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品伊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種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是指發(fā)生在口腔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的可逆炎癥,可導致種植體周圍黏膜紅腫、腫脹、疼痛、探診出血等情況,嚴重情況下甚至出現(xiàn)溢膿等,影響種植體的穩(wěn)定性,同時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不便[1-3]。臨床治療種植體周圍炎的常用方式是牙周基礎(chǔ)治療,雖可有效緩解種植體周圍黏膜紅腫、疼痛等病癥,但其治療形式單一,易對牙周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加重了患者疼痛程度,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4,5]。而激光治療安全性相對較高,不易對機體造成損傷,同時治療精準度高,可深入探查復雜的牙周袋[6]?;诖?,本研究旨在探究激光輔助治療在種植體周圍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徐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收治的42例種植體周圍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20例和觀察組22例。對照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7.66±5.46)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4.67±1.21)d;BMI 20~38 kg/m2,平均BMI(29.34±2.20)kg/m2。觀察組男11例,女11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7.62±5.42)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4.69±1.18)d;BMI 20~38 kg/m2,平均BMI(29.38±2.17)kg/m2。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BM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jīng)臨床確診為種植體周圍炎,且符合《種植體周圍疾病治療的專家共識及治療方法的進展》[7]中的診斷標準;②種植體無松動;③年齡≥20周歲;④近1個月內(nèi)未使用過抗生素,近6個月未接受種植體周圍炎治療。排除標準:①因個人原因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②合并出血性疾病、未受控制的糖尿病等影響治療結(jié)果的系統(tǒng)性疾病者;③吸煙量>2支/d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牙周基礎(chǔ)治療:由我院經(jīng)驗豐富、技術(shù)嫻熟的高年資主治醫(yī)生為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口腔清潔,然后使用專用的刮治器探入到患者的種植體周圍袋中,對種植體表面進行刮治,并進行種植體根面修整平整。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采用激光治療:由同一組醫(yī)生在患者完成對照組治療后實施激光治療,對患者的種植體實施局部常規(guī)消毒,然后選擇適宜的棉卷進行隔濕處理,避免治療時損傷相鄰的正常組織。將我院的半導體激光儀器的波長設(shè)置為808 nm,光斑面積設(shè)置為0.28 cm2,平均輸出功率設(shè)置為80 mW;將激光儀的探頭緩慢的插入牙周袋中,并在牙冠根處來回移動,使光纖頭均勻的照射在牙周袋內(nèi)部以及底部;1次/d,每個部位照射15 s,連續(xù)照射治療4 d。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齦溝液內(nèi)細胞因子水平。
1.4.1 臨床療效 顯效:紅腫、溢膿等臨床癥狀消失;有效:紅腫、溢膿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紅腫、溢膿等臨床癥狀沒有發(fā)生任何改變或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
1.4.2 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 于治療前后使用探針測量牙齦邊緣到牙周袋底或齦溝底的距離;測量時將探針慢慢深入到牙齦緣下約1 mm,查看齦溝出血情況,包括牙齦出血、水腫、潰瘍,分別設(shè)置為0~5分,評分與牙齦炎癥呈正比;計算附著喪失水平并記錄,附著喪失水平為袋底至牙齦緣的距離。
1.4.3 齦溝液內(nèi)細胞因子水平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齦溝液,3500 r/min離心10 min,取出上清液稱重備用,然后取出相對應的試劑盒,嚴格按照適合要求將事先準備好的液體加入進去,隨后采用ELISA法分別檢測齦溝液內(nèi)的b-FGF、IL-1β、IL-8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對照組觀察組t P 20 22治療前4.88±1.63 4.87±1.66 0.020 0.984治療前1.75±0.76 1.77±0.78 0.084 0.933治療前4.57±1.63 4.60±1.64 0.059 0.953治療后3.87±1.16*2.89±0.97*2.980 0.005治療后1.03±0.56*0.55±0.23*3.695 0.001治療后3.35±1.25*2.47±1.07*2.458 0.018組別 n 牙周探診深度(mm) 齦溝出血指數(shù)(分) 臨床附著喪失水平(mm)
2.3 兩組齦溝液內(nèi)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IL-1β、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b-FGF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齦溝液內(nèi)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μg/L)
表3 兩組齦溝液內(nèi)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μg/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對照組觀察組t P 20 22治療前2.77±0.43 2.76±0.45 0.073 0.942治療前29.84±2.45 29.93±2.53 0.117 0.908治療前8.36±0.65 8.38±0.64 0.100 0.921治療后2.17±0.25*1.97±0.27*2.483 0.017治療后20.36±2.15*15.45±2.04*7.593 0.001治療后16.56±1.36*20.14±1.57*7.861 0.001組別 n IL-1β IL-8 b-FGF
種植體周圍炎是種植修復中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具有發(fā)病急、范圍廣等特點,一旦發(fā)病便會對患者牙體造成嚴重損傷,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9,10]。目前研究認為[11],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病原因在于種植體上的細菌微生物,即由于口腔衛(wèi)生狀況較差,造成種植體周圍菌斑堆積,刺激機體產(chǎn)生炎癥反應。此外,牙周炎、糖尿病、吸煙等危險因素也會增加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病風險[12,13]。種植體周圍炎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將會對種植牙的功能以及正常牙齒功能造成損傷[14]。因此,臨床上對于種植體周圍炎需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以緩解病痛,減輕炎癥反應,抑制病情的惡化,保障良好的預后。目前臨床上治療種植體周圍炎多選用牙周基礎(chǔ)治療的方式,以減輕疼痛、控制感染,但其效果不佳,影響患者的后期康復。激光輔助治療通過低能量的激光照射紅腫的牙周組織,能夠有效抑制病菌的持續(xù)侵襲,促進牙周組織的快速修復愈合[15,16]。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說明激光輔助治療種植體周圍炎的療效良好。董方等[8]研究發(fā)現(xiàn),激光聯(lián)合牙周基礎(chǔ)治療種植體周圍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56%,高于單一牙周基礎(chǔ)治療的82.93%,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激光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抑制牙周炎癥反應,控制感染的惡化和擴散,降低牙周黏膜組織的紅腫、溢膿等。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IL-1β、IL-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b-FGF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激光輔助治療種植體周圍炎患者,可有效降低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臨床附著喪失水平以及齦溝液內(nèi)細胞因子水平。涂慧娟等[17]研究中指出,激光治療早期種植體周圍炎患者能夠有效降低炎癥因子的水平,與本研究結(jié)果類似。齦溝出血指數(shù)、附著喪失水平與牙周探診深度能夠?qū)ΨN植體周圍炎癥程度和對牙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程度,進而幫助醫(yī)生更好地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治療。激光輔助治療能夠抑制炎癥反應,控制病情,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愈合,提高結(jié)締組織的抵抗能力,進而降低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及附著喪失水平[6]。此外,激光輔助治療中的對牙周組織照射的激光能量偏低,不易對機體造成輻射損傷,能夠?qū)p傷的組織清除,維持牙體表面的清潔,降低牙菌斑對牙齒的侵襲,提升b-FGF水平,降低IL-1β、IL-8水平。同時,激光輔助治療能夠加速牙周組織細胞的增殖,有利于細胞快速分化,促進牙周組織及傷口的愈合。
綜上所述,激光輔助治療種植體周圍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牙周探診深度、齦溝出血指數(shù)及臨床附著喪失水平,抑制炎性反應,加速新生細胞形成,有利于改善炎癥,促進患者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