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輝 呂中 李成行
1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金華 324100;2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金華 324100;3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金華 324100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指機械通氣48 h后至拔管后48 h內出現的肺炎,其特點是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出現全新的或進行性浸潤、全身感染,以及痰液病原菌檢測結果改變等。VAP作為行機械通氣的住院患者最常見的醫(yī)院感染原因,會增加醫(yī)療負擔,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影響VAP發(fā)生的因素復雜多樣,管理難度較大,本研究對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80例行機械通氣的≥65歲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影響VA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以期為今后感染的防治積累數據,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行機械通氣治療的≥65歲患者為研究對象,共180例。納入標準:(1)行機械通氣治療;(2)采集痰液樣本,行病原菌培養(yǎng)及藥敏檢測;(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年齡<65歲;(2)合并呼吸道感染;(3)存在免疫性缺陷;(4)肺水腫、肺結核、肺栓塞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本研究經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VAP的診斷及分組
根據是否發(fā)生VAP,將180例老年患者分為VAP組(71例)與對照組(109例),VAP的診斷:(1)氣管插管后48 h(或撤機、拔管48 h內)發(fā)生的肺炎;(2)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出現全新的或進行性浸潤、全身感染(發(fā)熱、白細胞計數改變:外周血白細胞計數>10×10/L或<4×10/L);(3)痰液病原菌檢測結果改變。
2.臨床資料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搜集患者臨床資料,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糖皮質激素應用情況、鎮(zhèn)靜藥物應用情況、機械通氣時間、入住ICU時間、抗菌藥物暴露、中心靜脈置管、脫機失敗再插管、誤吸。采集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3 mL,采用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公司)測定患者白蛋白水平,以白蛋白≤35 g/L時定義為低白蛋白血癥。
3.病原菌檢測及藥敏試驗
采用纖維支氣管鏡(ABF型,上海澳華光電內窺鏡有限公司)采集患者呼吸道痰液樣本5 mL并置于收集器內;在顯微鏡下觀察痰液樣本污染情況,將合格痰液樣本接種于培養(yǎng)基內,置于培養(yǎng)箱(BSP-400,上海博迅醫(yī)療生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中于37℃條件下恒溫培養(yǎng)24 h;采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VITEK 2 COMPACT,法國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病原菌分析及藥敏試驗。質控菌株如下: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鮑曼不動桿菌ATCC19606、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ATCC13637、大腸埃希菌ATCC25922、肺炎鏈球菌ATCC49619、腸球菌ATCC29212、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3、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購自上海柯維化學技術有限公司。
P
<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5),結果詳見表1。表1 ≥65歲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VAP的單因素分析[例(%)]
注:VAP:呼吸機相關肺炎;:白蛋白≤35 g/L為低白蛋白血癥
?
OR
(95%CI
)=5.18(2.71~9.89)]、入住ICU>14 d[OR
(95%CI
)=2.23(1.72~4.22)]、抗菌藥物暴露[OR
(95%CI
)=3.31(1.79~6.13)]、中心靜脈置管>2個[OR
(95%CI
)=2.19(1.11~4.30)]、脫機失敗再插管[OR
(95%CI
)=4.63(1.02~21.13)]、誤吸[OR
(95%CI
)=2.46(1.19~5.08)]以及低蛋白血癥[OR
(95%CI
)=4.35(2.30~8.22)]是老年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VAP的獨立影響因素。表2 ≥65歲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注::白蛋白≤35 g/L為低白蛋白血癥
?
71例VAP患者的痰樣本中共檢出167株病原菌,包括122株革蘭陰性菌、27株革蘭陽性菌以及18株真菌。檢出率最高的3種革蘭陰性菌依次為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分別占23.95%、22.75%和20.96%。革蘭陽性菌菌株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共18株。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65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痰液樣本培養(yǎng)檢出病原菌分布情況(=167)
?
表4顯示,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類藥物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性>50%,對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氨芐西林/舒巴坦耐藥性<30%;鮑曼不動桿菌對頭孢他啶、頭孢吡肟、慶大霉素、阿米卡星、環(huán)丙沙星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性>50%,對頭孢西丁、頭孢呋辛、妥布霉素以及米諾環(huán)素耐藥性<30%;肺炎克雷伯菌對頭孢他啶、頭孢呋辛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性>50%,對頭孢西丁、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環(huán)丙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耐藥性<30%。
表4 ≥65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痰樣本檢出率最高的3種革蘭陰性菌的耐藥性
注:“-”表示未檢測到
?
VAP是ICU患者最常見的醫(yī)院感染之一。Dananché等以法國256例ICU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發(fā)現老年患者VAP發(fā)生率更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機械通氣患者VAP發(fā)生率為39.44%,低于李林等的研究,可能與目標人群及診斷方式的不同有關。機械通氣>7 d、入住ICU>14 d、抗菌藥物暴露、中心靜脈置管數量>2個、脫機失敗再插管、誤吸以及低白蛋白血癥與老年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VAP相關,分析可能原因如下:機械通氣時間及入住ICU時間過長,容易帶入外來致病菌;中心靜脈置管為微生物入侵人體重要器官提供了一種途徑,在維護這些導管的過程中,增加醫(yī)院病原體的定植和感染風險;脫機失敗再插管,導致呼吸道與外界環(huán)境直接接觸,降低上呼吸道過濾和加濕的保護作用,不但可能引起咳嗽和氣管反射功能的喪失,還可增加病原體在氣管內定植風險,形成生物膜,增加了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低白蛋白血癥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嚴重下降,為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近年來,由于廣譜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推高了老年VAP患者的死亡風險,應對患者進行耐藥性檢測,并盡早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本組老年VAP患者中共檢出167株病原菌,大部分為革蘭陰性菌(76.65%),該結果與國內其他醫(yī)院報道結果一致。在革蘭陰性菌中,銅綠假單胞菌檢出率最高,藥敏試驗提示對頭孢類藥物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多重耐藥性;檢出率第2位的是鮑曼不動桿菌,與銅綠假單胞菌同為肺炎常見致病菌。藥敏試驗顯示,鮑曼不動桿菌對頭孢西丁和頭孢呋辛敏感,對米諾環(huán)素耐藥性<20%,提示上述藥物為該致病菌首選藥物;檢出率第3位是肺炎克雷伯菌,該菌種常存在于人體上呼吸道,其感染與免疫力低下有關,藥敏試驗發(fā)現其對頭孢類藥物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性較高。
綜上所述,機械通氣>7 d、入住ICU>14 d、抗菌藥物暴露、中心靜脈置管、脫機失敗再插管、誤吸以及低白蛋白血癥是老年VAP的危險因素,革蘭陰性菌是V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且病原菌對多藥表現為耐藥。由于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代表性有限,研究結果仍需進行大樣本多中心試驗驗證。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作者貢獻聲明
戴志輝:論文撰寫、數據收集和分析數據;呂中:數據收集和分析;李成行: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