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綦毋潛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小題。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fēng)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注〕①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相傳為西施浣紗處。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的開篇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詩的主旨,寫出詩人跟隨伴侶去隱居之地,不理世事之志。
B.“晚”字點(diǎn)明泛舟時間,“花”字切合題中的“春”,看似信筆寫來,卻又顯得用筆細(xì)致。
C.“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描寫隨著時間推移,舟行所至另一新境,抬頭遙望南天斗宿,不覺已經(jīng)“隔山”了。
D.“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抒發(fā)感慨極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覺世事的喧囂,自然追慕“幽意”的人生。
2.有人說詩中所寫的景物雖然寂靜,但整體上卻有動勢,恍惚流動,迷蒙縹緲,呈現(xiàn)出隱約跳動的畫面。請結(jié)合全詩,說說詩人是怎樣表現(xiàn)這種動勢的?
答: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小題。
和中齋①韻(過吉②作)
◎〔宋〕文天祥
功業(yè)飄零五丈原③,如今局促傍誰轅?
俯眉北去明妃淚,啼血南飛望帝魂。
骨肉凋殘唯我在,形容變盡只聲存。
江流千古英雄恨,蘭作行舟柳作樊。
〔注〕①中齋:鄧剡,與文天祥一道被俘北上。②吉:吉州,文天祥的故鄉(xiāng)。③五丈原:地名,在今陜西周至縣西。諸葛亮輔佐蜀漢時,功業(yè)未成,死于五丈原。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被俘北上,路過家鄉(xiāng),感慨萬千,自傷功業(yè)不成,而今局促舟中,無車可坐,反問中語意沉痛。
B.“俯眉”摹寫黯然神態(tài),傳達(dá)內(nèi)心難言悲情,和明妃相似;但靈魂南飛,和啼血長鳴的望帝相仿。
C.頸聯(lián)上下句各自對比,“唯我在”說家破人亡之恨,“只聲存”寫心神備受煎熬之苦,讀來慘痛之極。
D.“蘭作行舟柳作樊”意為心似蘭而身在樊,柳枝在此時文天祥的眼里成了羈縻身心的樊籠牽絆。
2.有人評論此詩:“實事實情而用典虛擬,虛實相映相生?!闭埥Y(jié)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
答: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小題。
送李錄事兄歸襄鄧①
◎〔唐〕劉長卿
十年多難與君同,幾處移家逐轉(zhuǎn)蓬。
白首相逢征戰(zhàn)后,青春已過亂離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歸馬蕭蕭向北風(fēng)。
漢水②楚云千萬里,天涯此別恨無窮。
〔注〕①襄鄧:襄州、鄧州一帶。②漢水:長江的支流,流經(jīng)襄州境內(nèi)。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開篇點(diǎn)出詩人同朋友一樣的人生遭遇,為詩歌營造了悲涼的氛圍。
B.“逐轉(zhuǎn)蓬”運(yùn)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詩人與友人顛沛流離的遷移生活。
C.詩人和朋友分別多年,晚年相逢,此時春天已逝,社會正處于動亂之中。
D.尾聯(lián)以“漢水”“楚云”代指分別后兩人所處之地,相去萬里的離別之悲催人淚下。
2.本詩頸聯(lián)向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其妙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