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倩
(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畜牧獸醫(yī)站,甘肅 隴南 742100)
大腸桿菌為環(huán)境常在菌,會存在于人與動物的皮膚上或腸道中,通常其不會致病,在健康人和獸消化道內容物中的大腸桿菌對人體是有益的,能夠轉化成相應的維生素被人體吸收及利用。致病性大腸桿菌血清型能夠對大部分的哺乳動物以及禽類造成感染,其分布范圍非常廣。大腸桿菌會引發(fā)哺乳動物的腸道疾病,引發(fā)禽類的眼炎、關節(jié)炎以及肺炎等。當前以急性敗血癥以及卵黃性腹膜炎發(fā)生率最高,此種感染既可能單獨發(fā)生也可與其余的疾病混感。有相關研究認為,此種類型的疾病通常不會單獨發(fā)生,大腸桿菌都會伴隨著其他的疾病共同發(fā)生,而單獨感染的對象為10日齡左右的雛雞,有可能發(fā)生臍炎或即卵黃囊炎,通常為繼發(fā)感染。生產中會對此種疾病使用多種多樣的抗生素開展治療,長期使用很容易提高大腸桿菌的耐藥性,從當前的報道可知,大腸桿菌的耐藥性居于首位,并在呈上升態(tài)勢,除了會的獸醫(yī)對疾病治療的效果,同時也有可能通過食物鏈將耐藥質粒傳播給人類,進而影響人類疾病影響治療效果,對開展大腸桿菌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產蛋雞,更要做好大腸桿菌病的防控工作,既要減少藥物在雞蛋中的殘留,不要減少大腸桿菌病的發(fā)生。
蛋雞易感的大腸桿菌血清型可分為三種,分別為大腸桿菌抗原、夾膜抗原和鞭毛抗原,這幾種類型的抗原在組合之后便能夠確定出各個菌自身的抗原結構。例如O2、O78等。雞大腸桿菌病的主要病變在腸管的少一些,常見為由呼吸道感染,在雞的氣囊中發(fā)生病變,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便會對雞的每個臟器造成侵害。
大腸桿菌對干燥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能附著在雞舍中的塵埃、雞蛋殼片以及雞的糞便上,其存活時間比較長,所以雞的感染概率很大。在雞舍灰塵上附著的大腸桿菌,能夠長期存活,比在干燥環(huán)境中更能存活,不間斷進行7d灑水可使灰塵中的細菌大幅度減少。本菌是比較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60~70℃2~30min之內可滅活絕大部分的菌株。對冷凍有較強的耐力,能夠在低溫的環(huán)境中長時間存活。37℃需要1d或者2d滅活,4℃條件下能存活6~22周。在高濕度的條件下,滅活效率會較低,如果含有游離氨存在,滅活的效果會相對較高。如果pH值低于4.5或超過9,能夠抑制大部分的菌株繁殖,但無法殺死細菌。有機酸對細菌生長的抑制效果更好一些。而8.5%的鹽對細菌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無法滅活。但形成二氧化氯能對水有效消毒。在飼料中通常會存在具有致病性的大腸桿菌,對飼料進行加熱,能夠有效去除細菌。嚙齒類動物排泄物的大腸桿菌有較強的致病性。除此之外,致病性血清型細菌能將受到污染的井水作為媒介對雞群造成感染。
大腸桿菌與所吸入的空氣共同進入氣囊中進行定植以及增殖,引發(fā)氣囊炎后逐漸形成了敗血癥。在與霉形體或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多以大腸桿菌為主,而大腸桿菌感染導致病情不斷惡化的現(xiàn)象比較常見。一些病原微生物在感染的過程中,容易引發(fā)呼吸道炎癥,此種現(xiàn)象會降低黏膜表面具備的生理性排出異物的機能,為大腸桿菌的繁殖造成了比較有利的條件??諝庵写嬖诘腘H3以及塵埃會導致大腸桿菌性敗血癥。
在生產中大腸桿菌性敗血癥現(xiàn)象較為常見,病雞表現(xiàn)為精神萎靡、食欲不佳、蹲坐姿勢,逐日消瘦、產蛋量逐漸降低。如果病雞的下呼吸道發(fā)生了病變,病雞會經常打噴嚏并且呼吸不通暢,通常會和霉形體病發(fā)生混合感染。氣囊渾濁增厚,在氣囊中存在淡黃色的干酪祥物。病雞的肝臟被膜會增厚,其腸道會變黑壞死并相互黏連。卵黃會發(fā)生破損并且分布到腹腔中,伴有惡臭。會逐漸形成氣囊炎以及心包炎等。
(1)減少對蛋雞日常添加動物源性飼料的量,及時消滅雞場內部存在的老鼠,降低此種病菌通過飼料進行傳播的概率。
