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世英
(山西省忻州市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山西 忻州 034000)
忻州市為山西省地級市,處于山西中北部,地貌多樣、山岳縱橫,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4.3~9.2℃,降水量345~588 mm。忻州市政府根據(jù)氣候條件、地理環(huán)境,通過多方考察,因地制宜發(fā)展柴胡中藥材,投資效益良好。種子是柴胡種植的關鍵,保證種子質量才能推動柴胡中藥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柴胡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大,質地堅硬,株高可達到90 cm,植株由基生葉、根莖、分支花序、莖生葉、頂花序、分枝、主莖等構成,每個莖葉生成1 片葉,分枝與莖葉頂端生花序軸,軸頂花序為復傘型[1]。
柴胡具有解熱、抗炎等作用,廣泛用于臨床治療,制作為溶液、顆粒沖劑等;還能用于抗抑郁,因為柴胡可降低肝臟內TDO 酶活性與酶表達,通過海馬sirtl-p53 信號通路,調節(jié)神經元突觸,實現(xiàn)抗抑郁作用[2]。
柴胡種植中需明確規(guī)范化種植操作標準,根據(jù)《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94)》《農作物種子貯藏(GB/T7415)》《主要農作物種子包裝(GB/T7414)》《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15618)》《肥料合理使用準則(NY/T496-2010)》《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GB20464)》,確定柴胡種子繁育定義和術語、柴胡特性、繁育技術、防治病蟲害、采收種子及包裝、標簽、運輸、貯藏,標準適用于溫帶大陸性區(qū)域柴胡種子繁育。引用文件中,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釋日期版本適用;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適用。
柴胡花序有苞片2~3 片,橢圓形,面積較小,長寬分別是0.7 mm 和3 mm;花瓣淺黃色,花片8 片;果實棕黑色、橢圓形,寬1.5 mm、長4 mm;花期9 月,果期10 月。柴胡具有怕水、抗旱、耐寒等特點,對光照強度、光照時間均有較高要求,必須保證光照充足才能良好發(fā)育,光照不足會延長生育時間。
野生柴胡通常生長在海拔1500 m 以內的樹林內和山坡地,砂質土壤、壤土、腐殖土較適宜。多年生柴胡根初期生長塊,之后生長較緩慢,3~4 月根迅速增長,6~7 月開花較快,8~9 月減緩生長,10 月結實階段再次迅速增長,越冬期根重稍微降低。
忻州市種植柴胡中,根據(jù)地方氣候條件、溫度、地質等選擇中柴3 號、隴柴1 號等優(yōu)良品種,采集2 年生健壯植株的種子。
柴胡種植需選擇土地緊實、土層深厚,排水能力強的壤土,海拔1800 m 以上的山坡地、波浪式斷面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區(qū)禁止種植。種植前進行深翻整地,深翻前施入腐熟有機肥、磷酸二銨為基肥。深翻時去除雜草根莖等雜物,然后平整土地,進行開溝作畦,每畦寬1.4 m。柴胡種子較小,頂土能力較弱,種植前土壤需耙細磨平。
柴胡種植發(fā)芽適宜溫度為20℃,在潮濕陰暗環(huán)境下出苗、生長,可在春、夏、秋播種,春季播種時間為4 月下旬,夏季播種為6~7 月,秋季則在10 月中上旬。與其他作物相比,柴胡出苗時間更長,濕度與溫度適宜時20 日可出苗,溫濕度不適宜出苗時間可超過40 天[3]。
