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清, 唐繼生, 王世杰, 蘭健源
(1.桂林市農業(yè)農村綜合發(fā)展中心, 廣西 桂林 541199; 2.資源縣資源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廣西 資源 541400)
贛優(yōu)735(贛73 A/蘇恢5號)是江蘇中江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新品種(組合),于2017年和2020年分別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稻20176042、國審稻20206042),2019年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桂審稻2019210號),其適宜種植區(qū)域于桂林市包括在高寒山區(qū)稻作區(qū)作中稻和桂中、桂北稻作區(qū)作早稻或中稻種植。該組合于2017年開始引入桂林市資源縣參加廣西高寒山區(qū)中稻組自主聯(lián)合生產試驗,2020年列入自治區(qū)農作物生態(tài)區(qū)域動態(tài)監(jiān)測項目資源點觀測品種,并在該點開展人力拉動機械穴直播簡比試驗;在廣西第16屆“看禾選種”(桂北點)活動現(xiàn)場,被評為重點推薦品種;至2021年,已在全市示范推廣面積0.46萬hm2,是目前桂林市推廣前景較好的優(yōu)質雜交稻品種之一。
贛優(yōu)735于2017年參加廣西桂中、桂北一季稻和高寒山區(qū)中稻組自主聯(lián)合生產試驗,平均單產8.412 t/hm2,比對照深兩優(yōu)5814增產3.68%;2018年續(xù)試,平均單產9.125 t/hm2,比對照深兩優(yōu)5814增產6.19%。2018—2019年,參加長江上游中秈遲熟組區(qū)域試驗,兩年平均單產9.781 t/hm2,比對照F優(yōu)498增產3.92%。在自治區(qū)農作物生態(tài)區(qū)域動態(tài)監(jiān)測資源縣資源鎮(zhèn)點,2020年和2021年開展機械穴直播試驗,單產分別為7.773 t/hm2和8.552 t/hm2。
贛優(yōu)735株型緊湊,葉片挺直,葉色淡綠,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大穗且著粒密,劍葉半內卷且挺直,穗頸節(jié)間較長,基部節(jié)間粗且壁厚。2020、2021年在資源縣資源鎮(zhèn)苗情監(jiān)測點,連續(xù)觀察2年平均值:主莖總葉數(shù)16.4葉,伸長節(jié)間數(shù)5.7個,有效穗數(shù)217.8萬/hm2,株高123.9 cm,穗長22.4 cm,每穗總粒數(shù)166.2粒,結實率84.2%,千粒重27.3 g。
贛優(yōu)735在桂中、桂北作早稻或中稻,高寒山區(qū)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3.6 d,比對照深兩優(yōu)5814短2.0 d。在長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51.6 d,比對照F優(yōu)498晚熟1.7 d;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6.2 d,與對照豐兩優(yōu)四號相當。2020、2021年,在資源縣資源鎮(zhèn)監(jiān)測點,4月26日播種,5月24日移栽,6月19日達到分蘗高峰苗,6月25日開始幼穗分化,6月28日拔節(jié),7月26日始穗,7月31日齊穗,9月7日成熟,全生育期134 d,其中穴直播的生育期比手插秧提前2 d。
2017—2018年,廣西農科院植保所和微生物所兩年抗性鑒定結果,稻瘟病綜合指數(shù)兩年分別為3.0、5.5,穗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白葉枯病(兩年)致?、粜?級、3級,致?、跣?級、3級;中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2020、2021年在資源縣資源鎮(zhèn)監(jiān)測點,穴直播未出現(xiàn)倒伏,且未發(fā)現(xiàn)白葉枯病和穗頸瘟,但均發(fā)生3%以下的黑條矮縮病株。
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9.0%,堊白度1.1%,直鏈淀粉含量16.2%,膠稠度66 mm,堿消值7級,長寬比3.0,達到優(yōu)質稻谷國家標準(GB/T 17891—2017)一級標準。外觀米粒細長,晶瑩剔透;米飯松軟,適口性好。
