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尾云,王燦雄,彭 虹,莊佩芬
(1.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2.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xié)定《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達成,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個由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東盟十國等15個國家建立的涵蓋22.7億人口的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自貿區(qū)涉及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領域,有助于消除成員國內部貿易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擴大服務貿易,為成員國提高貿易暢通和便利化水平、推動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缇畴娚套鳛橐环N新的貿易方式,在中國的發(fā)展前景良好,而中國也通過一系列鼓勵政策,為其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本文測算了RCEP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分析了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RCEP國家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縮小中國與其他成員國貿易便利化的差距。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貿易便利化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圍繞貿易便利化指標評價及貿易便利化水平對貿易的影響2個方面進行。在貿易便利化指標評價方面,Wilson等構建了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基礎設施、電商環(huán)境和海關通關環(huán)境等4個一級指標來測算APEC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1]。隨后,很多學者在Wilson等構建的指標體系基礎上進行拓展,如施錦芳等加入金融服務要素,建立東北亞的貿易便利化評價體系,詳細測算東北亞各國貿易便利化水平[2];王敏等從口岸設施、宏微觀環(huán)境、制度有效性和技術普及程度等方面考察“海絲”沿線32個主要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認為西亞與東南亞國家相對較高,南亞與非洲國家普遍偏低,中國處于一般便利水平[3]。在貿易便利化水平對貿易的影響方面,主要通過引力模型、灰色關聯(lián)模型來分析不同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如莊博等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分析CAFTA框架下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進口貿易的影響,認為貿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明顯降低進口貿易中存在的阻力[4];李軒、楊青龍等采用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方法,分別分析中國與東北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發(fā)展合作的影響因素[5-6];曾倩等選取2010—2017年中國與東盟十國的面板數(shù)據(jù)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測算,認為東盟貿易便利化處于“一般便利水平”,其每提高1%,中國出口就擴大1.18%,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影響顯著[7]。
國內學者對跨境電商做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大部分是根據(jù)跨境電商的特點,采用拓展的貿易引力模型來定量研究中國跨境電商貿易潛力和影響因素,而在跨境電商領域采用引力模型進行研究的比較少。如姜寶等選取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實物商品進出口貿易橫截面數(shù)據(jù),以跨境電商特點為基礎構建修正的引力模型,對中國跨境電商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貿易伙伴的基礎設施水平及互聯(lián)網的連通質量是影響中國跨境電商實物商品進出口交易額最重要的因素[8]。朱鵬羽通過實證分析認為,互聯(lián)網信息化水平、跨境電商從業(yè)人員、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對出口跨境電商有正向促進作用,但存在差異[9]。張益豐等采用2012—2017年的面板數(shù)據(jù),并運用拓展的貿易引力模型進行分析,認為進口地的市場規(guī)模、貿易開放程度及其到中國旅游人數(shù)與跨境電商出口規(guī)模正雙關[10]。鄧新杰等認為,物流與基礎設施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海關與邊關管理環(huán)境等方面可以提升杭州跨境電商出口貿易便利化水平[11]。柴利等根據(jù)2006—2017年的面板數(shù)據(jù)分析,認為不同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東亞、西亞、中亞、南亞地區(qū)有不同的影響[12]。
上述文獻表明,貿易便利化能夠促進雙邊及多邊貿易發(fā)展,而大部分學者對貿易便利化的研究多集中于貿易便利化水平測算及貿易效應,在區(qū)域層面則更多的是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磚國家”、東歐國家、東北亞國家、東盟國家等,鮮少將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進行系統(tǒng)的比較分析。在貿易便利化的指標選取上,學者們普遍借鑒Wilson等的做法,采用港口效率、海關環(huán)境、規(guī)制環(huán)境和電子商務等4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來構建評價體系。但跨境電商受跨境支付的影響較大,且近幾年出口跨境電商受國外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的影響較大。因此,本文在上述4個一級指標上加入金融環(huán)境,同時在規(guī)制環(huán)境指標中加入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指標,以構建新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指標體系,并用以測算RCEP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分析其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最后提出對策。
