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朋友都說我像貓,從喜好到性格甚至神情,都像貓咪。
除了平時表現(xiàn)得“貓里貓氣”的,我還是重度犬類恐懼者。無論是放學路上遇見野狗,還是在同學家面對可愛的泰迪,我都退避三尺,可謂貓與狗氣場不合。
好朋友叫我“趙喵”,我會像曬足了太陽的小貓咪,溫暖地“喵”一聲;關(guān)系不好的男生這樣叫我,則多半是在討打,雖然我永遠不會真的打人,但多年的跆拳道訓練足以讓我熟練地擺出架子唬人——像一只小貓擺出了猛虎的架勢。
這真的是最令我滿意的代號了,可愛,親切,又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了我的特點。一句句“趙喵”背后,是關(guān)心與認可,也是親切與陪伴。
大家看向我的臉,第一眼就能注意到我那對往外展的招風耳。上邊的耳骨比較尖,有點像精靈王子的耳朵,父母覺得這耳朵長得很有靈氣,連我的親戚也這樣覺得。
當我的父母還在喊我“小兔子”的時候,偏偏有個同學給我取了個綽號——“尖耳朵的小妖怪”。
她說我長得萌萌的,很可愛,像小白兔。但“小白兔”這三個字太常規(guī),她想要給我取個特殊的外號。原來妖怪代表的是可愛,我在那一刻恍然大悟。我越來越喜歡這個綽號了,這個綽號就像我們之間保持了很久的友誼,不需要檢驗,讓我永遠珍惜。
給同學講解題目時,我看著他錯漏百出的試卷非常生氣,大罵了他一頓后仍不解氣,還取消了他當天的課外活動。其他同學見證了我的“兇狠”,就像小孩子看見幼兒園老師那樣,既怕又愛,于是他們就給我取了綽號——“啟蒙老師”。
初中時,一寢室住宿人數(shù)眾多,足足八人。那么多人,難免有所摩擦,這種時候出來當和事佬的,總是大胖。大胖能有這個外號,自然離不開他小二百斤的身材,總給人一種沉穩(wěn)可靠的感覺。對于這個外號,大胖也不惱,反而欣然接受。比起“胖”,我們更看重這個“大”字,這個“大”,是身材,更是宿舍中大哥一般的地位。大胖對我們都很好,有零食拿出來分享,假期看到好看的動漫也會群發(fā)給我們。冬天晨練,我們總是簇擁在他身邊,他也像一只成年帝企鵝,給予我們這群“崽崽”最踏實的溫暖。
我不喜歡自己的名字,但外號拯救了我。作為一個00后,我的名字里帶一個“菊”字,聽起來像個老婦人。開學第一天,老師組織自我介紹,我很輕聲地說了自己的名字,有個調(diào)皮的男同學馬上脫口而出:“這個名字和我阿婆一樣!”全班哄堂大笑。我同桌拉了拉我的手,悄悄說:“我就喜歡菊花,傲然挺立,多有精神呀,以后我叫你菊仔怎么樣?”同桌怕我不理解,還寫在紙上。我開心地收下了這個外號。在她的帶動下,班里同學們也漸漸這么喊了起來。后來我每次自我介紹,都會補上一句:“你們可以叫我菊仔?!边@個外號陪伴我到現(xiàn)在,每每想起,我都會感激那天坐在我身邊的女孩。謝謝你,拯救了那個自卑、敏感的我。
這是我最出名的一個外號。由于爸爸媽媽的基因過于優(yōu)秀,我長得有點“局促”。調(diào)皮的男孩子們叫我“企鵝”,大概是因為我和企鵝有些神似。
一開始我并不喜歡這個帶有諷刺性的外號,但是我有一群可愛的朋友,她們開導我說:“企鵝怎么了?你可是唯一一只生活在亞熱帶的企鵝呢,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寶貝!”甚至在我生日的時候,一位朋友送給我一只企鵝玩偶,憨態(tài)可掬,讓我愛不釋手。漸漸地,我不再排斥這個外號,我的朋友這樣叫我,我也不再覺得刺耳,反而覺得溫暖,因為這個外號是我和好朋友們友情的呈現(xiàn),更承載了一段寶貴的回憶。
因為膚色黑,“小黑”這個外號已經(jīng)陪伴了我四年。從初中到高中,即使周圍換了一批新同學,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根據(jù)我黝黑的膚色給我取外號。一開始我并不喜歡這個外號,但內(nèi)向的我不敢阻止。后來我發(fā)現(xiàn),大家其實沒有惡意,外號就是其他人對自己的一種看法,接受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何嘗不是一種自我肯定呢?這個外號不僅體現(xiàn)了我的特點,還體現(xiàn)了同學們對我的關(guān)注。外號是屬于我的星空中一顆閃亮的星星,而我知道,我就是我,永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