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武云杉 張秀卿
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造園理念及其蘊含的意境傳承至今,已經產生了自己特有的古典園林藝術風格,值得我們努力學習與借鑒。但是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要認真借鑒古典園林成功的經驗,而且還要清楚古典與現代園林的差異,摒棄古典園林中的糟粕,繼承并發(fā)揚其優(yōu)點。要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與持久力注入現代園林設計中,創(chuàng)造出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
中國古典園林是風景式園林的代表,是經歷幾千年的演替形成的自然山水式園林。其最早成形是在殷商,以“囿”的形態(tài)出現在人們眼前,但當時還沒有游覽娛樂一說,主要是生活生產方面。后來隨著歷史的更迭與時間的變遷,古典園林的外在形式和景觀內容也越加豐富和多樣化。在有限的小場地中表現出廣袤無垠的大自然,讓人們在方寸之間體會到自然的野趣是古典園林獨有的魅力。在規(guī)劃設計中,古典園林擅長去仿照國畫水墨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將植物、山、水、構筑物等元素作為材料,相互搭配融合,呈現出優(yōu)美的、有詩意的自然景觀。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之一便是主題豐富。北方皇家園林多為帝王貴胄建造,布局高大莊嚴,風格雄渾壯闊,以顯示皇家的威嚴。如,乾隆皇帝修建靜宜園時想要通過園林主題來體現他的勤政愛民,所以在靜宜園內的道路兩側、建筑庭院的一角、湖邊的遠景、寺廟的庭院內以及寺廟周邊環(huán)境等地多栽植油松、側柏、檜柏。之所以選擇松柏作為園內的基調樹種,是因為其既有自然美,又有“君子比德”的意境美,其主題氛圍能夠襯托皇家園林的威嚴氣派;南方私家園林多為文人所建,園林風格多精巧秀麗,色調素雅,比較自然。如,拙政園、滄浪亭布局緊湊巧妙,風格婉約,力求曲徑通幽之樂趣,表現了其自然、淡泊、恬靜。
中國古典園林并不是照葫蘆畫瓢地模仿自然,而是以自然為基礎,融入造園者的所思所見所想,以情造景又借景抒情,高于自然的藝術創(chuàng)作。古典園林作為風景式自然山水園林的代表,其意境深遠,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是緊密相關,不可分割的。
古人郊外游玩時常望景生嘆,因景生情,喜愛用詩言志,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之間,在造園時將感受融入其中,去賦予園林景觀情緒化以及生命力,至此園林便有了獨特的意境。在古典園林設計中,受到山水與詩畫的影響,造園時順應大自然之勢,借能工巧匠之手融入詩詞繪畫等,達到林中有詩、林中有情的境界。將自然山水園林與人文藝術巧妙結合,既渲染了自然之美,又抒發(fā)了造園者的真情實感,實現自然景觀環(huán)境與人工景觀環(huán)境二者的完美融合,如同畫幅一般給游覽者以美的享受,營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意境美。意境美除了在視覺上給予人們美的感受,還可以通過觸覺、嗅覺,聽覺等全方面進行享受。不同的人在同一景色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意境[1]。
中國古典園林是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打磨修飾,所以其體現的不僅有優(yōu)美秀麗的自然風光,更有獨特的人文藝術氣息,是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藝術二者的完美融合,使自然美與人工美達到了高度協(xié)調,直接體現了造園者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追求,也更加貼近人們的審美。如,拙政園是由西晉潘岳的《閑居賦》中“此亦拙者為政也”縮寫而成的。這個園名表現了王獻臣當時對仕途的無奈以及自我嘲諷的心態(tài)。又如寄暢園,依據王羲之的“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暗示了主人受到仕途挫折后,移情于山水之間的心理[2];蘇舜欽建滄浪亭時在植物搭配方面挑選了被暗喻為君子的竹以示其志。諸如此類,在古典園林中還有很多,其無一不體現出了濃厚的人文情節(jié)。
2.1.1 功能需求
現代園林設計理念主要突出功能性,即始終把人性化的服務放在首位?,F代園林大多是開放型園林,其目的在于服務大眾,服務人民。因此,現代園林設計時需要符合大眾的審美以及考慮不同年紀、不同性別、不同愛好和不同的文化程度的人們需求,依據需求的差異劃分出功能分區(qū)(安靜休息區(qū)、文化娛樂區(qū)、老人活動區(qū)、兒童活動區(qū)和水景區(qū)等),盡可能設計出環(huán)境宜人、方便舒適的人性化設計景觀。
2.1.2 協(xié)調發(fā)展
現代園林除了要突出功能性,做到人性化服務之外,還追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存,提倡保護環(huán)境,減少能源消耗。如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降低大氣中污染物的含量、為動物提供所需要的棲息地等。
洞口塌方控制措施包括:(1)采用適宜的地表加固防護措施,施作套拱,確保洞口段施工安全;(2)進、出口端洞口,施工條件復雜,施工擾動易產生落石崩塌,造成施工安全事故,施工中須加強支護措施和地表監(jiān)測;(3)做好地質超前預報及監(jiān)控量測工作,根據量測信息及時調整支護參數和施工工序。
2.1.3 簡約實用
現代設計理念下倡導更加簡潔實用的設計,是用最簡潔的線條來營造空間。是在遵守造園法則的基礎上,對植物,山,水,建筑等元素進行銜接后,對其形狀線條、材料運用等方面加以提煉。簡約并不是通過減少園林小品和構筑物來達成的,而是在實用性方面來看,放棄一些不必要的附加元素,點到為止。
