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英
(安順市農村能源工作站,貴州 安順 561000)
近年來,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增長,群眾生活條件日益改善,對果蔬品質的需求日益增加。辣椒營養(yǎng)豐富,具有各種營養(yǎng)元素。所以,它深受人民的普遍歡迎。栽培辣椒不但能適應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可以增加農戶經濟收入。然而,辣椒栽培過程中也面臨一定的問題。所以,有必要對辣椒栽培技術和發(fā)展狀況作出全面分析,以進一步提高辣椒栽培的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
對辣椒的種植,要注意種植行株距。一般大排70cm,小排40cm,平均株距為45cm至50cm,一般每畝栽培約五百棵,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掌握土壤溫度和濕度。夏季時因溫度較高,需進行降溫操作,應把溫度控制在28oC以下,以保證辣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另外,隨著辣椒長勢的強烈“無序”,為增加辣椒的生產和管理效率,也有必要對辣椒枝葉進行適當修剪。
辣椒的田間管理必須從結實初期到結果高峰期。為了保證辣椒的生長和穩(wěn)定性,必須在這個時期實施田間管理。這段時間還要注意辣椒的修剪。在辣椒生產高峰期,每30至40天追肥2至3次,追施硫酸鉀,1次重復施用10至15公斤的混合肥。通過對辣椒的生長、發(fā)育、果實給予足夠的營養(yǎng)和調節(jié)受精,可以提高辣椒果實的品質。特別是夏季,辣椒生長快,對土壤的要求高。因此,夏天不僅要注意辣椒的追肥,還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溫濕度。辣椒的追肥不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還可以提高土壤養(yǎng)分的輸送效率,促進辣椒的生長。因此,不能忽視土壤的松弛工作,將追肥與松土相結合,可以取得更好的生長效果。
辣椒的主要病害是立枯病、猝倒病、疫病以及病毒病。要有效控制這種病,首先必須提高辣椒本身的抗病性。其次,必須通過殺蟲劑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流行病。殺蟲劑可以殺死害蟲和細菌,特別是辣椒病毒病。辣椒感染霉菌的話,會破壞辣椒的莖、葉、果實,降低辣椒的生產量,甚至會死亡。因此,預防辣椒病蟲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土壤深耕和輪作。因此,在辣椒的整個生長發(fā)育周期中,必須重視辣椒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療。辣椒一旦發(fā)生病蟲害,應盡快采取相應措施,減少病蟲害的蔓延,確保辣椒健康成長。
隨著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和改進,由于播種技術的發(fā)展和對辣椒消費市場要求的提高,逐漸破壞了季節(jié)性氣候的影響。因此,海南島、廣西、廣東等地的氣候溫度全年都比較高。通過這種天氣優(yōu)勢,可以連續(xù)種植辣椒,為北部地區(qū)提供大量季節(jié)性辣椒需求,有效改善北部地區(qū)的辣椒供應市場短缺。另外,許多辣椒的種植面積也在擴大,覆蓋了全國很多地區(qū)。例如,在中國東北部,過去一年只能種一次。但為了改善這一氣候限制,溫室效應得到普遍應用,中國東北部的農民可以在嚴冬通過溫室效應種植辣椒。隨著中國傳統農業(y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辣椒的品種越來越豐富。我國開發(fā)生產了很多高品質的辣椒品種,許多新品種具有較強的抗蟲性、抗病性,大大改善了辣椒的品質和產量。
目前,我國辣椒的營銷方式依然是以市場交易為主,但這種營銷方法發(fā)展比較滯后。為改變這個局面,我國部分地方政府建設了一定的信息市場體系,運用網絡的優(yōu)勢發(fā)布關于辣椒產品的相關市場資訊,以及相關生產環(huán)節(jié)和產品的銷售價格等。利用網絡的模式,辣椒的產品銷售擺脫了以前市場的束縛。而且,使用網絡開展產品銷售也擴大了辣椒的產品銷售途徑和領域,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增進農戶的合作,為農民朋友增加經濟收益。另外,完善的信息市場體系還能夠準確地反饋辣椒市場動態(tài),與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大力進行宏觀調控,使辣椒種植與營銷更為合理,對維護辣椒市場的平穩(wěn)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
