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鶴迪,寧珍珍,李金銘,關 玉,賀家華,趙頌寧,劉靜波,張 婷*
(1 吉林省營養(yǎng)與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 長春 130062 2 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長春 130062)
卵白蛋白(OVA)是蛋清蛋白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占總蛋白含量的54%~63%,其分子質量為45 ku,由385 個氨基酸殘基構成,等電點在4.5~4.8 之間[1]。OVA 是蛋清蛋白中唯一含有自由巰基的蛋白,具有優(yōu)良的結構和生物活性以及易得性,能夠有效調節(jié)多相體系的質地和結構[2]。同時,OVA 含有合適比例的疏水基團和親水基團,可以快速吸附在油滴表面,從而形成良好的乳液[3]。與化學合成的乳化劑相比,蛋白質乳液更加安全、健康。穩(wěn)定的蛋白質乳液體系可廣泛用于食品、化妝品和醫(yī)藥領域。然而,當體系的溫度、pH 值和離子強度等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時,由于維持乳液穩(wěn)定性的主要作用力被破壞,乳液會出現(xiàn)聚集、沉淀、析出、破乳等現(xiàn)象,使得產(chǎn)品穩(wěn)定性下降[4-7]。Li 等[8]發(fā)現(xiàn)加熱和環(huán)境pH 值會顯著破壞OVA 乳液的穩(wěn)定性,在60 ℃加熱條件下,乳液會出現(xiàn)破乳現(xiàn)象,同時在到達等電點時會出現(xiàn)較大粒徑,乳液發(fā)生聚集。Ozturk 等[9]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pH 值和鹽離子濃度顯著影響乳清蛋白乳化體系的穩(wěn)定性,在pH 值接近等電點時會發(fā)生明顯分層,在鹽離子濃度大于200 mmol/L 時,乳液也會出現(xiàn)稀薄的油脂分層。李宛蓉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乳清分離蛋白-稻米油Pickering 乳液熱穩(wěn)定性差,在鹽離子環(huán)境下,粒徑顯著增大,穩(wěn)定性降低。蛋白質乳液穩(wěn)定性的降低,會嚴重影響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如何有效提升蛋白質乳液的穩(wěn)定性,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研究表明,在乳液體系中添加多酚類化合物,可促使多酚-蛋白復合物的形成,從而提高蛋白質乳液的穩(wěn)定性。多酚是植物體內(nèi)的次級代謝產(chǎn)物,是具有不同數(shù)量羥基芳香環(huán)化合物的統(tǒng)稱,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茶、豆科類以及中草藥等植物內(nèi)[11]。多酚與蛋白質分子間發(fā)生氫鍵、疏水相互作用,π 鍵、離子鍵和共價鍵等多種相互作用[12]。多酚種類及結構導致的蛋白結合能力和結合方式的變化,極大地影響蛋白質-多酚復合物的乳化穩(wěn)定性等加工功能特性[13]。顧璐萍[3]利用兒茶素修飾蛋清蛋白并制備兒茶素-蛋清蛋白接枝物乳液,發(fā)現(xiàn)該乳液體系具有良好的耐熱性,50~90 ℃處理時乳液粒徑變化較小,液滴分散性良好;物理穩(wěn)定性更高,不易聚集;鹽離子穩(wěn)定性也有較好地提升,在100 mmol/L 濃度下才開始出現(xiàn)粒徑急劇增加的現(xiàn)象。Chen 等[14]制備OVA-單寧酸(TA)復合物,發(fā)現(xiàn)雖然OVA-TA 復合物的乳化性有所降低,但是其乳化穩(wěn)定性顯著增強,利用該復合物制備的納米乳液,在OVA 等電點附近的穩(wěn)定性明顯提高。劉雷等[15]將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添加至α-乳白蛋白為乳化劑的乳液中,結果發(fā)現(xiàn)加入適宜比例的EGCG 可以顯著提高乳液穩(wěn)定性。鞠夢楠等[16]制備大豆分離蛋白與花青素的共價復合物,以此制備Pickering 乳液,乳液脂滴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穩(wěn)定性提高。
