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喜 張玉香
摘? ?要? ?為了提高暴馬丁香插條生根率、扦插苗生長量和移栽成活率,應用生根劑IAA+NAA處理硬枝插條,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扦插苗生長量和移栽成活率。不同處理中200 mg/L的插條生根率,1年生扦插苗新梢長度、基部粗度、根長、生根數、多年生扦插苗胸徑和移栽成活率均最高,分別為82.69%、40.27 cm、12.45 mm、16.04 cm、6.32條/株、4.57 cm和96.19%,較清水處理(CK1)分別提高了83.67%、50.15%、54.85%、27.20%、65.88%、33.63%和12.27%;200 mg/L處理的多年生扦插苗胸徑和移栽成活率較籽播苗(CK2)提高了82.07%和32.86%。且200 mg/L處理的多年生扦插苗水平根系發(fā)達,易于起苗和攜帶土球,建議在暴馬丁香扦插育苗中應用這一濃度來處理插條。
關鍵詞? ?暴馬丁香;生根劑;硬枝插條;育苗
暴馬丁香,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西北和華北等地,朝鮮、日本和俄羅斯也有分布。暴馬丁香樹形優(yōu)美、花序大、花期長、芳香味濃郁、耐寒、耐旱、耐瘠薄,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種。暴馬丁香多用播種繁殖,帶土球移栽,播種繁殖苗木存在如下不足:①苗木遺傳性狀不穩(wěn)定,苗木在外觀形態(tài)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②培育周期長,從種子播種到出圃需3~5年,培育大苗需更長時間;③繁殖的苗木主根發(fā)達,側根稀疏,起挖費時、費工,帶土球困難,移栽成活率低。扦插繁殖已被廣泛用于綠化苗木培育,月季、玫瑰、楊樹、柳樹等綠化苗木都采用扦插繁殖。本試驗為了縮短暴馬丁香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和提高移栽成活率,對其進行硬枝扦插繁殖,研究了不同生根劑處理對插條生根、苗木生長量和移栽成活率的影響,以期篩選出最佳的生根濃度,為暴馬丁香優(yōu)質高效育苗提供技術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黑溝村,該地位于祁連山保護區(qū)林緣地帶,海拔2 350 m,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試驗地受祁連山天然林影響,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年均氣溫2.8 ℃,年均降雨量500 mm,無霜期150天,土壤類型為灌叢草甸土,灌溉水源為山泉自流水。試驗地周邊天然植物資源豐富,生長茂密,建立苗圃采種或扦插繁育林木良種具有一定優(yōu)勢。
1.2? ?方法
1.2.1? ?插條準備? ?2016年3月上旬從試驗地周邊野生暴馬丁香植株上采集1年生枝條用作插條,插條粗1~1.5 cm,剪截長度20 cm,25根扎成1捆備用。
1.2.2? ?藥劑配制? ?插條生根劑為吲哚乙酸(IAA)和α-萘乙酸(IAA)混合制劑(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研制),IAA和NAA質量比3 ∶ 2。使用前用蒸餾水稀釋成100 mg/L、200 mg/L和300 mg/L溶液備用,蒸餾水作為對照(CK1)。
1.2.3? ?插條處理? ?插條處理時先將配制的生根劑溶液倒入平底容器內,保持容器底部水平和生根劑溶液深淺一致,將插條基部1/3浸入生根劑溶液中浸泡12小時,取出扦插。
1.2.4? ?扦插方法? ?2020年3月上旬扦插,隨機抽取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插條600根,分成3等份,隨機區(qū)組,扦插株行距均為30 cm。扦插前先深耕松土,每小區(qū)畦狀整地,地表鋪設寬1.2 m黑色地膜,在地膜頂部用直徑1 cm鐵錐打洞,將插條插入洞內,扦插深度保持插條頂部1/3露出地面,用細土封堵插條周圍空隙,澆足水。同時在試驗地設立播種對照(CK2),播種對照(CK2)為開穴點播,點播密度與扦插密度相同。
1.2.5? ?插后管理? ?扦插后每隔15天灌水1次,保持土壤含水量25%~30%,進入雨季(7—9月)后停止灌水,每個插條選留1個健壯嫩梢培育,并及時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蟲害。
1.2.6? ?數據采集? ?2016年12月底統(tǒng)計每小區(qū)插條生根率,插條抽枝成活視為生根,每小區(qū)隨機抽取插條20根,測定新梢長度、新梢基部粗度和根系長,統(tǒng)計生根數。生根率(%)=(已抽枝成活插條數÷調查插條數)×100。2021年3月測定每小區(qū)扦插苗胸徑,每小區(qū)隨機抽取20株,測定完整根系分布區(qū)域縱徑和橫徑,其余苗木帶直徑? 30 cm土球移栽,移栽株行距均為80 cm,12月底統(tǒng)計移栽成活率。移栽成活率(%)=(已成活植株數÷調查植株數)×100。
1.2.7? ?數據處理? ?利用Excel 2003和DPS 3.01軟件對采集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對插條生根率和1年生扦插苗生長量的影響
