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燕
(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 201602)
月季是薔薇科 薔薇 屬的多年生木 本花 卉,屬半常綠或落葉灌木,其品種 繁多、花色多 樣、花 姿秀 美,且 具有花期較長、芳香馥郁、應用廣泛、內(nèi)涵豐富等特 點,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1]。
我國月季栽培歷史悠久,但千百年來僅局限在專類栽培主題上,并沒有實質(zhì)突破。月季專類園在西方享有“戒指上的寶石”之稱,是公園、花園中最美的一塊園地。月季專類園始建于歐洲 18 世紀的拿破侖時代,其余各國月季專類園大多是在 19—20 世紀建立的[2]。據(jù)統(tǒng)計,僅 1930—1934 年,月季園數(shù)量從 64 個增加到 127 個。1907 年,法國馬恩河谷月季園舉行了第一次月季試驗,提高了法國的國際聲譽。20 世紀后半葉,如北愛爾蘭、蘇格蘭、荷蘭、以色列、南非、奧地利、澳大利亞等眾多國家都建立月季園作為月季試驗基地,月季園的建設在世界范圍內(nèi)進入蓬勃發(fā)展時期。
1959—1963 年,由蔣恩鈿女士協(xié)助 建立的天壇公園月季園,是中國最早、當時規(guī)模最大的月季園[3]。在那個資源貧乏的 年代,月 季園的建立預示著 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強烈愿 望,也讓 人們在 盛放的月季 花中 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歷經(jīng)半個世紀后,月季已成為國內(nèi)許多城市的形象代言 ,北京、天津、石家莊、沈陽、青 島等 76 個城市把月 季作為市花,月季專類園也迅速在我國各地興建,截至 2015年,我國主要的月季園已有 27 座,其中,深圳市人民公園、常州 紫荊 公園、北京植物園月季 園和 北京大興世界月季主題園還 獲得 了世界月季聯(lián)合會 授予的“世界杰出月季園”的榮譽稱號[4]。
上海辰山植物園月季園是一座較為獨立的小島,面積5900 m2,全園以月季構(gòu)成園林主題,承載了收集月季品種、比較和保存月季種質(zhì)資源、培育和推廣優(yōu)良品種、觀賞游憩、科普教育、傳播月季花文化和科學研究的多重功能。自建成以來,現(xiàn)已收集樹狀月季、香水月季、豐花月季、壯花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等各類資源 800 余個品種,并從月季的色、姿、味、韻等方面,通過孤植、叢植、片植等配置形式,展現(xiàn)了月季的視覺美感和文化內(nèi)涵,是辰山植物園最重要的專類植物展示園之一,也是華東地區(qū)收集月季資源最豐富的專類園。
上海辰山植物 園月 季園于 2010年建成 并對外開放,初建成時共種植 月季 200 余個品種,種植 形式主要以片植為主,而且對月季 文化的 表達形式不夠多 樣,隨著辰山植物園月季資源的逐 漸豐富,現(xiàn) 有月季園在土壤條 件、設計理念、配置形式以及文化內(nèi)涵的展示上都已無法滿足日益豐富的品種展示需求,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1 土壤質(zhì)地黏重 。上海辰 山月季 園先天就存在土壤質(zhì)地黏重 (容重 均值 1.61 mg/m3)、含砂量低 (平均 僅為4.28%)和排水不暢的缺陷 ,某種程度上致使土壤的排水性和 透氣性能進一步惡 化,土壤 、排 水等基 礎設施不完善 ,影響月季生長,造成一些月季品種生長不良 ,特別是‘荷蘭明星’月季、‘布魯斯 ’月季、‘紅 寶石婚禮’月 季等不耐水濕的品種,出現(xiàn)了爛根甚至死亡現(xiàn)象。
