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元 郭曉燕
山西素有 華北屋脊 之稱,在整個中國北方地區(qū)居樞紐性地位。1937 年10 月1 日,日軍中央統(tǒng)帥部命華北方面軍進攻山西太原,進攻部隊統(tǒng)由板垣征四郎指揮。
面對日軍咄咄逼人之勢,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閻錫山開始著手保衛(wèi)太原的作戰(zhàn)部署。因太原附近無險可守,其北面的忻口便成為關鍵所在。忻口是一個較大的村落,位于忻縣城北25 公里處,同蒲鐵路貫通南北。村西北部為紅土梁,梁北的云中河流經(jīng)忻口北的界河鋪后匯入滹沱河。滹沱河在此由南經(jīng)靈山腳下折向東北。這樣,忻口被夾在紅土梁與靈山之間,成為南北之間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
閻錫山根據(jù)忻口戰(zhàn)場形勢將防守部隊劃分為中央軍、右翼軍、左翼軍三部,并設有預備軍。中央軍總司令為第14 集團軍總司令衛(wèi)立煌,右翼軍總司令為第18 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左翼軍總司令為第6 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預備軍總司令為第7 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此外, 中國軍隊還有空軍正北面支隊的支援。
此戰(zhàn)中,一大批黃埔同學或正面拼殺,或果敢反攻,或擊敵側背,或斷敵輜重,皆忠勇無畏、視死如歸,為重創(chuàng)頑敵并遏阻其于忻口20 余日立下不朽功績。
/ 忻口會戰(zhàn)右翼軍序列(摘自《中國抗日戰(zhàn)爭正面戰(zhàn)場作戰(zhàn)記》)。
10 月11 日,我軍忻口前線部隊已全部進入指定位置。其中,第21 師在師長李仙洲(黃埔1 期)的率領下暫時部署于金山鋪,全師官兵帶 忻口部隊字樣臂章,歸第9 軍軍長郝夢齡指揮。
13 日晨,日軍主力在20 余架飛機、數(shù)十輛坦克和大量火炮的掩護下,集中兵力向忻口南懷化主陣地發(fā)起猛攻。激戰(zhàn)至10 時許,南懷化沿云中河陣地被日軍火力摧毀,守軍傷亡殆盡。由于援軍未能及時趕到,日軍乘機渡河,并繼續(xù)向縱深推進,攻占了1300 高地。
郝夢齡回到第9 軍軍部后,得知南懷化陣地被日軍突破,感到威脅很大,于是立即要求第21 師接替守軍第54 師第322 團的防務,堵?lián)羧哲?。李仙洲隨即親率第124、125 團趕到第一線,利用工事頑強阻擊日軍。此時,南懷化一帶已經(jīng)成為忻口戰(zhàn)役雙方爭奪最激烈的戰(zhàn)場之一,中國軍隊在此擋住了日軍3 個步兵大隊的猛烈攻擊。
日軍第42 聯(lián)隊見前進受阻、無機可乘,原擬暫停攻擊待日暮時再行組織進攻,但接到旅團命令,要求 迅速急追當面之敵”,不得以勉強行事。然而,第21 師在李仙洲的指揮下,充分利用地形和工事,以交叉火力對敵實施攔阻,日軍進展緩慢。
13 日20 時,預備軍第61 軍新編獨立第4 旅趕到戰(zhàn)場,郝夢齡隨即派該旅增援第21 師。李仙洲對新編獨立第4 旅旅長于鎮(zhèn)河說:“有你們部隊增援,我們的防線加強了。兩個部隊不要交錯防御,將陣地左翼劃出一段由你們旅擔任。”李仙洲一貫贊同郝夢齡的戰(zhàn)法,反對消極死守,他此舉是為了集中兵力。當夜23 時,他集中兩個營對當面日軍一個中隊占領的高地發(fā)起突襲,日軍不敵,被全數(shù)殲滅。第21 師乘勢向日軍第42 聯(lián)隊第3 大隊主力展開反攻。
