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田,閆雙秋,張秀艷,趙燕俠
(1.撫松縣林業(yè)局,吉林撫松 134500;2.撫松縣林業(yè)局紅松母樹林林場,吉林撫松 134500;3.樺甸市國有林總場,吉林樺甸 132400)
當(dāng)前,人們對個人健康給予更多重視,川貝母的主要作用是潤肺、止咳、祛痰。因此,川貝母在醫(yī)療保健方面中得到普遍應(yīng)用。川貝母的供不應(yīng)求,使價格逐年增長。在此背景下,合理應(yīng)用栽培技術(shù),為川貝母創(chuàng)造健康、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與此同時,病蟲害防治工作也需要種植人員給予更多重視,合理應(yīng)用不同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對川貝母的影響。
川貝母屬于百合科多年生宿根類型的草本植物,喜歡濕潤地區(qū),具備一定耐寒冷特點,以鱗莖入藥。川貝母可治療少痰干咳、陰虛勞咳等癥狀。一般情況下,川貝母分布在我國西藏、青海以及云南等地區(qū),主要生產(chǎn)于湖北、青海、西藏。沙質(zhì)土壤,沙質(zhì)土壤具有良好排水性、土質(zhì)疏松、冷涼濕潤的特點,適合于川貝母生長。川貝母自身具有耐寒、喜濕、怕高溫等特點,當(dāng)?shù)乇頊囟瘸^25℃,或者氣溫超過30℃,川貝母植株會出現(xiàn)死亡情況,因此,川貝母不適宜生長在海拔低、氣溫高等地區(qū)。如果在完全沒有蔭蔽情況下,川貝母幼苗很容易被曬死。日照過強時,川貝母植株的水分蒸發(fā)、呼吸作用進一步加強,鱗莖的干燥率降低。川貝母的顏色稍黃,加工之后容易成為黃子、軟子。
基地選址需要種植人員能夠給予更多重視。川貝母原植物通常在西北高原地區(qū)、海拔3 200~4 500 m的草地上生長。因此,在具體選址中應(yīng)將此類地區(qū)作為選擇重點區(qū)域,比如,某縣位于岷江發(fā)源地,海拔高度約3 300 m,氣候是高原大陸性氣候。每年的平均氣溫在4.1℃左右,同時有2個月左右的無霜期、年降水量大約700~800 mm。土壤屬于高山草甸黑土,此類土壤中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腐殖層較厚。在平壩地帶土壤層次較為分明,土壤深度隨著坡度的變化而不同。通常情況下,土壤厚度在30~40 cm。
在2020版的中國藥典中,一共列舉6種貝母屬植物,作為川貝母藥用基元。貝母的主要來源是植物暗紫貝母,也是現(xiàn)代設(shè)施農(nóng)業(yè)的種植植物來源。植物暗紫貝母通常分布在我國四川西北部地區(qū),比如松潘縣、若爾蓋縣等,生長在海拔在3 200~4 500 m的草原上。
川貝母種子具有后熟特點,即發(fā)芽只能在完成后熟處理后進行?;诖耍瑢Ξ?dāng)年收獲的川貝母種果,需要及時脫粒,脫粒后的種子要與土進行混合,形成種子土。在這一過程中,種植人員要做好種子土保溫保濕處理工作,時間保持在6~8周即可。第二年,在地溫上升時,取出集中處理的種子土,并在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的田畦上進行種子土播種,覆蓋一層腐殖土,其厚度保證在2 cm左右即可。
2.4.1 整地、施基肥。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使用有機肥、過磷酸鈣等,其用量分別是500~1 000 kg/667m2、15~50 kg/667m2,如果土壤肥力相對較差,可以施加腐殖土,用量為4 000 kg/667m2。在種植地區(qū)中,如果當(dāng)?shù)赜懈迟|(zhì)資源,要盡量腐殖質(zhì)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并減少施用農(nóng)家肥。在整地工作中,要確保施加的基肥能夠與耕作層土壤均勻混合,并保證土地整平[1]。將其中存在的雜草、石塊等清理干凈,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開廂整地工作,廂寬度設(shè)置為100~120 cm、深度在20 cm即可。各廂之間作為過道使用,可以為灌溉、施肥及除草等提供便利。在棚四周要開挖大溝,避免老鼠對川貝母正常生長造成影響。
2.4.2 遮陰。在該項工作開展中,種植人員要對遮陽網(wǎng)進行調(diào)整,使棚內(nèi)透光率符合規(guī)定標(biāo)準(zhǔn),川貝母棚內(nèi)透光率保持在70%左右即可。如果出現(xiàn)氣溫異常炎熱情況,可結(jié)合具體情況采用其他遮陰方式。
2.4.3 適當(dāng)追肥。為實現(xiàn)川貝母的健康生長,通常情況下,在川貝母出苗之前以及地上部分生長旺盛階段進行施肥。在土壤濕度較大情況下,施肥可采用直接撒播方式。如果土壤濕度較小,可使用溶于水或清糞水進行潑灑。具體的追肥時間往往是在齊苗期的5月上旬,生長旺盛時期的6月下旬,追肥2次/年,可以采用撒施方式。
2.4.4 水分管理。種植人員要合理應(yīng)用溫室感應(yīng)器,將溫室感應(yīng)器放置在棚內(nèi),這樣可以對土壤含水量情況做出準(zhǔn)確判斷,合理規(guī)劃灌溉時間,促使在川貝母的整個生育期內(nèi),確保土壤濕潤。其濕度要達到用手可以捏成團、在距離地面50 cm高處落下時能散開[2]。在大棚中進行川貝母種植,需要很多水分,要結(jié)合干濕度的具體情況做好澆灌工作。夏季,溫度較高,容易出現(xiàn)土壤干燥情況,致使川貝母缺水死亡。為防止此類情況發(fā)生,需要適當(dāng)增加澆水頻率,保障土壤濕潤性。在秋季和冬季,隔15天進行1次澆水,可以保證土壤濕潤性。在澆水期間可以采用噴灌方式,噴灌要在上午9點之前或下午5點之后進行。
