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玲
(1.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檢驗檢測認證學院,江蘇常州 213164;2.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江蘇省物質(zhì)循環(huán)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 210023)
隨著工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重金屬引起的土壤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重金屬污染物易積累、難降解且毒性大,能夠破壞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土壤結構,使土壤變得貧瘠,并導致土壤肥力下降[1]。土壤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風化作用、工業(yè)廢水、農(nóng)業(yè)化學物的排放以及空氣中有毒氣體在雨水沖刷下與土壤的混合作用[2];同時,土壤中的重金屬還能通過滲透作用回到周圍的大氣與水體中[3]。我國是水稻種植大國,水稻土遭受不同程度及不同種類的重金屬污染,其中,鎘生物毒性極強,是土壤中較為常見的重金屬污染元素,能夠被稻米富集,因此受到廣泛關注[4-5]。
土壤微生物能夠參與C、N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的循環(huán)過程,在維持土壤結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高豐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對于維持土壤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6]。在重金屬的脅迫下,土壤中微生物量及活菌菌落數(shù)量明顯下降,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均發(fā)生變化[7-8]。研究表明,與其他生物相比,土壤微生物對重金屬更加敏感,重金屬污染能夠干擾土壤微生物的生長、形態(tài)和代謝[9]。Ros等研究證實,Cd污染能影響半干旱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群落豐度與群落結構[10];大量的室內(nèi)與野外試驗證實,重金屬Cd能夠影響土壤微生物,并對土壤微生物產(chǎn)生最強烈的副作用,且不同的微生物對重金屬Cd具有不同的耐受性,微生物群落結構同時也是指示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重要指標[11-12]。水稻土是具有干濕交替特征的特殊的農(nóng)田土壤,研究不同濃度Cd對水稻土中土著細菌群落的影響是篩選土著耐Cd細菌的前提和基礎,而耐重金屬菌株的篩選是研究土壤微生物修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本研究結果對當?shù)赝寥乐亟饘傩迯途哂兄匾饬x[13]。
采集0~15 cm深度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作為供試土,去除表面落葉、植被及顆粒物后,將土壤置于室內(nèi)自然風干后研磨過篩,備用。
在15 cm×20 cm(R×H)的塑料盆中裝土約 2 kg,將一定濃度的CdCl2·2.5H2O溶液加入盆中與土混合均勻,配制成Cd終濃度分別為0、20、40、80、160 mg/kg的土壤,每個濃度設置6個平行。在土壤中以1 ∶1 ∶1(質(zhì)量比)施入N-P2O5-K2O肥料并澆水使土潤濕,放置平衡2周。2019年5月初在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中國常州)實驗室進行水稻育苗,選取苗齡2周,生長一致的秧苗移栽至塑料盆,放置于常州工程職業(yè)學院(中國常州)知行樓頂樓露臺,接受自然光照,用自來水澆灌,盆中保持 3~5 cm水層,模擬水稻150 d左右的生長周期。
在水稻生長的成熟期進行破壞性采樣,采集不同Cd含量(0、20、40、80、160 mg/kg)的根際與非根系水稻土共10個樣品,每個樣品采集3個平行樣。根據(jù)文獻,采用抖落法收集區(qū)分根際土和非根際土[14]。將采集的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壤一部分用于土壤理化指標分析,一部分用于分子生態(tài)學研究。
