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鳳
是誰在烏黑的窗欞上鋪展一派春意?是誰在漫天飛雪里開出一枝紅梅?是誰經(jīng)過剪刀輕靈的裁剪,給家中增添喜氣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窗花承載著我美好的記憶。幼時鄉(xiāng)下的冬日,紅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著針線笸籮,用小剪刀在紅紙上勾畫自己的夢。剪了一輩子窗花的奶奶,頭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戴著花鏡盤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輕盈地旋轉、舞蹈。左旋右轉之間,一朵朵美麗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綻放: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裊裊出水,鯉魚蹦出水面;懷抱大鯉魚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臉上帶著笑……剪著剪著,奶奶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光,窗花勾起了她對勞動歲月的記憶,嘴角笑起兩朵花兒。她剪出肌腱有力的農(nóng)夫揚鞭驅(qū)犍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趕著滿載的馬車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場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釣于湖畔,一圈圈細紅的曲線就是湖水的漣漪;搖蒲扇的老奶奶在大樹下安詳?shù)匚⑿Α?/p>
日頭升上來又落下去,窗欞紙暗下去又亮起來。那些盛開在笸籮里的窗花,耐心地等著好日子到來。到年關,女人們刮掉舊窗紙,給窗欞撣去塵埃,貼上嶄新的白紙。那雪白的新窗紙,將覆蓋過往日子里的辛勞,給平實的生活增添浪漫。
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開些花兒才有生機。等過了年,春天就到了,是應該紅紅火火地開著花迎接它。于是,人們將紅彤彤的窗花張貼在雪白的窗紙上。年輕人的新房窗上貼的是鴛鴦戲水、喜鵲登枝、麒麟送子,從晨曦微明到月籠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溢著幸福。姑娘們的窗上貼著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鳥朝鳳,這是她們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氣兒和期盼都張貼在窗上。住著學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無形的教科書,窗花有聞雞起舞,有精忠報國。老人居住的窗上則貼著桃園結義、孟母三遷,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輩子的念想。
火紅的窗花,把風景、傳說、戲文撒到窗上來,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結在窗上。窗花是枝頭飛翔的詩歌,是心頭傳承的薪火。
我買窗花都是買雙份,一份貼在窗上,一份收藏著用來自己學著剪。從最簡單的花樣開始,從笨拙漸漸嫻熟,線條由粗陋漸漸圓潤。有一年,竟也剪出幾幅頗為滿意的白菜圖,過年前分給親友們張貼,皆大歡喜。
不經(jīng)意抬頭往外看,見對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貼著這種窗花。小區(qū)喇叭里響著熱鬧的《春節(jié)序曲》,屋角的紅燈籠在風里晃動著。那一刻,我感覺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動,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風,團團祥和的喜氣籠罩著家家的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