本文在Wilson等構建的貿易便利化指標體系基礎上,設置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基礎設施水平、海關通關效率、電子商務環(huán)境、金融環(huán)境等5個一級指標,設置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政府公信力、非常規(guī)支付等23個二級指標。在對RCEP各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進行測算的基礎上,深入比較中國與其他RCEP成員國貿易便利化水平,并分析各一級指標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各指標詳見表1。
表1 RCEP成員國貿易便利化水平指標體系Table 1 Index system of RCEP countries′ trade facilitation
續(xù)表1
本文選取的貿易便利化二級指標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世界經濟論壇發(fā)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和世界銀行發(fā)布的《全球商業(yè)報告》,時間為2012—2019年。為保證較為合理公正地測算RCEP各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同時保證二級指標的統(tǒng)一性、延續(xù)性,本文部分數(shù)據(jù)借鑒鄒芳玲等的替代指標法[13],在2018—2019年的二級指標構建中,將火車服務效率替代鐵路基礎設施、港口服務效率替代港口基礎設施、邊境清關效率替代海關清關程序負擔、中小企業(yè)融資替代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由于《全球競爭力報告》中的評分范圍有“1~7”和“≥0”,進口邊境通關時間的范圍是“0~288”小時,不利于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比較,因而需要對得分進行標準化處理。另外,進口邊境通關時間作用的方式與其他指標相反,屬于逆指標,為了使所有指標作用方向一致,本文借鑒張贈富等的做法[14],采用極差標準法使其最終結果在0~1,并保證作用方向為正向指標。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構建正向指標。標準化公式為:
(1)
2.構建反向指標。標準化公式為:
(2)
在公式(1)和公式(2)中, Sij表示第i個單位的第j個原始指標值標準化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 Xij表示第i個單位的第j個原始指標值,max(Xij)表示原始指標值中的最大值,min(Xij)表示原始指標值中的最小值。
根據(jù)SPSS的降維因子分析結果,提取出3個主成分,包含了23個二級指標中的82.799%的信息量,具體如表2所示。
結合3個主成分的貢獻率,以主成分各自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除以累積方差貢獻率所得的比例作為該主成分的權重,得到最終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測度方程:
T=0.5018X1+0.4169X2+0.0813X3
(3)
根據(jù)上述測度方程,對RCEP成員國貿易便利化水平測算得分并進行排名,具體如表3所示。
表2 主成分分析中的解釋的總方差結果(前3個主成分)Table 2 Results of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he first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表3 2012—2019年RCEP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得分及排名Table 3 Trade facilitation scores and ranking of RCEP countries from 2012 to 2019
從表3中可以看出2012—2019年RCEP各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本文根據(jù)單君蘭等的做法[15],將貿易便利化水平分為4個等級:貿易便利化水平大于0.8為非常便利,0.7~<0.8為比較便利,0.6~<0.7為一般便利,小于0.6為不便利。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直排在第一、第二的分別是新加坡和新西蘭,這2個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都是在0.8以上,為非常便利。日本2012—2014年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在0.7~<0.8,為比較便利,2015年開始貿易便利化水平都在0.8以上,為非常便利。澳大利亞2015年以后的貿易便利化水平都在0.7~<0.8,為比較便利。馬來西亞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基本在0.6~<0.7波動,為一般便利水平。而韓國、中國、印尼、文萊、泰國、菲律賓、老撾、越南、柬埔寨和緬甸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直都是低于0.6,為不便利。從整體來看,2012—2019年,大部分RCEP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平穩(wěn)上升,少部分國家如新加坡、新西蘭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直都比較高,后面幾年有些降低,但波動不大,一直都是大于0.8,為非常便利。東盟十國除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以外,其他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普遍都是低于0.6,但上下幅度變化不大。部分國家如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等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隨著RCEP的正式實施,各種政策得以逐漸落實,未來貿易便利化水平也將繼續(xù)提高。