為鼓舞士氣,李仙洲親臨火線與官兵并肩戰(zhàn)斗,將士們都怕師長有危險,紛紛勸他離開。李仙洲坦然問道:“你們是干什么來了?”答:“打日本鬼子!”又問:“你們打日本鬼子不怕,我就怕危險嗎?”堅持不下陣地。
14 日凌晨3 時,戰(zhàn)斗更趨激烈,李仙洲的一名衛(wèi)兵犧牲、一名負傷,但他 仍奮不顧身,率部先登”。見師長如此,廣大官兵無不奮勇,全師士氣大增,攻擊一直持續(xù)到拂曉。由于武器裝備和訓練水準皆遜于敵,加之日軍在局部占據(jù)了有利地勢,第21 師未能奪取敵陣且傷亡較大,但也使守敵付出了很大代價:大隊長大町負重傷,第10 中隊長大寺戰(zhàn)死,全大隊減員嚴重,士氣低落。
14 日上午,郝夢齡趕到第21 師前沿陣地督戰(zhàn)。中午,李仙洲陪同郝夢齡在半山腰觀察敵情,突然感覺有個東西碰了他左胸一下,并未注意。很快,郝夢齡發(fā)現(xiàn)李仙洲后背衣服上有血跡滲出,大聲說:“李師長,你受傷了!”李仙洲神態(tài)安定地說:“沒事,好像是什么碰了一下?!本驮诤聣酏g喊來衛(wèi)生員時,李仙洲猛然昏倒,被抬下陣地。檢查發(fā)現(xiàn),子彈由李仙洲前胸射入又從后背射出,形成貫穿傷,所幸未打中重要臟器,因此保住了性命。師長身負重傷,部隊又連續(xù)作戰(zhàn),傷亡極大,危急時刻,副師長黃祖塤(黃埔2 期)、參謀長蔡棨(黃埔2 期)率后續(xù)隊伍及時增援,戰(zhàn)況方轉危為安。此后,由黃祖塤代理師長,繼續(xù)指揮全師作戰(zhàn)。
蔣介石獲悉李仙洲負傷的消息,專門致信慰問:“仙洲吾弟,傷勢甚重,希將每日之傷勢告知,以免吾掛念不止?!辈l(fā)來養(yǎng)傷費5 萬元。李仙洲用這筆錢買了藥品,分發(fā)部隊。李仙洲在汾陽、西安治療兩個月,傷愈后重返火線,升任第92 軍軍長,先后參加徐州會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棗宜會戰(zhàn)等,馳騁抗日戰(zhàn)場,屢立戰(zhàn)功。
忻口會戰(zhàn)打響前,衛(wèi)立煌將其負責的忻口陣地中央?yún)^(qū)域又劃分為左中右三個地區(qū),左翼的防守任務由第14 軍軍長李默庵(黃埔1期)擔負。其中,彭杰如(黃埔1 期)師長率領的第14 軍第10 師奉命守備北云中河左岸、大小白水、東西常村之線。這是整個忻口左翼最難防守卻又極其要害的一個區(qū)域。
/ 本文作者蒲元于忻口陣地祭奠抗戰(zhàn)英烈。
難于防守是指地形不利。忻口附近多連綿起伏之小高地,唯獨第10 師正面系平原開闊地,極適合敵機械化部隊推進。另外,此處樹木稀少,農(nóng)作物已秋收,非常不利于部隊隱蔽。該區(qū)域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大白水村。李默庵在回憶錄中寫道:“在忻口正面防御決戰(zhàn)中,它(大白水)是極為關鍵和重要的一個據(jù)點。就左翼而言,它與右側高地朦騰嶺相互支撐 就全局而言,大白水又和中央地區(qū)主陣地互為犄角,敵人便是突破中央陣地,若大白水屹然不動,則可側擊南下之地,敵也絕難深入?!?/p>
通過勘察,彭杰如敏銳地判斷出大白水的重要性,決定依托村落實施據(jù)點式防御。在戰(zhàn)術上,充分利用縱橫交錯的道路為外壕,以阻礙日軍坦克的活動。在部署上,考慮到第10 師的西面緊貼第85 師陣地,他便將師主力擺在大小白水附近,將一部置于主力以東,保護側翼,另以一個團為預備隊,置于稍后位置,擺出一個左重右輕、梯次防御的陣勢。此一合理布局,為后續(xù)作戰(zhàn)奠定了良好基礎。