如表1所示,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暴馬丁香硬枝插條后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和1年生苗生長量。不同處理濃度中,200 mg/L的暴馬丁香硬枝插條生根率、新梢長、新梢粗、根長和生根數均最高,分別為82.69%、40.27 cm,12.45 mm,14.04 cm和6.32條/株,較對照清水處理(CK1)分別提高了83.67%、50.15%、54.85%、27.20%和65.88%。處理濃度200 mg/L的硬枝插條生根率、新梢長、新梢粗、根長和生根數與其他處理濃度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不同濃度的插條生根率、新梢長、新梢粗、根長和生根數由高到低的排序均為200 mg/L>100 mg/L>300 mg/L>CK1。
2.2? ?不同濃度對多年生扦插苗生長量和移栽成活率的影響
如表2所示,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暴馬丁香硬枝插條后均提高了多年生扦插苗胸徑、根系分布區(qū)橫徑和移栽成活率,降低了根系分布區(qū)縱徑。不同濃度處理中,200 mg/L的暴馬丁香多年生扦插苗胸徑、根系分布區(qū)橫徑和移栽成活率最高,根系分布區(qū)縱徑最低,多年生扦插苗胸徑、根系分布區(qū)橫徑和移栽成活率分別為4.57 cm、68.14 cm和96.19%,較清水處理(CK1)插條培育的多年生扦插苗分別提高了33.63%、20.67%和12.27%,較籽播苗(CK2)分別提高了82.07%、50.89%和32.86%;200 mg/L的扦插苗根系分布區(qū)縱徑為42.57 cm,較清水處理(CK1)降低了18.6%,較籽播苗(CK2)降低了37.75%。濃度200 mg/L的暴馬丁香扦插苗胸徑、根系分布區(qū)縱徑橫徑和移栽成活率與其他處理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不同處理的扦插苗胸徑、根系分布區(qū)橫徑和移栽成活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均為200 mg/L>100 mg/L>300 mg/L>CK1>CK2,根系分布區(qū)縱徑由高到低的排序為CK2>CK1>300 mg/L>100 mg/L>200 mg/L。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暴馬丁香硬枝插條后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1年生扦插苗新梢和根系生長量,提高了多年生扦插苗胸徑和移栽成活率。不同處理濃度中200 mg/L的插條生根率、1年生苗新梢和根系生長量,多年生苗胸徑和移栽成活率均最高,建議在暴馬丁香硬枝扦插育苗中應用這一濃度處理插條。不同植物扦插育苗時,生根的難易程度和幼苗生長量除受植物自身生長特性、扦插環(huán)境影響外,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和誘導生根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吲哚乙酸(IAA)和α-萘乙酸(NAA)具有刺激插條生根的功能,是許多生根劑產品的主要成分。徐珊珊等研究表明,生根困難的降香黃檀和長梗潤楠通過吲哚乙酸(IAA)和α-萘乙酸(NAA)處理后,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和幼苗生長量。
林業(yè)苗木培育的最終目標是移栽和應用到其他綠化工程中,通過苗木銷售為培育者帶來經濟效益。苗木胸徑粗壯、根系發(fā)達、移栽成活率高和無病蟲害是優(yōu)質苗木的重要衡量指標。扦插苗移栽成活率除受品種特性和管護水平影響外,帶土球移栽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本試驗中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暴馬丁香硬枝后,培育的扦插苗胸徑和移栽成活率均高于籽播苗,且水平根系發(fā)達,便于起苗和攜帶土球,在苗木培育中有一定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左麗娟,張鐘,張軍云,等.不同基質配比對微型月季扦插育苗效果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8,46(1):18-20.
[2] 許雯雯,韓菲菲,高換超,等.不同基質對巨玫瑰葡萄硬枝扦插的影響[J].現代農業(yè)科技,2021(10):51-54.
[3] 于冬梅.楊樹扦插育苗技術應用研究[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2,25(4):101-102.
[4] 姜美榮.柳樹扦插育苗與造林技術[J].熱帶農業(yè)工程,2019,43(3):103-105.
[5] 張丹,鐘坤,蔣振華,等.基質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陽光玫瑰葡萄硬枝扦插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22,51(2):125-128.
[6] 何建龍,王占軍,蔣齊,等.不同生根劑對歐李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J].寧夏農林科技,2021,62(8):14-17.
[7] 孫銘,辛麗紅.不同生根劑處理對金葉榆嫩枝扦插影響的研究[J].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14,23(1):10-12.
[8] 徐珊珊,劉小金,徐大平,等.IAA和NAA對降香黃檀扦插繁殖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研究,2021,34(5):168-176.
[9] 孫昂,李蓮芳,郭樑,等.長梗潤楠扦插生根對IBA、NAA和IAA的響應[J].北方園藝,2017(16):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