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園林防滅火隊 張博
華北落葉松屬落葉喬木,樹的高度能夠達到30m,樹枝較為平展,樹冠呈圓錐形,一年生的小枝是淡褐色或是淡黃色,初期有毛,后面開始脫落,并有白粉狀。針葉是披針形或是線形,上面相對平整。短枝的葉子是簇形,與金錢松較為相似,生長過程中,葉子是嫩綠色,摸著較為柔軟。成熟之后,變成黃色,沒有毛,伴隨有管澤,苞鱗呈紫褐色,花期通常是3月到5月,果期則集中在8月到10月。
華北落葉松屬于強陽性的林木,抗寒性能強,對土壤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喜歡肥沃且濕潤的土壤,適宜在酸性和中性的土壤中生長,抗旱、抗?jié)澈涂柜け〉哪芰^好,有著發(fā)達的根系,抗風能力較為突出。
目前,我國的林木資源較為短缺,因而拓寬華北落葉松的種植面積,提升造林水平,成為現(xiàn)今林業(yè)工作的主要內容。華北落葉松是落葉松屬喬木,成年的林木高度在30cm,胸徑在1m左右,樹枝展現(xiàn)出了平整的生長狀態(tài),在其莖稈上分布著不規(guī)則的細齒狀物;樹葉在樹枝上則是表現(xiàn)為螺旋狀。大多數情況下,華北落葉松都生長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為了能夠適宜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華北落葉松的莖稈較為粗壯,而且樹形飽滿。華北落葉松還可以生長在寒冷和干燥的環(huán)境下,所以,華北落葉松在種植時,在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和保護環(huán)境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還可以大量地用在家具、房屋建造過程中,極具經濟及社會價值。
華北落葉松有著雄偉的松形,植株挺拔,葉子是簇狀,特別是在秋霜之后,樹葉變成了金黃色,與南方的金錢松一樣,雌球花在授粉之后,展現(xiàn)的是紅色、紫紅色和紅綠色,顏色比較鮮艷,可以持續(xù)到球果成熟之前,所以極具觀賞價值。華北落葉松的樹姿優(yōu)美,季節(jié)變化的特點鮮明,在設計風景林時,可以將其與常綠、落葉林等進行合理配置,秋天能夠展現(xiàn)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公園里單獨種植或是與闊葉林、常綠林合理配置,都能夠提供給游客更好的感官。在積極提倡園林生物多樣性的今天,華北落葉松是值得大范圍推廣的。
調查研究顯示,華北落葉松在生長時,水分、環(huán)境以及光照等都會對其根莖生長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華北落葉松的根系生長,并不是短時間里就能實現(xiàn)的,也就是說華北落葉松的日變化情況會受到根系和其他部位含水量的影響,還有可能與周圍環(huán)境、光照情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樹木的直徑會發(fā)生膨脹、生長以及收縮等變化。陰天或是陽光不充裕的情況下,華北落葉松的根系膨脹時間是在晚上,生長速度比較快。白天更多的是汲取養(yǎng)分,林木的直徑不會有較大的變化。雨天,落葉松的樹干因為吸收水分,其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增大的情況。
調查研究顯示,最近幾年,北方地區(qū)春季干旱的問題較為突出,所以,很多林業(yè)種植人員都是選擇在秋天進行落葉松的種植,但是這樣勢必會給林木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在秋天進行種植,會造成華北落葉松的移栽時間都集中在冬天,剛移栽的林木比較脆弱,冬天寒冷的天氣,很有可能會給剛移栽的林木帶來生理上的傷害,甚至苗木很有可能會因此干枯而亡。
相較于其他季節(jié)進行苗木種植,秋天種植的落葉松苗木會普遍存在有凍拔的情況。凍拔主要是指在種植地的土壤因為環(huán)境和自身含水量比較多,而會不斷地出現(xiàn)凍結和解凍的情況,致使苗木根系會部分裸露,特別是在低洼、積水比較嚴重的區(qū)域,如果出現(xiàn)了凍拔的情況,苗木的存活率會明顯降低。秋天種植的林木比較矮小,所以,很容易在過程中被人和動物破壞,這樣苗木的存活率也會明顯降低。
在進行華北落葉松種植時,很多造林單位會采取傳統(tǒng)的深植造林技術,也就是在苗木種植時,將根系埋入到地下2cm到3cm。調查研究表明,使用這種技術種植的落葉松長勢緩慢,存活率不高,需要大量地補植,才能提升其存活率,這樣不僅造成了栽種成本的浪費,而且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種植效果不佳。
