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25日至2月5日,由法國奧委會主辦的“奧林匹克周冬季運動會”在法國東南部小鎮(zhèn)夏蒙尼舉辦。這次比賽為何被稱為“奧林匹克周冬季運動會”而不直接冠名“冬季奧運會”呢?主要原因是在1911年國際奧委會首次討論單獨舉辦冬奧會的提議時,曾遭到一些北歐國家的反對。它們認為,當時北歐國家已經(jīng)創(chuàng)辦了北歐運動會,再搞一個類似的冬季奧運會沒有什么意義;再說,古代奧運會并沒有冬季項目,所以這與傳承奧林匹克精神也沒有太大關系。1921年,國際奧委會再次提出單獨舉辦冬奧會的提議,經(jīng)過激烈爭論,最終采用了“奧林匹克周冬季運動會”這一折中方案。
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是中國首次派隊參加冬奧會。曾連續(xù)11次奪得男子全國速度滑冰全能冠軍、先后26次打破全國紀錄的速度滑冰名將趙偉昌,擔任了中國代表團開幕式旗手。他也成為中國體育代表團首位冬奧會開幕式旗手。截至第23屆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開幕式旗手共有11人擔任過。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lián)合舉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北京也將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城市。
能獲得一塊奧運會金牌已經(jīng)很難,而能在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上均斬獲金牌,可以算是神話了。在奧運史上,這樣的人只有一個。1920年夏季奧運會,美國人埃迪·伊根獲得了男子輕重量級拳擊比賽金牌;1932年冬季奧運會,他又獲得了四人雪車金牌。
冬奧會主辦城市一般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冬季平均氣溫在-10℃~0℃之間。如果溫度過低會導致雪質(zhì)變硬,運動員也容易被凍傷;二是有充沛的降雪;三是有良好的山地條件。北緯40°至60°是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最為集中的區(qū)域,是舉辦冬奧會的黃金緯度帶。
說到冬奧會,人們總會聯(lián)想到冰天雪地,但有時“暖冬”也會來搗亂。溫哥華和長野冬奧會都曾因氣溫過高導致積雪融化,影響比賽進程。索契冬奧會期間,氣溫更是一度達到20℃,賽場上穿著短袖的運動員隨處可見。好在環(huán)繞索契的高加索山海拔較高,融雪情況并沒有發(fā)生。
崇禮擁有冬奧會舉辦的黃金緯度、黃金海拔、黃金區(qū)位,使之成為冬奧會比賽雪場的最佳選址地區(qū)。
崇禮雪上比賽場地及奧運村所在地太子城的海拔是1580米,而且四面被海拔2100多米的高山環(huán)繞,與外界幾乎形成一個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正是在這個海拔才確保了崇禮雪上賽場有著中國北方最好的空氣質(zhì)量,無論是哪個方向的污染物都難以越過層層山嶺來到這里。另外像越野滑雪,北歐兩項,跳臺滑雪等項目舉辦的海拔高度也在1600米左右,這個海拔剛好不會產(chǎn)生高原反應,而平均830百帕的氣壓會對比賽成績的提高帶來難以想象的幫助,在這個海拔舉辦比賽勢必會創(chuàng)造出令人興奮的好成績。崇禮雪場的海拔位于1300米到2200米之間,而這個海拔區(qū)間恰好是絕大多數(shù)冬奧會舉辦地滑雪比賽的海拔,鹽湖城、卡爾加里、長野、溫哥華、索契這些舉世聞名的滑雪勝地幾乎都介于這個海拔高度。
冬奧會競賽項目的設置由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決定,包括大項、分項、小項。大項是指由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負責管理的體育項目;分項是指某些大項包括的不同分項;小項是指每一個大項或分項所包括的一個或多個不同的比賽項目,依據(jù)這些項目的比賽成績頒發(fā)獎牌和證書。
1976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第12屆冬奧會上第一個冬奧會官方吉祥物閃亮登場,是一個可愛的奧地利山區(qū)泰洛爾人造型的雪人,象征著純潔的奧運。
因為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1940年和1948年的冬、夏季奧運會都沒能如期舉辦。但與夏季奧運會不同,如果沒有如期舉辦冬奧會,則不計算屆次,這也是本屆冬奧會被稱為第5屆冬奧會的原因。
1960年美國斯闊谷第8屆冬奧會因為只有9個國家報名雪橇比賽,組委會認為不值得花大筆錢修建雪橇比賽場地而宣布取消雪橇比賽,這是雪橇比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冬奧會賽場缺席。
1986年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將夏季奧運會和冬奧會的比賽時間錯開,間隔兩年舉行,因此在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第16屆冬奧會結(jié)束僅兩年后,在挪威利勒哈默爾舉辦了第17屆冬奧會,這也是唯一一次間隔時間只有兩年的兩屆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