(2)定期開展帶雞消毒工作,特別是北方地區(qū)空氣相對干燥,雞舍中的浮塵會含有比較多的病原微生物,要使用不帶刺激性的消毒藥來開展帶雞消毒工作,不僅可為雞群的上呼吸道黏膜提供一定的保護效果,同時也能夠有效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數(shù)量。做好雞舍日常的通風換氣工作,主要是為了能有效降低雞舍內部有害氣體的濃度,減少雞舍內部的塵埃數(shù)量,同時也能夠對病原微生物濃度起到一定的稀釋效果。
(3)做好對多種病毒病的防治工作,特別需要注意對幾種具有關鍵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開展的防控,這對提高雞群的免疫力非常有利,做好日常的飼養(yǎng)工作,對避免各種應激反應也非常有利,進而從整體上保證雞群的質量。
(4)加強對大腸桿菌滅活疫苗的合理應用。疫苗中滅活的佐劑,容易對雞群產生一過性的應激,注苗后雞群容易表現(xiàn)打蔫、蹲伏以及不吃料的狀態(tài),在經過12h左右,雞群會恢復其原本的狀態(tài)。接種疫苗已經實現(xiàn)了對大腸桿菌的控制,能夠降低蛋雞的死亡率,同時也能夠有效減少抗生素應用的數(shù)量,防止大腸桿菌產生抗藥性,為禽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5)需要做好藥敏試驗工作,加強對敏感抗生素的應用,同時保證應用劑量足夠,使藥效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防止出現(xiàn)藥物無效而耽誤治療的情況,容易給蛋雞養(yǎng)殖戶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盡管藥物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但藥物劑量過小,或給藥途徑不當,或藥不對癥都不能控制大腸桿菌病。當前我國存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對抗生素以及一些獸藥的應用缺乏合理性,此種現(xiàn)狀的存在使得大量的耐藥病原體出現(xiàn)并且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我國部分畜牧業(yè)較為發(fā)達、抗生素應用較為廣泛的地區(qū)大腸桿菌以及沙門氏菌等細菌都具備較強的多重抗壓性,除了會降低免疫效果外,耐藥病原菌還能夠通過相應的媒介,例如食物鏈將耐藥病原菌轉移給人群,導致人用抗菌藥物療效降低,甚至無效,對人體健康所產生不利影響。藥物殘留會直接性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是當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根源,同時也會對我國畜產品的國際貿易產生不利影響,對出口貿易造成嚴重的阻礙。
6.1 雛雞臍炎和卵黃囊炎 可以在蛋雞的日常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硫酸慶大霉素,劑量控制在16萬IU/kg,持續(xù)喂飲5d左右。間隔3d之后對蛋雞接種疫苗??梢詰冒⒛髁忠约叭樗岘h(huán)丙沙星等藥物,對兩種藥物混合應用,持續(xù)對蛋雞喂飲5d左右,效果明顯。還可單純應用阿莫西林,每50kg的飲水中加入1.5g左右的阿莫西林,可與電解多維混合,1~5日齡白天和黑夜連續(xù)進行飲服,持續(xù)6~8d,在之后的9~13日齡時,可根據雞群癥狀調整其白天飲服以及黑夜飲服。
6.2 雞氣囊炎 對蛋雞氣囊炎需遵循趁早發(fā)現(xiàn)和趁早治療的原則,否則等病情惡化后對其治療難度會更大。對此種疾病,如果采用常規(guī)的方式對病雞給藥,不能夠有效達到合理的血藥濃度,所以要采用藥物直接送到氣囊表面的方式,此種方式具有較強的合理性。在氣霧給藥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考慮,因為不是所有藥物都適合氣霧給藥。并且藥物微粒大小也是影響藥效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藥物微粒越小,其便越容易進入到肺泡,但由于藥物和肺泡的表面之間并沒有足夠的黏著力,所以很有可能通過呼吸將藥物排出。因此實際中需要根據用藥的最終目的對藥物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