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 娜
漫長的暑假結(jié)束了。假期,小蕊和媽媽一起讀了好幾本書,還練了三大本字帖,爸爸說小蕊今年的暑假過得真充實,小蕊也覺得這個假期過得愉快極了!
再次坐在熟悉的教室里,小蕊在“開學第一課”迎來了最喜歡的語文課。李老師穿著一件粉色連衣裙站在講臺上,神采飛揚,身后的課件上寫著大大的題目——氣象學家竺可楨。
“有誰認識竺可楨呢?”李老師期盼的目光掃視著課堂上一雙雙澄澈的眼睛。
“氣象學家啊……”有同學聲音怯怯地說,引來同學和李老師的陣陣笑聲。
“沒錯!竺可楨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此外,他還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是我國近代地理的奠基人,還當過浙江大學的校長呢!”李老師邊介紹邊用幻燈片向同學們展示竺可楨的照片——戴著一副眼鏡,人瘦瘦的,頭發(fā)不算多,表情很嚴肅。
小蕊正盯著竺可楨的照片發(fā)呆,李老師已經(jīng)開始講竺可楨的成長故事了。林安用胳膊肘碰了一下小蕊,兩人相視一笑,小蕊回過神來認真聽講。
根據(jù)李老師的介紹,竺可楨兩歲就認識字了。他的大哥是一位教語文的秀才,跟李老師是同行。在家庭的影響下,竺可楨很小就在私塾里念書。
竺可楨不僅愛學習,而且學習能力超級強。他自然科學學得好,而且對語言學習很有天賦。他年輕時就會英語、法語和德語三門語言。到60歲的時候,他又因為工作需要開始學俄語。俄語一學就是10年,他終于能讀懂俄文的資料啦!
竺可楨不僅外語看得懂、講得溜,作文能力也非常出眾。他寫了很多有關地理學和氣象學的文章和書籍。作為一個科學研究者,他能寫出這么多著述,著實不簡單。其實,這要從他日常的練習說起。從到哈佛大學讀書起,他就養(yǎng)成了每天記日記的習慣。因為戰(zhàn)亂,他只保存了38年37天的日記!他的日記一天都沒間斷!他的日記中,每一頁都是整齊干凈的蠅頭小楷。有人統(tǒng)計過,光是這些被找到的日記,就足足有800多萬字!記日記的習慣,竺可楨一直保持到生命的盡頭。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還用顫抖的手,在日記本上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而類似氣溫、風力等數(shù)據(jù),也是他日記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
竺可楨還特別熱愛詩歌。讀詩、背詩、寫詩,可以說是他的“日常操作”。1938年的時候,他的妻子張俠魂與兒子因為痢疾病去世了,竺可楨悲痛不已。在那一天的日記中,他寫下了《挽俠魂》等好幾首詩歌,以紀念妻兒。
在與同為氣象學家的宛敏渭一起寫的《物候?qū)W》一書中,竺可楨引用許多中國古典詩歌。其中,有李白、杜甫的詩,也有劉禹錫、王之渙、陸游等詩人的詩。竺可楨對詩歌的熱愛持續(xù)了一生。他在75歲那年,還手抄了陸游著名的詩《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倍?5歲了,他還時刻督促自己好好做學問呢!
“同學們,很多同學十分討厭背詩,但是‘絕知此事要躬行’??!背下來,說不定,我們就愛上了呢!”李老師笑著說。
“把詩背下來,寫作文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把詩句寫進去啊……”小蕊嘀咕著,沒想到引來了林安的點頭贊同?!八裕沼?,每天都要寫啊……”林安小聲補充道。兩個小姑娘又是一陣點頭、偷笑。
李老師微笑地看著講臺下思考著、小聲交流著的學生們,將幻燈片調(diào)到了語文課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