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黃 楠 王婷婷
(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健康學院,福建 泉州 362011)
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目標要讓教育領域互聯(lián)網應用更加豐富,線上線下結合更加緊密。并且,隨著數(shù)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育部積極推進信息化教學,重視并提倡把虛擬仿真實驗技術融入醫(yī)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1]。未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2]將進一步推廣。探索和思考線上教學的新模式,利用云課堂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至關重要。高職教育學生對于實踐技能的要求高,但由于公共衛(wèi)生事件影響,實驗課程無法開展?!懊庖邔W檢驗”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課程,理論枯燥難懂,但是臨床應用日趨增多,在檢驗部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慕課、虛擬仿真、學習通等平臺的出現(xiàn),對“免疫學檢驗”的理論授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3-4],但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仍有待探討。為減少公共衛(wèi)生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在解決線上授課弊端的基礎上,我們針對免疫學檢驗的實踐教學設計了“云指導+線上虛擬操作+考核+線上答疑+重點輔導”的線上實驗課程學習模式,從而進一步探討虛擬實驗在免疫學檢驗實驗課中的作用。
主要以超星學習通+澤眾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為載體。通過超星學習通發(fā)放學習資料、速課視頻和學習要求,同時依托該平臺和QQ在線進行全程答疑指導,最后通過學習通平臺進行作業(yè)布置及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學生根據學習要求,在澤眾虛擬實驗平臺進行實驗操作和實驗考核,實時反饋操作問題,教師實時給予解答(如圖1所示)。
2.1 分析學情
線上授課期間,由于大部分實驗課程無法開展,專業(yè)老師都是選擇將可以講授的理論課程前移,學生每天上的都是純理論,填鴨式的理論灌輸讓原本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都打折扣的學生更需要新的授課方式的介入。
2.2 精心備課
開課前與實驗師、學院負責調課老師溝通,做好課程報備;提前申請學生及教師賬號;用教師賬號登錄進行調試,確保整個過程的順利實施。
2.3 布置任務
上課前1天在學習通布置任務要求,并將已經提前申請好的賬號密碼及平臺鏈接、操作指南發(fā)給學生進行登錄測試。
2.4 簽到
上課前10分鐘組織簽到,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tài)。
2.5 觀看教學視頻
通過觀看凝集反應原理視頻以及實驗操作講解視頻,讓學生在操作前充分了解自己要做的是什么以及怎么做。
2.6 實驗操作
在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上,根據教學指示引導,進行反復操作練習,直至獨立完成,為實驗操作考核奠定基礎。
2.7 線上答疑
通過學習通和QQ等平臺,全程在線指導答疑。
2.8 實驗考核
通過完整操作完成實驗考核1次,查看學生操作完整性,并自動生成考核成績。
2.9 課后鞏固
學習通布置作業(yè)、完成實驗報告,鞏固學習效果,做好理論和實驗相結合。同時,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持續(xù)開放,對于實驗考核成績不理想,操作不夠熟練的學生,可反復練習,鞏固技能操作水平。
表1 教學過程中應用到的信息化技術平臺(方法)
4.1 學習反饋問卷
以ELISA實驗為例,通過問卷調查,95.8%的學生已基本掌握實驗的操作和原理。教學效果良好(如圖3所示)。
4.2 學習成效評價
本次虛擬實驗實施期間,通過線上授課14次,其中理論課10次,虛擬實驗4次,簽到率如表2。通過統(tǒng)計軟件jamovi進行秩和檢驗(如圖4所示),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學生在虛擬實驗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均較純線上理論課高。
表2 線上理論教學和云端實驗簽到率比較表
學習過程中由于操作的需要強化了實時指導答疑,打破了一堂課只有少數(shù)幾個學生互動參與的情況,虛擬實驗學生互動參與率達到了100%。通過實驗考核,考查學生學習效果,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及時跟蹤和了解情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完全模擬臨床檢驗操作全過程,讓學生體驗在學校實驗室無法體驗到的現(xiàn)場職業(yè)環(huán)境,學生積極性、主動性顯著提升,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課堂氣氛活躍。
構建“云指導+線上虛擬操作、考核+線上答疑+重點輔導”模式,通過在線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理性思考,特殊的課程設計讓學生按照學科本身的邏輯順序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學生通過視頻完成對相應知識點的觀看和自主思考,課堂上教師結合學生在線學習中反饋的共性問題,答疑解惑、交流討論,形成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加強了情感投入,與學生志愿者進行溝通,了解線上教學期間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并進行關懷引導;對個別學習困難學生進行重點指導、幫助,加強師生情感交流。
通過實驗考核,強化線上教學效果??己诉^程中,學生只要步驟順序錯誤、加樣器容量選擇錯誤、遺漏操作步驟等,均會相應扣分,所以在考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均考核1次以上,加深了正確流程操作印象。且通過考核,加強了線上教學過程的監(jiān)督管理。
在授課過程中,自然流暢地切入較多課程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操作過程中強調生物安全,紫外線消毒、生物安全柜通風未完成則無法滿分,加強了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認真負責的工匠精神。第二,讓同學們在模擬完整實驗環(huán)境下操作檢驗項目,強調責任擔當,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專業(yè)熱情。
杜鎮(zhèn)鎮(zhèn)等通過自主設計的虛擬仿真綜合項目構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采取將平臺內容穿插在課堂實際操作中的方式,虛實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評估表明,虛擬仿真實驗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免疫學實驗周期長、材料復雜的限制,但是如何將信息化教學更好地融入課程教學,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仍有待進一步探討。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已經不滿足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但是單純虛擬實驗平臺的操作如不加以指導,亦僅屬于資源平臺,對學生的實際操作的幫助往往不大?!霸浦笇?線上虛擬操作、考核+線上答疑+重點輔導”模式是僅能線上教學情況下的一種優(yōu)質云端實驗方案,但是,無法完全取代線下課堂實際操作。比如,虛擬仿真實驗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反復推敲改進,不斷優(yōu)化實驗內容和教學方法,而且,需要解決學生應用時手機不方便操作、電腦卡頓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學校有更多的政策來支持維護。宋英等指出,要充分發(fā)揮虛擬平臺的作用,還需要提升平臺的數(shù)據管理功能,比如可以通過記錄學生的登錄次數(shù)和瀏覽時間,設置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功能、在線測試專區(qū)等,教師據此給學生適合的形成性評價。日后實驗教學中,應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水平。同時,教師是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的重要參與者,要充分調動和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