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國 宋子義
這封信是一位高管寫給淘汰員工的臨別贈言,言語間充滿惋惜和無奈。正如高管所說,淘汰你,與公司無關。
你入職我們公司時,是你“仗劍走天涯”,一年內(nèi)的第三次跳槽。我們公司是再生能源公司,通俗來說就是垃圾處理公司,對于你的入職,我作為公司高管非常重視,也對你寄予厚望。在管理上,我始終認為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會管理的領導。因此在第一個經(jīng)理向我反饋你的問題時,我將他訓斥了一頓。年輕一代怎么能用陳舊的管理方式?管理者要與時俱進,講究人性化管理。事實上,我也一直關注你,而且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但隨著不同管理者對你的負面反饋越來越多,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下面我把你來公司所經(jīng)歷的事情大致回顧一下。
你入職時我曾跟你談過,公司計劃重點培養(yǎng)你。于是讓你先從生產(chǎn)車間開始熟悉公司的運作情況,但你過于浮躁,總認為設備、工藝等一學就會。正巧我們公司投資百余萬元的全自動垃圾處理設備入廠,你在對原有設備不熟悉的情況下主動請纓擔任主操作,考慮到你跟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設備,也是一次歷練機會,于是我不顧眾人反對推薦你來承擔這個重要職責。
結果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你在獨立操作時,因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損壞。后來我聽說,在設備廠家的師傅來培訓時,你并沒有腳踏實地學習設備操作技能,最終導致了這次設備事故。
你自以為是的結果是,加上訂單交期的損失,我們公司因此損失了數(shù)十萬元。
公司不敢再讓你繼續(xù)負責重要設備,因為公司失敗不起。之后按你的想法,把你調(diào)到營銷部。由于行業(yè)市場競爭激烈,停滯不前就意味著被淘汰,因此公司特別注重員工的學習和培訓,但在公司組織的各種培訓活動中,你總是找借口不參加。要知道,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鐵飯碗,只有永遠的硬實力。一個人具備多少種技能,就有多大的生存空間。
你不肯學習的后果是,公司不敢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一個人的工作習慣決定職業(yè)前景。當以管理者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時,未來你就是管理者;當以員工的標準要求自己時,未來只能是員工。公司同意你進入營銷部后,沒想到你選擇了“躺平”。什么事情都能拖則拖,直到最后期限才忙中帶錯應付完。營銷工作在時間上相對自由,主要靠自我管理,可你每天只是應付性地走訪一下市場。天上不會掉餡餅,你眼饞的那些高薪收入,都是人家在背后付出了無數(shù)汗水、磨壞了多雙鞋子的結果。
你工作拖沓的結果是,你的業(yè)績在整個營銷隊伍里倒數(shù)第一。
你到營銷部不久,公司就接到了你所在片區(qū)經(jīng)銷商的投訴:本來已經(jīng)協(xié)商好第二天在廣場舉辦活動,但經(jīng)銷商上午等到九點都沒見到你。一問才知道,原來你因為家中有急事,只是匆匆跟自己領導打了聲招呼就離開了那座城市,但活動中因你離崗,導致一些工作并沒有做好安排交接,結果活動現(xiàn)場一團糟,經(jīng)銷商氣急敗壞,要求必須將你調(diào)離。如果說這一次確實因家中有事尚且情有可原,但你開發(fā)市場時遇到困難就退縮便無法再次原諒了。困難是什么?過去了是門,過不去就是檻。如果沒有困難要你干嗎?克服困難正是你存在的價值。