2.1.2 景觀配置單一。月季園內(nèi)地形是中央地勢高,島邊界沒有視線屏障,視線容易外引,易使游人以廣場的大尺度觀看島內(nèi)小花園,形成尺度不匹配感,景觀封閉孤立,對外沒有吸引力。對形態(tài)多樣的月季園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單一。
2.1.3 文化內(nèi)涵表達不夠豐富。月季園為島上專類花園,島嶼特性不突出,現(xiàn)在只起到交 通作 用,作 為重要的專類花園,其價值沒有體現(xiàn)出來。
2.2.1 設計理念提升。我國栽培月季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贊 美的詩句 ,并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象征著友誼、愛情、和平、堅強以及生生不息的延續(xù),成為全世界人民表達感情的重要載體。月季園的改造理念便以“愛”和“美”為出發(fā)點,愛的花園是指月季的文化內(nèi)涵;美的花園指的是月季的形態(tài)特征。因此,改造后的月季島設計是根據(jù)島嶼內(nèi)部通過引入戀人間從邂逅到最后相守,在不同階段的情懷,作為月季園景觀設計主線。月季島內(nèi)部各分區(qū)空間之間連接以收與放有節(jié)奏的進行,島嶼邊界以封閉為主,局部放開。島嶼邊界處理方式有植物、水景、橋及平臺4種,其中以植物為主,形成了一個既美麗又充滿愛的精致花園。
2.2.2 改造基址及地形。根據(jù)空間的開合要求、景面的觀賞要求、植物的生長要求,對地形、高程進行調(diào)整,營造豐富地形,增加豎向景面,最大高差增加至2m 左右,改變了原場地地勢平坦 、缺乏變化、最大高差不超過1m 的問題。
2.2.3 土壤改良工程。針對月季園整個地下設施排水不佳的缺陷,根據(jù)每個地塊植被類型、原有土壤的現(xiàn)狀,分別確定了草坪、月季、喬木改良技術對策的實施方案。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采取了原位改良和異位改良2種實施方案。原位改良是采用旋耕機等機械并配合人工對原土進行就地破碎,與改良材料充分混合,達到就地土壤改良目的和標準;異位改良指添置如粉碎機、攪拌機等機械,建立小型土壤改良加工廠或者在附近道路設置小型加工機械,控制好各種材料粒徑和混合誤差,達到量化的機械化生產(chǎn)。
草坪:先將草坪帶 1~2 cm 厚的土層鏟出,堆放在旁邊或保護好;對原區(qū)域土壤進行改良,待土壤改良好后重新鋪草坪。改良深度 25~35 cm,以7份土 +2 份有機基質(zhì)+0.5~0.8 份草炭 +0.5~0.8 份有機肥+土壤結(jié)構(gòu)改良劑。
月季花及配置灌木:原有月季和灌木植株帶少量土球挖出進行假植,對園內(nèi)土壤進行改良,待土壤改良好和排水完成后重新種植。改良深度在 60~80 cm,以8份土 +3份有機基質(zhì) +0.7 份有機肥 +0.5 kg/m3的脫硫石膏。
片林和大型喬木:結(jié)合地形和植物根系分布,采取局部土壤改良并完善周邊排水設施,其中大喬木在喬木原有土球的四周進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深度應在 120~200 cm。
排水處理:采取暗溝排水模式,以種植池底部為基準,下鋪設 10 cm 厚碎石 +20 cm 主管 +10 cm 碎石,用無紡布包好成管道,然后上面覆土鋪設草坪。
2.2.4 豐富月季文化內(nèi)涵。原月季園在文化表達上缺少故事性,結(jié)合改造,合理的區(qū)域 劃分,形成初見、相識、相知、攜手、相望到相守6個相對獨立景觀分區(qū)。在尋找的過程中,感受邂逅時的驚喜、初識時的含蓄、相知時的熱情、攜手相走時的謹慎、風雨歷程后的輕松、相守的寧靜,整個專類園被月季串聯(lián)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同時在園區(qū)不同區(qū)域設置了科普展板,介紹了月季的歷史和概況、現(xiàn)代月季的分類及六大類型的特征、單個月季品種的信息等相關知識,充分體現(xiàn)了月季的文化內(nèi)涵。