在當前辣椒生產技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狀況下,現代辣椒育種技術往往更注重于辣椒產量,對高產的辣椒苗木也更青睞。但是,由于當前農業(yè)技術的優(yōu)化以及辣椒生產的質量逐步提高,人們對辣椒品種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如不同的辣度、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造型等等。隨著當前辣椒栽培養(yǎng)殖科技的發(fā)達,辣椒種類也日益豐富,已經可以適應各種消費人群的不同需要,辣椒抗病蟲害水平也明顯提高,從而帶動了我國辣椒品質與產量的進一步提升。在選育方式上,以雜交為主進行選育,能夠有效增強辣椒的耐病蟲害性能,甚至增強了辣椒的抗儲運性能。
辣椒種類繁多,必須根據本地生產要求和市場需求進行挑選和栽培。一般而言,適應本地自然環(huán)境、產量高、抗病蟲害力強的品種能夠產生更大的栽培經濟效益。必須注意的是,因為北方地區(qū)冬天比較冷,如果在北方地區(qū)栽培辣椒,應該考慮辣椒的耐寒性,以保證辣椒在冬季時能夠順利生長發(fā)育;而在南方,則應選用較耐熱品種,以防止由于光照時段過長,而造成的辣椒植株死亡。
在辣椒栽培過程中,一般應選用地勢較高、干燥、耕作與排灌條件良好的土地。而栽培辣椒的土層深度宜限制在25cm以內。選擇較好的種植土壤后,還需要對土地進行合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按照有機肥的生產特點,每畝土地施入腐熟有機肥3.5—4噸、磷酸二銨30蠔、過磷酸鈣50埏、硫酸鉀20埏以及餅肥100娃。其中,大約60%的過磷酸鈣在耕作階段中需要當作基肥使用。在施肥過程中,壟寬約15cm,壟高1m。在壟溝內,基肥與有機肥及其他化肥再施用。若采用溫室技術栽培的辣椒,在播種前七日就應該對溫室進行滅菌,以避免溫室內滅菌管理不到位,降低了辣椒在溫室內的栽培效率和質量。
辣椒苗床要地勢平整,土層厚實,1年內不得種植過茄科、瓜類等蔬果。在種植辣椒時應進行土壤消毒,并確保苗床沒有病毒。苗床最宜建在蔬菜大棚內,寬度和深度適宜,土壤均勻、平整、堅實,且苗床內不得有垃圾、雜草等。接著,先預備好了一定比例的農家肥料和復合肥料,它們均勻地從床上的表面?zhèn)鞑?,在加?d塑料薄膜封閉的發(fā)酵作用后,再撒上約5cm深的細土表面苗床充分吸收后,在苗床的表面完成了準備工作。
種子先用清水浸漬約二十分鐘,然后取出洗凈,再繼續(xù)浸漬約4-5個小時。將種子晾干后,用1%的硫酸銀液再浸漬約十分鐘后。將種子重復洗滌七遍。再晾干約一天后,最后將種子置于53℃溫水中攪拌至溫度降到30℃,然后停止攪動,迅速沖洗干凈,再置于30℃水中消毒1h,以確保種子吸入充足的水分。接著再將洗滌后吸入的種子放在30℃的空氣中迅速萌發(fā),保證種子濕度,一般發(fā)芽為2個。在播種前,要先將床地面澆足底水。雨水充分浸透后,均勻地鋪好播種前暴露在床上面一粒長度約為1.5至2.0m,然后1m的土壤,然后再用橡膠膜撐在床面上以促進保溫和防止水分,最后再用一小拱覆蓋的苗床。種子通常在播種后約10至15天萌發(fā)。出苗速度前應調節(jié)好溫室溫度,一般維持在29℃;當種植幼苗出土50%以上時,應立即把小拱棚內的塑料膜全部拆下,拆膜應于上午或晚上完成。揭膜后,整個獨苗可在2至3d內同時進行。
出苗速度后,白天氣溫維持在23℃,而夜間氣溫則維持在18℃。而當氣溫過高時,小拱棚要進行通風降溫。種苗準備好后,應增加光照,并適當降低苗床濕度,以保持苗木正常生長發(fā)育,并適時預防獨苗枯萎病、突減病、病毒病、蚜蟲等病蟲害。當獨苗生長至8至10個真葉后,它們就開始分化。當分離苗出土時,首先要備好熟土加以篩選,并按10:1的比例摻入腐熟的農家肥。提苗定植時,先在苗床澆灌少許清水,以防提苗時破壞植株根部。接著,再將苗出土后栽植于10cm×10cm的營養(yǎng)缽中,每缽中栽植一株,并將其平整放置,倒入足夠的底水。后期缺水時,及時澆水,注意病蟲害防治。溫室辣椒育苗時間為10月上旬,第二年2月上旬定植花蕾,苗期120天。
在晴天和潮濕的日子里,當氣溫超過27℃時,可在晴天和潮濕的日子里限制相對濕度。當雨季溫度超過28℃時,在晴天和潮濕的天氣里可限制溫度。當雨季氣溫超過28℃時,在晴天氣溫里可限制。晴朗透氣時間一般為9:00-10:00,休棚時間通常為13:00-14:00;陰雨透氣時間一般晚于晴朗,關棚時間通常早于晴朗。棚內溫度越高,透氣孔體積越大;溫度越低,大尺寸越小,甚至無法透氣。