中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得分基本上都小于0.6,在0.5上下徘徊,為不便利。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新加坡、日本和新西蘭等便利化水平較高的國家,中國的清關程序相對繁雜,海關通關效率普遍偏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有待提高,市場透明度普遍不高。但從橫向來看,中國這幾年是平穩(wěn)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幾年中國政府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使得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水平逐年提升。此外,中國政府對電子商務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使得電子商務環(huán)境和金融環(huán)境方面逐年改善,貿易便利化水平也逐年提升。
引力模型在研究傳統(tǒng)國際貿易的影響因素中被廣泛使用。20世紀60年代,Tinbergen及Poyhonen最早開始使用引力模型來解釋貿易伙伴之間貿易市場規(guī)模和貿易距離的關系,認為國家的經濟規(guī)模對兩國的貿易具有促進作用,而兩國的距離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兩國的貿易發(fā)展[16-17]。在引力模型中用函數(shù)表示出口貿易額與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地理距離及其他貿易相關變量的關系,具體公式如下:
Eij=β0β1Yiβ2Yjβ3Dijβ4Aijεij
(4)
其中, Eij表示i國對j國的出口貿易額, Yi表示i出口國的年GDP總量, Yj表示j進口國的年GDP總量, Dij表示兩國首都的地理距離, Aij表示對兩國貿易交易額有利和不利的各個因素, εij表示誤差修正項, β0表示常數(shù)項, β1、 β2、 β3、 β4表示待回歸系數(shù)。為了計算方便,將公式(4)轉化為對數(shù)形式:
lnEij=β0+β1lnYi+β2lnYj+β3lnDij+β4lnAij+εij
(5)
為了考察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的影響,在傳統(tǒng)因素的基礎上,將RCEP其他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引入模型,同時借鑒鄭春芳等的做法[18],采用貿易兩國的GDP交互項(Git×Gjt)反映兩國經濟規(guī)模,構建新的拓展引力模型,具體公式如下:
lnEjt=β0+β1lnGit×lnGjt+β2lnDjt+β3lnPjt+β4Tjt+εjt
(6)
其中, t表示年份, j表示RCEP其他成員國即跨境電商進口國, Ejt表示t時期中國對進口國j的跨境電商出口的交易額度, Git表示t時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jt表示t時期RCEP其他成員國j的國內生產總值, Djt表示t時期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j的貿易雙邊距離, Pjt表示t時期j進口國的人口數(shù)量, Tjt表示t時期進口國j的貿易便利化水平, β0表示常數(shù)項, β1、 β2、 β3、 β4表示各變量的待回歸系數(shù), εij表示隨機誤差項。
為進一步分析貿易便利化一級指標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借鑒鄭春芳等的做法[18],將5個一級指標作為控制變量代替貿易便利化水平,并通過主成分分析法進行計算,構建模型(7)、模型(8)、模型(9)、模型(10)、模型(11),具體如下:
lnEjt=β0+β1lnGit×lnGjt+β2lnDjt+β3lnPjt+β4Ijt+εjt
(7)
lnEjt=β0+β1lnGit×lnGjt+β2lnDjt+β3lnPjt+β4Cjt+εjt
(8)
lnEjt=β0+β1lnGit×lnGjt+β2lnDjt+β3lnPjt+β4Rjt+εjt
(9)
lnEjt=β0+β1lnGit×lnGjt+β2lnDjt+β3lnPjt+β4Fjt+εjt
(10)
lnEjt=β0+β1lnGit×lnGjt+β2lnDjt+β3lnPjt+β4Bjt+εjt
(11)
模型(7)、模型(8)、模型(9)、模型(10)、模型(11)分別側重于分析基礎設施、海關通關效率、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金融環(huán)境、電子商務環(huán)境對RCEP框架內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的影響。其中, Ijt表示t時期進口國j的基礎設施質量及服務效率, Cjt表示t時期進口國j的海關通關效率, Rjt表示t時期進口國j的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 Fjt表示t時期進口國j的金融環(huán)境, Bjt表示t時期進口國j的電子商務環(huán)境。其他變量的含義與模型(6)相同。
將方程(13)代入變換u(x,y,t)=2[ln?(x,y,t)]xxv(x,y,t)=2[ln?(x,y,t)]x可得(2+1)維廣義BK方程混合型孤子解
表4 變量說明Table 4 Variable description
使用Stata16.0對樣本2012—2019年面板數(shù)據(jù)進行LLC平穩(wěn)性檢驗,檢驗結果見表5。所有數(shù)據(jù)都是拒絕原假設,表示面板數(shù)據(jù)的序列都是平穩(wěn)的,不存在單位根問題。隨后,用KAO進行協(xié)整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從表6可以看出,lnEjt、lnGit×lnGjt、lnDjt、lnPjt、 Tjt、 Ijt、 Cjt、 Rjt、 Fjt、 Bjt之間存在長期協(xié)整關系,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表5 LLC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Table 5 Results of LLC stability test
表6 KAO協(xié)整檢驗結果Table 6 Results of KAO cointegration test
使用Stata 16.0對模型(6)至模型(11)進行F檢驗和Hausman檢驗,結果如表7所示。從F檢驗結果可以看出,模型(6)至模型(11)的所有F統(tǒng)計量全部都大于10,P值為0,全部拒絕原假設,即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要優(yōu)于混合效應回歸;從Hausman檢驗結果可以看出,P值為0,表明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要優(yōu)于隨機效應的結果,因此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模型(6)關于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的影響的實證結果如表8所示。表8回歸結果顯示lnGit×lnGjt與lnEjt正相關,且都在5%的水平上顯著,這說明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的經濟規(guī)模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有正向推動作用。RCEP其他成員國中GDP比較高的國家有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韓國等,中國對這些國家的跨境電商出口額也是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這表明實證回歸結果與預期設想一致。
