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文,楊 芳
紅色家書育人功能及實現路徑研究
楊耀文,楊 芳
(安徽醫(yī)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紅色家書格局高遠、質樸真誠,以書信為主要載體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愛國主義信念與革命樂觀主義情懷。紅色家書凝聚著紅色理想、紅色信念和紅色精神,是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紅色文化的優(yōu)秀呈現,在內容上紅色家書作者向自己提出“嚴要求”、為家人樹立“好榜樣”、向社會貢獻“正能量”。因此,紅色家書具有錘煉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涵育崇德向善的優(yōu)良家風、厚植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懷等正向價值。為實現紅色家書育人功能,應以“守正、創(chuàng)新、弘揚”為基本思路,做好紅色家書傳承保護、用好紅色家書資源寶庫、講好紅色家書價值內涵。
紅色家書;育人價值;紅色文化
紅色資源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百年風華正茂”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一文中指出:“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盵1]紅色家書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征途的“見證者”、共產黨人頑強奮斗的“記錄者”,承載著紅色基因,是重要的紅色資源。以紅色家書作為育人載體、發(fā)揮紅色家書育人功效是探索紅色家書在新時代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可靠路徑,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紅色家書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走向未來的偉大征途中形成的寶貴財富,是記載中國共產黨人初心與使命的歷史豐碑,是特色鮮明、蕩氣回腸的“中國故事”。內容上紅色家書既在個人層面呈現百折不撓、克己奉公的堅定意志,又在家庭層面展示以身作則、教育親人的紅色家風,更在社會層面凸顯赤膽忠心、愛國憂民的高尚價值追求。
百折不撓、克己奉公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與強大政治修養(yǎng),是中國共產黨各項事業(yè)的制勝法寶。身處波瀾壯闊的歷史歲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以磅礴熱情與高超智慧勇敢地應對時代挑戰(zhàn),始終將家國大義置于個人得失之前、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旗幟鮮明地堅持真理,面對困難堅守理想信念、面對黑暗堅持斗爭到底。1928年甘肅早期紅色領導人王孝錫被陜甘青“剿匪”總司令部逮捕,面對國民黨反動派威逼利誘,王孝錫展現了寧死不屈的英雄氣魄,堅定革命信念、嚴守黨的秘密。在英勇就義前,他給父母留下一封訣別信,寫道:“馭飛云,駕慧船,搬我直到日月邊……自古英雄多患難,豈徒我今然?!盵2]抗日戰(zhàn)爭期間,運送公糧的金方昌因情報泄露遭遇敵人伏擊,頑強反擊后終因寡不敵眾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金方昌大義凜然地痛斥漢奸與日寇的罪行,被折磨得血肉模糊始終不肯投降變節(jié)。臨刑前夜,金方昌預感自己將被處決,于是用鉛筆在紙煙盒上給哥哥寫下絕筆信,信中說:“我在敵人的牢獄里、法庭上、拷打中、利誘中,始終沒有半點屈服、懼怕……我沒有想過我再會活,也決不會活,我只有死。不過,我死前一分鐘,都要為無產階級工作?!盵3]由此可見,紅色家書具體且真實地顯現了共產黨人所擁有的鋼鐵般斗爭意志及大公無私、為民請命的歷史責任感。
中國共產黨人一貫高度重視家庭教育與家風建設,對父母、同輩、子女不僅在學業(yè)或物質生活上給予關心指導,更在思想上特別關注共產主義精神傳承[4]。在掩護部隊突圍時趙一曼負傷被俘,為打擊抗日信心,敵人決定公開處死趙一曼,在生命最后時光,趙一曼知道自己絕無可能再照顧孩子長大,于是決定以身作則,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何為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她為孩子寫下一封信,信中說道:“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5]我國著名無產階級教育家、前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吳玉章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先大家、后小家”,并寫下“為求富國強兵策,強忍拋妻別子情”的詩句予以自省,更在家書中教育侄子要“從根本上改造舊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徹底改造成為一個紅色工程師”[6]。左權將軍在給女兒的信中寫道:愛國主義不是空喊口號,共產黨人要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站出來。他告訴女兒,自己志愿為革命事業(yè)奉獻一切,所以只求付出、不求回報,他說:“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盵7]這種現身說法、以身作則的家庭榜樣教育,在紅色家書中不勝枚舉,成為紅色家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家書格局高遠,凝聚著黨員同志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信仰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與人民群眾的無限熱愛。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信,革命與建設事業(yè)前途光明而偉大。