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財稅學校 梁東敏
努力培養(yǎng)具有“健康陽光、好學上進、勤勞誠信、文明樸實”特色印記的海南學生,是省委書記沈曉明剛到海南履職省長時對海南教育系統提出的明確要求??v觀海南中職課堂教學,任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依然我行我素,就是不動;任憑教師“連哄帶獎”,也只有少數學生配合。受此影響,教師的抱怨聲越來越高,無形中缺少上課的激情,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整個課堂沉悶低效。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一線教師對課堂教學本身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對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方向有更為明晰的把握,本文以“教學高爾夫”在“統計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實踐和應用為例,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改善課堂生態(tài),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趣性和有序性的方法。
統計信息是社會經濟信息的主體,統計在日常生活、現代農業(yè)、醫(yī)學醫(yī)藥、軍事裝備、公共工程、企業(yè)管理、經濟管理、衛(wèi)生教育等領域出現頻率越來越高。
在日常生活中,統計的影響非常大。“統計基礎”課程是從定量去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方法論學科,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宏觀、微觀經濟運用的決策與管理之中,人們的生活也與頻繁發(fā)布的統計信息息息相關??v觀本課程基本概念、統計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基本分析指標、基本分析方法、統計綜合分析,總感覺此課程學習起來困難,再仔細研究發(fā)現課程概念多、方法多、應用多、內容抽象、實踐性強。中職學生本身知識基礎差,學習主動性欠佳,理解能力有限。面對這種現狀,教師應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改變學生不懂學、不愿學的現狀呢?“教學高爾夫”模式就為此提供了一種參考,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獲取知識。
聯想“教學高爾夫”以建構主義理論、教育心理學、多元智能理論和現代管理學為基礎,將授課過程設計為“九個環(huán)節(jié)”,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上課起立、復習舊知、教授新課、小結反思、練習鞏固”的套路,從學生身心特點、認知規(guī)律和技能發(fā)展高度去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九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獲取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動分為五個基本因素: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其中,注意力是后四項的準備狀態(tài)。所以,學習的基礎就是要先獲得學生的注意力。如何獲取注意力?“統計基礎”是一門獨立的、實用性很強的通用方法論科學,研究的是大量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無論是宏觀社會經濟管理還是企業(yè)、家庭微觀經濟決策,都廣泛應用統計數據資料和統計分析方法。我們也經常會在報紙、雜志、財務分析報告、統計分析報告上看到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fā)展狀況及企業(yè)生成經營和銷售狀況的各種統計指標。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提前布置閱讀資料、設計問題讓學生去訪談調研、自我評估;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分享體驗、展示圖片等來聚焦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通過熱烈的口號、掌聲、互動小游戲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2.建立聯結。在獲取到學生的注意力后,教師要注意強化與學生的個人關系,創(chuàng)建一個整體的競爭環(huán)境,在這一過程中要給予鼓勵和贊賞,從而喚起學生內在動機的價值,抓住學生的眼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統計基礎”課程中,讓學生進行簡單、小型的統計調查,“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及時獲取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是科學決策、優(yōu)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3.介紹框架。此環(huán)節(jié)通過有一定吸引力的呈現形式讓學生了解本次課程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激起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期望,從而產生學習的內部動力。
4.激活舊知,引入新知。激活舊知是激發(fā)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與思考,讓學生重溫相關舊知識,梳理以往知識結構,目的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教師通過提問、統計圖形展示、過程演示、播放視頻、開展學生體驗活動等多種方法激活舊知識。比如,以上節(jié)課內容為知識點進行討論,在提出問題及搶答問題過程中激活舊知識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從而引入新內容。在“統計基礎”課堂中筆者常用講述社會實際存在現象、展示實物數據、錄像、講解、案例分析、提問等方法引入新知,在教學過程中有序切換多種形式,讓學生大腦持續(xù)接受新鮮信息的刺激,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5.練習與反饋。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習過的東西20分鐘后的留存率就只剩下58%,所以及時練習十分必要。比如為了解全校學生的消費水平及構成情況,從而指導學生合理消費,教師可在一周內進行一次1%的抽樣調查。此時,教師可根據調查對象的食品支出、衣著支出、日用支出、娛樂支出、通信支出等信息設計一份調查表,讓學生進行統計數據采集并學會分組整理練習,對完成得好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或者學生之間相互講解,然后派一兩名學生代表全班講解。當然練習要與反饋相結合,老師在練習后要及時對學生提出“贊賞、認可、優(yōu)勢;問題、缺點、不足;建議、鼓勵、幫助”這類“三明治”反饋。
6.復習與行動計劃。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學到的內容,結合實際數據和案例說明各種統計方法的應用,并制定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目的是引導學生回顧歸納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
以上環(huán)節(jié)都做好了,課堂的收尾工作也就水到渠成。這時候講述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可以使學生在放松之余,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播放與課程主題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視頻中觸發(fā)內心的情感,從而起到一定升華效果,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筆者在所教的班級進行了一次“教學模式改革學生調研”的問卷調查。調查主題為:你認為“教學高爾夫”模式與其他教學方式哪個更好?
通過表1可以看出,學生還是比較認可“教學高爾夫”模式的。
表1 “教學高爾夫”模式應用調查表
筆者主要從作業(yè)完成情況和期末考試兩個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測評。以下為2019級3+2分段三個試點班“統計基礎”期末考試統計分析圖表(圖1、表2)。
圖1
表2 2019級3+2分段試點班《統計基礎》期末成績對比表
隨著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專業(yè)課教師更要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教學模式,用學生喜歡的模式進行授課。聯想教學高爾夫法改變了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師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通過探究式學習、體驗式教學、情感教學、分組教學等多種方法的綜合應用保證教學活動快樂、高效進行,這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教和學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