很多地區(qū)的實踐表明,ABT生根粉的使用并不能提升造林成活率。ABT生根粉的作用之所以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是因為使用方式不合理。造林時,使用的ABT生根粉不溶于水,只能溶于95%以上的酒精,很多工作人員只是將生根粉和酒精混合之后,再用水簡單的攪拌就直接灌溉,實際上,這種方式并不能使ABT生根粉有效溶解,其作用勢必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華北落葉松種植時,需要聯(lián)系林木的具體情況,選擇針對性的種植區(qū)域、土壤環(huán)境,并科學地進行苗木管理。華北落葉松育苗,在山區(qū)主要采用溝谷和山地平床全光育苗技術。溝谷平床全光育苗是永久性的固定苗圃,這樣管理方便,用水便捷,在干旱的天氣里,也能確保苗木的產量和品質;山地平床全光育苗,則是臨時性的苗圃,很難取水,遭遇干旱天氣時會對苗木產量產生不良影響。華北落葉松可以在低海拔的區(qū)域進行苗圃培育,但是出苗之后,需要在適宜的時間采取人工噴灌,以降低地表溫度。
華北落葉松的種植地要設置在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背陰緩坡的山腳平地種植,種植區(qū)需要有著良好的生長菌落,而且不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植物病害區(qū)。華北落葉松的耐寒性比較好,可以適當地在比較干旱的地區(qū)進行種植。華北松喜歡寒冷、濕潤的氣候,是高海拔的樹種。山區(qū)最為適宜的種植海拔是1500m,而且如果是在1800m之下的地塊進行種植,則只能在陰坡或是半陰坡,超過1800m的立地條件,則可以在陽坡或是半陽坡種植;黃土丘陵地區(qū),不能在低于1600m進行種植,華北落葉松比較喜歡土壤深厚肥沃,特別是在撂荒地種植最佳,土壤類型則主要是山地草甸土。
4.2.1 一次整地
在華北落葉松的種植過程中,整地作床極為關鍵,同時也是育苗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在種植華北落葉松之前,需要對當地的環(huán)境進行考察,對種植地區(qū)的土壤條件進行改善,從而為苗木的健康生長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氛圍,減少病蟲害的出現(xiàn),為苗木的生長提供保護。華北落葉松整地作床的時間通常是在9月份,這樣能夠將秋天的落葉和表層雜草、昆蟲尸體等翻到土壤中,整個冬天,這些物質都實現(xiàn)了分解和降解,從而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養(yǎng)分。翻耕整地時,深度通常是在25cm到30cm,土壤中的害蟲翻出之后,在低溫環(huán)境下,會被凍死,這樣華北落葉松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會降到最低,在某種程度上也為樹苗的健康生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種植區(qū)域進行整地,還提升了種植區(qū)的土壤透氣性,土壤也愈發(fā)深厚。
4.2.2 二次整地
華北松通常是采取二次整地的栽培方式。春天種植之前,還需要再對種植區(qū)進行一次整地,將地表的樹枝、雜草和石塊清理干凈,以避免對落葉松生長不良影響。造林前一個月進行二次整地,通常落葉松育苗產生采用穴狀種植的方式,整地寬度、長度和深度通常是45cm、45cm和35cm,而且種植穴稍微朝中心傾斜,就能保證種植地土壤中良好的蓄水性能,生長過程中也能確保充足的水分。苗床的高度和寬度分別是20cm、1m,在中間留50cm寬的人行步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作床之前,需要對種植土壤進行消毒,通常選擇硫酸亞鐵進行消毒。
華北落葉松需要進行浸種催芽,主要是將種子表層的病菌殺死,為育苗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fā):第一,將種子倒入溫水槽中,使用棍子攪拌,這樣種皮或是壞死的種子會漂浮在表層,將其撈出,播種之前,使用一定量的硫酸銅或是高錳酸鉀溶液做好種子的消毒,種子的浸潤時間通常是兩小時,然后使用清水沖洗。消毒之后的種子,需要放到濕細沙中攪拌,填入催芽坑中,通常催芽坑需要在朝陰的位置,催芽坑上要覆蓋上草簾,每天都要灑水,時間大概是10天。絕大多數的種子出現(xiàn)了咧嘴的情況,就可以播種,需要注意的是,華北落葉松在冬天催芽時,可以采取雪藏的方式,這樣育苗的成功率會明顯提升。