綠原酸(CA)是肉桂酸和奎寧酸縮合酯化形成的酚酸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咖啡和杜仲等植物中[17]。研究表明,CA 可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改善蛋白質的乳化特性,從而提高蛋白質乳液的乳化穩(wěn)定性。陳衛(wèi)軍等[18]利用CA 制備乳清分離蛋白-CA 復合物,發(fā)現(xiàn)該復合物的熱穩(wěn)定性、抗氧化活性、乳化性和乳化穩(wěn)定性均顯著提高。李楊等[19]研究了不同CA 濃度對黑蕓豆蛋白乳化性的影響,隨著CA 濃度的增加,復合物的粒徑分布變得更加均勻,乳化性顯著提高。Liu 等[20]發(fā)現(xiàn)利用乳清蛋白-CA 復合物制得的乳液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同時乳液的凍融穩(wěn)定性、鹽離子穩(wěn)定性、熱穩(wěn)定性和貯藏穩(wěn)定性均得到改善。
本研究以OVA 與CA 為研究對象,通過非共價結合方式制備OVA-CA 復合物,利用多種光譜學方法分析OVA 和CA 之間的相互作用,明確二者間分子互作對OVA 蛋白結構的影響。以OVACA 復合物為原料制備W/O 乳液,并考察該體系的pH 穩(wěn)定性和鹽離子穩(wěn)定性,進一步明確OVA和CA 分子互作對其乳液穩(wěn)定性的影響,為OVA乳液的開發(fā)應用提供參考,為OVA 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拓展提供新思路。
卵白蛋白(Ovalbumin,OVA,98%),美國Sigma 公司;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CA,≥98%),上海源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大豆油(金龍魚),長春市歐亞超市(西安大路店)。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級。
FJ300-SH 高速分散機,上海標本模型廠;納米激光粒度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HYQ-3110 渦旋混合器,賽伯樂(上海)儀器有限公司;F-7100 熒光光譜儀,日本日立公司;MOS-500 圓二色光譜儀,法國Biologic 公司;IRPrestige-21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日本島津公司。
1.3.1 OVA-CA 復合物的制備 使用磷酸鹽緩沖溶液(PBS)(0.02 mol/L,pH 7.0)溶解OVA,放置在4 ℃冰箱過夜儲藏以確保完全水合,得到100 μmol/L 的OVA 儲備液。使用磷酸鹽緩沖溶液(0.02 mol/L,pH 7.0)溶解CA,分別配制得到10,100,1 000,2 000,3 000 μmol/L 的CA 溶液,使用時現(xiàn)配現(xiàn)用,避光保存。將OVA 與不同濃度的CA以體積比1∶1 混合,充分混勻后在室溫下(25 ℃)反應1 h,即得到OVA-CA 復合物溶液,此時蛋白質終濃度為50 μmol/L。
1.3.2 熒光光譜 利用PBS 緩沖液將OVA-CA復合物溶液稀釋至蛋白質終濃度為10 μmol/L,采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參數(shù)設定:激發(fā)波長分別為280 nm 和295 nm,激發(fā)和發(fā)射狹縫寬度為5 nm,電壓為400 kV,收集速率為1 200 nm/min。掃描范圍為290~450 nm 和300~450 nm。測定OVA溶液、CA 溶液和OVA-CA 復合溶液的熒光強度。溶液中OVA 作為熒光物質分子和猝滅劑CA 分子發(fā)生相互碰撞引起的熒光猝滅過程由Stern-Volmer 方程描述[21]:
式中,F(xiàn)0和F——不存在猝滅劑和存在猝滅劑時,OVA 溶液的熒光強度;[Q]——猝滅劑濃度,mol/L;Kq——雙分子猝滅速率常數(shù),L/(mol·s);τ0——不存在猝滅劑時熒光分子的壽命,通常為1×10-8s。
當熒光物質分子為生物大分子時,其最大擴散碰撞猝滅常數(shù)為2×1010L/(mol·s),因此,將上述公式計算得到的Kq與之比較,若Kq>2×1010L/(mol·s),則屬于靜態(tài)猝滅,若Kq<2×1010L/(mol·s)則屬于動態(tài)猝滅。
