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艾迪,陳浩宇
(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lián)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眼外傷科,廣東 汕頭 515041)
這張圖的背景來源于OCTA機器中的黃斑區(qū)淺層毛細血管en face圖像,并由此簡化修改而來。中心凹無血管區(qū)(FAZ)是視網(wǎng)膜上視覺最敏感的部位,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可謂是“光”的使者。在黃斑這座城堡中,他住的是一片沒有血管的區(qū)域,周圍是相互交錯的毛細血管網(wǎng),像是萬丈光芒中唯獨留下的“光影”。一旦疾病使得這個血管網(wǎng)遭到破壞,那么視力也會受到損傷,所以這片“光影”的度量對于眼底疾病的監(jiān)測顯得尤為重要。圖中可以看到由字母“S”連接而成的7個FAZ分割圖,“S”是“Level Sets算法”中第二個單詞的首字母,也代表了該算法中最重要的步驟,即設置(Set)參數(shù)。利用Level Sets算法設置不同的參數(shù),會得到不同的FAZ自動分割效果。沿著“S”的軌跡,我們能看到FAZ分割圖從“過小”到“過大”的演變過程,而圖中位于“S”中央的FAZ分割圖最為精準。正如“S”的形狀般蜿蜒曲折,我們尋找合適的參數(shù)來準確地度量“光影”的過程也很艱辛,但也正是這個過程,讓我們更能感受到“光影”的力量,鼓舞著我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