13 日,日軍混成第15 旅團發(fā)動全線進攻。大白水成為敵我較量的焦點。15 時,日軍開始猛攻,盡管有飛機、坦克助陣,但守軍同仇敵愾,敢死隊員前赴后繼,敵軍未能越雷池一步。當晚,大白水主陣地工事已構筑就緒,彭杰如考慮到第57團3 營在大白水以北的閻莊前進陣地位置突出,一旦被圍徒耗兵力,遂命該營連夜撤回大白水,加強配備。
戰(zhàn)至14 日近中午時分,日軍突入了大白水左翼的第57 團2 營陣地一角,2 營在永興村戰(zhàn)斗中損失不小,營長陳震也已殉國。千鈞一發(fā)之際,彭杰如以第56 團(團長張世光,黃埔4 期)1 營接替第57 團1 營在大白水村內(nèi)的防務,命后者附戰(zhàn)防炮兩門,側擊進攻2 營的日軍。日軍猝不及防,開闊地上的步兵被我軍子彈掃得像割高粱一樣一排排倒下,六輛坦克也被戰(zhàn)防炮擊毀,不得不潰退下去。
15 日11 時,日軍寺田大隊在炮火掩護下,突入大白水村,占據(jù)了村東北角,直接威脅我第57 團指揮所,新任團長魏人鑒(黃埔4 期)率兩個連正面逆襲;同時,第10 師副師長陳牧農(nóng)(黃埔1 期)率兩個營從小白水出發(fā)。兩路人馬合力將寺田大隊包圍,雙方形成混戰(zhàn),我軍官兵的喊殺聲和沖鋒號聲交織在一起,響徹云霄。經(jīng)過數(shù)小時激烈巷戰(zhàn),寺田大隊被迫收縮,然天色漸暗,我軍一時也無法將敵徹底驅逐,遂形成對峙。此后,敵軍雖變換多種進攻手段,但在彭杰如的指揮下,大白水村這一戰(zhàn)略要地始終牢牢控制在中國軍隊手中。
在此期間,為策應和支援友軍,彭杰如還多次指揮所部出擊。例如,17 日命第30 旅(旅長谷樂軍,黃埔1 期)第59 團團長王聲溢(黃埔4 期)率部反攻新練莊;18 日命王聲溢及該團2 營營長鄭庭笈(黃埔5 期)指揮配屬的炮兵攻擊南懷化附近之敵,又命第56 團2 營潛襲閻莊;20 日命第58 團(團長劉建修,黃埔4 期)及第59 團(團長王聲溢重傷,代團長龍云驤,黃埔5 期)出擊南懷化之敵;24日命第59 團馳援朦騰村。第10師與兄弟部隊形成了相互支援、合力御敵的良好態(tài)勢。
11 月3 日,因晉東娘子關失守,忻口我軍面臨后路被包抄的危險,第10 師奉命撤出忻口戰(zhàn)場。此后4 年多,彭杰如指揮部隊在山西長期堅持游擊戰(zhàn),戰(zhàn)果頗豐。
陳鐵,黃埔1 期,忻口會戰(zhàn)爆發(fā)時任第85 師師長。第85師于10 月10 日進抵忻口中央陣地之左翼指定地域,陳鐵以第255 旅前推構筑預備陣地,以第253 旅兩個團部署于朦騰村、南峪一線。
忻口會戰(zhàn)參戰(zhàn)官兵后代第35 軍 第218 旅 第436 團1 營營長劉福星之子劉國柱,曾于近年實地考察過朦騰村一帶,他在書中寫道:“從閻莊到朦騰,由平原漸入半丘陵區(qū) 丘陵愈來愈高,山溝愈來愈深,忽見有人家了,此即朦騰村 攀曲折小徑,轉彎抹角,林木陰翳,土崖壁立,這里應該是朦騰嶺。走到高處,深溝忽現(xiàn),名六將溝。遙望北面,山嶺凸起,溝壑縱橫;返身南望,山嶺排列,土垣坡緩,此處實為防守要地。”
連刀鋒的軌跡都看不清楚,這便意味著,自己連最基本的防守都做不到,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交鋒中,毫無察覺地被對方扯碎,而自己卻只能后知后覺。
易守難攻的地形加上日軍混成第15 旅團投入兵力較少,使得第85 師在開戰(zhàn)之初并未感到太大壓力。不過,新的任務很快來了。13 日,衛(wèi)立煌電話指示李默庵向日軍實施反擊。19時,李默庵命第85 師將陣地守備任務交給第71 師,而后派一個旅向水油溝、麻巷村附近高地之敵攻擊。當晚,陳鐵命第253旅將陣地移交給第71 師,253旅執(zhí)行攻擊任務。