對于靜態(tài)猝滅,可通過下式計算得到結合常數(shù)Ka和結合位點數(shù)n:
式中,F(xiàn)0和F——不存在猝滅劑和存在猝滅劑時,OVA 溶液的熒光強度;Ka——表觀結合常數(shù),L/mol;n——結合位點數(shù);[Q]——猝滅劑濃度,mol/L。
1.3.3 同步熒光光譜 利用同步熒光光譜測定OVA-CA 復合物的色氨酸與酪氨酸殘基的熒光光譜。利用PBS 緩沖液將OVA-CA 復合物溶液稀釋至蛋白質終濃度為10 μmol/L,分別掃描△λ=15 nm 和△λ=60 nm。
1.3.4 圓二色譜 利用PBS 緩沖液將OVA-CA復合物溶液稀釋至蛋白質終濃度為10 μmol/L。在室溫下,磷酸鹽緩沖體系(0.02 mol/L,pH 7.0)中,分別掃描190~250 nm 范圍內(nèi)OVA 溶液和OVAC A 復合物溶液的圓二色譜,通過在線DICHROWEB 網(wǎng)站(http://dichroweb.cryst.bbk.au.uk/html/home.shtml)計算樣品中α-螺旋、β-折疊、β-轉角和無規(guī)則卷曲的比例。
1.3.5 紅外光譜法 稱取2 mg 凍干的OVA-CA復合物固體樣品,再加入一定量的溴化鉀,研磨成均勻粉末,壓制成薄片,再用紅外光譜儀做全波段掃描(400~4 000 cm-1),掃描次數(shù)32 次[22]。
1.3.6 表面疏水性測定 參考Liu 等[23]的方法測定OVA-CA 復合物的表面疏水性。將樣品溶液用PBS 溶液分別稀釋到OVA 終濃度為5,10,15,20,25 μmol/L。取上述稀釋液1 mL 分別加入5 μL 的ANS 溶液,混勻后避光反應15 min,測定樣品的熒光強度。參數(shù)設定:激發(fā)波長390 nm,發(fā)射波長470 nm,激發(fā)和發(fā)射狹縫寬度5 nm,電壓700 kV,收集速率2 400 nm/min,掃描范圍400~650 nm。以蛋白質濃度為自變量,熒光強度為因變量,擬合得到一次函數(shù),擬合線斜率為表面疏水性的數(shù)值H0。
1.3.7 乳液的制備 使用PBS 溶液分別配制1.1 mmol/L 的OVA(Acros organics)溶液和0.11,1.1,11,22,33 mmol/L 的CA 溶液。將OVA 與CA 以體積比1∶1 混合,充分混勻后在室溫下(25 ℃)避光反應過夜。選擇大豆油作為油相,油/水比為10%(體積分數(shù)),使用高速均質機在12 000 r/min 下均質1 min,得到不同濃度CA 濃度的乳液。
1.3.8 粒徑、電位的測定 用Zetasizer 納米粒度儀測定乳液的平均粒徑和電位。使用PBS 緩沖溶液將OVA 乳液及OVA-CA 乳液稀釋20 倍,稀釋液在儀器內(nèi)進行120 s 的平衡,然后在25 ℃下收集至少8 次連續(xù)讀數(shù)。參數(shù)設定為顆粒吸收率0.001,顆粒折射率1.470,分散劑折射率1.330[24]。
1.3.9 物理穩(wěn)定性 儲藏穩(wěn)定性:將新鮮制備的乳液放置在常溫環(huán)境下(25 ℃),在固定時間進行拍照并觀察乳液狀態(tài)。
鹽離子穩(wěn)定性:分別取OVA 乳液OVA-CA乳液3 mL,分別向其中添加0.05,0.1,0.5 mol/L NaCl 溶液1 mL。混勻后在室溫下靜置6 h,分別測定不同NaCl 濃度下的粒徑及其PDI 值。
pH 穩(wěn)定性:分別取OVA 乳液和OVA-CA 乳液,使用1 mol/L NaOH/HCl 調節(jié)乳液pH 值至2,4,6,7,8。搖勻后在室溫下靜置6 h,分別測定不同pH 值條件下的粒徑及其PDI 值[25]。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3 次平行試驗結果的平均值,試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s,n=3)表示。用SPSS 18.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顯著性分析,P <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在280 nm 和295 nm 的激發(fā)波長下,蛋白質分子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殘基會產(chǎn)生熒光。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多酚,多酚作為猝滅劑會導致熒光強度降低,因而可以通過熒光強度的變化考察蛋白質與多酚之間的相互作用。OVA 與CA 的熒光猝滅圖見圖1a 和圖1b。加入CA 后,OVA 的熒光強度隨CA 濃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且CA 的加入引起了最大發(fā)射峰出現(xiàn)了輕微的紅移現(xiàn)象(從332 nm 至335 nm),這說明色氨酸和酪氨酸殘基的微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輕微改變,色氨酸和酪氨酸殘基逐漸從內(nèi)源疏水區(qū)轉移至親水性區(qū)域,這可能是由OVA 和CA 之間的疏水相互作用引起的[8]。
