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寶霞
莊浪縣處于六盤山山脈的西麓,常年干旱少雨,是典型的隴東生態(tài)脆弱區(qū)域。為了改變生態(tài)脆弱這一現(xiàn)狀,近年來,莊浪縣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工作,每年規(guī)劃國土綠化面積在5~10萬畝。截止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已達29%,人居環(huán)境和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得到了改善。在綠化造林過程中,苗木的栽植技術對提高綠化造林成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莊浪縣常用的幾種綠化造林苗木,從栽植技術和管理方面做一探討,以期為今后的綠化造林工作提供技術參考。
油松屬于松科,常綠喬木之一,其胸徑和樹高可以分別達到1米和25米左右。通常生長在中性土壤或酸性土壤中,其抗旱性能明顯,可以在-35℃的溫度下生存。同時油松的抗貧瘠和抗風性能也比較顯著,油松是目前莊浪縣綠化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根據(jù)近幾年綠化造林所用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來看,選擇營養(yǎng)杯油松苗木比較適合本地的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以此來提高綠化造林成果,降低綠化造林成本,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莊浪縣探索實踐出了一套符合當?shù)貙嶋H、提高綠化造林效果的成熟經(jīng)驗。即在秋季末期進行規(guī)劃、整理造林綠化地塊,并挖好魚鱗坑,在來年春季土壤解凍、冰雪融化后進行春造林工作,一般選擇在3~4月,此時土壤解凍、墑情好,光照恰好適合苗木生長萌發(fā)芽,且農(nóng)村農(nóng)活還沒開始,農(nóng)民有閑暇時間,有足夠的勞力可以調派。綠化造林必須選擇生長健壯、無蟲害和病害的營養(yǎng)杯苗木。
在綠化造林開始前,首先要在魚鱗坑上面挖出栽植坑,坑直徑的大小以營養(yǎng)杯直徑的1.5~2倍為宜,坑深稍大于栽有樹苗營養(yǎng)杯的長度,且栽植坑保持與地面成垂直狀態(tài),栽植坑口的直徑和坑的底部的直徑要相同;其次是樹苗裝車和運輸。裝車前,如果營養(yǎng)杯里的土壤比較干燥,要在苗床上噴灑點水,以防止在裝車和運輸?shù)耐局袪I養(yǎng)杯中的土壤散落,裝車時輕摞輕放,以免損壞塑料營養(yǎng)杯;最后是栽植營養(yǎng)杯苗木。定植苗木前,為了不影響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需去掉塑料營養(yǎng)杯,樹苗慢慢地放入栽植坑底,扶正樹苗,邊填土邊踏實。由于營養(yǎng)杯苗木抗干旱能力比較強,所以不必立刻澆水。綠化造林地塊的后期管理中,要及時清理生長的雜草,做好綠化苗的撫育工作,使綠化苗木茁壯成長。
云杉是常綠樹種之一,喜嚴寒、耐陰性和耐堿性,生長環(huán)境適應能力比較強。云杉樹形美觀,莊浪縣培育的云杉一般以青海云杉為主,其樹桿高大挺拔,樹體一般高達50~70米,樹枝較硬,樹葉呈現(xiàn)針葉狀,樹葉長度為2~4厘米,其顏色呈黑褐色或灰褐色,樹冠呈標準的圓錐形或卵形,云杉的開花時間一般在4月中旬~6月上旬,果實呈卵形,果實成熟時間通常在10~11月。云杉樹種的根系不是很發(fā)達,且土層比較淺,一般適合生長在常年陰暗潮濕的肥沃土。
(一)綠化造林地的選擇
由于云杉適宜在陰暗潮濕的酸性土壤生長,其抗鹽堿、耐低溫非常強,綠化造林地塊土層要厚而肥沃,所以在規(guī)劃每年的綠化造林地塊或是道路綠化時,要充分考慮綠化樹種的生長習性,合理、科學安排造林綠化樹種和道路綠化樹種,提高綠化造林效果和道路綠化量化效果。
(二)強化混交林造林力度