1928年,夏明翰同志由于叛徒出賣,在武漢被捕,面對國民黨反動派嚴刑逼供,夏明翰毫不畏懼、英勇斗爭,即便身處囹圄,他仍始終關心革命發(fā)展、關心祖國進步,在致母親陳云鳳的書信中寫道“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8]。土地革命時期原中共中央秘書長王若飛在家書中同樣表示“戰(zhàn)士們雖然在紅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紅旗永遠不倒”[9]。中國共產黨人對黨絕對忠誠、對祖國絕對熱愛,擁有極強的民族意識。在寫于抗戰(zhàn)時期的紅色家書中,王孝慈說“我們要為驅逐日敵寇出中國抗戰(zhàn)到底,我們要為爭取中華民族解放事業(yè)奮斗到底”[10]。大敵當前新四軍連長程雄更是放下成見與國軍褚定侯精誠合作,發(fā)誓要“為了民族……保衛(wèi)中華”[11],他堅信在黨的領導下未來的生活一定是美好而又幸福的。愛國憂民之心在新時代仍在傳承發(fā)展,新冠疫情爆發(fā)后,湖北防控形勢日益嚴峻,麻醉手術科護士長周馨瑜毅然選擇成為支援武漢的“逆行者”,奔赴戰(zhàn)場后,周馨瑜便充分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治愈無數病人,為疫情防控做出卓越貢獻。無論工作多么勞累,病毒多么兇惡,周馨瑜始終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無論多大困難終究會被戰(zhàn)勝,于是她給孩子寄去一封信,信中寫道“春暖花開,祖國依然如畫”[12]。
紅色家書以個人視角、個人經歷、個人情感為出發(fā)點深刻批判舊思想的荒謬腐朽,深入控訴舊秩序的消極反動,在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指導下,不僅正確地揭示舊世界終將滅亡的必然趨勢,更將未來新世界的光明前景躍然紙上,理應成為人們追求進步的“教科書”和“指南針”。
自誕生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觀點,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3],“沒有特殊利益”使“無私”成為可能,為“奉獻”創(chuàng)造前提。紅色革命家往往擁有大公無私的精神品質與不求回報的工作作風,理應成為當代人錘煉無私奉獻精神的榜樣。目前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卓有成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仍存在部分不和諧“音符”,少數群眾仍未正確理清“大我”與“小我”之間的辯證關系,致力于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在人際交往上機關算盡,凡事先談權利再談責任、先講回報再講付出。例如面對疫情,多數民眾都自愿服從抗疫大局、主動配合防疫政策、積極履行公民義務,然而,仍有少部分群眾在大是大非面前未能把握好義利尺度,在維護個人利益和堅持社會公義面前選擇前者?!肮髁x”與“利己主義”的斤斤計較背后,往往都是奉獻精神匱乏與思想格局狹隘,這既不利于社會整體的大團結、大穩(wěn)定,也不利于個人的前途與發(fā)展。培養(yǎng)無私奉獻精神關鍵在于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以高尚情操克制低級趣味、擺脫個人利益桎梏。紅色家書以“家書”為載體,是作者內心最真摯、最純粹、最堅定的情感流露,雖然是寫給愛人、寫給親人、寫給友人的書信,但是紅色家書的內容卻從不局限于男歡女愛、家長里短,相反更多是通過身邊“小事”體現自己紅色理想、紅色信念,在個人利益、家庭利益與民族大義不可兼得時,會毫不猶疑地踐行“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因此紅色家書沒有虛情假意的矯揉造作,拋棄華而不實的辭藻修飾,刪減拗口難懂的復雜表述,以最質樸、真誠的方式展現紅色革命家無私奉獻精神,最能體現紅色革命家“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英雄氣魄,擁有“以小見大”的育人功效。以紅色家書作為育人素材,有利于受眾自覺接受思想改造、進一步深入學習“樂于奉獻、勇于奉獻、善于奉獻”的精神品質。
紅色家書語言真切地寄托著對家人的無限關愛,是聯結共產黨員個人與家庭的情感紐帶,是共產黨員特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期革命斗爭過程中凝練出來的有關家庭建設與家庭教育的精神財富。在個人認識世界與完善思想過程中,家庭教育扮演重要角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家庭建設的育人功能,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14]。家風作為觀念而存在,是家庭成員對某一精神特質或理念共同的、自覺的追求。家風建設是家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既不存在統(tǒng)一的教材、也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家長不同于教師,由于缺乏專業(yè)學習與訓練,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長輩難以運用現代教育學原理指引子女改造主觀認知?!俺绲孪蛏啤钡募绎L建設側重于發(fā)揮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即通過營造“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家庭文化氛圍與確立“向善、向上、向前”的家庭行為準則等方式實現育人目標。紅色家書誕生于作者為爭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頑強奮斗的崢嶸歲月,是對個人心路歷程與行為選擇的忠實記錄,是聯系至愛親朋時真摯純粹的情感流露。這些心路歷程與行為選擇情感流露背后的紅色信念,也在紅色家書中得以凝煉與傳承,發(fā)展為紅色家風。紅色家風并非源自于空洞的理論與說教,因而具有更強的感染力與教育意義。目前我國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部分不理想的現象,例如,父母并不能很好地成為子女的老師,而是在生活上存在不良的作風問題,耳濡目染下,孩子可能也會染上相關陋習。家人溝通互動中往往存在“兩難”窘境:對家人關愛過多則成為“偏袒”“溺愛”,關愛過少則成為“冷漠”“絕情”。紅色家風有效助推崇德向善的家庭氛圍建設,紅色家書融入家庭教育,本質上就是將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紅色信仰融入家庭建設,以紅色家書為載體實現育人目的,有助于紅色家風傳承,有助于紅色家庭教育理念在現代社會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讓紅色家庭成為家庭建設的目標與模范,更多的家庭成員能夠接受紅色文化的思想教育,實現精神境界的升華。
