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建
商丘市氣象局,河南商丘 476000
風是重要的氣候資源,風災是常見的氣象災害之一。風速是評價氣候變化、大氣循環(huán)、污染物擴散和風能資源開發(fā)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已有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風速下降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全球各地[1]。蒙良莉等[2]研究表明:廣西近地表風能資源豐富區(qū)春季風速較高,冬季次之,秋夏季最低。Guo H等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1969―2005年風速降幅為0.18( m/s)/10年。Lin C等發(fā)現(xiàn)我國1969―2000年風速降幅較大,而2000年以后降幅減小。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qū)分別以0.23、0.16、0.12( m/s)/10年、0.24( m/s)/10年的速率呈現(xiàn)遞減趨勢。青藏高原、華中、東南等地區(qū)的風速存在不同程度的減少趨勢[3-8]。有學者分析了商丘大風時空分布特征,大風日數(shù)具有明顯的年代際變化,總體呈減少趨勢[9-11]。徐艷琴[12]研究了烏拉特中旗近50 年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年際變化均呈現(xiàn)減小趨勢,全年平均風向以S為主。還有學者 研究了中國平均風速減小的可能原因,得出風速減小的原因是自然和人類強迫共同引起的。風速下降給霧霾擴散和風能資源的開發(fā)帶來系列影響[13-17]。而針對商丘風速風向時空變化特征分析未見文獻,利用商丘市8個氣象站近62年觀測資料,選取平均風速、風向和各風向平均風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氣候統(tǒng)計等方法,研究風向風速的年季月時空變化特征,以期為商丘市區(qū)域氣候規(guī)劃、合理利用風能資源、氣候可行性論證、防災減災等提供參考。
利用商丘市境內睢縣、民權、虞城、商丘市、柘城、寧陵、夏邑、永城8個國家氣象觀測站,1960—2021年62年的 逐 日4次 定 時(02:00、08:00、14:00、20:00)氣象觀測資料,以平均風速、風向和各風向平均風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年、季、月的時空變化特征。風速是指單位時間內空氣移動的水平距離,以m/s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風向是指風的來向,最多風向是指在規(guī)定時間段內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風向,通常用十六方位法表示(十六方位順時針依次表示為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氣象站定時觀測的風是指距地面10.5 m高度的平均風速和最多風向,每日平均風速是指4次定時觀測的風速平均值。風向主要統(tǒng)計年季月內各風向頻率,年內各風向頻率是指年內各風向出現(xiàn)次數(shù)占全年各風向(包括靜風)記錄總次數(shù)的百分比,頻率最高的風向即最多風向。常年平均值是指1991—2020年的平均值,商丘市平均值是指8個站點的平均值。四季劃分:冬季(12月至翌年2月)、 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
利用Excel和SPSS軟件對商丘市8個站點1960—2021年逐日平均風速與風向進行統(tǒng)計,采用氣候統(tǒng)計、回歸方程、趨勢分析等方法,對平均風速年、季、月線性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和顯著性檢驗,分析年代、空間的變化差異,并分析年季月各風向的平均風速變化情況。
