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穎
(沈陽工學院,遼寧 沈陽 11312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學雷鋒活動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讓雷鋒精神在校園中、社會上蔚然成風,將雷鋒精神發(fā)揚光大[1]。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共產主義光輝思想相結合的時代精神,是新時期大學生黨員黨性培育榜樣力量。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是培養(yǎng)學生黨員傳播和踐行雷鋒精神的重要陣地[2]。本文從學生黨支部建設出發(fā),通過認知雷鋒精神、認同雷鋒精神和實踐雷鋒精神的三重維度,積極探究構建大學生黨員學雷鋒長效機制的有效路徑。
雷鋒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追求和內在價值在根本意義上是一致的。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久而久之,雷鋒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內容[3]。如今,雷鋒精神已升華為集愛國精神、集體精神、團隊合作精神、樂于助人、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責任與擔當、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等先進思想于一體的新時代精神。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歸結起來可以表述為五個詞——“刻苦鉆研、愛崗敬業(yè)、勤儉節(jié)約、甘于奉獻、信仰堅定”。在工作中,發(fā)揚敬業(yè)精神;在學習中,發(fā)揚艱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在生活中,弘揚創(chuàng)業(yè)精神;理想情況下,我們應該有一種負責任的愛國精神;在價值觀上,發(fā)揚大愛的奉獻精神;在人際關系中,發(fā)揚幫助他人的優(yōu)良傳統。在當今新時代下,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交流途徑的增多,對大學生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所沖擊,所以要加強大學生對雷鋒精神的弘揚以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知。
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894 份,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學生各占比38.41%、30.12%、20.6%、10.86%。
在對“雷鋒的了解”情況調查中,46.25%的學生表示很了解,51.96%的學生表示比較了解,不了解僅占比1.79%,了解3 月5 日是雷鋒紀念日的學生有97%。在對了解雷鋒方式的調查中,有73%的大學生表示通過學校組織的雷鋒活動了解大學生對雷鋒精神認知情況良好。
了解雷鋒的方式通過網絡了解、學校組織的雷鋒活動、參觀博物館了解雷鋒的超過70%,這說明學校對雷鋒精神的重視程度,不斷挖掘新時代雷鋒精神內涵,廣泛宣傳和弘揚雷鋒精神。如今網絡通訊便捷,學生查找資料更方便,網絡也成為師生最容易接受的自媒體方式,如果將雷鋒精神用網絡來傳播,會很好地普及雷鋒精神的受眾面。而通過書籍記載和民間流傳了解雷鋒的學生也超過一半,可以看到學生了解雷鋒的方式是多維度的。
對于問卷中“雷鋒精神是否過時”的調查,有77.63%的學生認為雷鋒精神并沒有過時,還有20.47%的學生認為雖然不過時,但還是要根據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更新和完善雷鋒精神。對于“推廣學雷鋒活動的措施”的調查中,有69.35%的學生認為,志愿者應該在招聘、醫(yī)療等方面得到優(yōu)先支持;有58.28%的學生希望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成為衡量學生素質的標準之一。學生認為推廣雷鋒活動應從五個方面均衡推進:出臺相關優(yōu)先政策來調動學生學習雷鋒、參加雷鋒志愿活動的積極性;將學雷鋒作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對好人好事加以通告表揚;淡化雷鋒月,將志愿活動常態(tài)化以及利用互聯網廣泛的傳播性來普及,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對于“參加的活動及其目的”的調查發(fā)現,大學生參加的志愿服務活動種類豐富,如愛心義賣、義務支教等,大多數學生認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是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與義務,作為青年群體,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87.7%的學生參加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傳遞愛心。對于“志愿服務氛圍濃厚程度”的調查中,非常濃厚占比42.7%、比較濃厚占比44%,一般濃厚占比11.1%,不濃厚僅占比2.1%,可以看出大學生雷鋒精神實踐氛圍較好,有利于雷鋒精神的傳播與傳承,也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在對“學校對于雷鋒精神的重視程度”的調查中發(fā)現有94.4%的學生認為學校重視雷鋒精神,學校也深入挖掘雷鋒精神和德育資源的時代精神。
弘揚雷鋒精神停留在口頭,使得大學生對雷鋒精神的認識太片面,認為雷鋒精神是觸不可及的,并不在身邊,未能學習到雷鋒精神的核心。另外,上傳下達形式化嚴重,大學生在開展雷鋒精神活動時過于流程化、形式化,未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雷鋒精神的內涵,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質量。
學習雷鋒活動大多都集中在雷鋒月、雷鋒日,并未實現常態(tài)化、日?;?,使得學習雷鋒精神不能長久保持,熱度保持時間短。
弘揚雷鋒精神,必須尊重人的能力和差異。讓不同群體擁有適合自己的方式,使不同群體在弘揚雷鋒精神的過程中都能實現自身的價值。要著重從精神層面加強,使得不同群體在學習雷鋒精神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獲得成就感;使社會形成友愛、和諧、樂于助人的氛圍,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踐行和弘揚,是學習雷鋒精神的根本所在。