愛國主義情懷充分體現個人對集體的信仰與信念,愛國主義教育在任何時期都應當得到充分重視,尤其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有利于民眾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更好應對時代挑戰(zhàn)。愛國主義情懷并非憑空而來,其源自于個人歷史性的、社會性的實踐活動,源自于對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認可。越是黑暗、艱難的時期,愛國主義者所做出的抉擇也就越感人、越典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將精忠報國、救亡圖存的民族大義置于個人利益之前,是典型的愛國主義者。紅色家書是中國共產黨人愛國思想的高度凝練,大多誕生于重大歷史轉折時期和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代,因此紅色家書中蘊含的愛國主義元素也更加濃烈,更加具有教育意義。紅色家書正確、深刻、精準地詮釋黨與人民的關系,在領導人民拼搏奮進、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百年征途中,黨始終堅持維護人民群眾最廣泛、最真實的切身利益,始終堅持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在不斷提高綜合國力的同時,進一步滿足新時代、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紅色家書的具體內容與時代背景足以證明,無論斗爭環(huán)境多么惡劣,中國共產黨人熱愛祖國的真情始終不會衰減、熱愛人民的信念始終不會動搖,因此對黨忠誠本質上就是對國家忠誠、就是對人民群眾忠誠,黨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是高度統(tǒng)一的[15]。以紅色家書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有助于進一步豐富“愛國主義”內涵,助推受眾從理論邏輯與實踐背景出發(fā),深刻理解新時代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的必然性與必要性,進而相信黨的偉大、贊成黨的決議,在黨的領導下于生活實踐中夯實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營造愛國主義氛圍。
紅色家書內涵豐富,既包含嚴于律己的自我勉勵、自我教育,又包括對家人的牽掛關愛、諄諄教誨,更包括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及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絕對忠誠。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以紅色家書作為育人素材、發(fā)揮紅色家書育人功效,有助于進一步夯實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迎接時代挑戰(zhàn)?;ヂ摼W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信息傳播方式與受眾認知習慣,為助推紅色家書育人功能的有效實現,現階段應以“守正”為基礎保障做好紅色家書傳承保護,以“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思路用好紅色家書資源寶庫,以“弘揚”為根本目的講好紅色家書價值內涵。
第一,要做好紅色家書物質載體傳承保護。紅色家書兼具史料價值與教育價值,由于管理不當、技術不足等原因,不少紙質紅色家書在歷史傳承中未能得到有效保存甚至損毀嚴重。應盡快研究出臺紅色家書傳承保護規(guī)劃,充分發(fā)揮文物局、博物館等社會公共機構在紅色家書傳承保護中的主導性作用,建立多部門協(xié)調聯動機制,調撥專門經費、組織專業(yè)團隊積極修繕破損較為嚴重的紅色家書原件。應強化紅色家書資源普查,以拍照、掃描、錄像等方法建立紅色家書數字化采集保存機制,并充分動員引導社會力量、民間力量參與當地紅色家書搶救與保護工作。
第二,要做好紅色家書精神內涵傳承保護。紅色家書在精神內涵上具有共性特征。紅色家書在撰寫過程中,作者往往對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與更高期望,不僅自己率先垂范、躬身踐行紅色理想信念,更為親朋好友樹立先進榜樣,為社會貢獻正能量。因此,紅色家書充分展現作者樂觀豪邁的英雄氣概及對祖國和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忠貞熱愛。與此同時,紅色家書在精神內涵上也具有個性特征,不同紅色家書誕生于不同歷史時間節(jié)點,不同紅色家書作者也有不同性格特質、生活環(huán)境,所以不同紅色家書背后精神內涵也具有相對獨特性。精準還原、準確解讀紅色家書的精神內涵,是紅色家書資源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進一步強化紅色家書育人效果。要做好紅色家書精神內涵傳承保護,充分考證紅色家書作者身份、調研紅色家書寫作背景,通過歷史學、心理學、文學等多種學科方法綜合分析,力求合理解讀不同作者筆下紅色家書的中心思想與精神內涵,防止紅色家書精神內涵解讀刻板化、單一化,為紅色家書育人提供更多生動素材。