14 日6 時許,陳鐵分別以第253 旅第505 團(團長谷熹,黃埔4 期)和第506 團(團長糜藕池,黃埔3 期)為左右兩路攻擊部隊,向日軍發(fā)起進攻。日軍大泉支隊傷亡很大,混成第15旅團被迫動用預備隊步兵第30聯(lián)隊一部前往支援,但第85 師的攻勢仍在繼續(xù)。
21日,忻口中央防區(qū)要點關子村附近高地被日軍步兵第42聯(lián)隊占領,形勢緊急。衛(wèi)立煌速調(diào)第85 師增援,以挽回戰(zhàn)局。此時的第85 師屢經(jīng)激戰(zhàn),傷亡已不小,但陳鐵受命后,立即率部冒雨急行軍,于22 日凌晨抵達指定位置。其間,陳鐵向中央兵團前敵總指揮陳長捷(接替犧牲的郝夢齡)請示任務。
據(jù)《晉北爭鋒·忻口會戰(zhàn)》一書記載,兩陳之間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陳長捷最初令陳鐵部為預備隊,這是穩(wěn)妥之法,但陳鐵表示其任務是挽回戰(zhàn)局,“若當預備隊,是不能完成任務的”。陳長捷見陳鐵比較積極,便令其 去接突破口的陣地”。不料陳鐵又說:“你剛才說一個師在突破口只能防一天就不能再打了,我?guī)熤皇R话氡?,最多也只能任一天的防御,我不同意?!标愰L捷見陳鐵左右不行,不由有些動怒,陳鐵這才說出真實意圖:“處處增援,則更陷被動,不如以本師向突入平頂山陣地之敵攻擊,挫其勢,吸引敵兵力于一點,全線陣地亦可得以鞏固?!标愰L捷認為可行,果斷批準了這個方案。
/ 南懷化村中佇立的“南懷化保衛(wèi)戰(zhàn)英靈紀念碑”。
平頂山是關子村西南高地之一,日軍可以據(jù)此襲擊關子村守軍第54 師第323 團陣地的側后,還能支持南懷化之敵直趨我中央兵團指揮部所在地后溝。故而,奪回平頂山就成為穩(wěn)固關子村防線的關鍵。22 日凌晨,陳鐵命第506 團進入攻擊位置,第505 團以小部出擊策應。8 時30 分,第506 團向敵陣發(fā)起反擊。日軍拼死抵抗,但仍被第506 團占領其陣地一角。在第85師的強攻下,日軍損失連連,特別是基層軍官死傷慘重。23 日,第85 師繼續(xù)進攻,由于傷亡亦重,與敵形成對峙。為加強力量,陳鐵將第255 旅第509 團(團長沈向奎,黃埔4 期)、第510 團(團長石鳴珂,黃埔1 期)也投入了戰(zhàn)斗。
24 日,戰(zhàn)場出現(xiàn)新的變化,日軍因增援部隊萱島支隊趕到轉守為攻。為配合地面部隊進攻,其航空兵發(fā)起了開戰(zhàn)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空襲,轟炸從25 日清晨一直持續(xù)到傍晚,守軍陣地煙塵彌漫、對語不聞。28 日,第510 團代理團長劉眉生(黃埔5期)在激戰(zhàn)中犧牲。
自10 月14 日奉命移交陣地轉為攻擊部隊以來,至當月月底,第85 師以劣勢裝備強攻優(yōu)勢之敵已近半月,傷亡不斷攀升。25 日,衛(wèi)立煌致蔣介石密電稱,第85 師只能編為一個營。盡管如此,包括第85 師在內(nèi)的中國守軍仍頑強應戰(zhàn),不僅瓦解了日軍大幅突進的企圖,還以迫擊炮不斷反擊,取得了炸死敵步兵第42 聯(lián)隊2 大隊大隊長行本勇等戰(zhàn)果。
10 月30 日,第85 師 因 傷亡過重,實在無力支撐,奉命向友軍移交陣地,自此結束忻口戰(zhàn)事。此后,陳鐵指揮部隊輾轉晉陜兩地,堅持抗戰(zhàn),直至1943 年辭去軍職。