通常華北落葉松是可以在春天和秋天進行播種的,但是最佳的播種時間是在春天,10℃左右的溫度就很適宜華北落葉松發(fā)芽了。種苗經過了冬天之后,自然生長能力提升,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增強。播種通常是進行寬幅條播,播種時,要保證播種面的平坦,播種之后,要蓋土,直到看不見種子,然后適當平壓??梢赃x擇覆蓋沙壤土,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和鳥類啃食種子。為了能夠提升造林存活率,通常起苗時,需要有專門的人員使用起苗犁順壟深耕,起苗時,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刨苗、輕提苗,不要對根系造成傷害,同時干枯、病腐和受到機械損害的苗木要及時剔除。華北落葉松裸根苗種植時,需要在預整地穴中心將干土層撥開,然后使用鐵鍬開挖深度在20cm,寬度在6cm的窄縫,然后苗木沾上泥漿之后,順著縫隙放進坑中,要確保根系能夠舒展開,不會出現(xiàn)窩根的情況,然后在距離苗木5cm的位置,平行開挖,從里推擠,這樣苗木的根系會與土壤結合起來,將縫隙填平。華北落葉松的容器苗在終止之前,需要在地塊中先澆水,兩天之后再種植,種植時,一定要記得脫袋。
在種植時,需要明確造林密度,這樣華北落葉松的成活率能夠大幅提升。華北落葉松是強陽性樹種,整枝能力比較強,所以,不能有著太大的種植密度。如果是建造水源涵養(yǎng)林,初植密度一般為一公頃1650株。
選擇15年左右的健壯植株,從成年的健康樹木的樹冠中割取長勢比較好的枝條進行插穗。為了提升扦插的存活率,需要做好枝條鎖水。通常是在6月份剪枝扦插,這個時間,扦插的枝條能夠更好地生長,不管是對水分還是對周圍環(huán)境都具備了較好的適應能力。扦插時,要選擇鋒利刀片,以45℃切角處理,枝條的成活率能夠明顯提升。扦插地需要在背風、平坦的地塊,要有著充足的水源條件。
4.6.1 出苗期管理
出苗期主要是指從播種到幼苗出齊、種殼脫落。這個階段,需要保證苗床的溫度和濕度,所以,播種之前需要覆蓋茅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覆蓋落葉松松針,厚度以看不到地表最佳,覆草之后,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噴水時間需要根據具體的天氣情況,一般間隔一天噴灑一次,噴水量則是以保證苗床濕潤最佳。將覆蓋在其上的茅草去除,分成三次,第一次是在絕大多數種子發(fā)芽頂土時,將三分之一的茅草去掉,其他均勻覆蓋,然后噴水;第二次是所有的種子都出土之后,去掉一半茅草;第三次則是在苗莖變成了紫紅色時,將覆蓋在其上的草都清除掉,用小水灌溉。
4.6.2 放葉期管理
幼苗出土之后的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會有第一層真葉長出,根系下扎,也會長出側根。這個階段,地面上的長勢明顯放慢,而且較為柔弱,很容易受到陽光灼傷。放葉時,需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同時也要預防日灼,當地表溫度超過36℃時,會出現(xiàn)日灼,而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噴水降溫。
4.6.3 高生長期管理
高生長期是從苗木生長出新芽開始到高生長旺盛期結束,這個階段,苗木生長迅猛,對光照、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量明顯增加,需要適當澆水、松土、追肥和除草。施肥時,可以將化肥稀釋之后和水一起澆灌,間隔10天噴灑一次,施加3次有著良好的效果。
4.6.4 生長停止期管理
這個階段,苗木停止高生長,繼續(xù)粗生長,頂芽、徑基都開始木質化,需要停止?jié)菜?、施肥和除草。繼續(xù)澆水,苗木會二次抽梢,無法木質化,會出現(xiàn)凍害。高山苗圃需要注意凍害的出現(xiàn),所以,立秋之后,苗圃不能除草,需要使用草根對土層加以穩(wěn)固,冬天除了特殊天氣基本上不要使用任何的防寒措施。
華北落葉松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病蟲害有立枯病、松果梢斑螟和落葉松果花蠅等。立枯病的早期防治是選擇一定量的硫酸亞鐵溶液或是硫酸銅溶液,或使用五氯酚鈉制劑,但是最為有效的手段,還是需要對種植林的植物品種加以豐富。預防松果梢斑螟,則是噴灑殺螟松乳油或是蘇云金桿菌液;對落葉松果花蠅進行防治時,則是噴灑一定量的氧化樂果乳液。在防治病蟲害時,需要聯(lián)系落葉松生長的具體情況,將農業(yè)、生物、化學等防治手段巧妙地結合起來,而不能單一地選擇某一種防治手段,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華北落葉松在栽培和管護時,需要聯(lián)系不同環(huán)境的不同生長特點,在其育苗期、整地期、浸種催芽以及病蟲害的防治階段,對相應的種植技術加以優(yōu)化,以進一步提升樹木的產量以及生長效果。要深刻認識到,華北落葉松比較適宜北方地區(qū)的種植,同時也是退耕還林首選林木,只有提高苗木種植技術,才能為更好地栽培和管護華北落葉松提供保障,才能將華北落葉松的重要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才能更好地促進林業(yè)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