傳統(tǒng)媒體時代人際關系鏈呈線性邏輯,普通民眾只能影響現實生活中非常有限的周邊人群,而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出現與發(fā)展,社交關系鏈開始由線性變成網狀。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型社交模式完全形成,信息傳播成本幾乎為零,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并彼此相連,正因如此,信息傳遞得以指數級增長,其中既有積極向上的正面信息,也有消極落后的負面信息。在信息爆炸與現代傳媒技術發(fā)展下受眾思想、審美偏好呈現多元化趨勢,應以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思路用好紅色家書資源寶庫。
第一,以觀念創(chuàng)新助推紅色家書表現形式升級。目前紅色家書展現形式比較單一,為適應受眾思想審美偏好多元化趨勢,紅色家書在表現形式上應予以升級。廣大教育、宣傳、文物保護工作者要充分意識到時代變化,應切實改變固有觀念,立足于新媒體時代受眾審美特點,推動紅色家書資源順應“互聯網+”大趨勢,實現紅色家書表現形式立體化呈現。要注重紅色家書的“形象塑造”,在展現紅色家書時應放棄高高在上的說教態(tài)度,將紅色家書打造成為身邊伙伴,從而減少心理隔閡,要讓紅色家書成為喜聞樂見的紅色文化符號,成為引領人們不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文化品牌。
第二,以技術創(chuàng)新助推紅色家書傳播載體拓展。紅色家書育人功能有效發(fā)揮依托于合適的傳播載體,目前紅色家書傳播載體相對而言比較單調,以紙質圖片或書本文字為主,應以技術創(chuàng)新助推紅色家書傳播載體拓展,嘗試將紅色家書及其背景故事以動漫、電影、電視劇等進行呈現。要特別注重虛擬現實技術在紅色家書傳播中的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是紅色資源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目前全國各地多家紅色博物館、紅色旅游基地都已將虛擬現實技術引入,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以虛擬現實技術豐富紅色家書傳播載體,能夠有效打破紅色家書在傳承傳播過程中時間與空間限制,理應得到高度重視與廣泛應用。
紅色家書是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以紅色家書育人,本質上就是以紅色文化育人。因此,實現紅色家書育人價值,不能局限于紅色家書本身的傳承、傳播,更不能停留于對紅色家書內容的簡單宣講,應以“弘揚”為根本目標,將紅色家書中所凝聚的價值倫理內涵講清楚、講透徹,因此要做好“三進”工作。
第一,講好紅色家書價值內涵要助推紅色家書進學校課堂。紅色家書內涵較為豐富,應助推紅色家書與課程思政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屬性,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社會思潮更加復雜,課程思政教材內容應當更加豐富。從課內教材來看,在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諸多相關章節(jié)均可實現紅色家書合理融入,可以將紅色家書相關內容以文字形式呈現,作為典型案例予以講授,也可以將紅色家書以圖片形式呈現,插入其中。要把講好紅色家書背景故事作為理論灌輸的必要補充,理論灌輸作為教學手段兼具重要性與復雜性,其運用于思政課教學時存在抽象、枯燥、不易理解等困難,進而不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全面認知與深度掌握。情感真摯、鮮活生動的紅色家書內容及背景故事可以講活、講透抽象理論和深邃規(guī)律??梢試L試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對比案例,通過對比不同黨派、不同階級作者所撰寫的家書,進一步凸顯紅色家書自身特性與優(yōu)點。例如,徐志摩等人在家書撰寫時,多數時候局限于你情我愛,并未充分展現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熱愛。
第二,講好紅色家書價值內涵要助推紅色家書進家庭教育。紅色家書中蘊含著紅色家風,而紅色家風歸根結底是中國共產黨人家庭觀與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人在生活與家庭建設上往往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不少中國共產黨人子女未來也成為社會上的優(yōu)秀人才,在學問、品德、生活實踐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可見推動紅色家書融入家庭建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作為父母要充分在紅色家書中汲取精神力量,鍛煉自身思想道德品質,努力擺脫低級趣味、消極落后思想,以身作則成為家人好榜樣、好模范;要切實改變教育理念與方法,從紅色家書中汲取家庭溝通、家庭教育的智慧與經驗。作為子女也應當充分學習紅色家書中蘊含的中華民族孝道倫理,自覺銜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主動向父母、兄弟姐妹宣講自己在紅色家書中所學、所思、所悟。因此,家庭成員要在主動學習紅色家書價值內涵基礎上,主動踐行紅色家風,使紅色家書成為家庭成員相互關愛、相互教育的倫理尺度,讓紅色精神得到更好詮釋與弘揚。
第三,講好紅色家書價值內涵要助推紅色家書進社會生活。紅色家書作為紅色文化優(yōu)秀代表理應深度融入良好社會風氣營造,應助推紅色家書融入“讀書工程”,鼓勵各單位舉辦紅色家書誦讀活動,并在活動結束后及時組織紅色精神宣講大會,讓紅色家書中的倫理內涵發(fā)揚光大。應助推紅色家書融入“文化產業(yè)”,根據紅色家書及背景故事打造相關文化產品,以文化產業(yè)影響力助推紅色家書價值內涵深入人心。應助推紅色家書融入“黨史教育”,家書是珍貴的一手史料,是良好的黨史教育素材,可以針對紅色家書開展主題演講比賽、知識競答賽、辯論賽等一系列相關活動,使學習紅色家書成為每個人自覺的終身必修課。
紅色家書由中國共產黨人直接撰寫,是情感最直接、最精煉的迸發(fā),最能體現作者個人思想感情與理想特征,具有較強的鮮活屬性,能夠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紅色家書也與歷史時代高度相關,是對于艱苦奮斗的直觀描繪、是對黑暗制度的直接鞭撻,更能促進民眾認識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具有說服力,因此在當代要做好紅色家書物質資源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講好紅色家書價值內涵,進而充分發(fā)揮其育人功效。
