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軍
楊樹扦插育苗及栽培管理技術
牛金軍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國有第一林場山東菏澤274600)
近年來,隨著我國林業(yè)綠化的不斷發(fā)展,造林面積也在日益增加,楊樹在我國的分布范圍較廣,且由于其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適應性強,成為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樹種之一?,F階段,常規(guī)的種植管理方法和育苗技術已無法完全適應造林的現實需要,要想進一步提升楊樹的種植效益,就需要通過合理的扦插育苗方法及栽培管理技術,使楊樹的生長繁殖速率得到顯著提高,為鄄城縣林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文章分析了楊樹扦插育苗和栽培管理的技術要點,以提升楊樹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楊樹;栽培管理;扦插育苗;要點
楊樹是楊柳科落葉喬木植物,是一種高大挺拔的樹種,其樹皮呈灰綠色或灰白色,楊樹的葉子是闊卵形或三角形狀卵形,邊緣有鋸齒。楊樹不僅是木材可以用來做建筑材料,楊樹葉能做成家畜飼料。楊樹不僅可以綠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楊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
鄄城縣已有較長的楊樹種植歷史,且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種植經驗。在相關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楊樹的種植條件,保證了楊樹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這樣的大背景要求下,必須進一步做好楊樹扦插育苗、栽培管理等關鍵工作,積極探索適合楊樹扦插繁殖成功的技術,以提高楊樹的種植效益,從而促進當地經濟與社會發(fā)展。
在選擇楊樹扦插育苗地的過程中,優(yōu)先選擇具有良好的排灌性能、土壤質量濕潤、土壤結構深厚、表面完整平滑且墑情較好的沙壤土,并確保苗地中有完備的灌水設施。在扦插區(qū)域內的地表水深度應在1 m以下,土層深度要在85 cm以上,這樣才可以確保楊樹的根系有充分的生長空間。此外,苗圃的土壤坡度宜保持在25°左右,盡量避免苗圃中出現坑洼和積水現象,同時避免在灌溉過程中出現大范圍的積水而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為了全面提高楊樹的出苗率,在對楊樹進行扦插前,需進行土地翻耕。苗圃范圍內的土地翻整深度宜保持在30 cm~40 cm,并及時清理苗木基區(qū)內的雜草、細顆粒物質與垃圾雜物,使土地變得較為蓬松,進而優(yōu)化被板結的土地結構。在扦插前的7 d~10 d,需要為土地施加適量的尿素、磷肥、鉀肥、豆肥以及糞肥等基肥,分3次~4次進行,使苗圃區(qū)域內的土壤能夠充分吸收肥糞,為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并在灌溉后進行漚悶,以防止苗圃內土壤結塊,使根系得到良好發(fā)育。為有效避免土壤中殘留病菌及蟲害等問題,應對土壤進行全面消毒,可在每畝土地內播撒8 kg~10 kg的硫酸亞鐵溶液及3 kg的呋喃丹,重視防蟲與殺蟲工作,并在前期準備階段采取保墑、耙平措施。
選取楊樹品種時,需結合地區(qū)的氣候類型、環(huán)境特征、土壤土質等情況,選用抗倒性強、抗病性強的品種。例如,鄄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在選擇楊樹品種時要綜合考慮耐寒性、耐旱性強、生長速度快的品種,如銀中楊,該樹種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和耐旱性,且屬無性系的雄性樹木,不會形成飛絮,且樹姿優(yōu)美[1]。此外,銀中楊還具有較強的抗倒性、抗病蟲害的能力,通過對其進行扦插育苗,其生根率在54%左右。如果造林范圍內的土地較為瘠薄,則可選擇格爾里楊,該樹種的適應性較強,同時具有耐干旱、耐寒、耐瘠薄、抗病性強等特征。格爾里楊適合栽培在黏土中和沙地上,而不適宜種植于泥炭土和酸性土中。格爾里楊在水肥條件較好的情況下生長迅速,平均樹高為21.8 m,胸徑平均為30.2 cm。
為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對林木資源的基本需求,需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楊樹進行扦插培育,這是確保楊樹能夠健康茁壯生長的關鍵。為此,在選擇好種植區(qū)域和種植品種后,就需要著手準備扦插育苗措施。首先,選用適合的插穗樹。在同一樹上,不同部位枝條發(fā)育階段各不相同,挑選插穗樹過程中,可選擇發(fā)芽完整、年齡超過1年的枝條;其次,選好枝條后應保證長度在14 cm~16 cm,并將該枝條作為扦插育苗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插穗,穗梢部位直徑宜大于0.6 cm,穗梢切口上平下斜、平整光滑,避免出現破皮或劈裂。同時,在上下各相距約1 cm處要有完整的芽眼,為提高扦插的成功率奠定基礎;再次,在每個單元中確保有50根~100根插穗,并按照楊樹品種及對樹枝的截取部位做好標記和綁扎,之后再將其埋到土中,并確保土壤中有足夠的水分。最后,在開展楊樹種植工作前,需要對種植人員進行專門系統(tǒng)的培訓,提高種植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從而提高扦插苗成活率,保證扦插工作的順利開展。
育苗時間對于楊樹的扦插育苗工作較為重要,除了基本流程外,還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需要避開寒冷的冬季開展扦插育苗工作,避免楊樹幼苗無法過冬給林業(yè)部門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為了提高楊樹幼苗的成活率,盡量選擇在春季進行扦插育苗工作。第二,保障扦插工作的規(guī)范性,種植區(qū)域內的土壤結構層需超過20 cm,且地面的角度應超過10°。第三,在扦插前需做好整地工作,以提高土壤結構的疏松度,還需要將插穗放置室溫的水泡一夜,確保楊樹枝條充分吸收水分之后再開展扦插工作[2]。扦插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扦插的株距和行距,且地面和插穗之間的角度保持在45°左右。
