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慕然,楊永超,顧麗娜,宋玉磊,劉辰辰,張薛晴,嚴麗艷
(1.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2.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康復科,江蘇 南京 210023; 3. 上海市靜安區(qū)市北醫(yī)院,上海 200443)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系統(tǒng)慢性病。此病是全球范圍內心血管疾病和全球死亡率的主要可調控風險因素,其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1-2]。積極控制血壓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降低死亡率。然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的增加,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且發(fā)病人群也呈年輕化的趨勢。中青年人群逐漸成為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不斷增加的主要來源群體[3-4]。高血壓在中青年人群中早期多呈“隱匿性”,通常無明顯癥狀,大部分患者忙于工作和學習,疏于健康管理,對高血壓病的危害程度認識不足,導致中青年人群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下[5]。研究顯示,中國18 ~44 歲中青年對高血壓的知曉率為20.8%,治療率為12.0%,控制率僅為4.3%[6]。目前高血壓的治療主要依靠健康飲食、運動鍛煉,口服降壓藥物,但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普遍依從性較差。目前,高血壓已經成為我國中青年人群致病致殘的主要因素,不但嚴重影響中青年健康,而且對國家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7]。因此,通過調查了解掌握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的需求,根據其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以提高其健康管理水平尤為重要。
由4 名經過培訓的本科護理學生于2021 年1 月至2021 年8 月對86 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以自愿的方式填寫調查表)。
選取中青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開放式訪談及提問。訪談結束后,對結果進行整理歸納,研究小組經過多次討論,查閱相關文獻,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于2019 年10 月發(fā)布的全球第1 部針對中青年高血壓人群的共識,即《中青年高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8],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向專家電子郵箱發(fā)送郵件的方式對調查問卷進行專家函詢。向函詢專家簡要介紹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目的和需要專家做哪些工作。采用2 輪德爾菲法,根據第1 輪函詢專家反饋的結果,修改制定第2 輪函詢問卷,向專家反饋第1 輪結果并進行第2 論函詢。結合專家意見對問卷進行修改,形成最終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需求調查問卷》。
問卷分2 個部分:1)一般人口學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月可支配收入、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等。2)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包括疾病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緒管理、運動管理4 個一級條目和25 個二級條目。每個條目分為喜歡、較喜歡、無所謂、不喜歡、很不喜歡5 個等級,表示患者對需求的需要程度。
1)信度分析:采用 Cronbach ɑ 系數作為分析標準,一般認為該系數>0.7 則代表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本問卷總Cronbach ɑ 系數為0.962,各一級指標 Cronbach ɑ 系數為0.815 ~0.937,問卷信度較好,見表1。2)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進行效度分析,通常認為 KMO 值>0.5 并且Bartlett 球形檢驗P值<0.001,問卷效度有效[9]。本問卷KMO 值為0.930,Bartlett 球形檢驗P值為0.000,問卷效度良好,見表2。
表1 問卷Cronbach ɑ 系數
表2 問卷KMO 值及 Bartlett 球形檢驗結果
86 名被調查患者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如下:性別:男50 人,女36 人;文化程度:文盲1 人,小學及以下10 人,初中31 人,高中(中專)20 人,大學(本科或大專)22 人,研究生(碩士或博士)2 人;婚姻狀況:未婚2 人,已婚79 人,離婚4 人,喪偶1 人;月可支配收入:≤1000 元4 人,1001 ~3000 元17人,3001 ~5000 元31 人,5001 ~8000 元22 人,8001 ~10000 元6 人,>10000 元6 人;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自費27 人,醫(yī)保36 人,公費醫(yī)療23 人。
25 項需求按照其喜歡和較喜歡選擇人數的比例,將前10 項從高到低排序(比例相同時并列),分別為:1)出現腦卒中等危險信號時,及時獲得救助;2)遵醫(yī)囑服藥后,有不良反應或病情變化,及時跟醫(yī)生溝通,調整用藥;2)服用藥物的宣教(用藥時間、用法、用量、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項等);2)當對疾病有疑問時,獲得專業(yè)(醫(yī)生、護士等)咨詢;5)運動中遇到不適(頭暈、胸悶等),及時獲得救助;6)血壓連續(xù)3 天異常時,獲得醫(yī)療救治;6)腦卒中發(fā)作危險信號的宣教;6)定期監(jiān)測血壓;9)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癥狀(如夜間睡眠打鼾伴呼吸暫停和白天嗜睡等)時,及時就醫(yī);9)遵醫(yī)囑服藥宣教。詳見表3。
表3 喜歡和較喜歡前10 項需求的人數和比例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見但可控的危險因素之一。我國高血壓現患病人數達2.45 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占高血壓患病人數的67.5%[10]。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改變,高血壓患病年輕化趨勢明顯,中青年人已成為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和患病率持續(xù)激增的“后備軍”。年齡<65 歲的中青年人群中,雖然血壓處于正常高值水平,但收縮壓120 ~139mmHg/ 舒張壓80 ~89mmHg(1mmHg=0.1333KPa)的人群所占比重也不斷增長。另外,相關研究顯示中青年人群的CVD 風險會隨著高血壓的發(fā)生而顯著增加[11-13]。另有研究表明,一組平均年齡34 歲患有高血壓的中青年人相較于BP <130 mmHg/85 mmHg 的中青年人群具有更高的死亡率[13]。然而我國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疾病知曉率、控制率和治療率不僅明顯低于美國等發(fā)達國家,也明顯低于老年患者。長期以來,人們較關注心血管疾病風險管理和老年高血壓的管理。相對而言,對于中青年高血壓的管理關注度不夠,缺乏統(tǒng)一認識。與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同,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雖然短期心血管疾病的絕對發(fā)生風險較低,但是他們的預期壽命長,長期(>10 年)及終生風險較高。對中青年高血壓人群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管理,有效控制其血壓,將有利于減少和避免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SCVD)的發(fā)生、發(fā)展,減少疾病負擔。因此,普及中青年高血壓相關知識,建立更精細化的、有針對性的全方位管理策略[14-15]顯得十分必要。
健康管理水平是影響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中青年患者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與老年高血壓患者相比,缺少精力和時間來管理疾病,血壓控制效果不佳,嚴重影響其遠期生存質量,給患者的自身健康和國家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本研究旨在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需求進行調查,了解其健康管理需求,為進一步制定針對性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據。筆者認為,這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中戰(zhàn)略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