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日花,譚智進,郭子玉,李海蘭,魏秋香
(東莞市石排醫(yī)院超聲科 廣東 東莞 523330)
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具有起病急、變化快以及病死率高的特點。該病的病因和高血壓、馬方綜合征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多在老年男性中發(fā)生,其中急腹癥可見腹主動脈夾層和腹主動脈瘤破裂。該病癥狀主要體現(xiàn)為嘔吐、疼痛以及發(fā)熱等[1],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預后差的特點,若不給予及時有效的診斷及治療,嚴重情況下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上診斷腹主動脈病變急腹癥中常采取CT診斷,特別是CT血管造影是診斷腹主動脈病變的首選方法,但此種方法需要使用碘造影劑,對于碘過敏及心功能不良患者無法采取此種診斷方法,并且此種方法的假陽性率偏高,因此其在診斷主動脈病變急腹癥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彩色多普勒超聲屬于一種無創(chuàng)、安全以及簡便的影像學手段,該方法逐漸成為診斷該病首選方法。為此,對中老年腹主動脈病變急腹癥予以準確診斷尤為重要。本文選取東莞市石排醫(yī)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中老年腹主動脈病變患者,探究分析中老年腹主動脈病變在基層醫(yī)院采取急診彩超診斷的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東莞市石排醫(yī)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中老年腹主動脈病變患者,對上述患者采取急診彩超診斷。70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齡45~90歲,平均年齡(74.32±3.21)歲。其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嘔吐、疼痛以及發(fā)熱等。經(jīng)CT診斷顯示,其中39例(55.71%)腹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31例(44.29%)。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年齡≥45歲患者;③患者治療配合度良好。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類疾病或有認知功能障礙者;②中途退出研究,無法配合此次研究者;③患者基礎資料不完整。
70例患者在本院均進行急診彩超診斷,設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型號為TOSHIBA Xario200、Mindray M7,將探頭頻率設置為(2.5~7.5)MHz。診斷部位主要為腹主動脈各段的直徑,例如肝段、腎動脈水平段以及分叉處,以及明確有無局限性擴張、血管壁增厚以及斑塊形成。腹主動脈發(fā)現(xiàn)局部血管內(nèi)膜-中層厚度增厚2 mm以上為動脈斑塊陽性,若出現(xiàn)擴張則檢測擴張段腹主動脈長度以及左右徑和前后徑;若存在管壁增厚以及斑塊形成,需要測量腹主動脈內(nèi)徑以及外徑。腹主動脈瘤診斷標準:腹主動脈任何一段直徑大于3.0 cm以及腹主動脈局限性擴張,和鄰近下段直徑相比大于1.5:l;以及腹主動脈喪失上寬下窄形態(tài)特征,局部腹主動脈直徑大于該上段直徑。隨后采取橫切以及縱切掃描,采取彩超診斷期間取樣容積大小和血管內(nèi)徑大小適宜,聲束和血流方向夾角小于60°,對壁濾波以及脈沖重復頻率等予以靈活調(diào)節(jié)。對腹主動脈以及其主要分支管腔內(nèi)徑予以測量,觀察其血管內(nèi)膜分離位置以及范圍;對真、假腔進行鑒別,尋找夾層血流入口以及出口,明確真腔是否產(chǎn)生狹窄。腹主動脈主要分支有無受累和其起源在真腔還是假腔。
