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潔 手繪/王鈺瑩 指導老師/姜倩
樂樂覺得自己快得焦慮癥了。明明兩個月后才分班,明明在月底才考試,但她從月初就開始焦慮:擔心自己會被分到其他班,擔心自己會發(fā)揮失常,擔心自己會忘記某個冗長的公式,擔心自己考試時會生病,甚至擔心自己會忘填準考證號!
這事還不能和媽媽說。媽媽比樂樂更焦慮,要是告訴她,估計媽媽會整晚睡不著覺!
對事情的提前焦慮讓樂樂很是煩惱,并逐漸影響到她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和身邊的同學們吐槽,樂樂才發(fā)現(xiàn),有這種“提前焦慮”的人,不只有她一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綢繆”……這些話語,實則透露著對未來的擔憂。焦慮促使人們?nèi)ヌ崆耙?guī)劃,讓人們在意識到的可能范圍內(nèi),將風險降低,增強自身對生活的掌控。從這個角度來看,適當?shù)慕箲]是積極正向的。你認可這個觀點嗎?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防御性焦慮,指的是人們在做一件事情時,會提前感到焦慮和緊張,可能是因為這件事情是自己不擅長的,也可能是擔心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fā)展,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防御機制。當出現(xiàn)防御性焦慮時,我們可以用運動、傾訴、深呼吸等方法來緩解。你有什么緩解焦慮的小妙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