你半途而廢的結果是,任何事情都淺嘗輒止,不能專精,也許今天偷的懶只有在老來加倍償還時才能明白。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當下的位置,而是你的方向。你的職業(yè)化程度決定了自己位置的高低,對職業(yè)的敬畏程度決定了你在這條路上能走多遠。在經(jīng)銷商的極力反對下,原來的市場已經(jīng)不再適合你。經(jīng)你一再懇求,公司同意把你調(diào)往另一個市場。到新市場不久,你碰到了該市場經(jīng)銷商王總的一個數(shù)千萬元的城市競標項目,而你認為公司的技術能力無法達到標書要求,擅自將其否決了。后來王總走訪公司時,閑談中聊起這個項目,才知道事實上公司完全可以依靠合作機構來解決這個技術問題。經(jīng)銷商王總當即火了,他直接損失300多萬元。
你不能及時反饋的結果是,給經(jīng)銷商和公司均造成了重大損失。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總結才是。你總結提升的能力決定了自己未來成就的大小。因此永遠不要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否則跌倒后也許很難再爬起來。
由于多年合作關系,王總不會因為那一件事就提出與我們公司終止合作。但四個月后發(fā)生的另一件事讓王總徹底心涼。你在上個月幫王總競標一個項目時,有一個重要的技術參數(shù)是錯誤的,項目答疑時被對方專家當場指出,好在是王總朋友的項目,最后總算保住了。但之后王總參與競標的另一個項目,錯誤的參數(shù)仍然被復制到新項目書中,因此項目的性能受到對方專家質(zhì)疑,項目自然無果而終。
你一錯再錯的結果是,公司損失了一個合作多年的優(yōu)質(zhì)經(jīng)銷商。
責任是一面鏡子,能清晰地照出一個人價值的高低。你能承擔的責任有多大,你未來的前景就有多廣闊。有時候,人家希望你留下并非是離了你不行,而是希望給彼此多留個機會。不信回頭看看你離開的那些公司,不是照樣風生水起嗎?
在工作中,錯了就是錯了,誰還沒有犯錯的時候?“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問題是,你為什么犯了錯誤還不肯承認?不承認錯誤,以后如何糾正?經(jīng)銷商王總為什么毅然決定跟公司終止合作?原因就是本來以你主導制作的標書,其中專業(yè)領域的參數(shù)錯了,你卻將責任推到審核者王總頭上。
你推卸責任的結果是,公司重要工作再也不敢交到你手上,你也就再沒責任可推。
當一個人謊言被揭穿的時候,也是他被孤立的時候。當人們不再信任他時,他損失的不僅是個人聲譽,還有很多機會。關于經(jīng)銷商王總那個損失300多萬元的城市垃圾處理競標項目,公司后來追查該事件的過程及原因時,你居然信誓旦旦地說是王總認為競標不可能成功而主動放棄的。不得已,公司只能將你調(diào)整到打掃衛(wèi)生的環(huán)衛(wèi)崗位。我也知道,你這次委曲求全大概率是因為你找工作時碰壁次數(shù)太多,不得不服從公司安排。
你謊言欺騙的結果是,一個嚴重缺乏人才的公司,卻不得已將一個大學生調(diào)整到邊緣崗位。
一個精神貧瘠的人只剩下玻璃般的自尊心,且一碰就碎。但在一個以效益為主的企業(yè)里,沒人會為你的情緒和個性買單。
也許在你眼里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最終公司決定讓你離開。起因是,這次現(xiàn)場改善小組在檢查宿舍衛(wèi)生時,你堵著門不讓進去,而且態(tài)度極其惡劣。其實公司提倡宿舍整潔有序并不僅僅是保持表面衛(wèi)生這么簡單,而是希望通過一個人的行為進而影響他的思維方式,做事有條理,工作有效率。
本事不大、脾氣不小的結果是,只能請你另謀高就。因為承受不起,我們只能避而遠之。
我作為一個管理者鄭重地告訴你:淘汰你,與公司無關,因為你已經(jīng)被社會所淘汰。你可以認為公司不夠包容,或者認為我們的管理能力有問題,此處廟小,容不下你的鴻鵠大志。
作為一個長輩,我也發(fā)自肺腑地奉勸你,你的路沒人替你選擇,也沒人替你踐行,一個人付出多少心力,就會有多少收獲!最后,建議你好好反思,祝你事業(yè)有成!
Ma
2022年6月28日
(摘自《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