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奇珂
我總會在孟夏草木生長的時節(jié)里看見露珠,晶瑩,剔透。那時的天還不怎么熱,只初初感受到夏的微弱呼吸。清晨,不需怎么用心,只消往那一叢叢綠中看去,(只消一詞很文藝,也很恰切)便有閃爍的露珠。
若你走近點,低眉端詳,會發(fā)現(xiàn)那一顆顆顫動的露珠,微小的凸面上映照著天空、樹木,還有你和遠(yuǎn)方。(實寫虛寫相結(jié)合)世間的一切,都被露珠溫柔地包容在內(nèi)。世界在露珠這里,變成了顛倒的微觀圖像。
這小小的圖像,這小小的世界,想必也同樣有另一個如此的世界,以“露珠內(nèi)的露珠”存在。那一定又是個神妙的世界。露珠無時無刻不在運(yùn)動,如古希臘哲學(xué)家德謨克利特提出的世界的本原——原子。
可能是一個小時,甚至只要幾分鐘,露珠便會連同它小小的世界一起消失。而我們也有一天會和眼前的露珠一般,倏然而逝。那一顆顆消逝的露珠去了哪里呢?(從倏然而逝的角度把露珠和人聯(lián)系起來)
也許化為了它曾經(jīng)自己也容納過的一個原子,在世界游蕩,從一顆“露珠”奔赴另一顆“露珠”;也許會重新成為一顆露珠,如它的前生一般;也許會成為輕盈的乳白色的霧,厚重的透亮的冰,飄飛的冷白色的雪。無盡的輪回,成為雨水,淚水,血水,甚至是一棵老樹體內(nèi)充盈著的汁液。(思考露珠的未來,寫實也寫虛,好似寫露珠,也是寫人生)
在無窮盡的往昔里,也許在世界也還只是一個原子時,它便被孕育?;蛘咴趧e的露珠中映照另一個宇宙,另一個曾經(jīng)存在過、現(xiàn)在也同樣存在的世界。但即便時光飛逝,原子們?nèi)詴圆豢伤甲h的方式,重新聚攏在一起,成為新的露珠。在某個世界的清晨,映出十個太陽的壯美與悲涼,以及瘋狂。
作家小泉八云曾在他的《一滴露珠》中這樣說道:“人格,個性,那些都只是夢中見到的幻影。唯有生命是永無止境的,能夠在世間所看到的,只是這個生命的顫動。太陽、月亮、星辰、大地、天空、海洋、心靈、人類、空間、時間——這一切的一切,皆是影子。影子會出現(xiàn),影子也會消失。只是這些影子的造物主,今后還會永遠(yuǎn)地制造下去?!保ㄟ@段引用,為自己的理解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托)
無論從前還是今后,我們都將永遠(yuǎn)存在著。我們的影子,也將永恒地被創(chuàng)造與消失,如露珠般不朽,如露珠般晶瑩,如露珠般潔凈……
特邀名師王愛東,全國百佳語文教師、天津市特級教師、天津市高中現(xiàn)代化評估專家組成員。在隨筆化作文和閱讀領(lǐng)域教學(xué)成績突出,曾在全國多個省市做公開課、講座和經(jīng)驗介紹。
問:如何寫好人生感悟類文章?
答:人生感悟類文章,似乎很容易落筆,但又似乎延展不開,寫不出深意。這就要求大家平日里多觀察,多思考。一定要注意,外物不過是載體,思想才是精髓,是文章的魂魄,關(guān)于社會、人生等,我們在寫作時一定要把自己獨特的思考展示出來,而這又依賴于大量的閱讀,一個很巧妙的方法是要學(xué)會能把別人的觀點和自己的體驗有機(jī)融合。
本期特邀周華誠抒寫“自然”。周華誠,作家、獨立出版人,著有作品《江南三書》《陪花再坐一會兒》《素履以往》《造物之美》等多部,獲三毛散文獎等。
問:看到這個題目,您首先想到什么?
答:我們以為已經(jīng)很懂這個世界,其實看到的只是極微小的一部分。大自然有無盡的秘密不為人知,哪怕一個平常的黃昏,在一個平常的胡柚果園里,我感知到的一切都如此讓人驚訝與欣喜。身邊的兩三平方米之內(nèi),我能聆聽到蟲鳴鳥叫、風(fēng)與樹梢的吟唱,也能聞到胡柚花香在風(fēng)中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