2.1.1 年平均風速變化1960—2021年商丘市年平均風速呈現(xiàn)出極顯著的減小趨勢(圖1),氣候傾向率-0.36( m/s)/10年(︱r︱=0.9204>r0.001=0.4078),通過0.001的顯著性檢驗。
圖1 1960—2021年商丘市歷年平均風速和年代變化
分析可知,全市年平均風速為2.4 m/s,年平均風速最大值為3.7 m/s(1960、1969年),最 小 值 為 1.5 m/s(2011、2012、2014、2015年),兩 者 相 差 2.2 m/s。年平均風速年代變化,從20世紀60年代最大值3.5 m/s,逐年代波動下降,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下降速度最快,2001—2010年和2011—2012年為谷底,達到最小值1.7 m/s,年代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1.8 m/s,年代最小值只有年代最大值的48.6%。
年平均風速距平為-0.9~1.3 m/s,表明年平均風速的年際變化較大,年平均風速變化可分2個明顯的階段,1960—1987年年平均風速距平多在平均值上變動,為平均風速偏大階段(正距平27年,負距平1年),1988年后年平均風速全部為負距平,即年平均風速持續(xù)偏小。
2.1.2 季平均風速變化分析1960—2021年商丘市季平均風速,春季平均風速最大2.8 m/s,冬季次之2.4 m/s,夏季次小2.3 m/s,秋季最小2.1 m/s。各季平均風速變化均呈極顯著的減少趨勢,減少速率春季>冬季>夏季 > 秋 季(春 季-0.40( m/s)/10年,︱r︱=0.9253>r0.001=0.4078、 冬 季 -0.37(m/s)/10年,︱r︱=0.8922>r0.001=0.4078、夏 季-0.34( m/s)/10年, ︱r︱=0.9127>r0.001=0.4078、 秋 季-0.33( m/s)/10年,︱r︱=0.8998>r0.001=0.4078)。四季平均風速呈極顯著減少趨勢,導致年平均風速呈極顯著的減少趨勢。
從季平均風速年代變化可知,四季平均風速年代變化都呈波動下降趨勢,冬、春、夏3季平均風速年代最大值均出現(xiàn)在20世紀60年代,分別為3.6、4.0、3.3 m/s,年代最小值出現(xiàn)在2011—2020年,分別為1.7、2.0、1.5 m/s,秋季平均風速年代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世紀60年代為3.1 m/s,最小值出現(xiàn)在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為1.4 m/s,與上述分析的年平均風速年代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現(xiàn)時間相同。冬、春、夏、秋季年代平均風速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相差1.9、2.0、1.8、1.7 m/s。
2.1.3 月平均風速變化1960—2021年商丘市年內各月平均風速分布呈單峰型(圖2),春季的3月、4月平均風速最大,為3.0 m/s,夏、秋季的8月、9月、10月平均風速最小,為2.0 m/s。月平均風速氣候傾向率顯示,各月平均風速都在減少,減少趨勢極其顯著(︱r︱=0.8641~0.9440>r0.001=0.4078),通 過0.00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4月減少幅度最大為-0.46( m/s)/10年,8月減少幅度最小為-0.3( m/s)/10年。各月平均風速極顯著減少趨勢,導致各季平均風速均呈極顯著的減少趨勢。
圖2 1960—2021年商丘市各月平均風速及氣候傾向率變化
2.1.4 平均風速空間變化差異分析1960—2021年商丘市年平均風速空間分布(表1),東南部大,中部較小,年平均風速最大值2.6 m/s,出現(xiàn)在永城,最小值2.2 m/s,出現(xiàn)在柘城,兩者相差0.4 m/s。8站點年、季平均風速氣候傾向率均為負值,呈極顯著減少趨勢(︱r︱=0.8212~0.9156>r0.001=0.4078,通過0.001的顯著檢驗)。年平均風速減少幅度最大值0.44( m/s)/10年(寧陵),減少幅度最小值0.23( m/s)/10年(商丘),兩者相差0.21( m/s)/10年。
表1 1960—2021年商丘市各站點年、冬、春、夏、秋平均風速變化特征統(tǒng)計