莊浪縣培育云杉綠化苗木一般以大田培育為主,綠化造林和道路兩旁綠化美化時,為了減少林木蟲害和病害的發(fā)生,盡量采用相互具有抗蟲害、抗病害的樹種進行混交造林模式。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發(fā)現(xiàn):“針葉+闊葉”混交、“油松+山毛桃”混交、“油松+山杏”混交、“白蠟桿+云杉”混交等混交綠化造林、道路綠化模式,不但能夠降低森林病害、蟲害的發(fā)生,而且綠化造林效果理想。同時還要考慮各個綠化造林樹種之間的生活習性和對土壤的要求等因素。當前,云杉是大田育苗,移栽是帶土球方式,結合云杉苗木的樹冠和生長高度,確定合理的栽植綠化密度。移栽時根據(jù)苗木所帶土球的大小,開挖栽植坑,通常情況下,栽植坑要大于土球20~30厘米。栽植過程中,堅持“幾踏一提”栽植要領,為了保持土壤水分,栽植結束后在栽植坑上面鋪上地膜。
華山松是常綠樹種之一,生長高度可達30米以上,在各類土壤中皆可健康生長,開花時間一般在5~6月,結果時間在8~10月,其果實呈圓錐形,大而美觀,長度可達40厘米。華山松樹形美觀,樹干光滑,新生長枝條下垂,具有抗旱性強、耐寒耐低溫等特點。是綠化造林和道路綠化常應用的樹種。
華山松生長相對來說較快,樹冠大,栽植株行距可按照2米×2米左右規(guī)劃,挖栽植坑,科學搭配樹種營造針闊葉混交林,以此防止林木蟲害、病害發(fā)生與蔓延,造林方法前面已敘述,這里不再進行累述。
幼林撫育工作是幼林管理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森林健康生長的主要措施。造林綠化完成后兩三年內,由于幼林生長較快,郁閉度較高,森林透氣性差,幼林樹干下枝會出現(xiàn)枯枝。為了讓幼林茁壯生長,需要對幼林進行間伐和剪掉干枯的枝條,以此來改善森林的生長環(huán)境,促進幼林樹勢良性成長。在間伐和修枝的過程中,必須保障幼林樹木的樹冠高度在整個樹高的60%~70%之間。
病蟲害是森林的天敵,事關林業(y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因此,林業(yè)科技工作者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森林蟲害、病害的發(fā)生率,保障幼林樹木健康生長。
(一)幼林蟲害防治。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莊浪縣森林蟲害主要以球蚜、葉蜂、鞘蛾、天牛為主,防治時按照“預防為主”的原則,可在害蟲的幼蟲開始孵化前期,向發(fā)生蟲害的幼林噴施40%~60%辛硫磷800倍水溶液或者是1000倍的65%氧化樂果水溶液等藥物;在蟲害孵化盛行期、后期及時噴灑200倍53%殺螟松水溶液等藥物。例如云杉幼林,在云杉枝干遭到蟲害侵蝕后,可將蟲害的樹木進行適當?shù)沫h(huán)剝后,把殺蟲藥物磷化鋅柱體放入到蟲蛀孔里面,使害蟲的幼蟲被全面、高效的殺滅。不同的害蟲,根據(jù)其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活習性,采取不同的殺蟲辦法進行消滅,例如對常見的鞘蛾蟲害,可利用鞘蛾成蟲的趨光性,在發(fā)生鞘蛾蟲害的幼林放置殺蟲燈,對其進行全面消殺,或向受到蟲害的幼林中噴灑1000倍的敵百蟲水溶液等殺蟲藥物防治。
(二)幼林病害防治。根據(jù)不同的森林病害噴灑不同的藥物,如森林葉枯病,可向發(fā)生病害的幼林中均勻噴灑石灰和硫酸銅混合水溶液等藥物防治;對春季發(fā)生的森林赤枯病,可向發(fā)生病害的幼林均勻噴施20%的甲基托布津100倍水溶液,或是30%的硫酸亞鐵200倍水溶液等藥物防治;而紫紋羽病,可將發(fā)生病害樹木的腐爛樹皮刮掉,鋸掉腐爛枝條,腐爛的樹皮和枝條運到?jīng)]有樹木的區(qū)域統(tǒng)一銷毀,在樹木的傷口處涂抹一定量的殺菌劑(硫酸亞鐵),也可在發(fā)病的幼林中均勻噴灑75%的五氯硝基苯粉1000倍水溶液,以殺除幼林土壤中的病菌。
綜上所述,為了保障造林綠化的質量,依據(jù)適地適樹的原則,培育鄉(xiāng)土樹種,根據(jù)各種綠化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活習性,根據(jù)不同栽植區(qū)域的立地條件、物候條件,選擇彼此互相匹配的樹種和栽植方式,科學開展綠化造林工作?!叭衷灾财叻止堋?,綠化造林結束后,還需充分重視栽植苗木的管理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