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
(吉林省梅河口市林業(yè)技術推廣站,吉林 梅河口 135000)
紅松屬松科,是中國重要的珍貴樹種之一,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的長白山、完達山和小興安嶺一帶??茖W檢測表明,紅松種子營養(yǎng)豐富,含油率達70.34%,此外還有粗蛋白質、粗脂肪、淀粉、維生素B2、B1、E、胡蘿卜素等各種礦物質元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紅松果仁作為東北地區(qū)名特產品備受國內外市場青睞。培育豐產紅松果林時應縮短紅松結實時間,提高紅松結實能力及產量,在保證生態(tài)效益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紅松是溫帶濕潤氣候條件下生長的樹種,在東北長白山、完達山、小興安嶺地區(qū)易種植[1]。造林地塊宜選擇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土層較厚、坡度平緩、透水性良好、背風偏陽坡的山坡地,表土層厚度應在10 cm 以上,以森林壤土為佳,土壤酸pH 值5.5~6.5 為宜。
割掉灌叢、雜草,揀除雜物,采用拉線定點穴狀整地。挖穴時應分開放置肥沃表土和貧瘠底土。整地時間可根據氣候條件確定,一般在10 月中下旬到土壤封凍前[2]。
2002 年以來,全國實施了退耕還林及“三北”防護林工程,東北地區(qū)營造了大量紅松林。部分造林大戶及國有林場紅松株行距為1 m×1 m,為紅松大苗移植儲備了苗木資源。
紅松優(yōu)良種苗需生長旺盛,干形圓滿通直,頂芽飽滿,色澤正常,無病蟲鼠害,苗高一般110~140 cm,10~12 年生。大苗采挖移植后,原造林地塊最終保留國家規(guī)定造林標準株數,每公頃紅松2500 株左右,株行距為2 m×2 m。
每年春季,根據當地林地內土壤解凍深度選擇適宜采挖時間,一般在土壤解凍深度為20 cm 時采挖。采挖前對分枝較低、枝條長的苗木應進行攏冠,且標記樹冠朝陽面。采挖苗木時以樹根基部為圓心,按要求的土球半徑劃出圓形,之后沿劃好的弧線繞樹向下挖20 cm,再漸漸向內斜挖,使土球呈蘋果狀,盡量保留根系。采挖大苗的土球直徑通常為40 cm,高度25~30 cm。起苗時要嚴防傷根,保持主側根系完整,有效根系不斷裂、不擼根,不傷及主干和側枝,同時需保持土球不碎裂、不松散。
最重要的是保持大苗根部濕潤,以免風吹日曬,挖出的土球應立即用草繩和濕潤草簾打包扎緊,輕拿輕放。將選出的達標苗木置于潮濕、庇蔭處,減少根部水分流失。起苗后要立即移栽,盡量縮短根部裸露在土層外的時間,盡可能做到起苗、選苗、包裝、運輸、移植一次性完成。
運輸時裝車時,土球應朝車頭方向,樹冠朝車尾方向,逐株排列裝緊。長途運輸時需復層錯位裝載,裝緊裝實,防止土球壓散。到達指定地點后需給樹冠噴水、遮陰,裝卸時輕拿輕放。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一般在春季3 月下旬至4 月中下旬土壤解凍20 cm 后頂漿進行。通常栽植穴直徑要大于40 cm,深度大于30 cm,一般以直徑60 cm、深40 cm 為宜,做到坑壁垂直、穴口穴底大小一致,不應成為“鍋底”或“V”形。頭年秋季整地時挖好的栽植穴,經過冬季后不標準的需重新修整。如土壤貧瘠應換為肥沃表土,或摻入適量腐熟有機肥。