柴胡種坯后熟,種子含有柴胡皂苷與香豆素,會抑制種子發(fā)芽,種植中需增加播種量。人工撒播模式用種量是30 kg/hm2,需耙平整地,均勻播撒,輕輕耙耱;機械條播用種量為15 kg/hm2,溝深1.0~1.5 cm,行距25 cm,播種后覆土0.2 cm。
(1)間苗定苗
柴胡出苗密度較大,不間苗會導致單株質量較小,降低商品性。一般株距控制在2.7 cm,每公頃留苗9 萬株,以確保柴胡均勻生長。
(2)合理施肥
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多施底肥,配合追肥。播種前按照整地要求施入足量有機肥,以滿足柴胡營養(yǎng)需求、疏松土壤,促進幼苗根部發(fā)育。配合中耕除草施入磷酸二銨30 kg/hm2為追肥,7 月上旬施入磷鉀復合肥20 kg/hm2,9 月噴施葉面肥。
(3)雜草防控
柴胡生長期長,雜草發(fā)生嚴重,為保證柴胡植株及種子質量,需減少除草劑應用,但防控不足易發(fā)生草荒,阻礙柴胡生長。播種前除草,配合劃鋤人工除草,可套種玉米抑制雜草生長,保證第1 年柴胡生長不會發(fā)生草荒。拔節(jié)期除草,4 月下旬柴胡株高約10 cm,能夠防除春季雜草。封壟后借助株高優(yōu)勢能夠抑制雜草生長,保證雜草與柴胡達到動態(tài)共生平衡。10~11 月開展冬前除草,拔除田間雜草有助于柴胡返青生長,之后田間零星雜草可人工拔除。
割薹即平茬與摘蕾,2 年生柴胡能夠全部抽薹開花,花期持續(xù)40~50 天。開花、結果階段對營養(yǎng)的需求較多,為優(yōu)化光合作用,保證根部器官獲得營養(yǎng)產物,提高柴胡產量,應開展割薹工作。
(1)黃板誘殺
4 月在田間插上黃板誘殺蚜蟲,每畝用黃板35 張,規(guī)格 為30 cm×25 cm 或25 cm×20 cm,懸掛在距離柴胡15 cm 位置,蚜蟲量減少后將黃板統(tǒng)一回收、集中處理。
(2)殺蟲燈誘殺
3~4 月安裝殺蟲燈,高度為距離地面1.5 m,15 W 單燈控制半徑約110 m,控制面積約4 hm2。及時清理燈上蟲垢,將蟲體深埋或作為飼料。
(3)糖醋液誘殺
3~8月可使用糖醋液誘殺金龜子與小地老虎,配方是糖1份、酒0.5 份、醋3 份、水10 份,根據(jù)誘蟲量及時清理和添加糖醋液。
創(chuàng)造適宜害蟲天敵活動的場所,合理施藥,保護小花椿、草蛉、瓢蟲等天敵,控制害蟲。柴胡定植后,可釋放巴氏新小綏螨或胡瓜鈍綏螨8000 頭/hm2,每隔28 天按照20000 頭/hm2釋放,防治紅蜘蛛;防治蚜蟲可釋放瓢蟲2000 頭/hm2,每隔8 天釋放1 次,連續(xù)釋放4 次即可。
生物農藥如印楝素、苦參堿、蘇云金桿菌、滅幼脲等,可防治螟蛾、蚜蟲、葉螨;地衣芽孢桿菌、多抗霉素等可防治根腐病、斑枯病。防治葉螨時可噴灑0.5%印楝素乳油1800 倍液,或0.2%苦參堿水劑280 倍液;蚜蟲防治可噴灑0.2%苦參堿水劑280 倍液,或0.3%苦參堿乳油900 倍液;螟蛾防治可噴灑8000 IU/mg 蘇云金桿菌懸浮劑350 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1800 倍液;斑枯病防治可噴灑3%多抗霉素水劑500 倍液;根腐病灌根可使用1000×108個/mL 地衣芽孢桿菌500 倍液。
9~10 月,柴胡地上莖葉枯萎,種子顏色從黃褐色向棕褐色轉變,可利用收割機一次性完成收割,以種子脫粒機脫粒,通過風選機去除雜物和劣質柴胡種子。
包裝:執(zhí)行《主要農作物種子包裝(GB/T7414)》。
標簽:執(zhí)行《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GB20464)》。
貯藏:執(zhí)行《農作物種子貯藏(GB/T7415)》。
運輸:運輸中保證干燥、清潔、衛(wèi)生、無異味,禁止和有異味、有毒、有污染物品混合裝運,途中做好防潮、防雨、防暴曬工作。
柴胡是常用大宗藥材,具有疏肝解熱、抗抑郁等藥用功效,為保證種植質量,需優(yōu)化種子繁育,規(guī)范種子生產。忻州市結合實際情況,根據(jù)柴胡特性,從繁育術、病蟲害防治、采收貯運等方面出發(fā),規(guī)范柴胡種子繁育技術,保證柴胡健康生長,提高種植戶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