2.2.5 增加園林小品,提升景觀層次。改造前月季園內(nèi)只有一排拱門和一個扇形木質(zhì)廊架,設計風格不能充分展示月季的文化特點。為提升月季島的景觀層次,對景觀進行了大改造,增加觀賞平臺、棧橋、初見池、相知亭、景墻等不同形式的園林小品,進一步渲染了月季島主題。
2.2.6 增加月季的應用形式,提升專類園的觀賞性。月季在園林中的應用形式除了專類園以外,還有混合花境、花臺等?;ň车膽脼楦纳圃录締我环N植,增添了不一樣的層次效果。改造后的月季園采用了自然式的配置手法,將月季與宿根花卉很好地融合搭配,在月季專類園中,除月季主體植物外,還需要兼顧冬季的多樣化景觀,因此,在花境中搭配了狼尾草、細莖針茅、藍羊茅等觀賞草來填補冬季的景觀空白。
2.3.1 品 種的選 擇。充 分考慮 月季品種 的多 樣性,將不 同株體、不同花色的月 季合 理配置,將不同的喬、灌、草等協(xié)調(diào)搭配,營造優(yōu)美的景觀[5]。相對其他花卉而言,月季的養(yǎng)護需求較 高,易生長 不良或發(fā)生病蟲害 ,進而影響 月季的觀賞性。因此 月季 品種的選擇除 了根 據(jù)景觀需求和 觀賞特征外,需考慮當?shù)氐臍夂?條件 及周圍環(huán)境,選擇抗病蟲害強的月季種類和品 種,如‘仙境’月季 、‘冰山’月季、‘瑪?shù)?爾達’月季、‘安吉拉 ’月季等品種因抗病能力較強,在上海園林中較為常見。
月季與宿 根花 卉搭配的選材上,多選 用表 現(xiàn)自然或花序呈豎線條的花材,如蛇鞭菊(Liatrisspicata(L.)Willd.)、火星花(CrocosmiacrocosmifloraN. E. Br.)、鳶尾(IristectorumMaxim.)等;色彩上較多地選用月季所不具有的藍、紫等冷色調(diào),冷暖色的碰撞使月季更出彩,如火炬花(Kniphofia uvaria(L.)Oken)、大花飛燕草、毛地黃(DigitalispurpureaL.)、蓍 草(AchilleawilsonianaHeimerl ex Hand.-Mazz.)、鼠尾草(SalviajaponicaThunb.)、蜀葵(Althaearosea(Linn.)Cavan.)等 ,這些植物的花期基本集中在4—6月,正好處于月 季的盛花期,花期同放,相互添彩。
月季盛開期間,專類園花簇錦攢、景色宜人,而花謝之后,整個園區(qū)進 入蕭條 景象,因此 ,適當 增加冬季景觀,如秋色葉樹種、宿根花卉和綠籬植物,主要有黃連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紅果冬青(llex.purpueaHassk)、加拿大紫荊(CerciscanadensisL.)、烏 桕(Sapiumsebiferum(L.) Roxb.)、桂 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 Lour.)、珍珠繡線菊(SpiraeathunbergiiBl.) 、紅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 Rehd.)等,增加植物種類,豐富月季園植物景觀。
2.3.2 配置原則。整個園區(qū)的月季按照類型分區(qū),藤本月季主要集中在入口處以及中心貫穿園內(nèi)的月季長廊上 ,立體上 的美感能夠在第一 時間 吸引游客注意。整個月 季園從入口開始由近及遠 ,月季 的節(jié) 奏由強至弱,再由弱至強,如此配置 不易 造成游客的審美疲 勞,感官體 驗也較為豐富。其次,不 同區(qū)域選用 不同類 型的月季布置,相識區(qū)使用細膩的微型月季,結(jié)合夢幻的 藍紫 色宿根花卉;相知區(qū)采用 色彩 熱烈(紅黃色)、花 多品種(豐 花月季);攜 手區(qū)采用灌木月季 圍合,遮 擋視 線;相 望區(qū)運用視線開闊 的木平臺,帶給人輕松的香水月 季;相 守區(qū)運 用色彩平和(粉、藍紫色)的 大花 月季為主,局部特殊品種 展示 ,灌木 月季 、藤本月季圍合。