忻口會戰(zhàn)中,中國軍隊堅守陣地20 余日,斃傷日軍兩萬多人,有力阻止了敵之南進,沉重打擊了敵軍銳氣,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和士氣,是全面抗戰(zhàn)初期華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防御戰(zhàn)役。
在日軍武器裝備占絕對優(yōu)勢情況下,我軍能取得如此戰(zhàn)績,除全體官兵士氣高漲、作戰(zhàn)英勇,采取攻勢防御作戰(zhàn)方針等重要原因外,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即做到了正面戰(zhàn)場與敵后戰(zhàn)場的相互配合。
早在10 月4 日忻口會戰(zhàn)前哨戰(zhàn)崞縣 原平保衛(wèi)戰(zhàn)打響時,第18 集團軍(即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兼會戰(zhàn)右翼軍總司令、副總司令)便已著手部署敵后攻略事宜。10 月6日接到第二戰(zhàn)區(qū)向崞縣、原平之敵出擊的計劃后,再次對第18集團軍各師發(fā)出電令,明確要求我軍以協(xié)同友軍展開戰(zhàn)局保衛(wèi)山西”。
/ 本文作者蒲元、郭曉燕考察忻口中央兵團指揮部舊址(國防陣地窯洞)。
第115 師是第18 集團軍中最早進入山西的部隊,在師長林彪(黃埔1 期)、副師長聶榮臻(黃埔軍校政治秘書兼政治教官)的指揮下,在敵后廣泛活動。
10 月10 日, 第115 師 獨立團攻占淶源縣城;14 日,第115 師第344 旅截擊日軍輜重部隊,斃敵100 余人,毀敵汽車數(shù)十輛,隨后該旅連續(xù)收復繁峙、渾源縣城;15 日,獨立團伏擊日軍第5 師團運輸大隊,斃傷敵100 余人,繳獲大車100 多輛和大批彈藥給養(yǎng);16 日,獨立團乘勝收復廣靈縣城;19 日起,敵1000 余人在坦克支援下猛攻廣靈縣城,獨立團予敵以殺傷后主動撤離;23 日,日軍1000 余人在坦克、飛機掩護下進犯靈丘,獨立團于馮家溝、南閣崖頑強抗擊;25 日,第344 旅以一部增援獨立團,并威脅敵之側后,日軍撤退,獨立團再次收復廣靈縣城,并殲敵一部;至26 日,獨立團又相繼攻克紫荊關及靈丘、蔚縣兩城。
忻口戰(zhàn)役中前期,第115 師在敵后先后收復縣城10 座,頻繁襲擊敵后方兵站和據(jù)點,切斷了張家口至代縣的敵后方交通線。10 月26 日,娘子關失守,日軍沿正太鐵路突入晉東,忻口側后受到嚴重威脅,第115 師于28 日轉戰(zhàn)正太鐵路方向,積極打擊西進之敵,直接掩護了娘子關守軍的撤退,對于忻口正面防御也起到積極配合作用。
第18 集團軍第120 師在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比敘黃埔4 期)率領下,于9 月上旬渡過黃河,挺進三晉大地。
9 月底,第120 師組建雁北支隊,第358 旅第716 團團長宋時輪(黃埔6 期)任司令員。忻口戰(zhàn)役期間,宋時輪率部馳騁雁北地區(qū):10 月4 日,收復平魯縣城;接著對同蒲鐵路朔縣至大同段展開破襲戰(zhàn);7 日,攻占東榆林、馬昌,破壞橋梁數(shù)座;10 日,伏擊敵運輸隊,斃敵100 余人,擊毀汽車18 輛;23 日,伏擊由大同至岱岳之敵運輸隊,斃敵100 余人,毀汽車10 余輛;26日,襲擊大同西南之口泉村,殲敵一部。雁北支隊連續(xù)出擊,嚴重威脅大同敵軍和同蒲鐵路北段敵之交通,一度切斷了日軍經(jīng)雁門關到忻口的運輸線,延緩了敵軍兵員、彈藥、給養(yǎng)的運送。
第120 師騎兵營由師參謀長周士第(黃埔1 期)親率,于10月14 日襲擊寧武縣城,并在城北擊退敵之反擊,迫使敵當夜棄城逃竄。
