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平
(于都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西 贛州 341000)
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是一種發(fā)病突然、進展較快、病情嚴重的腦梗死類型,其主要是指患者發(fā)病1周內在綜合運用各種治療措施之后,仍然未能有效減輕或控制患者的病情且持續(xù)發(fā)展惡化,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該疾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且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生命安全[2]。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能夠在急性腦梗死的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產生作用,使缺血腦組織的血流灌注增加,有效保護腦組織,進而減輕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對發(fā)病初期的腦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患者應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都縣人民醫(yī)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CT檢查未見顱內出血;首次發(fā)病。排除標準:已行靜脈溶栓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臨床資料不完善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研究組男24例,女6例;年齡41~83歲,平均年齡(65.21±4.37)歲;發(fā)病時間2 h~7 d,平均發(fā)病時間(29.35±3.61)h。對照組男23例,女7例;年齡42~92歲,平均年齡(65.54±4.49)歲;發(fā)病時間2 h~7 d,平均發(fā)病時間(30.12±3.73)h。兩組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及其家屬知曉本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guī)格:100 mg×30片),1次/d,100 mg/次;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7,規(guī)格:20 mg×28片),1次/d,10 mg/d。在對照組基礎上,研究組給予靜脈輸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41,規(guī)格:100 ml∶25 mg∶0.9 g/瓶),2次/d,100 ml/次。兩組均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神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功能恢復情況。①神經功能: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總分42分,得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3];②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況: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③功能恢復情況:采用改良Rankin評分,總分6分,得分越低則表明患者功能恢復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版本對本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采用(x-±s)和[n(%)]表示,分別行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神經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功能比較( ,分)
2.2 兩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 兩組治療后Barthel評分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 ,分)
2.3 兩組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后改良Rankin評分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分)
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是神經內科較為常見的急重癥疾病,通常發(fā)病突然、進展較快、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并且容易引發(fā)一系列嚴重的后遺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影響較大。相關研究表明[4],高黏血癥、側支循環(huán)障礙、全身因素以及藥物因素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會導致腦動脈供血中斷,腦組織因此出現急性缺血壞死,進而導致神經功能缺失,引發(fā)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因此,在對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盡快改善患者顱內動脈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腦組織缺血缺氧程度,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其中溶栓治療與腦保護治療是治療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的關鍵。但在目前就醫(yī)條件以及早期就診率低等因素的影響下,大部分患者往往錯過接受溶栓治療的時機,在這種情況下則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神經保護治療,從而有效改善預后[5,6]。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兩組治療后NIHSS評分、Rankin評分低于治療前,Barthel評分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NIHSS評分、Rankin評分低于與對照組,Barthel評分與高于對照組(P<0.05),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7],提示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對患者神經功能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有關藥理實驗表明[8-10],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能夠減少花生四烯酸含量,增強抗氧化酶活性,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因此,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能夠有效改善顱內動脈側支循環(huán),保護腦細胞,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功能恢復較好。
綜上所述,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患者應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能夠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促進疾病康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