比較彩超診斷老年腹主動脈病變尤其是腹主動脈夾層與腹主動脈瘤破裂急腹癥診斷符合率;觀察腹主動脈夾層及腹主動脈瘤及其瘤體破裂彩超診斷中的影像學表現(xiàn)。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0例患者經(jīng)彩超診斷顯示,其中腹主動脈夾層占比為54.29%,腹主動脈瘤占比為41.43%。彩超診斷符合率為95.71%(67/70),與CT診斷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彩超與CT診斷老年腹主動脈病變急腹癥檢出率對比[n(%)]
38例為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Ⅰ型為16例(42.11%),Ⅱ型為12例(31.58%),Ⅲa型為5例(13.16%),Ⅲb型為5例(13.16%)。左、右側頸總動脈受累各3例;4例雙側頸總動脈受累;2例右骼外、股總動脈受累,1例腸系膜上動脈受累。2例夾層內(nèi)血栓形成;6例主動脈瓣中至重度反流。29例腹主動脈瘤中,3例腹主動脈瘤破裂或瀕臨破裂,均表現(xiàn)為腹主動脈瘤內(nèi)產(chǎn)生明顯渦流,表現(xiàn)為雜色血流信號,其附壁血栓處能夠觀察到血流充盈缺損,多普勒頻譜表現(xiàn)為紊亂兩相波型以及單相波型收縮期湍流信號,瘤體破裂者,可見血腫或積液形成。
近幾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這就加大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發(fā)病率持續(xù)增高趨勢。老年腹主動脈病變急腹癥屬于臨床上的多見病,其中可見腹主動脈夾層以及腹主動脈瘤破裂等。該來疾病發(fā)病急、進展快,如果不給予及時有效的診斷及治療,患者的病情予以加重,嚴重情況下可危及生命安全。為此,對中老年腹主動脈病變急腹癥予以準確診斷尤為重要。
相關研究指出[2],主動脈夾層及腹主動脈瘤破裂沒有采取治療早期病死率可在每小時遞增1%。由此可見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治療在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CT診斷主動脈病變急腹癥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超聲技術的發(fā)展,彩色多普勒特別是急診彩超已成為診斷腹主動脈病變的主要方法之一。彩色超聲通常是采取相關技術予以多普勒信號處理,將相關技術獲得的血流信號經(jīng)彩色編碼后實時疊加于二維圖像上,從而獲得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像優(yōu)點,同時還具備豐富的血流動力學信息,臨床應用普遍[2]。彩超在疾病診斷中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能夠快速直觀表達血流二維平面分布狀態(tài);②能夠?qū)ρ鬟\行方向予以顯示;③有助于辨別動脈以及靜脈;④有助于識別血管病變以及非血管病變;⑤可對血流的性質(zhì)進行詳細的了解;⑥便于血流時相以及速度的了解;⑦可較好地表達分流以及反流;⑧有助于定量分析血流束起源、寬度以及長度等。
腹主動脈瘤是因腹主動脈壁病變以及損傷產(chǎn)生的局限性膨出,該病好發(fā)于中老年患者中,于臨床上腹主動脈瘤的癥狀主要體現(xiàn)為搏動性腫塊。一般以腎動脈平面為界可劃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為腎動脈平面以下腹主動脈瘤,能夠累及一側以及雙側髂動脈;另一類為腎動脈平面以上腹主動脈瘤,又稱為胸腹主動脈瘤,能夠累及腹腔臟器供血動脈。造成腹主動脈瘤破裂的常見因素可見瘤體最大直徑、膨脹率、舒張壓、壁應力以及壁強度變化等。因腹主動脈瘤內(nèi)部血流表現(xiàn)為渦流,越接近血管壁,其血流速度則越慢,以至產(chǎn)生血栓。附壁血栓的產(chǎn)生于力學角度對瘤體能夠起到保護作用。附壁血栓影響管腔內(nèi)血液養(yǎng)分向瘤壁彌散,同時產(chǎn)生炎性因子,極易加快瘤壁的破壞,從而導致附壁血栓較厚部位瘤壁較薄,故較容易產(chǎn)生動脈瘤破裂。研究顯示[3],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大于5 cm,則產(chǎn)生破裂的概率為30%~50%;若瘤體直徑大于10 cm,其產(chǎn)生破裂的概率為80%。
