wěn)、緩慢地落在小抱箍上。再拆卸,先拆卸 m27橫拉桿,兩側(cè)以車吊送至地面,最后拆卸上抱箍。完成預應力張拉,壓漿且封錨后,才允許拆卸鋼管樁支撐架,拆卸須滿足下述條件要求,即降低支撐架與工型鋼標高,應用千斤頂,先卸載5 cm,注意標高降低不能過快,避免工型鋼滑落傷人,然后再依次自上而下拆卸,并對預設鋼板做好防銹涂裝處理。
綜上,對某快速路高架橋工程所應用的蓋梁涉水現(xiàn)場支撐架澆筑施工技術進行了研究。介紹了該快速路高架橋的蓋梁和現(xiàn)場澆筑蓋梁支撐架結構設計,梳理了相關涉水現(xiàn)場支撐架澆筑施工操作技術要點,技術點包括:懸臂落地支撐架、墩頂型鋼組合支撐架、模板制備裝配、支撐架預壓、支撐架拆卸等,對高架橋涉水現(xiàn)場澆注施工操作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