從季節(jié)平均風速分布可知,冬季平均風速2.2(柘城)~2.6(睢縣) m/s,春季平均風速2.6( 柘城)~3.0(睢縣、永城) m/s,夏季平均風速2.1(柘城、寧陵)~2.6(永城) m/s,秋季平均風速1.9(柘城)~2.3(永城) m/s。8個站點四季平均風速氣候傾向率為-0.23~-0.53( m/s)/10年,呈一致的極顯著減少趨勢(︱r︱=0.7519~0.9417>r0.001=0.4078, 通過0.001的顯著檢驗),與年平均風速減少趨勢一致。冬、春、夏、秋季平均風速減少幅度最大值分別為-0.53、-0.53 、-0.45、-0.46( m/s)/10年,均出現(xiàn)在寧陵,冬、春、夏、秋季平均風速減少幅度最小值分別為-0.26、-0.26、-0.23、-0.25( m/s)/10年,均出現(xiàn)在商丘。
2.2.1 年最多風向及頻率繪制1960—2021年商丘市年風向頻率玫瑰圖(圖3),從圖3可以看出,商丘市全年以N、SSE風向最多,頻率為8%;其次ESE、SE、S、SSW風向次多,頻率為7%,ESE至SSW風向的頻率為36%;SSW、NW風向次少,頻率為3%;W、WNW風向最少,頻率為2%。
圖3 1960—2021年商丘市年風向頻率玫瑰圖
2.2.2 季最多風向及頻率商丘市屬于典型的季風氣候,風向隨季節(jié)不同而有明顯的變化,分析商丘市最多風向隨季節(jié)變化情況,繪制1960—2021年商丘市四季風向頻率玫瑰圖(圖4)。
圖4 1960—2021年商丘市冬、春、夏、秋季風向頻率玫瑰圖
由圖4可知,商丘市冬季以N、NNE風最多,其頻率為10%;其次NNW風較多,其頻率為8%;若將NNW至NNE方向的風都稱為偏北風,其頻率可達28%;NW風次少,風向頻率為4%;WNW、W、SSW風最少,風向頻率為3%。
春季以SSE風最多,其頻率為10%;其次S、SSW風較多,其頻率為9%;若將SSE至SSW方向的風都稱為偏南風,其頻率可達28%;NW、SSW風次少,風向頻率為3%;WNW、W風最少,風向頻率均為2%。
夏季以SSE、ESE風最多,其頻率為9%;其次E、SE、S、SSW風較 多,其頻率為8%;E至SSW風向頻率可達50%;SSW風次少,風向頻率為3%;NW、W風最少,風向頻率均為2%。
秋季以NW、NNE風為最多,其頻率為9%;其次SSE風較多,其頻率為7%;SW、SSW、NW風頻率次少,為3%;W、WNW風最少,風向頻率為2%。
商丘市春季和夏季均以SSE風最多,秋季和冬季均以N、NNE風最多,四季均以W風最少。
2.2.3 月最多風向及頻率統(tǒng)計1960—2021年商丘市各月最多風向和頻率,結果見表2,分析表明,每年8月至翌年2月,平均以偏北風最多,其中2月、8月和9月以NNE風最多,1月、10月、11月、12月以N風最多;每年3—7月,平均以偏南風最多,其中3月、4月、6月以SSE風最多。
表2 1960—2021年商丘市各月最多風向和頻率
2.3.1 各風向年平均風速變化繪制1960—2021年商丘市16個方位的年平均風速玫瑰圖(圖5),由圖5可知,NNW風向年平均風速最大,達到3.1 m/s,其次SSW風向年平均風速也較大,為2.9 m/s,NE、SE風向年平均風速較小均為2.3 m/s,W風向年均風速最小為2.2 m/s。
圖5 1960—2021年商丘市各風向年平均風速玫瑰圖
2.3.2 各風向季平均風速變化繪制1960—2021年商丘市4個季節(jié)16個方位的平均風速玫瑰圖(圖6),可以看到,冬、春、秋3個季節(jié)各風向的平均風速與年平均風速分布大致相似,均呈偏北風風速最大、西風風速偏小的分布特征;夏季平均風速呈西南風風速偏大、西風風速偏小的分布特征。商丘市是季風氣候,受不同天氣系統(tǒng)影響,來自不同方向的風速存在明顯的差異。
圖6 1960—2021年商丘市冬、春、夏、秋季各風向平均風速玫瑰圖
商丘市年季月平均風速、風向頻率、各風向平均風速分布存在明顯的差異,年季月平均風速均呈顯著減少趨勢,減幅寧陵最大,商丘最小,3—4月平均風速最大,8—10月平均風速最小,空間分布為東南部大、中部較小;年最多風向以N、SSE風最多,春季和夏季以SSE風最多,秋季和冬季以N、NNE風最多,四季均以W風最少,3—7月偏南風最多,8月至翌年2月偏北風最多;年平均風速NNW風向最大,W風向最小,冬、春、秋3個季節(jié)偏北風風速最大,夏季西南風風速偏大,四季偏西風風速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