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呂晶
(沙洲職業(yè)工學院 江蘇蘇州 215600)
張家港市從率先提出文明城市概念,到創(chuàng)造“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的“張家港經驗”,再到成為唯一六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的縣級市,被中宣部譽為“一面永不褪色的紅旗”[1]?;趯Α叭珖拿鞯浞冻鞘小眲?chuàng)建的迫切需要,張家港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zhàn),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尋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突破口,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當前,大型賽事的承辦成為構建城市形象的有力推手,其具有的“催化劑效應”受到了越來越多城市的青睞[2]。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建設具有深遠影響,首先,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體育發(fā)展具有顯著影響。例如,肖鋒等[3]、景益科[4]闡述了大型體育賽事對舉辦城市的體育競爭力具有顯著影響;還有學者認為[5],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對政府主體會有明顯的提升和促進作用,其既可以解決城市居民的就業(yè)問題,也可以提升城市人口素質。以上都是承辦體育賽事對城市建設的影響,根據查閱的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標準發(fā)現,體育對城市的影響,將影響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由此可見,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將有效助推張家港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因此,作為全國文明城市的率先領跑者,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打造知名品牌賽事,提升居民參與度、滿意度以及幸福度,成為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新的突破口和突圍點。
當前,張家港步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關鍵時期,面對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更好地借鑒城市建設的機遇,實現城市均衡化發(fā)展,是當前張家港城市建設服務者工作努力的方向,也是時代賦予人們的歷史使命。張家港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chuàng)建的意義和作用遠遠超出城市文明范疇,它不是城市文明辦一家的工作,而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眾多部門,需要統籌協調,強化各級政府、各部門的職責,調動政府、社團、社會、公民個體的積極性,而推動大型體育賽事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更廣泛、更深入,有利于實現城市體育快速發(fā)展,居民幸福度顯著提升,最終助力張家港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首先,其是張家港順應文明典范城市發(fā)展形勢的必然選擇。有學者指出,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事關大局、影響深遠,必須創(chuàng)則必成、不留退路[6]。這是提升文明品牌影響力的迫切需要,必須以創(chuàng)成“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過硬實績,在新一輪創(chuàng)建周期中率先突圍、脫穎而出,進一步提升“文明張家港”的影響力[7]。其次,張家港文明典范城市的創(chuàng)建,迫切需要新鮮“血液”的融入,文明典范城市的創(chuàng)建,絕不只是政府部門的工作,其涉及城市發(fā)展的諸多方面,體育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助手,有必要為文明典范城市的創(chuàng)建貢獻綿薄之力。最后,城市發(fā)展需求的不斷升級和細化,倒逼大型體育賽事助推張家港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的開展。
城市文化需要從三方面進行建設,首先是器物層面,賽事通過組織、宣傳能夠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不僅能夠推動場館的普及性建設以及體育用品制造業(yè)的開展,而且能夠營造參與體育運動的氛圍,推動全民參與體育健身,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其次是精神層面,賽事倡導的公平、公正、公開的體育精神,運動員展現的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顯然與城市文化健身強調的“自由、平等、法治”等精神不謀而合。例如,特色體育小鎮(zhèn)的建設,離不開體育精神的陪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經過上百年的賽事沉淀,溫布爾登市的歷史文化已經與網球運動完美融合,一提到溫布爾登,人們就會想起網球運動,形成了特有的“溫網文化”[8]。最后是規(guī)章制度層面,賽事組織管理過程中,蘊含的規(guī)章制度融入城市文化建設中具有顯著影響,如競技體育領域中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管理,融入城市文化建設中能夠很好地彌補城市文化輻射的不足,不僅如此,賽事的承辦理念能夠很好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質,如北京奧運會的承辦理念,能夠很好地提升北京這座文明城市的文化素養(yǎng),把綠色奧運精神展示得淋漓盡致。
后疫情時代,生命的質量問題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城市快節(jié)奏的發(fā)展,使得人們的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體育以其強身健體、祛除疾病、調節(jié)心理以及滿足團隊歸屬感、認同感等特有屬性,得到了廣大人民的青睞。城市通過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把體育活動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能夠大幅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度指數。另外,承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夠提升居民對體育賽事的認識,促進群眾體育的參與度,提升居民的體育素養(yǎng),正如曹慶榮等[9]強調“成功的賽事還能產生良好的‘心理收入’,比如增加市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等”。史立峰等[10]也指出,2014年,南京奧青會的教育功能強調該賽事的成功舉辦將促進群眾學習體育、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顯然,大型體育賽事的開展對體育基礎設施的普及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不僅如此,通過運動氛圍的營造以及推進全民健身工作的開展,對提升居民生活具有積極的作用。