2.4.5 排水。通常情況下,在雨季前,檢查修整排水溝,及時做好排水溝內(nèi)的雜質(zhì)清理工作,保持排水溝暢通。土壤濕度要控制在20%~30%內(nèi),使川貝母良好生長。
2.4.6 除草。在每年冬季10月之前、第2年齊苗期以及生長旺盛期進行。如果雜草量大,可以適當(dāng)增加雜草清理頻率[3]。對川貝母生育期內(nèi)的廂面雜草清理,要采用人工除草方式。除草工作要在雜草高出地面約1 cm時進行,這樣可避免對川貝母幼嫩根系造成影響。3—5年內(nèi),生川貝母地上植株將會變得更加健壯,地下鱗莖長大,這時采用機械除草,在除草期間要避免對植株造成影響。在川貝母的整個長苗期間,都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定期除草,為川貝母茁壯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4.7 追肥。在川貝母齊苗之后需要追肥1次,秋季倒苗之后,要進行再次追肥。追肥可以使用不同肥料,比如,農(nóng)家肥、腐殖土及過磷酸鈣等,要將施肥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避免用量過多或過少[4]。如果肥料用量過多,很有可能會對川貝母正常生長造成影響,施肥量過少將無法達到施肥效果,因此,要結(jié)合川貝母具體生長情況,對肥料的應(yīng)用進行合理規(guī)劃,比如,過磷酸鈣的用量可控制在5 kg/667m2。在追肥期間,要將不同肥料進行混合,撒施到田中,撒施厚度控制為1 cm。還要利用遮陽網(wǎng)對田畦表面進行覆蓋,遮陽網(wǎng)的透光率要達到80%,才能達到良好的保溫與保濕效果。
川貝母果實在7月上旬進入到成熟期,此時顏色為枇杷黃或深黃色,采收工作需要晴天進行。當(dāng)成熟一批果實,就要采收一批。在采收果實時,利用剪刀,從果柄處將蒴果剪下,并將果實集中裝入到編織包裝袋中。在包裝袋上要標(biāo)注具體采收時間、批號等。在果實采收過程中,種植人員可以使用蘚類植物長松羅對果實分層覆蓋,使用麻袋、竹筐等存放果實,要避免使用油布、塑料薄膜。
川貝母果實的采收、運輸、保存,要保持良好通風(fēng),這樣可以促進川貝母種子胚的分化,減少成胚時間[5]。對采收的果實,采收人員要用雙手進行揉搓,將其中的雜質(zhì)篩除,并進行取樣檢測,將種子放置到后熟池里進行相應(yīng)處理。具體采收時間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嚴(yán)格把控,避免過早或過遲,如果提前采收果實,將影響果實的發(fā)芽率,即便能夠發(fā)芽,次年植株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6]。如果采收時間較晚,種子會出現(xiàn)脫水或果實開裂問題。
川貝母生產(chǎn)種植,一般4—5年可采收,這樣能夠兼顧產(chǎn)品形態(tài)、產(chǎn)量與質(zhì)量。8月回苗后,要及時進行采收,水洗之后要及時曬干或烘干。如果采用烘干方式,烘床的溫度要控制在55℃,直至水分小于15%。
川貝母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銹病、白腐病、立枯病等[7]。為防治此類病害,可以采用輪作種植方式或高畦種植方式。在川貝母生長過程中,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施加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在殺菌處理之后,使用樹葉進行覆蓋。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農(nóng)藥進行防治。比如,在鱗莖栽種之前,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500倍液做好浸種工作,時間控制在25 min[8]。對發(fā)生的菌核病,可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進行窩灌防治;銹病,噴灑10%苯醚甲環(huán)唑600~1 000倍液進行防治;白腐病,可窩灌50%多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進行防治;防治立枯病,針對病株進行噴施1:1:100的波爾多液。
在川貝母的整個生長周期中,會出現(xiàn)老母蟲、金針蟲、地蟲等蟲害。為減少此類蟲害,在每年初春整地時,使用辛硫磷與腐殖土充分?jǐn)嚢瑁亮蛄椎挠昧繛?0 g/667m2。出現(xiàn)蠐螬蟲害問題時,種植人員可采用窩灌或澆灌方式,在窩灌過程中使用90%晶體敵百蟲1 000~1 500倍液,可使用90%辛硫磷500倍液澆灌其根部位置。對小地老虎蟲害問題,可采用誘殺方式,使用90%晶體敵百蟲拌毒餌誘殺。通過該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蟲害對川貝母正常生長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川貝母栽培工作中,工作人員可使用不同栽培技術(shù),對品種、基地進行合理選用,并將病蟲害防治作為一項重點內(nèi)容,為川貝母健康生長打下良好基礎(chǔ),以提升川貝母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