選擇寬幅為2 m、有8個壺的可調節(jié)鼓型播種壺人力手拉式穴直播機。準備贛優(yōu)735種子17.25 kg/hm2,以及適量的敵鼠鈉鹽、丁硫克百威、丙草胺和二氯·雙草醚等農藥與除草劑。
贛優(yōu)735作一季中稻種植,直播時間可在4月20日至6月10日,具體根據(jù)當?shù)馗髦贫鹊牟缈?、氣候與灌溉條件等確定,播種期氣溫需要穩(wěn)定通過15 ℃以上,且未來3 d無大到暴雨天氣。山區(qū)在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種。
在播種前15 d以上第1次翻耕,讓綠肥和雜草充分腐熟漚爛滅茬,以提高土壤軟化質量。耕后實施淺水誘草,在播種前3 d撒施基肥,再通過2遍旋耕翻耙平整田面。直播田要求田面平整,高度落差在1 cm以內,否則積水處影響出苗,造成嚴重缺苗。除開好廂溝外,對面積較大的田塊還需開“井”字溝和四周環(huán)溝,做到全田排干水時無明顯積水處。田泥不宜太干或太稀。待全田自然落干水后,低處有蓋泥薄水即可播種。
調整好穴直播機的播種密度和每穴播種粒數(shù)。鼓形播種壺是一種簡易的排種裝置,即在壺上開孔,隨著壺的轉動,種子自然落下。簡易穴直播機的株距固定,多為16 cm不能調節(jié);行距可調節(jié),針對生育期較長的贛優(yōu)735,將2 m長主軸上的8個壺取下2個,再調均勻行距,行距即為33 cm。播種密度為18.9萬穴/hm2。為了使播種均勻、連續(xù)、成行,不發(fā)生缺苗斷壟現(xiàn)象,重點需調整好拉動時出種口每次落粒數(shù)量,且以短芽播種質量較好,需提前2 d浸種,催芽程度以露白為宜。將催好芽的種子裝入每個播種壺,每個出種口調至中檔位置,先在干凈的水泥路上行走50 m,計數(shù)落種粒數(shù),計算出平均每穴播種數(shù)量。根據(jù)贛優(yōu)735種子千粒重計算,計4.37萬粒/kg。通過多次調節(jié)每個出種口的檔位,再拉動行走,經(jīng)觀察及多次計數(shù)和計算,當每一個出種口落種芽數(shù)較均勻,平均在4粒/穴左右時,即可固定出種口檔位,移機至大田開始正式穴直播。
播種前5 d選用敵鼠鈉鹽、膽鈣化醇等鼠藥,在田間普遍投放藥1次。此外,從播種至出苗,采用鼠籠、鼠夾、電貓、粘鼠膠、圍欄等多種措施,防止老鼠偷食直播稻種。在播種前,對露白的種子用丁硫克百威拌種劑拌種,每10 g拌種1.5 kg防阻鼠鳥,并對稻飛虱、稻薊馬有15 d防效。采用漁網(wǎng)等多種設施和方法驅鳥防鳥。
直播稻露田時間長,雜草發(fā)生快而多,及時精準殺滅雜草是直播栽培成功和獲得高產的首要措施[1]。采用“一封二殺三補”方法,在直播后3 d內用50%丙草胺300 g兌水225 kg/hm2,均勻噴灑廂面,封閉雜草;在3~4葉期用27.5%二氯·雙草醚80 mL兌水450 kg/hm2噴霧,在噴后24 h復水;在幼穗分化前對除草未凈的地方,針對性地選擇對口除草劑進行補殺雜草,如選用“游稗雙飛”(雙草醚和吡嘧磺隆復配劑)600 g兌水450 kg/hm2,施藥后1~2 d灌水,保持3~5 cm水層4~5 d。
根據(jù)贛優(yōu)735生育特性及直播稻需肥特點,按照比手插稻增加約10%施肥量標準,施氮總量控制在200 kg/hm2左右,N、P2O5、K2O 比例為1∶0.5∶0.9,其中基蘗肥與穗肥之比為6∶4左右。施足基肥,直播前結合耙田施復合肥(15-15-15)375 kg/hm2;分次施好追肥,3葉1心期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鉀90 kg/hm2;此后到抽穗前,每隔25~30 d追施蘗肥或穗肥1次,共約3次,每次用量尿素90~180 kg/hm2、氯化鉀75~150 kg/hm2或等量復合肥,具體施肥的時間和用量根據(jù)葉色變化確定。當群體莖蘗數(shù)達預期穗數(shù)的80%左右時,斷水曬田1次。在整個生育期內,除施肥、用藥和孕穗抽穗揚花等水分敏感期采取淺水灌溉外,其他時期田面基本不建立水層,保持濕潤狀態(tài),如每次灌水層2~3 cm后,落干保持3~4 d,如此反復,直至成熟。
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及時噴藥防治,控制其進一步危害。贛優(yōu)735的主要病蟲害有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二化螟、紋枯病和南方黑條矮縮病等,可用40%丙威·10%噻蟲胺300 g和5%阿維菌素450 g兌水750 kg/hm2噴霧,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二化螟等,用50%苯甲丙環(huán)唑300 mL/hm2兌水750 kg噴霧防治紋枯病。根據(jù)病蟲發(fā)生周期,全生育期共施藥防治4~6次,以確保莖、葉、穗均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