表8回歸結果顯示lnDjt與lnEjt負相關,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與預期設想相符,說明兩國距離阻礙中國跨境電商對RCEP其他成員國的出口。物流成本是影響出口跨境電商產品定價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影響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有運輸方式和運輸距離。運輸距離越遠,物流成本越高,產品價格越沒有競爭力,這對平臺交易產生負面影響。
表7 F檢驗和Hausman檢驗結果Table 7 Results of F test and Hausman test
表8 模型(6)的回歸結果Table 8 Regression results of Model 6
表8回歸結果顯示lnPjt與lnEjt正相關,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進口國的人口規(guī)模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有正向促進作用,人口規(guī)模越大,就越能推動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交易的增長,與預期設想相符。
將5個貿易便利化水平的一級指標作為控制變量代替模型(6)中的Tjt,構建模型(7)至模型(11),以便進一步分析貿易便利化水平的一級指標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的影響,實證分析結果如表9所示。
表9 模型(7)至模型(11)的固定效應回歸結果Table 9 Results of fixed effect regression of Model 7 to Model 11
模型(7)至模型(11)的回歸結果顯示,Ijt、Cjt、Fjt、Bjt與lnEjt顯著正相關,這說明RCEP其他成員國的基礎設施水平、海關通關效率、金融環(huán)境、電子商務環(huán)境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產生促進作用。通過實證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進口國的金融環(huán)境、基礎設施水平、海關通關效率、電子商務環(huán)境每提高1%,中國對該國的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將依次分別增長1.559%、1.220%、0.757%、0.626%。
模型(9)的回歸結果顯示,Rjt與lnEjt負相關但并不顯著,這說明進口國的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是負面的,但并不顯著。近幾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賣家由于商標、圖案、專利等侵權原因屢被進口國的跨境電商平臺封號,這對中國的跨境電商出口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嚴格的法律監(jiān)管、獨立的司法、透明的政府決策執(zhí)行、廉政高效的政府環(huán)境能夠促進兩國之間的良好的合作。因此,在多個因素的相互抵消下,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對跨境電商出口交易的影響不顯著。
1.內生性檢驗。考慮到上年度的中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的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對本年度的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有一定影響,導致估計結果可能存在偽回歸,因此將被解釋變量lnEjt的滯后一期lnEjt-1引入模型(6)進行內生性檢驗,結果如表10所示。內生性檢驗結果與模型(6)的回歸結果基本一致。
2.核心變量替代檢驗。鑒于貿易便利化水平對RCEP框架內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的影響可能會因為樣本不同而存在差異,本文借鑒謝娟娟等的做法[20],用簡單平均法得出的貿易便利化分值替代主成分分析法,同時加入被解釋變量的滯后一期為工具變量再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回歸結果如表10所示。從結果可知,核心變量替代檢驗與內生性檢驗的回歸結果基本一致,與表8的結果也基本一致,各個變量在回歸系數(shù)的大小和顯著性水平方面都未產生較大波動。通過一系列的穩(wěn)健性檢驗,說明RCEP其他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是可以促進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
表10 穩(wěn)健性檢驗結果Table 10 Results of robustness test
本文根據(jù)2012—2019年的數(shù)據(jù),分析RCEP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并構建拓展的貿易引力模型,根據(jù)回歸結果分析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到RCEP其他成員國的影響作用,得出如下結論:
1.各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差異較大,中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偏低。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測算出RCEP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差異較大。其中,新加坡、新西蘭在2012—2019年一直都處于非常便利水平;日本在2012—2014年為比較便利,2015年以后保持非常便利水平;澳大利亞在2015年以后為比較便利。其余國家,特別是緬甸、柬埔寨、老撾等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普遍較低,提升空間較大。中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低于0.6,為不便利。根據(jù)《全球競爭力報告》指數(shù)中的二級指標評分來看,相比于新加坡、新西蘭、日本等便利化水平較高的國家,中國的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和海關通關效率的指標評分較低,需要加以改進和提高。