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必然會帶動經濟的發(fā)展,無論是場館的運營、賽事的組織,還是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衣食住行,都牽動城市經濟的運營。顯然,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能夠提升居民的收入以及促進初級城市居民就業(yè)等。例如,體育產業(yè)因其門檻低,融合度、適配性較大,與其他產業(yè)融合,能夠解決大量就業(yè)問題,能夠解決城市化過程中大批農轉非人口的就業(yè)問題,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得到保障。不僅如此,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能夠促進城市形成體育產業(yè)集群和相應的產業(yè)鏈,促進城市體育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和整合,從而建立體育特色鄉(xiāng)鎮(zhèn),進一步帶動觀光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促進城市經濟的協調、有序、健康發(fā)展。
大型體育賽事組織和管理,需要城市居民的全方位支持和服務,通過參與賽事服務,促進城市光輝形象的塑造。賽事服務需要政府部門和業(yè)界人士的參與,政府通過積極參與賽事服務,加強與城市居民的接觸和交流,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加深城市居民對政府的信任和認可。業(yè)界人士以及賽事志愿團隊的服務,能夠提升大型體育賽事承辦的質量,加大全國各地運動員和教練員對承辦城市的認可和信任,通過有序且健康地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夠使承辦城市的文化和管理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參與群眾,讓其很好地塑造高大的形象,從而影響城市光輝形象的建立。
步入新時代,張家港已連續(xù)六次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張家港針對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做了多次動員,市委書記從文明創(chuàng)建的時代趨勢入手,指出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針對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需要,加之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建設具有顯著影響,當下有必要深入賽事與城市文化融合發(fā)展的思考,制定相應的政策方針,助推張家港勇奪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桂冠。針對賽事與城市發(fā)展的融合,需要將體育賽事的人文、教育、經濟等功能與城市發(fā)展深度融合。首先,承辦賽事需要專業(yè)的賽事評估團體驗證,確保賽事舉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能夠保質、保量地成功舉辦。其次,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約束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機構和社團,明確相應的職責定位,確保分工的明確性,保證工作順利進行。最后,需要針對大型體育賽事,制定長遠的規(guī)劃,對后續(xù)的工作安排需要有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推進大型體育賽事的開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城市的光輝形象,進一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首先,為了提升體育賽事組織和服務的質量,必須普及并優(yōu)化體育基礎設施,改善城市面貌。當前,張家港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薄弱階段,大型體育場館缺失,缺乏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物質基礎,因此,可通過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優(yōu)化體育基礎設施,打造具有現代化的體育都市風貌。其次,要提升城市知名度,必須包裝精美的賽事品牌,同時優(yōu)化城市服務的結構,營造良善的營商環(huán)境。而大型體育賽事具有資源整合能力,能帶動旅游、賽事參觀、商業(yè)冠名等商業(yè)活動,進而促進城市的經濟發(fā)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民商經營范圍的管理,規(guī)范體育組織服務接待的范圍,規(guī)范城市住宿、餐飲和旅游等服務市場的價格、秩序和行為,提升商戶的素養(yǎng),拒絕出現“宰客”現象,進而維護城市的良好形象,讓走近張家港這座城市的來港者,認可這座美麗的城市。最后,張家港要結合自身歷史文化傳統和地域特色,將體育賽事打造成為城市特色名片。張家港是一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雖然建縣較晚,但這不能阻礙它悠久的歷史文化,通過體育賽事與歷史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體育賽事,塑造特色體育城市形象。
張家港作為文明城市的重要代表,時刻緊隨江蘇省發(fā)展方向,江蘇省鼓勵并支持省內各市以體育事業(yè)或運動項目為主體,打造集體育人文精神、地域發(fā)展城市文化特色的體育文化名城。各市紛紛將體育文化融入城市發(fā)展,如蘇州全力打造國際體育文化名城等[11]。而張家港作為蘇州建設的主陣地,不斷提升自身辦賽事能力,承辦國際性馬拉松比賽,國際傳奇明星足球邀請賽等活動,不斷整合優(yōu)秀周邊資源,引進社會資本承辦體育賽事;積極推動社會組織參與賽事管理,并取得了佳績。誠然,張家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張家港承辦賽事的供給側改革正在路上,且存在諸多問題,如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賽事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具有城市的特色;如賽事的治理,依舊存在職權不分等問題。政府對市場的過分干預,導致市場社會資本難以承辦大型體育賽事,且承辦方缺乏主導的位置,難以行使相應的權利。為了塑造光輝的城市形象,政府要把握賽事的方向,鑒定賽事的供給側改革,提供有效的供給,剔除無效供給,并完善利益相關者的諸多職能,讓利益相關者各盡其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讓體育賽事產業(yè)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張家港從率先提出文明城市的概念,到獲得文明城市六連冠榮譽,張家港從文化、政治、經濟、環(huán)境等諸多領域進行革新,當前在爭創(chuàng)文明典范城市的路上必須迎難而上,依托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助推張家港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大型體育賽事助推文明典范城市的創(chuàng)建具有顯著的價值,通過制定體育與城市融合的發(fā)展戰(zhàn)略,能給予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精準定位;通過強化體育賽事組織與服務,能夠塑造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金字招牌”;通過整合優(yōu)化資源,強化市場引領,完善利益相關者職能,優(yōu)化產業(yè)供給,對張家港爭創(chuàng)文明典范城市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