[1]新華社.《求是》雜志發(fā)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1(06):1.
[2]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8.
[3]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重讀抗戰(zhàn)家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5.
[4]牛紹娜,徐甄妮.紅色家書與新時代政德建設[J].重慶社會科學,2020(09):17-24.
[5]王楨.四封家書,展現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J].黨建,2021(04):52-55.
[6]于安龍.紅色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要義、理路與策略[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1(03): 78-85.
[7]惲代英,等.名師導讀·紅色家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
[8]本書編寫組.紅色家書[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
[9]劉帥.融媒時代黨史節(jié)目的創(chuàng)新探索——以《追尋——紅色家書背后的故事》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1 (10):107-108.
[10]范慶超.抗戰(zhàn)家書的民族國家意識[J].青海民族研究,2018(04):10-15.
[11]張丁.社會記憶視角下民間家書的征集與利用[J].檔案學研究,2018(01):65-70.
[12]張丁.我心永向黨:家書里的百年信仰[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21.
[13]本報評論部. 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N]. 人民日報,2020-08-19(005).
[14]顧保國.論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邏輯與實踐價值[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02):34-44.
[15]周祉含.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的三重邏輯[J].中州學刊,2020(12):21-24.
Educational Value of Red Revolutionary Letters and Their Realization Paths
YANG Yao-wen, YANG Fang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Anhui)
The pattern of red revolutionary letters is lofty, simple and sincere. With letters as the main carrier, it focuses on the patriotic belief and revolutionary optimism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Red letters express red ideals, red beliefs and red spirit. They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red resources and an excellent presentation of red culture. In terms of content, the red letter writers put forward strict requirements to themselves, set a good example for his or her family, and places new expectations on the society. Therefore, red letters have positive values, such as tempering the spirit of selfless dedication, cultivating the good family style of advocating morality and goodness, and cultivating the people’s patriotic feeling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red letters, we should take integrity, 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as the basic idea, do a good job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red letters, make good use of the treasure house of red letters resources, and stress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red letters.
revolutionary letters, educational value, red culture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2.02.16
D647
A
2096-9333(2022)02-0107-06
2021-11-05
楊耀文(1998— ),男,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楊芳(1971— ),女,安徽宿州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