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常福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qū)黃店鎮(zhèn)人民政府,山東 菏澤 274100)
玫瑰屬薔薇科植物,莖比較粗壯,具有叢生性,枝干上有許多刺,葉子呈橢圓狀,生長狀態(tài)一般是直立生長。我國種植玫瑰歷史悠久,玫瑰在食品、化妝品、花茶、釀酒、精細化工和中藥等方面普遍應用。目前已經大范圍推廣種植食用玫瑰,主要以云南、山東、甘肅、北京地區(qū)為主,而且現(xiàn)階段的種植技術和產品加工的技術水平越來越成熟,但是這其中也伴隨著一定的問題,病蟲害的影響逐年增加,所以在種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
有機種植是指讓植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自然生長,不進行人工干預的生長狀態(tài),在有機種植的過程中,種植者不使用任何化肥化工肥料、農藥、控制生長的調節(jié)劑,同時也不使用任何科學技術,比如說基因工程和離子輻射技術,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農戶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傳統(tǒng)農作方法和生物方法,幫助農作物正常生長,使用天然肥料培育土壤營養(yǎng)狀態(tài),防止病蟲害對植物造成傷害,建立安全健康的生物和防治生產種植體系。有機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讓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良性循環(huán),而且也可以在其中展現(xiàn)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進而幫助農業(yè)生產實現(xiàn)穩(wěn)定可持續(xù)發(fā)展。企業(yè)公司機構有機種植的產物一般不會經過太多步驟的加工,食物可以保證幾乎沒有化學用劑和其他危害身體健康的添加劑,這樣加工出來的食物,就是我們口中經常提到的“健康食品”。
當代社會中玫瑰的用途還是比較廣泛的,除了種植和供人觀賞之外,玫瑰也在切花市場上占據(jù)了主導地位。而且玫瑰花具備一定的保健效果,玫瑰所富含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玫瑰花在食用和藥用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唐朝時期后宮的嬪妃就已經開始使用玫瑰花沐浴了;在清朝時期慈禧太后為了享受生活,也開始使用玫瑰花,但是不僅僅是用于沐浴之中,還將玫瑰花應用于制作胭脂的工藝中,制作了玫瑰香皂;在民間,百姓也開始根據(jù)玫瑰的可食用性,在制作糕點的時候將玫瑰花做成餡料、醬料,或將玫瑰花曬制成玫瑰花茶,可以在喝水的時候進行浸泡,這樣水中也會有淡淡的玫瑰味道。最主要的是玫瑰花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對于保證人體的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據(jù)研究顯示,玫瑰擁有3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營養(yǎng)物質豐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都是我們正常生長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成分,食用玫瑰對我們身體有很多好處,比如排毒養(yǎng)顏、助消化和活血化瘀等。所以玫瑰現(xiàn)已大范圍推廣種植,食用玫瑰花或者是使用玫瑰制品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
現(xiàn)階段我國食用玫瑰的種植已經越來越廣泛,種植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分布在全國各地,但是種植基地大部分以南方為主,而其中云南是主要的種植地。大量的農戶開始種植玫瑰,所以導致目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在慢慢發(fā)生改變,發(fā)生病蟲害的概率逐年增加[1]。根據(jù)歷年來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目前階段普遍出現(xiàn)的病蟲害有霜霉病、紅蜘蛛、斑潛蠅、白粉病、銹病和枯萎病等,這些病蟲害給玫瑰種植帶來了很大影響。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也更加注重養(yǎng)生和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所以玫瑰種植也開始應用有機種植技術,在這一過程中除了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改善創(chuàng)新種植方法、提高種植人員種植技術手段以外,還需要防治可能出現(xiàn)的病蟲害。在有機種植過程中有許多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但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應用到所有的種植基地,也達不到技術人員所預計的防治效果[2]。接下來對各種防治手段和方法展開說明,也為個體和企業(yè)公司機構的種植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在種植的過程中,為了讓食用玫瑰可以健康生長,環(huán)境、土壤資源、水資源都需要是無污染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保障食用玫瑰可以達到“健康食品”的標準[3]。
在選擇種苗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種苗是否健康沒有病蟲害,同時也要考慮所選擇的食用玫瑰是否具備抗病蟲性。
3.2.1 無病蟲圃地育苗
在進行育苗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環(huán)境無污染,使用的工具無菌,在使用盆播育苗方式進行培育幼苗時,需要對使用的盆缽、基質以及需要使用的工具進行消毒處理,而且在播種、施肥和除草等過程中也要注意養(yǎng)護防治處理,以保證育苗更加強壯、沒有病蟲危害,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育苗成活的概率。
3.2.2 組培脫毒育苗
現(xiàn)在科學技術水平越來越先進,而在食用玫瑰種植方面的科學培育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發(fā)展,比如說在優(yōu)質種子(枝芽)保存方面的技術進展突出,培育種苗的速度相比之前也更快了,去除病毒方面的技術也全面發(fā)展,而且現(xiàn)在的種植生產和繁殖速度更快等?,F(xiàn)階段,可以通過這種技術組培脫毒育苗,更大程度保證食用玫瑰的質量和產量。
