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鄭蔚,蘇閃閃,王丹丹,劉夢麗,瞿小鳳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護理部,河南 鄭州 450014)
癌癥是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原因[1],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患者5年生存率已普遍提高[2],但是其在接受治療時會出現(xiàn)各種癥狀,易對身心產(chǎn)生不良影響[3]。夫妻疾病溝通是指患者和配偶對疾病有關信息進行交流和個人對治療的感受和憂慮的過程[4]。夫妻之間進行疾病溝通有助于患者應對疾病,改善身體功能,但既往研究[5]顯示,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狀況差且習慣于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采用量化指標對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進行準確的評價是護理人員探索其溝通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利于研究者準確識別出溝通狀況差的患者并對其進行精準干預。目前,國外已有學者開發(fā)出了相關評估工具,且國內(nèi)已有學者將部分工具進行文化調(diào)適,因此,本研究對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評估工具的內(nèi)容、應用和優(yōu)缺點等進行綜述,以便為后續(xù)研究者選擇合適的評估工具提供借鑒。
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配偶給予患者情感支持并理解患者的一種方式,溝通內(nèi)容通常包括對癌癥診斷的恐懼、癌癥導致的生活混亂、身體形象的改變、對治療不良反應的擔憂、對死亡的恐懼、對未來的生活以及療效的擔憂等,其中疾病恐懼、外表變化和死亡等問題為夫妻之間最常見的溝通話題[6]。夫妻溝通的模式主要包括回避型溝通和建設型溝通,回避溝通可能會導致夫妻關系親密度下降和雙方心理痛苦的加劇,而相互建設型的溝通可以成為夫妻雙方適應癌癥的有效途徑,在溝通的過程中,夫妻雙方討論疾病相關的負擔,互相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并交流積極的想法,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婚姻滿意度,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緩解雙方的壓力,提高生活質(zhì)量[7]。同時,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患者的年齡、性格、治療類型以及配偶的照顧時長、經(jīng)濟收入和自我效能感[8]。
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的特異性量表指針對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的測量而開發(fā)的量表,特異性的評估內(nèi)容可以使其對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狀況有更靈敏的反應,從而可以在臨床上獲得更好的反響。醫(yī)護人員在使用特異性量表時亦可以更加精確地評估其真實狀況。
2.1 夫妻癌癥相關溝通問題量表(cancer-related communication problems within couples scale,CRCP) CRCP由美國學者Kornblith等[9]于2006年研制,用于評估癌癥患者及其配偶疾病溝通相關的問題,該量表包含15個條目,其中患者部分包含情緒支持、治療特定問題、自我保護和保護性緩沖4個維度,配偶部分包含情緒支持、治療特定問題、保護性緩沖、封閉溝通和避免溝通5個維度。量表采用Likert 3級評分法,0分代表“不正確”,1分代表“有時正確”,2分代表“總是正確”,總分0~3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癌癥患者夫妻之間的疾病溝通問題越嚴重,總分越低代表疾病溝通問題越少。研究者通過美國癌癥協(xié)會的網(wǎng)站對189例女性癌癥患者和135例男性配偶進行了調(diào)查,結果顯示,該量表的信效度較好,對于患者和配偶,其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0.87、0.81。我國學者Li等[10]在2016年將其引入并應用于癌癥患者夫妻中,成香等[11]將其應用于結直腸癌造口患者,信效度較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該量表注重對溝通問題的評估,根據(jù)癌癥患者夫妻填寫量表的結果,醫(yī)護人員可以準確識別夫妻疾病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個性化的干預措施,改善其溝通問題。但是該量表缺乏對夫妻雙方溝通感受的評估,且量表研制過程中,研究對象較年輕,大部分接受過良好教育,未來可擴大研究對象的范圍,進一步探討該量表在年齡較大、教育程度較低的癌癥患者夫妻中的適用性。其次,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西方人情感表達較為開放、直率,中國人情感表達則比較含蓄、內(nèi)斂,研究者在收集數(shù)據(jù)時,患者會回避有關性生活的條目,可能會對測量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2.2 癌癥特異性關系對話(cancer-specific relationship talk,CSRT) 該量表由美國學者Manne等[12]于2014年編制,用于評估乳腺癌患者與其配偶在癌癥治療期間談論疾病相關話題的程度,如乳腺癌治療期間夫妻保持親密的方式、癌癥對夫妻關系的影響、因癌癥而改變的未來計劃等。該量表包含7個條目,為單維度量表。量表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為“強烈反對”,5分為“強烈同意”,總分7~35分,得分越高說明相關話題溝通越多,得分越低說明相關話題溝通越少。研究者對254對乳腺癌患者夫妻進行調(diào)查,結果表明該量表信效度較好,其中患者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0,配偶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9。該量表內(nèi)容簡單,患者填寫時容易理解,接受度較大,醫(yī)護人員及研究者在收集問卷時高效方便,利于在臨床中使用。但是由于其是通過研究對象回憶過去1個月里與配偶談論的內(nèi)容進行評分,患者填寫時可能會產(chǎn)生回憶偏倚,從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目前該量表尚未被廣泛應用。