楊樹扦插育苗的規(guī)格與品種是決定栽植密度的關鍵,且苗木的生長年限、撫育管理的質量、無性繁殖特征及種植地區(qū)的生態(tài)條件等因素,也會對育苗的密度有著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有關技術人員嚴格控制插穗育苗的密度,并遵循下列步驟進行插穗培苗工作。
第一,播種區(qū)采用單壟播種的方式,1 m以內插10根,如采用母根栽培法,株間距保持在30 cm~50 cm,行距為0.7 m~1.4 m。
第二,若選擇2年生的楊樹苗木進行扦插,則需要將苗木地徑控制在2 cm左右,苗木高為1.7 m~2 m,根幅為30 cm~40 cm[3]。
第三,種植人員需要認識到合理控制扦插育苗密度的重要性,只有確保扦插密度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才能夠為楊樹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為后期的栽培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常情況下,壯苗的標準為選擇1~2年生的楊樹苗木,苗高超過3.5 m,米徑超過2.5 cm,根幅超過40 cm,并確保苗木的根系有足夠的水分,無劈裂損傷、無病蟲害、枝干沒有較大的彎曲,且苗木充分木質化。其次,在正式起苗前的一個星期內需要對樹體補充足夠的水分,起苗的過程中確保根幅的大小是苗木地徑的8倍,可以選擇不帶土球的情況下裸根栽植。用斧頭將根在起苗時砍斷,用刀將切口處修理平整,以促進快速生根;在刨出樹木后需要在樹干的2.5 m處保留4個主干,在主枝條的50 cm~80 cm處包裹上地膜或纏繞草繩,并在切縫部涂刷上凡士林,以防止土壤水分的迅速散失。在搬運樹枝的過程中應防止劈裂樹枝或碰到莖皮而導致樹枝缺損。挖坑的深度應超過原土痕的10 cm~15 cm。將苗木運輸到指定地點后要立即開展栽植工作,在栽植之前可使用2號生根粉涂抹在切口處,在栽植的過程中需要將苗木正放入坑內,并在苗木周圍利用木棍填土至與地面相平。
營養(yǎng)、光線和水源均是保證楊樹幼苗健康生長的基本條件,不同的楊樹種類生長習性各不相同,有些品種喜濕喜陰,有些品種喜好干旱溫暖的環(huán)境。因此,需結合不同的楊樹種類的生長習性進行種植管理。第一,針對所栽植區(qū)域的氣候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相關信息進行采集、分析,確定澆水時機和頻率,并保證水源的清潔度,在澆水的同時也應開展施肥工作。第二,盡量避免在大風天氣、陰雨天氣進行澆水和施肥,選擇上午時段進行澆水施肥。通常情況下,每畝土地施肥用5 kg~7.5 kg的尿素,加上腐熟充分的生物有機肥、二銨、磷、鉀10 kg。第三,合理選用生物肥料的品種,常規(guī)的是有機肥料,在葉片追肥和施用基肥的同時使用有機肥料。
對栽培楊樹過程中常出現的病蟲害類型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與此同時,結合鄄城縣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基本要求,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盡量選擇低毒的化學農藥,避免農藥使用過多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造成污染。目前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以下類型。
(1)潰瘍病。該病主要發(fā)生在每年的3月下旬,患潰瘍病的種子苗木上會產生大量帶有黏液的腥臭味水泡和長橢圓形的病斑,水泡形成后一般在5月—6月破裂。為有效避免楊樹苗木感染潰瘍病,需避免苗木的長途運輸,并進行撫育管理,在后期還可噴施石硫合劑于主干上[4]。
(2)灰斑病。該病主要生長在葉片和樹梢上,在發(fā)病早期葉片上會出現水染斑點,隨著發(fā)病時期增加,斑點的顏色會逐漸加深?;野卟〉陌l(fā)生通常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發(fā)病的高峰階段為每年6月—7月。在防治灰斑病方面,首先,應注重扦插的密度,并在扦插的過程中使用多菌靈進行殺菌消毒;其次,應嚴格遵循“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根據楊樹的實際發(fā)病情況對根部進行噴藥,以免出現藥劑燒根的現象。
(3)蛀干類害蟲。此類蟲害中最為常見、發(fā)病最嚴重的是楊樹天牛,且該蟲害防治難度較大。在防治楊樹天牛方面,應以預防為主,確保苗圃內的清潔,及時去除苗圃中的雜草,避免其與楊樹苗木爭奪養(yǎng)分,并保證林場內有充足的光照條件與通風條件。
對楊樹苗木進行修剪是為了保證樹干通直,避免出現樹干彎曲的現象。修剪工作通常在第2年的春季開始,將與主干枝條爭奪養(yǎng)分的側枝剪掉,修剪后的楊樹在3~5年后的樹干高度能達到10 cm~14 m,且在8 m處以下的樹干能呈現通直圓滿的狀態(tài)。(1)修枝:該措施主要是為了培育工業(yè)用的優(yōu)良木材。當8 m處以下的側枝生長至10 cm時,需要將側枝剪掉,并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修剪枝條,修剪到8 cm即可。(2)修剪萌條:修剪掉樹枝后還會重新萌生樹枝,對于重新萌生的樹枝要及時修剪,一般在秋季或初春季節(jié)修剪萌條。在修剪的過程中應靠近大樹,盡可能地不留根茬,使用較為銳利的工具,確保切口平滑。
在楊樹的生長過程中,會產生與其爭奪營養(yǎng)和水分的雜草,因此需要進行苗圃清理工作,拔除雜草。除草前,還需要進行松散土壤工作,可與肥水管理工作同時進行,并集中清除枯苗、弱苗。此外,可以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切斷楊樹病蟲害的感染通道。例如,可選10%的喹禾靈40 mL~50 mL,或者5%的精禾草克乳油40 mL~50 mL兌水50 kg,當楊樹苗木的雜草生長至3葉或4葉時,將農藥噴施在葉面上。該藥劑基本不受雨水天氣的影響,即使在噴施藥劑后下雨,也無須重新噴施[5]。