彩超在腹主動脈病變急腹癥診斷中能夠敏感的表達剝離的內(nèi)膜、剝離范圍以及血流的改變,彩超具有直觀、快捷以及重復性好和無創(chuàng)的特點,在主動脈病變急腹癥診斷以及鑒別中有著較大的優(yōu)越性,對患者臨床治療以及醫(yī)生選擇治療方案有著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有助于術后隨訪觀察,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4]。有研究表明[5],采取彩超診斷腹主動脈病變急腹癥和CT MRI以及血管造影檢查符合率依次為96.54%、97.54%、100.00%,三種方法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70例患者經(jīng)彩超診斷顯示,其中腹主動脈夾層占比為54.29%,腹主動脈瘤占比為41.43%。彩超診斷符合率為95.71%(67/70),與CT診斷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8例為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Ⅰ型占比為42.11%,Ⅱ型占比為31.58%,Ⅲa型占比為13.16%,Ⅲb型占比為13.16%。左、右側頸總動脈受累各3例;4例雙側頸總動脈受累;2例右骼外、股總動脈受累,1例腸系膜上動脈受累。2例夾層內(nèi)血栓形成,6例主動脈瓣中至重度反流。29例腹主動脈瘤中,3例腹主動脈瘤破裂或瀕臨破裂。提示急診彩超可較好地應用在腹主動脈病變特別是腹主動脈夾層和腹主動脈瘤破裂急腹癥診斷中。
彩超于主動脈夾層的診斷中能夠進行有效分型,且能夠明確動脈受累的位置[6]。彩超于各型主動脈夾層中能夠進行有效診斷,尤其是升主動脈以及腹主動脈的特異性較高,但對于肥胖、患有慢性肺部疾病以及胸部畸形等因素能夠影響胸主動脈的顯示,以降低其敏感性。相關研究指出,經(jīng)食道超聲檢查胸主動脈能夠彌補經(jīng)胸檢查的不足,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異性[7]。筆者綜合其他文獻分析認為,彩超在診斷主動脈夾層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擬診主動脈夾層需要對主動脈全程和其主要分支予以掃查,以對夾層的范圍予以充分了解。②對假腔內(nèi)是否存在附壁血栓予以密切觀察,且和主動脈硬化軟斑塊以及斑塊內(nèi)出血予以鑒別。③觀察主動脈旁是否產(chǎn)生液性暗區(qū),考慮為主動脈夾層破裂產(chǎn)生的假性動脈瘤。④主動脈夾層檢查過程中,需要對主動脈進行縱橫掃查,以兩個切面進行證實。⑤需要與主動脈腔內(nèi)偽像進行鑒別,升主動脈擴張,主動脈腔內(nèi)能夠觀察到和主動脈壁平行帶狀回聲,這是因為主動脈壁二次反射所至,瓣膜活動能夠誤認為撕裂的內(nèi)膜影。
相關研究指出,在腹主動脈瘤中采取彩超檢查的檢出率為100%,提示了彩超診斷對腹主動脈瘤及瘤體破裂有著較高的靈敏度[8]。同時能夠?qū)Ω怪鲃用}瘤的最大直徑以及附壁血栓厚度予以測量,可觀察到腹主動脈瘤內(nèi)產(chǎn)生明顯渦流、雜色血流信號以及附壁血栓血流充盈缺損情況等[6]。本次研究結果中,29例腹主動脈瘤中,3例腹主動脈瘤破裂或瀕臨破裂,均表現(xiàn)為腹主動脈瘤內(nèi)產(chǎn)生明顯渦流,表現(xiàn)為雜色血流信號,其附壁血栓處能夠觀察到血流充盈缺損,多普勒頻譜表現(xiàn)為紊亂兩相波型以及單相波型收縮期湍流信號,瘤體破裂者,可見血腫或積液形成。同時超聲診斷能夠快速和其他腹腔器官腫物造成的急腹癥相鑒別,包括急性膽囊炎、胰腺炎以及闌尾炎等[9]。對于無腹主動脈瘤史患者需要急需采取鑒別診斷,如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腹腔血腫能夠壓迫輸尿管導致腎絞痛,腹主動脈瘤破裂同時可見無脈以及心動過緩,且不存在明顯腹痛[10]。
綜上所述,中老年患者腹主動脈病變在基層醫(yī)院診斷中采取急診彩超可起到較好的診斷效果,能夠?qū)颊叩牟∏橛枰悦鞔_,且具有經(jīng)濟、快捷、無創(chuàng)的特點,在診斷中老年腹主動脈病變特別是腹主動脈夾層和腹主動脈瘤破裂急腹癥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