2.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影響顯著。通過拓展的貿易引力模型的固定效應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貿易便利化水平對RCEP框架內中國跨境電商的出口有顯著正向作用;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的經濟規(guī)模和人口規(guī)模對跨境電商出口都有顯著推動作用;兩國的距離是阻礙中國跨境電商對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的顯著因素。兩國的距離越遠,物流運輸成本就越高,運輸時間就越長,這會影響中國跨境電商對RCEP其他成員國的出口。
3.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級指標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存在不同影響。通過分析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級指標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的影響發(fā)現(xiàn),金融環(huán)境、基礎設施水平、海關通關效率、電子商務環(huán)境依次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產生顯著促進作用,RCEP其他成員國的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是負面的,但并不顯著。這表明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賣家在商標、圖案、專利等方面要注意規(guī)避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此外,中國的政府規(guī)制環(huán)境應進一步改善,尤其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和改進市場環(huán)境的透明度。
通過實證回歸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隨著RCEP協(xié)定各項措施的深入實施,提升RCEP其他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促進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的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改善金融服務環(huán)境。從實證結果顯示,金融環(huán)境是影響中國跨境電商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的首要因素。這說明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能夠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提供資金周轉的便利??缇持Ц妒强缇畴娚谭浅V匾沫h(huán)節(jié),但目前的跨境支付流程普遍比較復雜,手續(xù)費用較高,還存在跨境結算風險。高效的跨境支付離不開RCEP成員國優(yōu)質的金融環(huán)境,因此,中國應加強與RCEP其他成員國的金融服務機構的溝通與合作,優(yōu)化跨境支付的環(huán)節(jié),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以及金融機構的業(yè)務辦理效率。
2.加強基礎設施軟硬件的建設。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基礎設施水平是影響中國跨境電商出口RCEP成員國的關鍵因素。由于RCEP成員國的經濟發(fā)展程度差別較大,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東盟的大部分國家的基礎設施水平都比較低,如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的基礎設施軟硬件水平都有待提高??梢酝ㄟ^國際合作或民間對外投資的方式加強對這些國家的公路、鐵路、港口等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提高其硬件基礎設施平均水平。還可以加大對這些國家的機場服務、港口服務、鐵路服務的投資,以提高其交通服務效率。同時,聯(lián)合RCEP成員國搭建全方位、系統(tǒng)化的物流服務體系,提高跨境電商物流整體合作運營能力,為跨境電商出口奠定基礎。
3.優(yōu)化海關通關效率。從實證回歸結果分析,海關通關效率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為顯著正相關,因此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RCEP成員國的海關環(huán)境。隨著RCEP協(xié)定中減免關稅措施的進一步推進,跨境電商B2B的交易將得到大力促進。在海關邊境管理方面,就需要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在通關效率方面,進一步簡化申報流程、提高效率。同時,中國應繼續(xù)與RCEP其他成員國通過完善雙邊或多邊的合作機制,加強信息交流,對海關的各個監(jiān)管領域作出積極調整,保證海關操作公開、透明,最終促進跨境電商交易。
4.改善電子商務環(huán)境??缇畴娚套鳛樾滦偷耐赓Q模式,其發(fā)展需要良好的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雖然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的電子商務非常發(fā)達,網絡覆蓋率基本達到100%,信息技術應用也非常普及,但RCEP成員國中的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的互聯(lián)網普及率較低。應加強這些國家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建設,鼓勵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開展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方面的合作。
5.加強知識產權合規(guī)管理,提高自主品牌建設水平。RCEP協(xié)定的實施,對各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有了更嚴格的標準,對海關及相關的管理部門也有了更明確的職責要求。這為中國自主品牌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因此,中國跨境電商出口運營企業(yè)在選品時要謹慎,前期應詳細調查進口國同類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情況,避免出現(xiàn)商標及品牌的糾紛。同時,大力推進出口跨境電商企業(yè)的自主品牌建設,做好品牌定位及品牌形象營銷,提升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