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忠
中考是很多學生面臨的第一個重大的考試,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與學生并肩作戰(zhàn),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學生做好中考的復習,讓他們在中考中出最好的成績,為高一級的學校輸送優(yōu)質的生源。然而,學生經過了從初二到初三的一段多時間的學習,他們從知識的儲備、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已經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師們抱著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目標,一直在努力地奔跑著,不斷去尋找、嘗試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利用于學生的發(fā)展。但在中考復習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抱怨,進行了一輪、二輪的復習,學生的成績進步不大,感覺復習的效果很低。他們都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來提高中考復習效率,讓學生教出最好的成績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過程,談談如何發(fā)揮教師在初中物理中考復習中的作用。
一、梳理知識,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架構
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讓學生學習終身必需的物理基礎知識和方法。然而,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對以前的知識已經忘記了很多,或者只保持片段性記憶,知識的關聯(lián)相對零亂。因此,教師把梳理知識放在復習的第一步,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架構,儲備終身學習的必需的物理基礎知識。物理知識的梳理方式有很多,如條文式,教師根據《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把相應的知識點羅列出來。下面以《聲現(xiàn)象》為例,
一、聲現(xiàn)象
1.聲音是由____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聲音在____中傳得最快,在____中傳得最慢;在____不能傳聲。
3.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____m/s。
4.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____s以上。
5.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和音色。
(1)音調:聲音的____叫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____有關,____越高,音調越高。
(2)響度:聲音的____叫響度,與發(fā)聲體的____、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物體振動越大,響度越大。
(3)音色:聲音的品質特征:用來辨別物體的,區(qū)分物體的。
……
以上是聲現(xiàn)象的部分知識,教師圍繞《聲現(xiàn)象》這一章知識,把重點的知識點以填空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學生通過查找書本完成相應的練習,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提高學生的知識歸納能力。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引入了思維導圖。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一張白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相應知識點的思維導圖的設計,然后進行小組分享,相互學習和相互提高。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思維導圖的軟件不斷融入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小組設計好的思維導圖在計算機里重新規(guī)劃出來。它是利用XMIND思維導圖設計的知識架構。XMIND思維導圖軟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軟件,學生很容易學會。教師提前安裝好XMIND思維導圖軟件,打開軟件后,選擇合適的模塊直接進行編輯就可以了。學生只需要會進行文字的輸入和文件保存就可以使用該軟件了。
二、注重知識運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為學生建立知識架構的同時,更重要是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讓他們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以2018年廣東省中考物理試題第12題為例,來講述注重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2.如題圖所示,條形磁鐵放在水平木桌上,電磁鐵右端固定并與條形磁鐵在同一水平面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逐漸向右移動時,條形磁鐵仍保持靜止,此時電磁鐵的左端為___極,條形磁鐵受到的摩擦力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方向水平____.(選填“向左”或“向右”).
教師在講解題目的時候,首先引導學生閱讀題目,這個過程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再找關鍵詞,鼓勵學生尋找關鍵詞所對應的知識點,并運用對應的知識點來分析題目來解決問題(如表一)。
因此,學生先標出電路中的電流,運用安培定則就可以解出第一個的是N極;運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判斷電磁鐵與條形磁鐵間是相互吸引,條形磁鐵是向右運動。由于物體原來沒有運動,現(xiàn)在物體在磁力的作用下會向右運動或向右運動的趨勢,于是地面與長形磁鐵之間產生阻礙運動的摩擦力,所以第二個答案是變大、第三個答案是向左。由此可知,讓學生建立知識的架構是非常重要;教師在分析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閱讀題目,從中找出關鍵詞,并根據關鍵詞再找出對應的知識點,然后運用相應的知識來解決。整個解題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充分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在過程與方法的評價中指出,應重視評價學生在學習概念、規(guī)律過程中的表現(xiàn),以及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三、信息技術與成績相結合,開展有效的專題輔導
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關注活到的個體差異,運用評價診斷、激勵等功能,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修改發(fā)展。在中考復習的過程,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課堂小測、學生課后作業(yè)、章節(jié)測試和綜合測試等渠道來發(fā)現(xiàn)學生整體存在的問題和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通常會對學生的作業(yè)、測試的情況用EXECL軟件進行匯總,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對復習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個別學校會使用閱卷系統(tǒng)進行閱卷,閱卷結束后下載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表進行分析。在做分析之前,教師首先對試卷的題目進行分析,并寫出每一道題目考查的知識點,然后從閱卷系統(tǒng)中出學生的得分情況,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表格的信息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得分最好的知識點是:分子熱現(xiàn)象、聲現(xiàn)象和大氣壓強的應用;掌握不好的知識點是日常生活的常規(guī)數(shù)值、慣性、二 力平衡和電流電壓電阻三者的關系。按這種做法,對整一章試卷的分析來說,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復習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后期的復習提供很好的信息,讓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的,有效提高復習的效率。
另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除了整個班整體得分不好的題目以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分析個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某些題的知識點也是掌握不好。這個時候教師就采用因材施教,進行個別教育,在輔導的過程中可能采用個別談心,了解學生在教師進行課堂評課以后對知識掌握程度,還可采用約談個別學生到教師辦公室來進行個別面批,或找一些相近的題目對這部分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和解題的方法。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了解班級整體和學生個人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師開展針對性的復習,提高課學的復習效率。當然要實現(xiàn)這種做法,教學資源比較好的學校可以使用閱卷系統(tǒng)來評閱試卷,并在系統(tǒng)中下載相應的學生答題情況的信息,為我們分析學生答題情況提供便捷的信息。其它的教師可以使用EXECL軟件,教師通過手動錄入學生答題得分情況,然后利用EXECL軟件的統(tǒng)計功能找出相應的數(shù)據,教師分析數(shù)據,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效果是一樣的。雖然這種工作量比較大,但可以為我們提供有利于下一階段復習的信息,還是值得做的。
四、結語
初中生的中考復習是學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物理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過程,因此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采用各種教學手段來幫助建立物理知識的架構,系統(tǒng)性地掌握和理解物理規(guī)律,并在復習過程中不斷傳授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和解題的技巧,使學生在應對中考的時候更加認真、更加嚴謹。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