pH值的測定:按2.5 ∶1的水土比用蒸餾水浸提水稻土,振蕩10 min并靜置30 min,用Mettler-Toledo S220-K-CN臺式pH計測定懸濁液pH值;無機氮的測定:按5 ∶1的水土比用2 mol/L KCl提取,并用Skalar San Plus連續(xù)流動分析儀(荷蘭Skalar分析儀器公司)測定無機氮的濃度;采用凱氏(Micro-Kjeldahl)定氮法測定總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采用重鉻酸鉀氧化-分光光度法測定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15]。
采用FastDNA? SPIN Kit for Soil試劑盒(MP Biomedicals,美國),參照使用說明書,將新鮮的水稻土樣品混勻,提取宏基因組DNA,并測定其濃度與純度。
使用通用引物515F(5′-G T G C C A G C M G C C G C G G-3′)和907R(5′-C C G T C A A T T C M T T T R A G T T T-3′)對水稻土中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進行擴增,對PCR擴增產(chǎn)物進行切膠分離,委托上海美吉生物(中國上海)進行高通量測序。
利用SPSS 18.0軟件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和Tukey多重比較評估不同Cd含量的水稻土理化指標之間的差異,P<0.05表示數(shù)據(jù)之間有顯著差異。利用美吉生信云平臺(http://cloud.majorbio.com)將測序得到的OTU序列進行在線分析,主要包括微生物群落結構分析,香農(nóng)指數(shù)(Shannon index)、Sobs指數(shù)及文庫覆蓋率(Coverage)的計算,水稻土Cd含量、理化指標與綱水平主要細菌類群豐度的Spearman相關性分析。
不同Cd含量的水稻土中微生物16S rRNA基因Illumina高通量測序結果如表2所示, 10個水稻土樣品共獲得1 313 418條有效序列,且序列平均長度分別為376 bp。
表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理化指標
表2 基于16S rRNA基因的水稻土樣品高通量測序結果
由OUT水平的Sobs稀釋曲線可得,水稻土樣品中的16S rRNA基因高通量測序所得的Sobs指數(shù)平均值在1 496~2 468之間,稀釋曲線趨向平坦,說明測序數(shù)據(jù)量合理(圖1-a);Shannon指數(shù)表示菌群多樣性指數(shù),數(shù)值越大,微生物多樣性越高,基于16S rRNA基因測序結果的Shannon指數(shù)在4.69~6.40之間,曲線趨向平坦,說明測序數(shù)據(jù)量足以反映水稻土樣品中大部分微生物的多樣性信息(圖 1-b),且隨著水稻土中Cd濃度的上升,RS-160水稻樣品Shannon指數(shù)明顯低于其他組。Coverage值在0.97~0.98之間,說明測得的OTU基本能夠反映水稻土樣品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表2)。
對高通量測序獲得的所有OUT序列進行界(Kingdom)、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水平上的物種分類。通過16S rRNA基因測序結果可知,不同Cd含量的水稻土樣品中的原核微生物主要為細菌界,共有35個門,相對豐度前11位的細菌類群包括變形菌門、酸桿菌門、放線菌門、綠彎菌門、擬桿菌門、藍細菌門、厚壁菌門、浮霉菌門、芽單胞菌門、己科河菌門、匿桿菌門,其中變形菌門在各水稻土樣品中均表現(xiàn)出優(yōu)勢,其在水稻土樣品中的相對豐度平均值在32.1%~41.9%之間;共有94個綱,相對豐度前10位優(yōu)勢菌群包括γ-變形菌綱、放線菌綱、subgroup-6、α-變形菌綱、擬桿菌綱、厭氧繩菌綱、δ-變形菌綱、生氧光細菌綱、梭菌綱、芽單胞菌綱(圖2)。
土壤細菌是土壤中最重要的類群,對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十分敏感[16-17]。當土壤中重金屬的濃度較高時,有些細菌數(shù)量會減少或絕滅,但耐重金屬細菌數(shù)量會增加并累積,因此,長期遭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細菌的群落數(shù)量與結構可能發(fā)生顯著的變化[18]。本研究通過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可得,不同Cd含量的水稻土中原核微生物主要為細菌界以及其下35個門和94個綱,Sobs指數(shù)平均值在1 496~2 468之間,Shannon指數(shù)分布在4.69~6.40之間。由不同Cd含量的水稻土中門水平微生物群落分布圖可知,變形菌門在各水稻土樣品中均表現(xiàn)出優(yōu)勢,并以γ-變形菌綱為主,其次為α-變形菌綱與δ-變形菌綱。變形菌門大多數(shù)兼性或者專性厭氧及異養(yǎng)生活,俎千惠等對不同緯度地區(qū)水稻土細菌群落的研究顯示,不同緯度的8個典型地區(qū)的水稻土均以變形菌門中的α和β分支為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