通常情況下,在良種苗木后第七天即可用慢速清水澆一次,并根據土壤濕度確定是否補水。當辣椒長至2.5厘米高時就必須澆水,并施肥。在保持土壤水分足夠的前提下,使用尿素改性和硫酸鉀,然后再使用三元復合肥。施肥時應每15天進行一次。同時在枝葉上噴0.3%磷酸二氫鉀或0.1%硼肥。在中后期根據土壤的水分狀況進行澆水,結合每一次澆水,每畝施用15kg磷酸二銨或復合肥。
辣椒的播種季節(jié),大多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之間。在夏季的辣椒栽培過程中,一般無須利用大棚進行栽培。而在秋季栽培中,需注意辣椒的栽培時間。辣椒的大棚栽培一般在十月下旬或十一月上旬進行,以趕上來年春天的辣椒上市,這樣不但能夠增加辣椒產量,而且還能夠緩解辣椒銷路困難,栽培操作上最好選擇在陽光明媚的時候開展,苗床最好在上午進行,以便于拔苗,并于下午進行栽培。
在辣椒栽培過程中,對栽培密度有特定的要求。過分稀疏則易耗費大量土壤資源,而過分密集則易擠占辣椒的生長發(fā)育空間,也不利于辣椒植株的正常生長。在通常情況下,辣椒種植在土壤溫度15℃以上進行。如土壤溫度不到15℃,則很容易出現生長發(fā)育遲緩和落花等問題,從而影響青椒的成熟程度。在栽培距離上,早熟品種行距宜控制在40cm至50cm,株距宜控制在26cm至33cm,每穴按一株至二株進行種植。而晚熟品種的行距則應控制在66cm至73cm,株距約為50cm至60cm,按每穴一株栽培。
修剪管理也是辣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如不重視修剪管理,則快速繁殖的植株會干擾辣椒幼苗的正常發(fā)育,從而引起辣椒病蟲害。在晴天修剪枝條,防止對植株產生危害,同時注意在晴天修剪枝條。
在辣椒栽培過程中,病害會給辣椒生產造成較大危害,所以很有必要進行病害預防。目前,辣椒的常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枯萎病等。根腐病也是辣椒栽培中比較普遍的病害之一。露天栽培的辣椒根腐病死亡率更高,此病一般出現于雨天,真菌會借助降雨擴散,造成辣椒根枯萎死亡。所以,預防要以雨天為關鍵,也可通過高溫悶棚和化學藥物等方法進行一定的防治工作。在辣椒發(fā)生矮化、萎凋等病癥時,也可以使用立克次體和惡戊等化學藥物達到防治效果。而青椒枯萎病也是青椒的常見病害之一。該種病不但會引起葉子枯死和掉落,同時還會對青椒根系產生破壞性影響,造成其腐敗和枯萎。為了預防枯萎病,首先要選在排灌良好、土地肥沃的地方栽培。然后,可在辣椒栽培區(qū)內鋪上塑料薄膜,以增加表面溫度和殺死病菌。最后,也可通過化學制劑加以防止和抑制,比如噴灑銅氨水溶液或高錳酸鉀。
在辣椒栽培過程中,常見的害蟲有蚜蟲、棉鈴蟲、煙青蟲等,要做好關鍵的害蟲防控,以減少害蟲傳播并導致辣椒減產。蚜蟲一般都會取食辣椒的葉片或嫩莖,造成辣椒葉子扭曲和枯死,生物制劑就可以進行防治,而棉鈴蟲則會危害辣椒的花蕾和果實,可噴灑滅幼脲l號溶液進行防治。煙青蟲為蛀果類害蟲,幼蟲會進入辣椒果實內,并產生大量糞便,使辣椒不能正常食用,控制煙青蟲可利用在蛹期破蛹,來降低蟲害的發(fā)生率。在煙青蟲危害嚴重時期,可噴六千倍的氰馬乳油加以預防。
政府部門要正確引導農戶深刻認識市場規(guī)律,按照市場情況合理安排辣椒種植規(guī)模,切實地把辣椒生產當成最適合種植的產業(yè)來抓,下更大力氣,制定切實可行政策措施,把產業(yè)建設作為全縣的工作重點。
辣椒行業(yè)的發(fā)展要以規(guī)格和品質取勝,建立產業(yè)化、集約化的產品運營管理模式。要根據規(guī)?;藴驶a的特點,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產業(yè)布局,選擇適銷對路的新品種,運用先進科學技術,以實現辣椒優(yōu)質高產,擴大市場經濟效益,提高農戶的產品和收入。
綜上所述,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日益改善,種植業(yè)的市場競爭也更加劇烈。溫室辣椒移栽也是一個很常見的種植方式。但目前在辣椒栽培過程中還面臨著若干科技問題,因此要求全國廣大的農村科技研究人員和辣椒種植者在生產實踐中進一步探討,對辣椒的生產技術與質量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從而總結出更科學、合理、適宜于本區(qū)域生產的辣椒栽培方式,以實現辣椒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