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浙江火電建設有限公司 宣洪福
框架協議采購方式是指企業(yè)對生產經營活動中需求量大、采購頻次多、采購金額高、通用性高、市場價格相對穩(wěn)定的物資,匯總各項目的潛在采購需求,簽訂年度框架協議進行采購,把原來“自下而上”的接單采購方式改為“自上而下”的采購方式。通過項目整體集成化的管理理念,分析物資需求規(guī)律,整合采購數量,追求整體利益最大化。以某項目鋼材采購為例,按傳統方式采購,項目全周期的鋼材采購頻次約25次;而采用框架協議采購只需一次采購。且傳統采購中事務性操作的時間占據采購工作70%,采用框架協議采購后,可把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供方詢源、采購數據分析、合同履約等管理工作中去。物資采購人員通過工作重心的轉移,實現物資采購工作從業(yè)務操作型向管理控制型轉變,極大提升物資采購工作的專業(yè)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框架協議采購因集中采購需求而形成了規(guī)模效益,通過談判爭取到最優(yōu)惠的采購價格。物資采購專業(yè)組通過對采購物資從技術上進行比對,分析不同供應商產品的優(yōu)劣,準確找到所需物資的供應商;通過對歷史采購數據進行分析,提前掌握物資需求、采購頻次等相關數據,精準預估框架協議的采購量,將其作為框架協議采購的數量依據,讓供應商進行報價,充分發(fā)揮規(guī)?;胁少弮?yōu)勢,降低采購成本。同樣以某項目鋼材采購為例,與同類型以往采用傳統方式相比,在考慮了市場價格波動的情況下,框架協議的采購單價比傳統方式采購低3%左右。
框架協議的雙方供需關系相對穩(wěn)定,供應商也無需應付頻繁的投標報價,可把重心從銷售市場的競爭轉移到尋求合適貨源、把控產品質量、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等方面。長期看,供應商履約的框架協議越多越有利于提升供應商的管理能力,更有助于供應商參與后續(xù)項目的投標。從而形成了合作共贏的良性循環(huán),并與供應商培養(yǎng)長期穩(wěn)定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建立一支長期穩(wěn)定的優(yōu)秀供應商隊伍。
當某項物資由單一供應商供貨可滿足所有項目需求時可統購統簽,選擇一家或多家供應商簽訂公司級框架協議提供給所有項目使用。以焊材為例,每個項目一年使用量約50萬元,但全公司所有項目一年的使用量超過300萬元。按照公司級框架協議常用合同年限兩年計算,一次公司級框架協議采購可簽訂一個金額約600萬元的公司級焊材框架協議,在合同有效期內所有項目隨時可直接向供應商發(fā)送采購訂單,保證了采購的時效性。公司級框架協議的有效期一般為兩年,期滿后可根據市場情況延續(xù)一年,或重新招標簽訂新的框架協議。
當某類物資地域因素、運輸距離對價格影響較大、適合就近就地供應,如鋼材、地材、氣體等;或商品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項目所需型號規(guī)格、技術要求互相不一致,無法形成通用的框架協議采購清單,如電纜、鋼結構、電纜橋架等,可采用項目級框架協議。以鋼材為例,每個工程需要的鋼材品種規(guī)格差異較大,基準價格采集地點變化對價格的影響也較大,而項目中標前無法預測哪些項目在年內會中標,故適宜在工程項目中標后立即按項目進行招標,簽訂項目級框架協議。地域相近、工程需求類似的項目,也可相互參照引用彼此的招標采購結果,各自簽訂框架協議。
項目級框架協議招標采購時,根據項目前期物資總體采購策劃,預估需求的種類及采購量,充分發(fā)揮地域及資源優(yōu)勢就近尋找供應商,組織招標采購工作,并選擇一家或兩家供應商,分別簽訂項目級的框架協議。
框架協議招標采購時,在競爭充分情況下,對某些標準化生產的產品如鋼材、電纜等,一般會設置最低價中標,供應商可能會為中標而采取低價策略,中標后可能會在生產時為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在供貨時以次充好或降低服務品質;框架協議的投標報價清單如包含了大量很少用到的物資,在設置權重即預估招標數量時須有所體現,否則供應商可能會根據以往工程項目的供貨經驗,采用不平衡報價策略以造成報價優(yōu)勢。一旦供應商采用這兩種方式報價且中標,就會形成合同履約風險。
為化解惡意低價的風險,在招標時可采用綜合評標法加大技術分、商務分權重,設置最低限價或最高限價,在招標文件中將不平衡報價列入廢標條件,建立以往中標價格數據庫和供應商報價數據庫,通過以往價格比對和供應商報價比對來判定是否存在不平衡報價。
公司級框架協議在項目執(zhí)行時可能存在訂單金額大小不一,供應商會傾向于優(yōu)先排產大額訂單;某些項目資金狀況、支付情況不理想也可能影響供應商的排產積極性;當公司級框架協議簽訂多家供應商給項目選擇,如多個項目同時向其中一家供應商發(fā)出訂單,會出現供應商短時間產能跟不上,無法按項目需求如期交貨;同時訂單過于集中會傷害到沒有訂單供應商的積極性,影響后續(xù)的合作。因此對于公司級框架協議,公司總部在簽訂框架協議時要向供應商明確沒有起訂量的限制,要求供應商對大額小額訂單應一視同仁,提醒項目盡量減少訂單批次。公司總部需時時關注項目的訂單發(fā)送情況,并與供應商保持溝通,從宏觀上把握每個供應商的訂單量,合理引導訂單流向,避免訂單過于集中。
由于框架協議基本為長期協議,對價格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物資,在進行框架協議采購時都需建立合理的調價機制,使采購價格能充分反映貨物價格的市場波動、順應市場變化??蚣軈f議采購時可能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一是原材料價格或加工成本波動比較大,根據調價原則上調價格無法覆蓋成本變化,供應商要求變更調價機制,嚴重時可能會直接拒絕繼續(xù)供貨;二是采購時機選擇不合理,在原材料價格處于相對高位或低位時進行采購,造成采購基價過高或過低。這兩種極端情況均不利于框架協議長期有效執(zhí)行。所以框架協議采購應選擇在原材料價格平穩(wěn)期進行采購,實在無法預測原材料價格走勢情況下,應在框架協議中約定調價機制變更條款,可在執(zhí)行過程中通過雙方協商并適當調整,以使框架協議能順利執(zhí)行。
公司級框架協議采購招標可確定多家中標單位,由各項目部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一家中標單位簽訂排他性項目級框架協議,項目部可根據資金狀況通過優(yōu)化支付賬期和技術要求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通過細化清單明細的規(guī)格和數量使框架協議更能反映項目的預算成本。這樣既能滿足集中采購要求,又能充分發(fā)揮項目的采購積極性,使采購過程真正能做到全員參與、公平公正。
合作雙方在框架協議中明確利潤,供應商可提供進貨發(fā)票、采購合同或其他價格依據直接確定價格。這種方式適合只能通過代理商銷售的產品、同時需采購人員足夠專業(yè),對產品的價格有一定的了解、充分掌握市場訊息,能夠判斷供應商提供的進貨價格是否合理。這種方式能有效避免框架協議調價方式不合理帶來的問題,規(guī)避合同風險。
綜上,電力工程總承包企業(yè)應用框架協議采購能夠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穩(wěn)住優(yōu)秀供應商,值得推廣,但也要控制好惡意低價和不平衡報價、供應商產能和項目需求的匹配、采購時機選擇和調價機制制定三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