小分子與蛋白質相互作用過程中會出現(xiàn)蛋白質熒光猝滅現(xiàn)象,猝滅類型包括動態(tài)猝滅和靜態(tài)猝滅。由圖1c 可以看出,CA 和OVA 相互作用的Stern-Volmer 曲線為非典型的直線關系,R2=0.796/0.779,表明二者的相互作用并非由分子擴散和碰撞導致的動態(tài)猝滅主導[26-27]。此外,由表1可以看出猝滅速率常數(shù)Kq值為4.28×1010L/(mol·s)/24.84±0.27×1010L/(mol·s),大于最大動態(tài)猝滅速率2.0×1010L/(mol·s)。因此,可以看出CA 和OVA 在結合過程中形成了復合物,從而引起靜態(tài)熒光猝滅[28]。由280 nm 下結合位點數(shù)n=1.04 可知(表1),CA 和OVA 的結合比例為1∶1。同時,2 個氨基酸殘基的結合位點數(shù)之間存在一定差異,表明CA 的結合位點可能更接近OVA 分子中的色氨酸殘基,這也與OVA 分子中色氨酸主要分布在OVA 外層,而酪氨酸主要存在于OVA 內(nèi)部有關。
圖1 CA 對OVA 內(nèi)源熒光的猝滅作用Fig.1 Quenching effect of CA on OVA's intrinsic fluorescence
表1 CA 與OVA 相互作用的相關常數(shù)Table 1 Correlation constant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 and OVA
同步熒光光譜可以用于判斷OVA-CA 復合物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殘基周圍微觀環(huán)境的變化,其中△λ=15 nm 表示酪氨酸殘基的特性,△λ=60 nm 表示色氨酸殘基的特性。由圖2可知,隨著CA濃度的增加,OVA 的2 種熒光均產(chǎn)生猝滅現(xiàn)象。CA 的引入不會改變峰形,而最大發(fā)射峰的位置會有一定的偏移,說明CA 使得色氨酸和酪氨酸殘基所處的微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此外,對比2 種氨基酸殘基的熒光猝滅程度,可以發(fā)現(xiàn),色氨酸的熒光猝滅程度更強,因此猜測色氨酸殘基的位置更接近CA 的結合位點,其結果與熒光光譜結果一致。
圖2 不同CA 濃度的OVA-CA 復合物的同步熒光光譜Fig.2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OVA-CA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CA concentrations
如圖3所示,當OVA 與CA 的摩爾比為1 ∶0.1 時,疏水性顯著增加(P <0.05)。這可能是低濃度多酚條件下,CA 的引入改變了OVA 的空間結構,使得內(nèi)部的疏水基團暴露出來,導致表面疏水性H0增加。而當OVA 與CA 的摩爾比從1∶1 逐漸增加到1∶30 時,蛋白質表面疏水性隨著CA 濃度的增加而降低,Chang 等[29]和Wei 等[30]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隨著多酚濃度增加,OVA-阿魏酸復合物和牛奶蛋白-茶多酚復合物的表面疏水性也逐漸降低。CA 的加入改變了OVA 的三級結構,使得OVA 的聚集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CA 很可能通過疏水相互作用與OVA 的疏水區(qū)域結合,因此ANS熒光探針的結合位點逐漸減少,從而降低了表面疏水值。這也表明疏水相互作用是OVA-CA 復合物的主要作用力之一。
圖3 不同CA 濃度的OVA-CA 復合物的表面疏水性Fig.3 Surface hydrophobicity of OVA-CA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CA concentrations