從人的審美角度來看,景觀設計應該使人們從視覺效果整體上感受到美觀,從精神上體會到愉悅并且有美的享受。在現代園林設計中,景觀設計應致力于表達生活與藝術。優(yōu)秀的景觀設計作品也一定是令人難忘的藝術品,所以成功的景觀設計作品首先應該是藝術品。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不僅僅要使所設計的景觀具有人性化、功能需求和美學藝術性,還要確保原本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性。作為一個現代完整的景觀環(huán)境設計,所設計的內容已經不再局限于一塊狹小的用地范圍。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的推廣,景觀設計師漸漸開始把園林設計與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結合起來,在整個景觀設計中同時也要考慮進行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景觀規(guī)劃?,F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是創(chuàng)建生態(tài)文明、方便舒適、環(huán)境秀麗的景觀。從中可以看出,在園林設計過程中,對景觀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視程度已經與其功能和形式處于一樣的位置。
中國古典園林在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完整的傳承了下來,而且在不斷打磨中變得越發(fā)光彩照人。我國古典園林設計是配置山、水、植物等景觀元素的同時將人文藝術融入其中,設計成完整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景觀體系,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尊重自然。這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在園林設計中,應該竭力追求順應自然恢復生態(tài),使人和自然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隨著我國實力不斷壯大,現代園林設計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繼承了我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念。如今“天人合一”思想也是現代園林設計的理論基礎。該理念不僅考慮到了合理使用自然資源,更考慮到在園林景觀建設中應注意保護自然環(huán)境。此理念是從中國古典園林中繼承吸收的優(yōu)秀內容,與我國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相符合,它啟發(fā)我們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人與自然并不是站在對立面敵對的關系,而是和諧共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借景方法是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常用的一種手法,不僅能讓有限的空間設計變得精巧,而且能夠巧借周圍景觀環(huán)境,在有效的空間里感受到遼闊深遠的意境,增加人們與大自然的親密感,豐富了園林景觀。其方法也流傳下來被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所借鑒與學習?,F代園林設計師常采用借景的手法使不同的空間環(huán)境合理布局,完美銜接在一起,達到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境界。在園林建設時,設計師要根據場地具體情況巧妙結合周圍自然景觀條件對空間進行布局,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借景的效果。
中國古典園林具有封閉性和私密性,通常會使用墻體將園林內部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地形較高時也會借助地形高差作為天然屏障。包括威嚴雄壯的皇家園林和精巧秀麗的私家園林都有圍墻劃分,屬于私人領地,經過主人同意后方可進入觀賞游玩,普通人不可隨意進出[3]。而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區(qū)別在于,由于現代園林針對的主要人群是人民大眾,這就使其具有了一定的開放性和大眾性。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外出游玩,現代化開放式的公園、廣場景觀設計的建設也多了起來,大批公共性開放景觀空間的出現,也吸引了更多人們過來進行休閑娛樂活動。
中國古典園林和現代園林,其主要目的都是力求創(chuàng)造出景色優(yōu)美、環(huán)境宜人、情趣健康、方便舒適的場所,要滿足日常開展娛樂活動、游憩玩樂等多方面功能性的要求。但兩者不一樣的是服務對象不同。古典園林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園主人,即皇家,朝廷官員或者從商的少數富豪人家。園林的建設也是迎合他們的興趣喜好去建設。
與為少數人群服務的古典園林不同,現代化開放式公共園林的服務人群是普通人民群眾。園林景觀規(guī)劃設計目的也從最初的借景抒情、轉變?yōu)榇蟊娀趫@林建設過程中考慮的是普通大眾的審美以及日?;顒有枨蟆H?,針對老年人設置老年活動區(qū);對于喜靜的人們隔出樹木郁閉的安靜休息區(qū);按照兒童的喜好設置安全性較高的兒童活動區(qū);還有風景秀麗、湖面波光粼粼的水景區(qū)和能夠進行游憩和文化普及的文化娛樂區(qū)等。
中國古典園林的主要類型是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這兩種。雖然在園林發(fā)展后期出現了寺廟園林,但其實寺廟園林是將普通園林改建之后作為佛寺,是世俗園林宗教化的結果。論其根本還是從皇家園林或私家園林分化而來的。
與古典園林相比,我國現代園林的類型要豐富得多,主要包括:兒童樂園、植物園、動物園、城市風景名勝區(qū)、道路系統(tǒng)綠化、綜合公園、廣場、城市居住區(qū)綠地、鄉(xiāng)村規(guī)劃等。
中國古典園林理論給現代園林建設帶來了豐富的啟示。在學習借鑒時要將古典園林優(yōu)秀傳統(tǒng)理論作為方向標,但與此同時也要清楚其歷史局限性。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園林景觀的元素推陳出新,創(chuàng)造出富有時代特色和藝術特色的中國現代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