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黃慧選,李進峰,周廣潔,陳維娜,張愛綸,張媛
(1.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yī)院藥劑科,山東 威海 264200;2.威海衛(wèi)人民醫(yī)院,山東 威海 264200)
患者男,61歲,因突發(fā)意識不清1 d于2020年11月21日入我院神經(jīng)外科治療。入院后顱腦CT示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診斷為前交通動脈瘤、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颊呒韧鶡o肌酸、肌痛病史,無橫紋肌溶解等相關疾病病史,無藥物食物過敏史,無吸煙、飲酒嗜好?;颊?1月22日實驗室檢查示谷丙轉(zhuǎn)氨酶22.4 U·L-1、谷氨酰轉(zhuǎn)肽酶36.42 U·L-1、谷草轉(zhuǎn)氨酶21 U·L-1、肌酐107.4 μmol·L-1、肌酸激酶232.6 U·L-1、乳酸脫氫酶193.4 U·L-1。患者于11月23日行全腦血管造影術+前交通動脈支架輔助動脈瘤栓塞術,術中用藥“維庫溴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七氟烷、丙泊酚”。術后第2天實驗室檢查示谷丙轉(zhuǎn)氨酶42.4 U·L-1、谷氨酰轉(zhuǎn)肽酶122.5 U·L-1、谷草轉(zhuǎn)氨酶66.7 U·L-1、肌酐125.9 μmol·L-1、肌酸激酶3 225.6 U·L-1、乳酸脫氫酶273.6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48 U·L-1。經(jīng)水化、堿化尿液后,11月28日實驗室檢查示谷草轉(zhuǎn)氨酶26.9 U·L-1、肌酐110.7 μmol·L-1、肌酸激酶394.3 U·L-1、乳酸脫氫酶421.8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18.2 U·L-1,肌紅蛋白327 ng·L-1。12月1日,患者轉(zhuǎn)入ICU,給予“維庫溴銨20 mg+0.9%氯化鈉注射液50 mL微量泵泵入”輔助機械通氣肌松、“美羅培南1.0 g+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ivdrip,q8 h”抗感染及對癥治療。12月7日,患者尿量減少、呈棕色,12月8日患者發(fā)熱,體溫最高可達37.8 ℃(冰毯降溫),實驗室檢查示谷草轉(zhuǎn)氨酶52.2 U·L-1、肌酐91.1 μmol·L-1、肌酸激酶1 243.2 U·L-1、乳酸脫氫酶619.4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45.1 U·L-1,肌紅蛋白>3 000 ng·L-1?;颊哝?zhèn)靜狀態(tài),查體不配合,無法確認是否肌酸、肌痛,考慮橫紋肌溶解癥,可能與維庫溴銨有關,遂停用,同時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1 500 mL·d-1靜脈滴注、每天1次,碳酸氫鈉片1.0 g 鼻飼、每天1次,其他原有治療方案不變。12月11日實驗室檢查示谷草轉(zhuǎn)氨酶167.4 U·L-1、肌酐77.4 μmol·L-1、肌酸激酶8 794.6 U·L-1、乳酸脫氫酶812.3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189.8 U·L-1,肌紅蛋白>3 000 ng·L-1,加用異甘草酸鎂150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靜脈滴注、每天1次。12月13日實驗室檢查示谷草轉(zhuǎn)氨酶208.8 U·L-1、肌酐82.2 μmol·L-1、肌酸激酶18 358 U·L-1、乳酸脫氫酶1 107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316.6 U·L-1,肌紅蛋白>3 000 ng·L-1。12月15日實驗室檢查示肌酸激酶7 212.4 U·L-1、乳酸脫氫酶769.1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172.4 U·L-1,肌紅蛋白>3 000 ng·L-1。12月23日患者尿量增多、尿色正常,實驗室檢查示肌酸激酶95 U·L-1、乳酸脫氫酶812.3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28.9 U·L-1,肌紅蛋白506 ng·L-1。12月25日,患者更換美羅培南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ivdrip,q8 h。至出院患者未再出現(xiàn)尿量減少、顏色改變情況,肌酸激酶等實驗室檢查未再發(fā)生異常。
本例患者既往無肌酸、肌痛病史,無橫紋肌溶解等相關疾病病史,入院后電解質(zhì)等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無明顯異常。患者11月23日用藥“維庫溴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七氟烷、丙泊酚”后,第2天肌酸激酶升高。12月1日用藥“維庫溴銨、美羅培南等”7 d后,患者尿量減少、呈棕色,肌酸激酶最高可至18 358 U·L-1,肌紅蛋白>3 000 ng·L-1,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停用維庫溴銨并接受補液、堿化尿液等綜合治療后,患者癥狀好轉(zhuǎn),肌酸激酶恢復正常?;颊咴l(fā)病前交通動脈瘤、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及其相關手術治療無繼發(fā)橫紋肌溶解的相關報道,聯(lián)合治療藥物美羅培南等均無引發(fā)相關不良反應報道,且患者此期間未停用美羅培南及其他對癥治療,提示患者的橫紋肌溶解與維庫溴銨有關。
維庫溴銨為單季銨類固醇類中非去極化肌松藥[1-2],通過與乙酰膽堿競爭位于橫紋肌運動終板的煙堿樣受體而阻斷神經(jīng)末梢與橫紋肌之間的傳導。其不良反應主要為過敏反應、組胺釋放與類組胺反應,國內(nèi)外文獻均未見其獨立引起橫紋肌溶解癥的報道,現(xiàn)有文獻有關非去極化肌松藥與大劑量激素連用可引起急性肌松藥-激素肌病的報道。郭向陽[3]報道,對于某些因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或其他情況而同時需要長期呼吸機支持和大劑量激素治療的患者,非去極化肌松藥維庫溴銨可引起肌病和橫紋肌溶解,即急性肌松藥-激素肌病。Sato等[4]報道1例82歲男性使用維庫溴銨(總劑量776 mg)聯(lián)合高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后出現(xiàn)肌紅蛋白尿,活檢示橫紋肌溶解。但該患者入院后未接受大劑量激素治療,考慮為非去極化肌松藥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癥。
非去極化肌松藥引起橫紋肌溶解癥的機制尚不清楚,與患者年齡、體質(zhì)及給藥劑量的相關性也有待進一步研究。各種病因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癥,都有共同的發(fā)病途徑,即細胞內(nèi)鈣超載[5],引起細胞內(nèi)鈣超載的原因是細胞膜被直接破壞與能量耗竭。根據(jù)肌松藥-激素肌病患者在免疫組化發(fā)現(xiàn)肌細胞骨架蛋白發(fā)生了特征性改變,而在類固醇肌病患者肌細胞中未見[6]這一特點,推測維庫溴銨引起橫紋肌溶解癥的發(fā)病機制可能與長期、反復應用非去極化肌松藥使軀體長期制動并處于去神經(jīng)狀態(tài)有關。
藥物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癥大多數(shù)經(jīng)減量、停藥、積極治療均能獲得良好的轉(zhuǎn)歸[6],本例患者經(jīng)過停藥及治療后也好轉(zhuǎn)。維庫溴銨雖是較安全的肌松藥,但其少見的不良反應亦不可忽視。因此,在維庫溴銨的應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尿量、尿色,定期監(jiān)測臨床相關指標,如果發(fā)生或高度懷疑橫紋肌溶解癥,應立即停止用藥,采取水化、堿化尿液[7-8]等治療手段,降低不良反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