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近年來,山西省地震學會在省科協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和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積極配合山西省地震局推進防震減災科普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fā)展,以防震減災科普現代化為引領,以防震減災宣傳活動、特色作品、平臺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抵御地震災害綜合防范能力,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典型經驗。
以“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地震紀念日等重點時段為契機,山西省地震局積極策劃開展大型防震減災宣傳活動。
省市縣街道四級聯動宣傳活動。2022年防震減災宣傳周期間,山西省地震局聯合山西省地震學會、太原市防震減災中心、萬柏林區(qū)應急管理局、萬柏林區(qū)防震減災中心及萬柏林區(qū)興華街道辦事處在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開展宣傳活動。
防震減災宣傳進農村活動。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學會聯合五寨縣委、縣政府開展防震減災“進社區(qū)”“進農村”科普宣傳活動?;顒蝇F場通過設立宣傳咨詢臺,播放科普知識視頻等形式,為現場群眾講解應急避險知識、答疑解惑。
防震減災宣傳進企業(yè)活動。2021年防震減災宣傳周期間,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學會聯合太原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太原市防震減災中心,在太原武宿國際機場航站樓內開展了主題為“防震減災 科普助力”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防震減災宣傳進社區(qū)活動。2021年全國第13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山西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學會深入太原市麗華苑小區(qū)開展“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fā)展基礎”為主題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顒蝇F場通過在小區(qū)中央廣場懸掛條幅、設立宣傳臺、擺放地震科普知識展板、發(fā)放地震知識書籍和應急避險手冊、掃碼領獎品等多種形式向居民宣傳地震科普知識,工作人員積極向居民們講解了在不同場所如何科學避震、震后如何自救互救、居家避險小常識等知識。
組織面向不同受眾群體的科普宣傳作品創(chuàng)作,形成多個品牌系列,促進防震減災深度宣傳,強化社會防震減災意識。
一是結合行業(yè)及專業(yè)優(yōu)勢,深耕少兒防震減災科普領域,創(chuàng)作出版了一系列少兒類防震減災特色科普作品:防災避險涂涂樂系列、兔兔避震繪本系列等,根據不同媒介特點改編設計,取得較好傳播效果。2022年2月,為適應微信公眾號傳播特點,設計制作的長圖作品“原創(chuàng)防災避險六部曲,快快收藏哦”;為適應微博平臺發(fā)布特點,以九宮格圖等形式分六篇推送“防災避險六部曲”,在“山西地震資訊”累計閱讀量突破30萬+,單條最大閱讀量達11.5萬;2022年5月,利用科普直播,將作品內容通過課件形式面向太原市所有小學、幼兒園宣講,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40000多人。
二是創(chuàng)作發(fā)布“古往今來探地震”系列情景類原創(chuàng)科普短視頻,截至目前,共產出古往今來探地震——謠言“七十二變”(上)(下)、古往今來探地震——帶你了解應急避難場所、古往今來探地震——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古往今來探地震——走進大同火山、古往今來探地震——地震儀的秘密、古往今來探地震——深宮風云等內容新奇、語言活潑的科普視頻短片。
三是持續(xù)開展防震減災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產出“科學防震 有效減災”“地震科技托起城市安全夢”“關注防震知識 守護生命安全”“地震預警 爭分奪秒”等公益廣告,連續(xù)多年在山西省廣播電視臺及融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提升了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
以山西省地震局門戶網站內容管理為基礎,在頭條、要聞等動態(tài)欄目的同時,推出官微一覽、專家訪談等新欄目,新建山西防震減災虛擬科普網,面向社會提供科普服務產品3類17項。后陸續(xù)開通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截至目前,微信粉絲近5萬,微博粉絲18.8萬。震時及時、準確地發(fā)布地震信息,平時開展防震減災法律法規(guī)、政策解讀、行業(yè)精神、工作動態(tài)以及科普知識等方面的宣傳。同時,重視科普教育基地建設與科普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上線山西地震科普云展館平臺,線上參觀人數近20萬,形成“實體+虛擬平臺”同步發(fā)展的宣傳陣地聯盟,在防震減災宣傳中發(fā)揮宣傳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