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萍
游戲是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不僅深受幼兒喜歡,還可以鍛煉幼兒的運動協(xié)調能力、團隊配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不過,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存在一些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游戲存在偏見。幼兒園在開展游戲活動時必須加強教師和家長對幼兒游戲的正確認識。部分家長和教師對游戲缺乏正確的理解,將游戲與“不務正業(yè)”畫等號,認為游戲就是單純的玩,學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識,害怕孩子會玩物喪志。這說明他們并未理解游戲的內涵,因此,幼兒園需要對教師和家長進行糾偏,讓他們從思想上重視游戲,配合幼兒園的教育。
偏離游戲的本真。游戲的氛圍應該是自由、愉快的,這也是幼兒喜歡游戲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以游戲之名將幼兒限制在游戲規(guī)則的條條框框中,使游戲喪失靈活性和趣味性,那么,游戲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當然,游戲并非不講規(guī)則。事實上,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教師在向幼兒說明游戲規(guī)則后,讓幼兒在游戲規(guī)則之下愉快地玩耍。教師要讓幼兒明白,遵守規(guī)則是游戲順利進行的保障。
忽視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游戲只是手段,能力培養(yǎng)才是目的。所以,教師在開展幼兒游戲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確保幼兒能夠通過游戲鍛煉自己的各項能力。同時,教師也應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培養(yǎng)目標安排適宜的游戲,比如智力游戲、角色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教育目的。
我在引導幼兒游戲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大致如下:
首先,針對幼兒不同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生活經驗和能力,我從時間、空間、材料等不同方面著手,創(chuàng)設與幼兒年齡相匹配的游戲環(huán)境。其次,在為幼兒提供游戲材料時,要讓游戲材料具有新穎性和可變性,讓幼兒對游戲始終保持興趣,同時,可以基于幼兒的興趣點來增減或更新游戲材料。
教師在做好物質環(huán)境準備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環(huán)境的打造,要讓師生之間保持平等、和諧的關系。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幼兒的親密伙伴,當幼兒可以從師長那里得到更多支持和鼓勵時,其信心也會變得更加充足,從而養(yǎng)成友好謙讓、互相關心、文明禮貌的習慣。教師在游戲中的一舉一動也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幼兒園的教學應該有一定的層次。例如,小班幼兒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直覺行動,思維過程需要伴隨動作,所以生動、具象的環(huán)境能更好地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中班幼兒具體化的形象思維占據(jù)主要地位,能夠根據(jù)事物的具體形象或外在表象判斷思考;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刺激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鼓勵幼兒自己找尋答案。
家長是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的認識與參與度影響著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所以,提升家長的參與熱情是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的前提。教師要通過微信、家長半日活動、親子運動會等吸引家長參與到游戲活動中。
游戲與幼兒教育密不可分。大量實踐證明,游戲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對幼兒的啟蒙教育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因此,積極探究幼兒游戲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也應成為幼兒園辦學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