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谑袑嶒炛袑W 蔡佳如
在新課改背景下,應該采取何種教學方式讓音樂課堂“活”起來,活躍學生的思維?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當嘗試構建動靜結合的良好課堂節(jié)奏,按照教學的實際情況實現(xiàn)動與靜的相互轉化,使兩者合理有效地交替出現(xiàn),提升教學效率。在音樂課堂中,教師散發(fā)出的音樂魅力,能夠在課堂中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讓學生可動可靜。所謂的靜,指的是學生在課堂中對于老師的講解可以靜心地聽,并且認真聽同學闡述自己的理解,靜心傾聽音樂,享受音樂的魅力,并對相關的問題靜心地思考。例如,在聆聽音樂時一定要有一個安靜的氛圍,畢竟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只有靜心聆聽音樂才能感受到音樂的美。但是有很多教師喜歡在學生聆聽音樂的過程中說話或提問,這樣易打斷學生聆聽音樂,因此會影響學生全心地感受音樂的美。思考的前提,就是要心靜,這樣才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同時,“靜”也是“動”的導火線。所謂的“動”,就是學生可以在音樂的基礎上開展一些和音樂相關的系列活動,例如歌唱、舞蹈以及演奏等。音樂源于生活,“動”就是學生能夠以音樂為中心,發(fā)動自己的思維,和老師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同時也是師生之間心靈的交流、情感的升華,“動”也將課堂的活躍展示了出來。
有些時候,只有老師靜下來,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開拓自己的想象,進行發(fā)散性的思考,從而靜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而有些時候,則需要老師先動起來,對學生造成一定的感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時,老師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將音樂課堂盡可能制造得美好一些,仿佛就是一段美妙的音樂之旅。應當重視音樂課堂中動與靜的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地進行發(fā)散性思考,就能夠實現(xiàn)音樂課堂真正地“活”起來。
作為教師,應當認真研讀新音樂教學理念,跟隨新課標的思想出發(fā),應當對自己過往的教學方式進行靜心地審視,再結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加適合學習的環(huán)境,構建一個動靜結合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在音樂課堂的教學當中,合理的課堂提問必不可少,并且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合理的提問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和想象,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最終實現(xiàn)教學成果的提升。
1.音樂課堂提問,應當注意的事項。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提問原則,把握好提問的度,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應當多進行鼓勵,體現(xiàn)平等性。(2)注意提問的切入點,在進行提問的時候要切合重點,解決知識難點,并且制造一些矛盾沖突等,這樣就能夠通過不同角度的提問,盡可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3)重視合理的音樂課堂提問藝術,營造比較活躍的氛圍,將相關的信息向學生進行及時反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相應改變,將權力還給學生,最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4)注重音樂課堂的提問方式,制造一定的懸念,可以拋磚引玉,構建一座音樂和生活之間的一座橋梁,提升學生的思想,同時注意提問的對象是全體學生。
2.注重問題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有利于陶冶情操。興趣是學習音樂最好的老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他們就可以積極地去思考音樂相關的問題,通過主動的學習和思考,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作出積極的回應。
在音樂課堂中,針對教師的提問,應當盡可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最大程度實現(xiàn)學生自主體驗的過程,讓他們在音樂的世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欣賞音樂,通過想象讓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這也是一個音樂教師的重要任務。
3.問題的設計難度應當合理。過于簡單的問題沒有什么挑戰(zhàn)性,難以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因為難度較低,即便學生去分析和思考,也很難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難度過大的問題會給學生帶來過大的壓力,會使其逐漸降低了興趣、失去了信心。
在音樂課堂中提問的問題,應當符合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教師需要結合他們的實際能力進行提問,設計的問題難度應當適中,并且提問的問題數(shù)量也應當適中,才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針對部分音樂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可以考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問題的深度,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趣味性,進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回答不上問題的學生,老師要做到隨機應變,當回答不出問題時,可將答案變成選擇題,從而降低難度,盡可能以鼓勵為主。
4.提問的問題應當明確精煉。在音樂課堂中設計的問題應當避免多而濫,如果提問的問題過多,會導致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并且也沒有時間欣賞歌曲,即便是表面上顯得學生回答很好,但是在根本上并沒有起到應有的鑒賞效果,提問也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并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想象。所以課堂進行提問的時候,應當盡可能地凸顯精煉,盡量避免提問缺乏思考價值的問題,提問的問題應當使學生開動大腦去思考。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問應當有一定的目的性,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思考和想象,最終達到應有的課堂效果。
基于新課改背景,在新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把音樂和育人放在重要的地位,對學生的性、情、能進行培養(yǎng),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目標。性就是指人的本性,在音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個性的不同,重視個性的發(fā)展。情,就是人的情商,是在親人朋友之間存在的一種感情,是對集體、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是在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大愛的情懷。能,指的是身體素質、自主獨立、人際交往、基礎知識掌握等綜合能力。在實際的音樂課堂當中,應當把音樂作為課堂的中心,圍繞音樂開展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在音樂課堂當中,應當重視對學生演唱能力以及綜合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呈現(xiàn)多樣性,實現(xiàn)學生心靈的放飛,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音樂空間。即便是音樂課,也應當對學生的生活世界有一定的關注,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融入對生活的感悟,感受音樂的美感和魅力。在課堂音樂活動當中,盡量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給他們一個自由嘗試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結合個人對于音樂不同的理解自由創(chuàng)作,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產(chǎn)生對音樂的熱愛,最終實現(xiàn)對學生心靈美化的效果,陶冶學生情操。
音樂教師應當努力尋求比較合理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營造一個愉悅的音樂課堂氛圍。
1.多樣化的導課設計。進入音樂課堂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充滿了吸引力,就好像是建立老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第一座橋梁,能為之后的授課定好基調。出彩的導入能將學生引入音樂的殿堂,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
2.唱動結合,化難為易。如果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老師只是一遍遍地播放視頻音樂,或是反復地教唱,學生就會感覺到枯燥,興趣也會慢慢降低,此時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就能夠實現(xiàn)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唱主題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跟著音樂一起畫出旋律圖譜或是拍打節(jié)奏,還可以選擇其他的動作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身體律動,詮釋歌曲的內(nèi)在情感,在歡快的教學活動中完成教學,在歡快的氛圍中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提升。
3.搞好課堂教學評價,強化學生參與意識。不同的學生有不一樣的音樂素質,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過于單一,會對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很好”“你太棒了”“唱得真好”等,這樣的評價對于高中生來說是很枯燥的,并不能起到鼓勵的作用,音樂教學最直接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教育出音樂家,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教師應當努力地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所以,教師應當更加注意在教學時觀察學生是否主動參與其中,是否勇于創(chuàng)新和質疑,是否進行合作等,盡可能發(fā)揮評價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地學習音樂,加深對音樂的學習。
在新課改背景下,采取何種教學方式讓音樂課堂“活”起來,是每個一線音樂教師都應思考的問題。教師更新觀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音樂課真正“活”起來,讓學生聆聽音樂、參與音樂、享受音樂,從而提升自身修養(yǎng)和視野,使他們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這樣才能讓音樂課堂永遠煥發(fā)生命的活力與知識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