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騏,呂文欣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市北供電公司,上海 200072)
我國正在快速發(fā)展階段,城市建設與過去相比有了顯著進步,與之配套的電網系統(tǒng)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10 kV配電線路是我國城市主要的電力網絡,對其運行進行維護和檢修能夠有效保障城市的電力供應[1]。由于自然、人為以及自身等原因,配電線路經常出現(xiàn)故障,給維護和檢修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為了切實提高10 kV配電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必須從各種故障出發(fā)做好維護和檢修工作。
影響線路運行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自然因素,如果沒有對10 kV及以下配電線路上的防雷設備展開充分的科學核查,就很容易發(fā)生線路保護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其防雷效用無法得到有效發(fā)揮,從而因自然因素引起的事故概率就會增加。利用排查事故發(fā)生的線路來找到防雷裝置存在的問題并不復雜,因此沒有及時展開核查,是雷擊事故頻發(fā)且沒有得到有效預防的關鍵。另外,10 kV及以下配電線路周圍存在的動植物也會對線路造成損壞,有可能會導致變壓器運行狀態(tài)失常,也有可能會造成線路出現(xiàn)短路,影響電網運行的穩(wěn)定性。
10 kV配電線路在城市中的線路網絡覆蓋了大量的建筑物和街道,線路復雜是其最主要的特點,這樣就導致了某一處線路出現(xiàn)了老化不容易被及時發(fā)現(xiàn)的情況。另外,由于我國城市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在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刮碰線路而引發(fā)故障。同時,在郊區(qū)、野外的10 kV配電線路跨越公路多,線路易被行駛的車輛刮碰也會引發(fā)故障。由于10 kV配電線路本身及所處環(huán)境紛繁復雜的原因,需要為其配置較多的檢修人員,如果某些檢修人員專業(yè)水平有限,也很容易使線路故障更加嚴重。
諸多10 kV及以下的配電線路故障事故的發(fā)生都是由設備因素引起的,且概率頗高。一旦10 kV及以下配電線路設備沒有定期更換保險絲,且線路運行時維護和檢修工作不到位,那么就很容易因絕緣層老化而引發(fā)事故,有時還會造成線路防雷裝置同接地網接觸不嚴密,進而造成質量不過關,密封度過低,進一步加大線路故障的發(fā)生概率。
配電線路運行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巡視,展開針對性預防措施。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日益提升,智能化監(jiān)控技術的應用已經慢慢成為主要的發(fā)展趨勢,然而當前配電線路的各類巡視仍還大多依賴于運行人員的實地巡線,自動化監(jiān)控水平還有待提高,因此日后有必要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采取“人機”結合的工作模式來做好巡視工作,從而可以更準確且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故障位置并妥善解決。同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線路運行情況的了解,避免效率問題而引發(fā)重大損失。 另外,還需要對線路道路展開清理,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因素的影響程度:定期修剪線路周邊的樹木,降低折斷樹枝對線路的影響;清理線路絕緣子,保證線路良好的絕緣效果;及時更換線路或設備老化、銹蝕的金具。此外,針對雷雨天氣要做好防雷部署,提前落實防雷措施,及時檢查配電線路,尤其是各類接地電阻參數(shù),保證各接地電阻參數(shù)滿足相關安全規(guī)定要求,從而最大限度地確保線路接地安全可靠。配電線路的防雷設備也要落實檢查,避免發(fā)生因為被盜而無法保護線路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還要注重線路接地方式的改進,利用先進技術進行接地,從而擴大防雷設備的覆蓋范圍,提升防雷水平。
配電線路建設中需要設置兩相式電流保護,其為階段性保護措施,可以有效保護配電線路,應對配電線路可能發(fā)生的短路故障。兩相式電流保護可以對單側電源展開分段式保護,對其中一段展開電流速斷保護,對另一段展開定時限過電流保護。一旦配電線路中存在其他問題的時候,設置好的保護能夠對線路展開電流速斷保護,這種保護基于已經設置完成之上新添一段保護方式。利用兩相式電流保護可以對配電線路電流展開三段式保護,屬于比較安全的三重保護措施。此外,對雙側電源應該采用階段式電壓保護方式來展開保護,一旦配電線路傳輸距離較遠(通常是超出4 km)時,就應該結合傳輸距離差異性,應用縱聯(lián)差動保護方式,保證線路運行的安全性。
在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行中會受到許多方面的影響,而有些影響點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在配電線路出現(xiàn)故障時需要對危險點進行搶修,比如說對于桿塔的搶修,應著重對電線是否脫落、是否損壞、桿塔是否坍塌等進行檢修。
在配電線路的維護與檢修工作中,隱患及故障排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于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一定要定期對配電線路進行排查,必要時需要加強排查力度,在排查過程中需要注意顯性接地和隱性接地兩種不同的故障情況。其中隱性接地故障,容易被檢修人員忽略,而且由于其隱性特點不容易被輕易地排查出來,所以更需要由經驗豐富的檢修人員加強對它的排查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行。
(1)在線監(jiān)測瓷絕緣子的泄漏電流,結合狀態(tài)分類原則,對配電線路區(qū)域實行24小時地監(jiān)督,一旦發(fā)生故障則系統(tǒng)發(fā)出報警信號,由檢修人員在現(xiàn)場進行故障排查,并針對排查結果制定合理的檢修方案,提高檢修效率與故障定位精確性;
(2)運用線路故障的實時定位系統(tǒng),可快速查明故障點,提高區(qū)域檢修的快捷性,降低停電時間和范圍;
(3)加強對帶電作業(yè)新技術的研究,積極運用新材料、新工藝,更好地滿足配電線路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需求。
因為10 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架設范圍十分廣泛,線路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不僅對于保障人們的正常電力使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社會生產發(fā)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要想降低線路問題降低的概率,還需要更多地應用新技術對線路展開運行維護及檢修。例如,利用GIS技術等來快速分析并判斷線路異常位置,檢測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對用戶設備的管理,針對用戶個性化需求提供差異性服務。
綜上所述,10 kV配電線路在運行時經常會因自然、人為、設備等因素而發(fā)生故障,對其日常的維護與檢修工作尤為重要,為了保證10 kV及以下配電線路在運行中能夠保持穩(wěn)定,不僅應采取有效的線路保護措施和隱患預防措施,還要更多地利用自動化技術及其他新技術加強檢修、搶修的效率,從而保證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保障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