在種植戶種植食用玫瑰的過程中要規(guī)范種植方式,使種植更加標準化規(guī)?;?,所以要加強栽培管理,降低病蟲害對植物的危害,讓食用玫瑰擁有更高的質量和產量。
3.3.1 及時清除病蟲害殘體
發(fā)現(xiàn)病蟲,種植戶要及時采取保護措施消滅病蟲害,而在進行園藝操作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由于人體攜帶的細菌或者病毒對植物造成二次傷害,所以在進行操作之前需要對使用工具進行消毒處理,人們可以帶手套進行操作,以防止病菌傳染。而且攜帶病蟲的花盆、土壤或者工具在沒有經過專業(yè)的消毒處理之前是不可以使用的,已經攜帶病蟲的育苗也要遠離健康的育苗,等待專業(yè)人士的處理。
3.3.2 加強肥水管理
在食用玫瑰種植的過程中,除了土壤資源以外,最重要的莫過于肥水,所以肥水管理也是種植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現(xiàn)有的栽培基質有一定的限制,而肥水中營養(yǎng)物的差異會造成食用玫瑰無法健康生長,這也會造成花卉抵抗病蟲的能力減弱,這種情況很大程度增加了病蟲危害花卉的概率[4]。
因為在有機種植的過程中不會使用任何的工業(yè)化肥和農藥等化學制劑,種植戶需要使用傳統(tǒng)方法防治病蟲,下面介紹幾種可實施的物理防治方法。
3.4.1 土壤覆蓋薄膜
據(jù)報道顯示,大部分葉部病毒來源于土壤表面存留之前的病殘體,并且在難熬的冬季也附著在土壤的表面,所以針對這個情況,可以在土壤的表面覆蓋薄膜,這樣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病毒對葉部的危害。
3.4.2 紗網阻隔
在溫室大棚內栽培植物的時候,種植戶在種植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密度更高的紗網覆蓋在植物的上方,以防止葉蟬、蚜蟲和粉虱等細小的害蟲對植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在戶外栽培植物的時候,種植戶也可以搭建網孔架子,防止大型害蟲或者是鳥類對植物造成傷害,而且這種方法的成本比較低。
3.4.3 色板誘殺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大部分的害蟲更加喜歡黃色的物品或者植物,具有趨黃習性,針對害蟲的這一習性,種植戶可以在植物種植區(qū)域放置黃色的粘板,吸引害蟲,這種方法也有效地減少了害蟲的數(shù)量。
3.4.4 臭氧防治
現(xiàn)在溫室大棚技術應用廣泛,無論是農產品種植還是花卉種植,都會使用到溫室大棚技術,而溫室大棚技術的應用也伴隨著特有的溫室病害,所以我國科研人員近年來研制出臭氧防治機,對病害進行防治,這種設備保證了沒有病害殘留,并且使用過程中不會造成其他污染,主要應用于溫室大棚之中。
3.4.5 種苗的熱處理
當種苗已經被病毒感染、害蟲損傷的時候,可以對種苗進行熱風處理,減少病蟲害。
3.4.6 土壤的熱處理
在進行防疫工作的過程中,檢測出害蟲蟲卵或者病毒時,可以將土壤在陽光下進行暴曬,或者是使用熱高壓法,把存在于土壤之中的害蟲蟲卵或者是病毒消滅。
3.4.7 輻射技術
通過分析以往的種植經驗,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紅外線或者紫外線等射線有滅菌和殺蟲的作用,所以種植戶可以利用紅外線或者紫外線對種子或者育苗加以處理。
3.5.1 天敵昆蟲防治
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之中,所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敵,所以在有機種植的過程中種植戶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害蟲進行防治,但是這種防治方法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
3.5.2 昆蟲性信息素防治
在防治害蟲危害的體系中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昆蟲性信息素防治,這種防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消滅害蟲、單獨針對特定的害蟲,而且這種防治方法更具經濟效益,也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更加環(huán)保。
3.5.3 生防植物防治
從目前我國農業(yè)生產,尤其是有機種植方面來看,在防治害蟲的治理中,不僅僅應用了有益生物對害蟲造成防御,同時也有部分植物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這些植物有的是抗蟲植物,有的是殺蟲植物,還有的是蟲媒植物,它們在害蟲防治管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5.4 利用微生物和害蟲致病微生物防治
在防病蟲害的過程中,除了病毒和大小型害蟲之外,還有部分微生物也對植物的正常生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防治有害微生物方面,一般會用有益微生物干預有害微生物的擴散和生長,在植物之中細胞有競爭作用、重寄生作用以及交叉保護作用等,有益微生物就是通過細胞之間存在的不同關系來干預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和存活。
3.5.5 生物農藥防治
生物農藥具有較強的防治作用,可以防治200多種病蟲害,其中就包括各種有害生物活體和轉基因產物,比如說細菌、真菌和線蟲等,現(xiàn)在應用最為廣泛的真菌有白僵菌和綠僵菌2種;蘇云金桿菌是現(xiàn)在應用范圍更廣泛的細菌,對150多種害蟲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比如說鱗翅目害蟲,而且細菌和真菌對害蟲的防治效果比傳統(tǒng)的農藥更好,效率高出了55%,所以生物農藥應該被全面地推廣使用[5]。
現(xiàn)在市面上應用廣泛的殺蟲劑就是生物源殺蟲劑,這種殺蟲劑的殺蟲范圍更大,最主要的一點是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任何傷害。但是在使用這種殺蟲劑的過程中也需要對溫度進行控制,溫度過高或者是溫度過低都不能讓殺蟲劑發(fā)揮最大的效果,一般的使用溫度是在24~28℃,這個溫度范圍內使用殺蟲劑,殺蟲效果更佳明顯,因此一定要在適合的溫度下使用生物源殺蟲劑。
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所以對自身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比之前更高,有效防治食用玫瑰有機種植中的病蟲害成為食用玫瑰種植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食用玫瑰使用有機種植技術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預防病蟲害,輔助綜合治理手段,進而有效地提升食用玫瑰的產量,同時也保證了食用玫瑰的質量和品質,為食品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