圓二色譜是分析多酚與蛋白質相互作用,以及表征蛋白質二級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分析手段。由圖4a 可以看出,加入不同濃度CA 后,OVA在210~230 nm 波長處的吸收峰強度發(fā)生改變,且呈現(xiàn)濃度依賴性,說明CA 與OVA 發(fā)生了相互作用,并對OVA 的二級結構產(chǎn)生了影響。加入CA后,α-螺旋的含量從1.3%±0.29%提高至1.93%±0.21%,β-折疊的含量從31.65%±0.35%降低至27.93%±0.84%。當OVA∶CA 小于1∶1 時,CA 的引入對α-螺旋和β-折疊的含量影響較小。而隨著CA 逐漸增加(>1∶10),OVA 的二級結構出現(xiàn)顯著變化(P <0.05)。CA 主要影響OVA 結構中的α-螺旋和β-折疊。α-螺旋的變化主要是由于蛋白質分子內(nèi)氫鍵導致的,α-螺旋含量越高,蛋白質分子內(nèi)氫鍵作用越強,分子結構越緊密。此時,OVA 蛋白中的疏水性位點被更多地包裹起來,從而表現(xiàn)出較低的表面疏水性,這與表面疏水性的結果(圖3) 一致。而β-折疊的變化主要與分子間氫鍵有關,β-折疊含量降低表示蛋白質分子間氫鍵作用減弱,蛋白質分子間的聚集程度有所降低[31-32]。這也進一步表明,CA 與OVA 之間產(chǎn)生氫鍵相互作用,并改變OVA 的二級結構。
圖4 不同CA 濃度的OVA-CA 復合物的圓二色譜圖Fig.4 Circular Di chromatograms of OVA-CA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CA concentrations
紅外光譜可以進一步分析OVA 構象的變化。酰胺Ⅰ帶(1 600~1 700 cm-1)和酰胺Ⅱ帶(1 500~1 600 cm-1)常被廣泛用于定性和定量評估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如圖5所示,不同濃度的CA 與OVA形成的復合物的紅外光譜圖顯示出比較明顯的差異。首先,3 300 cm-1位置出現(xiàn)偏移,這表明OVA與CA 之間同時存在氫鍵相互作用[33]。另外,酰胺Ⅰ帶和酰胺Ⅱ帶的峰值均出現(xiàn)紅移現(xiàn)象,這說明OVA 與CA 發(fā)生了疏水相互作用,并且OVA 的二級結構發(fā)生改變[34]。進一步對OVA 以及OVA-CA復合物的蛋白質二級結構進行定量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CA 的引入主要改變了β-折疊的含量,β-折疊的比例從0.50 逐漸減小至0.36,猜測這可能與OVA 和CA 反應產(chǎn)生的氫鍵作用有關。
圖5 不同CA 濃度的OVA-CA 復合物的紅外光譜圖Fig.5 Infrared spectra of OVA-CA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CA concentrations
表2 不同CA 濃度的OVA-CA 復合物的酰胺Ι 帶紅外光譜擬合結果Table 2 Fitting results of amide I band infrared spectra of OVA-CA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CA concentrations
如圖6所示,乳液的粒徑與CA 濃度成正相關關系,隨著多酚濃度的增加,粒徑逐漸增大。當OVA∶CA=1∶0.1 時,乳液粒徑最小,且顯著小于OVA 乳液粒徑;當OVA∶CA=1∶30 時,乳液粒徑最大,且超過OVA 乳液粒徑的大小。當OVA∶CA=1∶0.1 時,OVA-CA 復合物的表面疏水性增加,乳化能力隨即提高。此時OVA-CA 復合物的界面性質提高,為乳液的油水界面提供了更強的相互作用,從而起到抑制乳液聚集的作用,最終導致乳液粒徑減小[16]。隨著CA 濃度的增加,OVA 的結構更加緊密,卵白蛋白的球形結構在乳液的油水界面難以展開,因此乳化能力逐漸降低[35]。此外,隨著CA濃度的增加,過多的羥基可能會導致更大聚集體的形成[36],乳液粒徑逐漸增加。同樣,CA 的加入使得PDI 值出現(xiàn)了與粒徑相同的變化趨勢,當OVA∶CA=1 ∶0.1 時,乳液粒徑最小且PDI 值最小,此時的乳液具有更強的穩(wěn)定性以及更好的分散性。
圖6 不同CA 濃度下乳液粒徑、PDI 值、電位的變化Fig.6 Changes of emulsion particle size,PDI value,and potential under different CA concentrations