在對楊樹苗木進行栽培管理的過程中,安全管理是確保楊樹健康生長的前提。因此,當地林業(yè)部門需要樹立正確的森林火災預防理念,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防火基礎設施,為楊樹苗木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應在林區(qū)配備完善的消防設施,搭建消防隔離帶,同時定期清除森林中的落葉。針對亂砍濫伐的不良行為,可在森林中設置無死角的監(jiān)控設施,并定期對苗木的管護工作實施監(jiān)測。除此之外,當地政府還應該加強對林木安全保護的宣教力度,并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林木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林木的保護意識,為樹苗提供良好安全的生長環(huán)境。
楊樹作為兼具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的樹種,是營造防護林、水土保持林的優(yōu)選樹種。隨著近年來我國對園林綠化事業(yè)的大力支持,對于楊樹苗木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為了提高楊樹苗木的成活率,需要在扦插育苗的過程中,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嚴格按照標準的栽培方法開展扦插育苗工作,并保證后期栽培管理的規(guī)范性。這樣不僅能夠保障各項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還能提高楊樹的產量與質量,有效實現楊樹種植業(y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從而推動園林綠化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陳國光,常璐,劉金來,等.楊樹栽培種植及管理技術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19(3):36.
[2]廖小龍,李斌,史開奇,等.伊犁地區(qū)引種9個楊樹無性系1年生扦插苗生長節(jié)律研究[J].綠色科技,2020(1):14-15.
[3]于雷,姜文皓,宋立志,等.滴灌覆膜對楊樹硬枝扦插育苗生長效應影響[J].湖南生態(tài)科學學報,2019,6(3):34-39.
[4]王劍峰.兩種硬枝扦插方式下的楊樹苗生長比較分析[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9,42(4):15-17,19.
[5]馬小芬,李艷杰,王柯力.楊樹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鄉(xiāng)村科技,2019(7):90-91.
Cutting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Poplar
Niu Jinjun
(The First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 Juancheng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Heze, Shandong, 274600)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greening in China, the afforestation area is also increasing gradually. Poplar,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e speci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forests because of its high ornamental value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At this stage, conventional plant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eedling raising techniques can no longer fully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afforest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lanting benefits of poplar,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reasonable cutting propagation methods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rate,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Juancheng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poplar cutting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poplar planting.
Poplar; Cultivation Management; Cutting Propagation; Main Points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6.29
S792.11
A
2095-1205(2022)06-87-03
牛金軍(1976- ),男,漢族,山東鄄城人,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林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