2.3.3 配置形式。在月季的配置形式方面,根據(jù)不同類型月季的生長特征以及形態(tài)特征采用不同的景觀形態(tài)樣式,充分展現(xiàn)月季的觀賞效果。大花雜種香水月季直立性好,花大、色彩鮮艷,用于不 規(guī)則式 的花壇,采 用片植的形式。在用于花境叢植的形式中,使用灌木月季,如‘男爵夫人’月 季、‘花園之夢’月季等 。在主要種 植區(qū)可點綴樹狀月季及造型月季,其他種植區(qū)以灌木月季結(jié)合其他常綠灌木為主。灌木叢邊界,沿道路可種植微型月季鑲邊,如‘旋轉(zhuǎn)木馬 ’月季 、‘克 拉麗莎’月季等。沿水岸可點 綴藤 本蔓生月季,使用‘安吉拉’月季、‘藤彩虹’月季。在一些垂 直空間上,如花架、拱門,迷宮等,使用藤本月季豐富場地的立面空間,如‘新曙光’月季、‘大游行’月季、‘爆炸 ’月季等。
2.3.4 色彩搭配。月季是一種花色相當豐富的植物種類,除沒有藍色以及很少量的綠色月季外,月季的花色幾乎涵蓋了其他所有色系,所以僅僅使用月季作為植物素材便能有極為豐富的色彩搭配。首先,若按照色盤上的近似色進行搭配,不失為一個簡單而又不會出錯的辦法,例如,用紅色的月季(‘茶花女’月季)與橙色或黃色月季(‘金瑪莉’月季)栽植在一起,近似的暖色調(diào)會引起共鳴,反之,白色月季(‘溫切斯特大教堂’月季)、粉 色月 季(‘自由 精神’月季)與紫色月季(‘再憶藍月’月季)栽植在一起,偏冷色調(diào)的搭配會令游客產(chǎn)生靜謐的感覺。另一種與前者相反的搭配手法便是對比,明與暗的對比、冷與 暖的對比,都能產(chǎn)生強烈的色彩沖擊力,賦予景觀與眾不同的活力,例如 :白色月季(‘冰山’月季)與深紅色月季(‘曼 海姆宮殿’月季)的明暗對比;黃色月季(‘哈昆’月季)與紫色月季(‘藍色風暴’月季)的冷暖對比。以上兩種搭配手法在月季園內(nèi)都有應用,不同的是,近似色的搭配適合用在大面積栽植的區(qū)域,例如:相識區(qū)以粉色系為主,近似色的變化容易產(chǎn)生一種漸變的錯覺,也能起到過渡的作用,從一個區(qū)域過渡到另一個區(qū)域,而不產(chǎn)生生硬的感覺。而對比的手法更適合用在景觀節(jié)點,例如入口或者視覺的焦點處,起到點睛作用。
我國是世界月季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中國月季為現(xiàn)代月季的發(fā)展作出了決定性貢獻。月季專類園作為展示月季資源、傳播月季文化的重要載體,已成為人們出游賞花、娛樂休憩以及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的理想場所。上海辰山植物園作為上海市“十一五”重大生態(tài)工程項目之一,依托園區(qū)資源優(yōu)勢,自 2013 年以來,每2年舉辦1次上海國際月季展,同期舉辦上海國際月季研討會,為國內(nèi)和國際間月季栽培與應用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平臺,也為推廣中國月季資源,傳播中國月季文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未來,挖掘月季更深層的經(jīng)濟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已成為其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而月季專類園也將會承擔更廣泛的社會功能,成為我國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