S 學院學生黨支部組建了“黨員、青年、強兵”三支先鋒隊,以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為抓手,分別從師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榜樣力量,青年學生的自覺踐行、服務地方,退伍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家國情懷三個層面,加強大學生的黨性培養(yǎng)和建設,進行雷鋒精神融入學生黨支部工作實踐探索。
學生黨員既是青年群體中的先進群體,又是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的中堅力量。S 學院于2018 年成立了黨員先鋒隊,由學院全體師生黨員組成。首先,支部采用線上與線下、集中與自學等多維度的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同時以雷鋒為榜樣,增強情感認同,培育學生黨員忠于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政治信仰,成為學習先進思想理論的示范者與引領者。其次,支部通過“星火工程”學業(yè)幫扶黨建品牌活動,為黨員同志提供踐行雷鋒精神的實踐平臺。2018 年開始,支部以校園先鋒工程為契機,以黨建促學建,開展學業(yè)助困工作,5 年時間里不斷完善幫扶工作機制,從活動初期的學生黨員與學業(yè)預警學生“一對一”結對幫扶,到構建“四維一體”幫扶機制,即“院領導、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學生黨員互助員”四維體系,分別從院領導深入學生群體開展學業(yè)指導、專業(yè)課教師專業(yè)教育、輔導員思想引領、黨員朋輩助困答疑解困,共同努力促進學院學風建設,累計幫扶學時1800 余學時,幫扶對象207 人次,實現幫扶“學業(yè)脫貧”184 人,充分發(fā)揮了黨員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勤奮學習,為樹立良好班風學風奠定良好的基礎。現今,支部黨員已實現常態(tài)化聯系服務學生,通過了解學生困難訴求、傾聽學生意見建議,進而搭建心理、生涯等朋輩輔導交流平臺,豐富服務載體,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增強黨員服務意識,提升敬業(yè)奉獻精神,做弘揚雷鋒精神的實踐者和領跑者。
2018 年9 月2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參觀時,強調,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為了擴大弘揚雷鋒精神的受眾群體,支部拓寬工作思路,組建了一支由全體積極分子、學生干部和社團骨干組成的青年先鋒隊,以黨建促團建,提高廣大青年學生對雷鋒精神的思想認知,增強對雷鋒精神的情感認同,促進自覺傳承雷鋒精神的實踐養(yǎng)成。一是通過組織隊員參觀雷鋒紀念館、學習重溫《雷鋒日記》等文獻資料、觀看《雷鋒》影片等方式,了解雷鋒身上所具有的堅定理想信念、大愛胸懷、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增強對雷鋒精神的認知,從而準確挖掘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及其價值,深刻理解雷鋒精神的精神實質。[4]二是通過校園文化浸潤激發(fā)學生對雷鋒精神的情感認同,自覺將雷鋒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學生在思想認同的基礎上,通過參觀我校雷鋒精神育人展館、祭掃雷鋒塑像等活動,形成視覺與心理的直觀情感體驗,激發(fā)了青年學生對雷鋒精神的情感共鳴,在思想和行為上對雷鋒精神所倡導的道德規(guī)范與核心價值觀形成道德自律。三是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首先,為激勵學生將雷鋒精神自覺融入日常生活與學習實踐中,支部建立適宜的激勵制度,如把學習雷鋒活動與第二課堂緊密聯系起來,給予適當活動加分,評選先進組織、優(yōu)秀個人,并宣傳優(yōu)秀事跡,發(fā)揮朋輩效應的積極影響力。其次,青年先鋒隊以雷鋒精神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促使大學生在實踐中自覺地感知、領悟、踐行雷鋒精神。例如:將雷鋒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開展有關雷鋒精神“請進來,走出去”的教育宣傳活動,即邀請“雷鋒團”成員、社會道德模范等雷鋒精神的踐行者走進校園,為學生開設學術講座;青年先鋒隊理論宣講團的宣講員們走出校園、走進社區(qū),開展雷鋒精神、雷鋒故事宣講活動,通過宣講傳播雷鋒精神。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準確把握雷鋒精神與當今社會熱點問題的緊密聯系,啟發(fā)大學生思考在新時代傳承雷鋒精神的路徑,促使大學生以發(fā)展的眼光深化對雷鋒精神的認識。另外,定期組織隊員到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機構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奉獻社會、為人民服務是雷鋒精神與青年志愿者精神的內核,隊員們在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自己對社會進步的助益,又能體會到雷鋒精神的奉獻之樂,從而更加積極地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
強兵先鋒隊有退伍大學生,他們作為一個經過部隊歷練的特殊大學生群體,有著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組織紀律觀念強等優(yōu)勢,把在部隊培養(yǎng)出的優(yōu)良作風和革命傳統傳遞到校園,帶著自己的國防意識、吃苦精神、組織紀律和優(yōu)良作風帶領大家向黨組織靠攏。強兵先鋒隊隊員分布于每個專業(yè)每個班級中,將雷鋒精神中的堅定信仰、甘于奉獻、勤儉節(jié)約、愛崗敬業(yè)、刻苦鉆研這“五顆種子”帶入自己的班級,潤物細無聲地弘揚雷鋒精神,并將雷鋒精神全面落實到各項活動中。例如,開展“講述軍旅故事”活動,通過讓退伍大學生講述真實經歷,開展征兵宣傳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觀念,有利于讓更多的青年學生攜筆從戎,參軍入伍保家衛(wèi)國,同時也為退伍學生提供了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的平臺,能夠繼續(xù)為國防建設貢獻青春力量[5]。開展退伍學生助力新生軍訓活動,既展現退伍軍人和大學生雙重身份的魅力和親和力,又能發(fā)揮朋輩教育的功能,在國防教育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在軍訓中取得良好實效。在大力弘揚、宣傳、學習雷鋒精神的今天,隊員們就像雷鋒一樣默默付出,像雷鋒一樣做成一顆剛硬的螺絲釘,出現在有需要的地方。從強兵先鋒隊成立的那天起,就以雷鋒精神建連育人,每一名成員都時刻以雷鋒為榜樣,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讓學習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續(xù)寫新時代雷鋒精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