當天運輸至種植地的苗木應當天栽植完畢,以免放置時間過久造成苗木根部水分流失,降低苗木移植成活率。栽植前坑內澆灌底水,水全部滲下后將苗木輕輕放入栽植穴,在坑內將苗木根部包裝物撤出,做到不窩根、不露根、栽得正,樹冠標記朝陽方向依舊朝陽,埋土至土球1/2 處,踏實定株。注意一定不要踩踏移植紅松苗木的原土球,以免造成土球碎裂。之后用配制好的生根劑溶液沿土球外圍澆灌一周,再填土,填埋土高于原苗木樹干處原土印痕5 cm 即可,填埋土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苗木根系呼吸。把土球和填埋土結合部分踏實,防止透風失水,再覆蓋2 cm 樹葉或雜草保墑。
最后在植樹穴周圍做擋水沿,平地做圓形擋水沿;如果是山坡地,視坡度大小在順坡方向底部做魚鱗狀大半圓或半圓擋水沿,以利于攔截雨水。春季造林結束后,新栽植苗木被風吹歪需扶正再踩實,同時視天氣情況再澆1 遍水。
采取全面撫育和穴狀撫育相結合的方法,連續(xù)撫育5 年。如林地內灌木和雜草不多,可于每年6~7 月進行穴狀撫育;如林地內灌木和雜草較多,可于每年6~7 月進行全面撫育,割除灌木和雜草,茬高不超過8 cm。紅松果林管護設專職護林員和專業(yè)采種隊,并建立嚴格的紅松果林管理制度。
施肥時間以春季5 月中下旬為宜,按樹冠垂直投影直徑環(huán)狀開溝施入,以復合肥為佳,每株每2 年施肥1 次,施肥量在0.25 kg 左右,可根據紅松實際生長情況適當調整施肥量。
防火要由專人負責,重點管護,設置防火標識,嚴禁人畜進入危害紅松苗木。設置防火通道,一般寬10 m。
春秋季易發(fā)生鼠害,可根據森林鼠害的防治規(guī)程及鼠類的生活習性進行防治,一般在每年4月和10月施放無公害生物滅鼠劑,防治效果較好。
紅松球蚜是紅松苗木幼林的主要蟲害,在東北1 年發(fā)生3 代,危害新葉和嫩梢,影響紅松生長??稍? 月上、中旬第1 代若蟲開始集中于新梢時,噴施樂果乳油800~1000 倍液毒殺若蟲。郁閉紅松幼林里,可施放百菌清煙霧劑毒殺成蟲和若蟲。
20 年左右的紅松人工林宜受落針病病原菌侵染,主要侵染紅松苗木針葉,遠視枯黃似火燒狀,針葉落地后枝梢光禿,直接影響紅松林木的生長??稍?~6 月用代森鋅或代森銨300~500倍液防治林齡15 年左右、樹高3 m 以下的林木。
自然生長的紅松果林結實量低,經濟效益差,采摘不方便。為了促進紅松果林多結實和便于采摘,需進行矮化處理[3]。移植成活的紅松大苗在造林地內自然生長5 年左右,如有未成活苗木需在第2 年春季補植。樹高達到3 m 左右時剪去頂端生長點,并用稀釋后高錳酸鉀600~1000 倍液消毒;最后用紅色油漆涂抹到傷口處,防止水分過度蒸發(fā)。紅松苗木生長到5 m 左右時,在最高蓬枝下10 cm 處剪掉樹頭,同樣消毒、涂紅漆。根據紅松果林長勢最終確定樹高,一般需矮化到7 m 左右,培育成結實量大、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的豐產紅松果林[4]。
紅松大苗移植矮化的豐產果林與自然生長的紅松相比,不僅增加了松籽產量,而且提前結實。盛果期,平均每株紅松可產松籽3.5 kg,每公頃紅松400 株,紅松籽按照市場價50 元/kg 計算,每公頃年銷售收入達7 萬元。
采取紅松大苗移植矮化技術培育豐產紅松果林,具有成本低、見效快,經濟效益高等特點,是培育豐產紅松果林的有效途徑。培養(yǎng)紅松豐產果林有利于解決野生珍貴樹種資源不足的問題,有利于發(fā)揮森林保持水土、改善環(huán)境、調節(jié)產業(yè)結構的作用,可實現林業(yè)產業(yè)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有利于發(fā)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tài)環(huán)保型健康產業(yè),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