第120 師第358 旅主力在旅長張宗遜(黃埔5 期)率領下,于10 月8 日襲擊寧武縣城,殲敵一部;10 日,打擊進攻軒崗之敵;11日,進逼崞縣并伏擊日軍輜重汽車100 余輛;12 日,于崞縣城北截擊滿載日軍步兵的車隊100 余輛,擊毀數(shù)十輛,切斷了敵軍代縣、崞縣、原平間的交通線;13 日,在友軍配合下收復寧武縣城;14 日,第358 旅第715 團襲擊距忻口僅10 余公里的南北大常;16 日,攻入永興村,繳獲日軍裝甲車一輛和軍用物資一部,并和忻口正面防御部隊對進攻的日軍形成夾擊之勢;18 日至21 日,第358 旅 第716 團在雁門關以南連續(xù)設伏,共斃傷敵500 余人,毀汽車數(shù)十輛,期間還襲取了雁門關,破壞了廣武至太和嶺間的公路及橋梁8 座,切斷敵由大同經(jīng)雁門關至忻口的后方補給線5 日之久;24 日,第715 團在北崗伏擊敵騎兵,殲敵70 余人。第120 師第359 旅(旅長陳伯鈞,黃埔6 期)也于陽明堡以南之王董堡附近數(shù)次伏擊敵之運輸隊,先后斃傷敵300 余人,毀汽車30 余輛。
日軍后方交通頻遭切斷,進攻忻口之日軍的糧、彈、油料供應一度瀕于斷絕,致使日軍攻勢頓挫。
忻口戰(zhàn)役期間,第18 集團軍第129 師在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黃埔1 期),參謀長倪志亮(黃埔4 期)等的率領下與日軍展開廝殺。
10 月10 日, 第385 旅 第769 團夜襲陽明堡日軍前進機場,殲敵100 余人,毀傷飛機24 架,削弱了忻口當面日軍的空中突擊力量,打擊了敵之空中運輸。10月中旬,由于日軍企圖轉向正太鐵路西進,迂回忻口側后,第129 師主力奉命轉進晉東。10 月22 日至24 日,該師先后于娘子關以東打擊進犯之敵。26 日和28 日,在旅長陳賡(黃埔1 期)的指揮下,第129 師第386 旅第772 團于敵必經(jīng)之地測魚鎮(zhèn)七亙村重疊設伏,殲敵400 多人,繳獲騾馬300 多匹及大批軍用物資。
自平型關大捷起至太原失陷,第18 集團軍在日軍側翼和后方先后取得100 多次大小勝利,殲敵1.1 萬多人,毀傷敵機24 架,擊毀敵汽車400 余輛,繳獲槍支近1600 支、騾馬2000余匹及其他大量軍用物資,收復10 余座縣城和廣大鄉(xiāng)村,給敵以沉重打擊,有力支援了友軍作戰(zhàn)。這些重大戰(zhàn)績的取得,自然也包含著黃埔?guī)熒鷤兊男难透冻觥?/p>
對于第18 集團軍在忻口戰(zhàn)役中的表現(xiàn),何應欽在后來總結中說:“我朱德部在敵后方襲擊,迭次予敵重創(chuàng)。”蔣介石也曾于戰(zhàn)事激烈的10 月17日致電朱德、彭德懷:“貴部林師及張旅,屢建奇功,強寇迭遭重創(chuàng),深堪嘉慰?!?/p>
忻口會戰(zhàn)中的黃埔群英,自然不止于上述,限于篇幅和資料,本文不可能全數(shù)列出,但所有黃埔將士和參戰(zhàn)官兵的歷史功績,都永遠銘刻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歷史豐碑之上。
2022 年清明,忻口會戰(zhàn)中央兵團繼任前敵總指揮陳長捷之孫陳崢先生,以一首《臨江仙·遙祭忻口》表達了對抗戰(zhàn)前輩的思念與崇敬:
又已清明先輩憶,群山同祭英魂。春風秋月漸磨痕,遠山依舊敘,烽火遍南村。
八十五年彈指過,見碑回首尋真。將軍飲恨護乾坤,高墻銘記史,將士跡長存。
謹以此文紀念忻口會戰(zhàn)爆發(fā)85 周年。
忻口會戰(zhàn)英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