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菊華
(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內二科 重慶 400900)
重癥肺炎作為臨床一種危重癥疾病,其具有起病急、發(fā)展快等特征,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其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針對性給予其治療,改善其生活質量和預后是臨床研究熱點之一[1]?,F階段,臨床治療肺炎多采用抗生素藥物,如舒巴坦,若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還未見好轉,才能按照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治療。但是這種疾病具有起病急、發(fā)展快等特征,并不容易治愈。因此用藥有效性對治療重癥肺炎存在一定地積極意義。本文特此探討舒巴坦結合鹽酸莫西沙星治療重癥肺炎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癥肺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2例。研究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25~48歲,平均(36.5±1.7)歲,患病時間10d~31d,平均(20.5±2.8)d,原發(fā)?。?6例慢性阻塞性疾病,13例支氣管哮喘,13例慢性支氣管炎。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23~49歲,平均(36.6±1.4)歲,患病時間11d~30d,平均(20.6±2.7)d,原發(fā)?。?5例慢性阻塞性疾病,14例支氣管哮喘,13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同意本次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將3g的舒巴坦與100ml的生理鹽水充分混合,靜脈滴注,2次/d,連續(xù)治療2個月。
研究組:給予患者0.4g的鹽酸莫西沙星莫注射液治療,靜脈滴注,1次/d,聯(lián)系治療2個月。
觀察分析兩組臨床有效率及不良反應。顯效:經2個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且經影像學技術檢查后發(fā)現肺部炎癥完全吸收;有效:患者癥狀在一定程度上明顯改善,白細胞計數水平降低,肺部炎癥大部分被吸收;無效:患者癥狀未改善,白細胞計數未恢復,肺部炎癥仍然存在[2]。記錄腹瀉、惡心及頭暈的發(fā)生例數,計算其發(fā)生率。
觀察分析兩組炎癥指標。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ml,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10min,置于低溫中保存,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白細胞計數(WBC),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C反應蛋白(CRP)水平,降鈣素原(PCT)和降鈣素原(PCT)[3]。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臨床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P<0.05),見表1。
表1 臨床有效率及不良反應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PCT、WBC及CRP水平低(P<0.05),見表2。
表2 炎性指標對比
肺炎作為臨床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而肺炎鏈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是造成該病最主要病原菌。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微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一定變化,其中細菌感染造成的肺部疾病已成為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重癥肺炎是一種臨床危重癥疾病,其會對機體的各項炎性指標產生不同影響,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選取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重癥肺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舒巴坦作為一種抗菌藥物,其為β-內酰胺酶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β-內酰胺酶,也可以對淋球菌、腦膜炎球菌以及鮑曼不動桿菌產生一定作用。但是這種藥物大量使用后會發(fā)生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預后。臨床研究表明,舒巴坦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治療,可以使兩種藥物互補,發(fā)揮抑菌作用,最大程度上促進患者康復。莫西沙星也是一種抗菌藥物,其抗菌譜廣[4]。研究發(fā)現莫西沙星對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以及厭氧菌等均存在較好的抗菌活性[5]。其抗菌作用機制是通過干擾Ⅱ、Ⅳ拓撲異構酶來發(fā)揮抗菌作用,這兩種酶可以有效抑制DNA拓撲,并且在DNA復制和修復等過程中也具有關鍵作用。同時青霉素類以及頭孢菌素類的耐藥機制并不會影響到鹽酸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其生物利用度可達82%左右[6]。所以,當這種藥物進入到機體血液循環(huán)后,不但吸收完全,其持續(xù)時間也比較長。另外,鹽酸莫西沙星能夠在肺組織中快速滲透,其在肺泡和支氣管黏膜中殺菌作用也比較好。本研究將舒巴坦聯(lián)合鹽酸莫西沙星治療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而且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覆蓋病原菌范圍更為廣泛,甚至對于一些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可以起到協(xié)同作用,所以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效果更為顯著。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臨床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P<0.05)。表示舒巴坦結合鹽酸莫西沙星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
PCT是炎癥標記物之一,其多應用于評價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以及嚴重程度中。重癥肺炎患者發(fā)病后的6h,其血清中的CRP水平會出現明顯上升,并在48h時達到峰值,CRP常被應用于炎性疾病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中。WBC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檢測指標,其應用于診斷炎癥反應已被臨床認可。舒巴坦作為一種不可逆的競爭性β-內酰胺酶抑制劑藥物,可以有效控制革蘭陽性和陰性菌所引起的β-內酰胺酶,并將其滅活,這種藥物的其不可逆性主要體現在滅活的酶活性不能恢復。舒巴坦可以有效抑制Richmond-SyksⅡ、Ⅲ、Ⅳ以及Ⅴ型的β-內酰胺酶,但是對Ⅰ型酶的作用則不顯著[7]。莫西沙星藥效時間比較長,其穿透力也相對較強,能夠在組織體液中分布存在,可快速滲透到肺組織中,尤其對于肺泡巨噬細胞以及支氣管黏膜中,殺菌作用較強。臨床研究表明,革蘭陽性菌株對青霉素類藥物會產生一定的耐藥性,但是大多病菌對鹽酸莫西沙星比較敏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鹽酸莫西沙星對革蘭陽性菌具有較好的效果[8]。同時鹽酸莫西沙星在使用時可以不用進行皮膚過敏試驗,半衰期長,每天只需要用藥1次,方便快捷。本研究將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有效增強抗菌抗感染效果,減少炎癥因子的分泌,顯著改善肺部炎癥反應。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PCT、WBC及CRP水平低(P<0.05)。表示聯(lián)合用藥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用藥的過程中輔助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療依從性,促進其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與單純使用舒巴坦相比而言,其與鹽酸莫西沙星聯(lián)合治療重癥肺炎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PCT、WBC等炎癥水平,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