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的普適性量表指沒有特殊的人群限制,不是針對癌癥患者而制定,但可以用于測量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的量表。其包含多重概念,可更廣泛地涉及到多種人群,因此其適用性更廣。
3.1 夫妻疾病溝通量表(couples’ illness communication scale,CICS) 該量表由英國學者Arden-Close等[13]于2010年研制,用來深入了解患者與其配偶的疾病溝通狀況。該量表共包含4個條目,為單維度量表,4個條目分別為我很難與我的配偶溝通他/她的疾病、我覺得與配偶在一起溝通他/她的疾病有關的問題很舒服、我的配偶不愿意談論他/她的疾病、我的配偶愿意與我分享他/她有關疾病的任何感受。量表評分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為“強烈不同意”,5分為“強烈同意”,總分4~2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夫妻之間的疾病溝通狀況越好,分數(shù)越低表示夫妻之間的疾病溝通狀況越差。研究者對123例卵巢癌患者以及101例卵巢癌患者配偶和64例早期多發(fā)性硬化患者進行CICS測試,結果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患者部分和配偶部分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0.84、0.80,且已經(jīng)在英國學者的研究[14-15]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CICS從患者和配偶的角度深入了解了雙方討論患者疾病的意愿,且該量表條目較少,條目內(nèi)容簡單易懂,完成時間較短,填寫負擔較輕,比較適用于醫(yī)護人員在臨床及研究使用。該量表符合卵巢癌患者和早期多發(fā)性硬化患者的心理測量評估標準,但由于不同癌癥患者生存率、治療方案以及臨床表現(xiàn)存在差異,因此其在其他癌癥人群中的適應性需行進一步的評估。
3.2 夫妻溝通量表(couple communication scale,CCS) 由美國學者Olson等[16]于2009年編制,用于評估夫妻溝通的質(zhì)量。該量表為10個條目的單維度自我評估工具,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為“完全不同意”,5分為“完全同意”,總分10~50分,量表的得分反映了夫妻在交流的過程中雙方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個人滿意度,分數(shù)越高表明夫妻溝通狀況越好,其溝通質(zhì)量越高,得分越低代表夫妻溝通質(zhì)量越差。加拿大學者Mah等[17]將其應用于晚期癌癥患者中,結果顯示,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較高,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德國學者Conrad等[18]對其進行文化調(diào)適,結果表明CCS是一種可靠有效的測量晚期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的評估工具,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該量表目前尚無中文版,且其在其他癌癥人群中的適用性需要做進一步的評估。
3.3 溝通模式問卷(communication pattern questionnaire,CPQ) 由美國學者Heavey等[19]于1996年修訂,用于評估夫妻溝通的模式。該量表共16個條目,3個分量表,分別為相互建設性溝通(夫妻雙方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0.76、0.79)、要求/回避溝通(夫妻雙方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0.66、0.78)、雙方回避溝通(夫妻雙方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為0.69)。每個條目1~9分,1分代表“最不可能”,9分代表“最可能”。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此模式的溝通越多。經(jīng)多項實證研究[20-21]的檢驗,PCQ在我國文化背景下具有較好的信效度,且國外學者Badr等[22]和Manne等[23]將其應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夫妻疾病溝通中,量表信效度亦較好。Badr等[22]的研究顯示,對于夫妻雙方,量表各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在0.71~0.80之間。Manne等[23]的研究顯示,患者和配偶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均高于0.84。該量表注重探索夫妻溝通的三種模式,有幫助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溝通模式進行判斷,但是其對夫妻溝通的感受和憂慮等主觀指標的測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其是否適用于我國癌癥患者有待進一步研究。
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對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疾病治療有重大意義,但是溝通狀況不佳,采用準確可靠的評估工具對其進行評價是改善患者與配偶溝通狀況的重要方面。本文將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評估工具分為特異性工具和普適性工具,所述量表均為自評量表,且有各自的亮點、局限性以及不同的評估目的,護理人員對癌癥患者夫妻進行評估時可以根據(jù)評估目的選擇合適的工具,但以上評估工具皆為國外學者研制,國內(nèi)尚缺乏本土化的特異性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評估工具。因此,未來護理人員需對我國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狀況多加關注,在現(xiàn)有量表的優(yōu)勢與不足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出符合我國人群特點及文化背景的癌癥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相關的評估工具,為我國此類研究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