乳液體系均為負電,表明液滴之間存在靜電排斥作用,而隨著CA 濃度的增加,電位出現(xiàn)了逐漸減小的趨勢。因此,低濃度的CA 制備的OVACA 復合物乳液更加穩(wěn)定。故本研究選擇OVA∶CA為1∶0.1 的比例,用于后續(xù)乳液的表征及穩(wěn)定性的研究。
儲藏穩(wěn)定性的提高對擴展乳液的應用有著重要影響。如圖7a 所示,分別記錄OVA 乳液和OVA-CA 乳液在0,3,5,7 d 的狀態(tài)。OVA 乳液在3 d 出現(xiàn)了顯著的改變,乳液出現(xiàn)結塊分層的現(xiàn)象,此時乳液狀態(tài)不穩(wěn)定。這可能是由于卵白蛋白單獨作為乳化劑無法起到長時間穩(wěn)定油脂的作用。OVA 乳液的液滴在儲藏過程中會發(fā)生聚集,從而導致乳液狀態(tài)不穩(wěn)定。而OVA-CA 乳液在室溫條件下始終保持乳液狀態(tài)穩(wěn)定,在儲藏7 d 內(nèi)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此外,儲藏期內(nèi),OVA 乳液的顏色有變黃的趨勢,這可能與蛋白質及油脂氧化有關。CA 是一種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CA 的引入極有可能增強OVA-CA 復合物抗氧化活性,從而抑制乳液中的蛋白質和油脂的氧化,因此顏色沒有明顯變化。綜上所述,OVA-VA 乳液具有比OVA乳液更好的儲藏穩(wěn)定性。
鹽離子和pH 值是影響乳液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工手段。鹽離子和pH 穩(wěn)定性將決定乳液的使用領域和應用范圍。通過考察不同鹽離子濃度和不同pH 環(huán)境下的乳液粒徑和PDI 值的變化,來評價乳液的穩(wěn)定性。不同pH 值處理會改變蛋白質表面的電荷數(shù),從而影響靜電相互作用和氫鍵的穩(wěn)定性,進而影響乳液的穩(wěn)定性。如圖7b 所示,在pH=2~8 范圍內(nèi),OVA-CA 復合物乳液的粒徑和PDI 值均小于OVA 乳液,OVA-CA 復合物乳液表現(xiàn)出更強的pH 穩(wěn)定性。在pH 4 時,OVA 乳液和OVA-CA 乳液的粒徑增大,此時可能由于接近OVA 的等電點所致,而OVA-CA 的粒徑仍然小于OVA 乳液,穩(wěn)定性更高。在pH 7 時,OVA 乳液的粒徑和PDI 值最大,說明此時OVA 出現(xiàn)了聚集現(xiàn)象,而OVACA 乳液的粒徑變化較小,這可能是由于OVA-CA的靜電相互作用抑制了OVA 的聚集。如圖7c 可知,CA 的加入顯著提高了乳液的鹽離子穩(wěn)定性。在OVA 乳液中,隨著鹽離子濃度的增加,OVA 乳液的粒徑先增加后減少。鹽離子的加入產(chǎn)生的靜電屏蔽效應影響了液滴之間的靜電相互作用[37],在不同鹽離子濃度下,乳液的粒徑變化十分明顯,表現(xiàn)出不穩(wěn)定的趨勢。而在OVA-CA 復合物乳液中,鹽離子濃度對乳液粒徑的影響并不明顯,表明OVA-CA 復合物可以有效地提高乳液的鹽離子穩(wěn)定性。
圖7 OVA 乳液和OVA-CA 的物理穩(wěn)定性:常溫條件下乳液儲藏7 d 的樣品圖(a)、pH 值對乳液粒徑的影響(b)、不同鹽離子濃度對乳液粒徑的影響(c)Fig.7 The physical stability of OVA emulsion and OVA-CA emulsion:Sample pictures of emulsion stored for 7-day at room temperature (a),effect of pH value on emulsion particle size (b),different salt ion concentration on emulsion particle (c)
利用OVA-CA 復合物制備得到具有良好物理穩(wěn)定性的乳液體系。通過熒光光譜法、同步熒光光譜法、圓二色譜法、紅外光譜法明確了OVA 與CA 之間的相互作用。與OVA 乳液相比,OVA-CA乳液具有更好的pH 穩(wěn)定性和鹽離子穩(wěn)定性。該研究結果有望為以OVA 為代表的蛋清蛋白加工功能性提升提供一定數(shù)據(jù)支持,為蛋清蛋白在食品乳液體系中的應用提供一定參考,為OVA 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領域拓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