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近自然社區(qū)公園的生物多樣性特征
        ——以北京市中心城區(qū)為例

        2022-11-11 13:26:04李曉璐高俊宏
        生態(tài)學報 2022年20期
        關鍵詞:草本鳥類綠地

        王 沫,劉 暢,李曉璐,高俊宏,李 霞,董 麗,*

        1 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 100083 2 城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北京實驗室 北京 100083 3 北京薊城山水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5 4 北京薊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5 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 100083

        城市綠地作為城市野生動物的主要避難所,為鳥類和昆蟲提供重要的棲息場所。然而,傳統(tǒng)社區(qū)公園綠地(簡稱“傳統(tǒng)綠地”)主要從觀賞、游憩功能出發(fā),以喬草型種植方式為主,群落組成和結構單一,為鳥類和昆蟲提供食源和棲息地的資源有限。為此提出了近自然群落理念,即以潛在植被理論和群落演替為依據(jù),模擬當?shù)刈匀粭l件下森林群落特點進行城市綠地的設計和管理,營造近自然園林綠地[1—3]。這類綠地通常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具有復層、異齡、混交的群落結構,采用低維護的管理方式。研究表明,植物多樣性的增加,尤其是灌木和草本層多樣性的增加能提高鳥類和昆蟲多樣性[4—5]。與單一的植物群落層次相比,喬灌草復層植被對維持城市鳥類和昆蟲多樣性有重要作用[6]。但由于研究對象的缺乏,城市中心城區(qū)近自然綠地對于生物多樣性的提升作用鮮有研究。

        近年來,在 “留白增綠”的政策背景下,北京市在中心城區(qū)利用小型拆違騰退土地,建設廣陽谷城市森林等有別于傳統(tǒng)綠地的近自然社區(qū)公園綠地(簡稱“近自然綠地”)。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區(qū)新建近自然綠地為研究對象,以傳統(tǒng)綠地為對照,比較探析近自然綠地的植物、鳥類和昆蟲多樣性特征,以及近自然綠地對鳥類和昆蟲多樣性的提升作用。研究結果可為城市中心建設近自然綠地的生物多樣性評估提供依據(jù),引導城市公園向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向發(fā)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點

        北京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位于華北平原西北部邊緣(39°38′—41°05′N,115°24′—117°30′E),背靠太行山余脈和燕山山脈,是許多候鳥遷徙的通道,鳥類資源豐富。據(jù)記錄,北京地區(qū)鳥類共19目70科466種,占我國現(xiàn)在已知鳥類的31.74%[7—8]。另外,北京林業(yè)(包括園林及果樹)常見昆蟲為629種[9]。

        自2017年以來,北京市在中心城區(qū)以“復層異齡混交”的種植理念陸續(xù)建造近自然綠地。依據(jù)建成時間、各自的位置特點以及植被特征,本研究選擇廣陽谷城市森林、新街口城市森林為近自然綠地樣地。同時選擇位置、面積近似的4個傳統(tǒng)綠地作對照,即月壇公園、萬壽公園、宣武藝園和南禮士路公園(圖1)。

        圖1 研究樣地區(qū)位Fig.1 Location of research samples

        為研究植物群落特征對鳥類、昆蟲多樣性的影響,有必要消除城市化水平、綠地面積等其他因素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2個近自然綠地和4個傳統(tǒng)綠地在與市中心的距離(t=-1.515,P=0.204)、周邊300m綠地比例(t=1.130,P=0.322)、公園面積(t=-1.834,P=0.141)、水體面積比(t=-1.429,P=0.248)、綠地率(t=1.121,P=0.325)等指標上均無明顯差異(表1)。

        表1 研究樣地基本信息

        1.2 數(shù)據(jù)采集方法

        按照典型取樣法完成樣點設置,在綜合考慮植物群落的植物組成、層次結構、空間類型基礎上,對6個公園布點采樣,共選取53個樣點。

        (1)植物調查

        對植物群落進行樣方調查,即以樣點為中心,設置10m×10m的喬灌木樣方,將1m×1m的草本植物樣方布置在喬灌木樣方的四角和中心。獲得喬灌木樣方53個,草本樣方265個。在2019年9—11月完成調查。

        記錄的喬木信息包括種名、數(shù)量、高度、胸徑和冠幅;灌木信息包括種名、數(shù)量、高度和地徑;草本信息包括種名、多度、蓋度[10]。植物種類鑒定參考《園林樹木1600種》[11]、《中國植物志》[12]。根據(jù)物種來源和功能,將植物分為鄉(xiāng)土植物、外來植物、鳥類食源植物、蜜粉源植物,通過參考相關資料判定[13—15]。

        同時,為測定樣地的植物群落垂直結構,選擇喬灌木樣方的中心和四角為觀察點,記錄每一點的6個高度層(0—1m,1—2m,2—5m,5—10m,10—20m,20—30m)內有無葉片,觀測過程用一根5m桿作為參照[16]。用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計算各個公園的植被垂直結構多樣性值。

        (2)昆蟲調查

        以每個樣點為中心設置10m×10m樣方進行昆蟲調查。2020年8—9月,在晴天的10:00—15:00,綜合采用掃網(wǎng)法、震落法、搜索法、埋杯法、環(huán)刀取土法進行昆蟲調查。每個公園每月調查1次,并避開公園打藥時間。使用掃網(wǎng)法(工具為捕蟲網(wǎng))獲得的昆蟲種類是習慣在地面以上及植被周邊活動的昆蟲,每個樣方內采用Z字形網(wǎng)捕法掃網(wǎng)50網(wǎng);使用震落法獲得的昆蟲種類是習慣棲息于樹干的昆蟲;使用埋杯法(工具為一次性紙杯、酒精、糖、水等)獲得的昆蟲種類是習慣隱藏在土壤中的昆蟲,每個樣方內均勻設置5個采樣點,每個采樣點埋杯1個;使用搜索法,采集隱藏在隱蔽處的昆蟲,如樹皮、磚石、枯枝落葉下的昆蟲;使用環(huán)刀取土法在每個采樣點(每個公園內均勻設置5個采樣點)取土樣,調查土壤中的昆蟲。采集的昆蟲標本使用盛有75%酒精的試管保存,鱗翅目昆蟲在硫酸紙中保存。將標本帶回室內,由昆蟲專業(yè)人員鑒定到科或屬,對不同形態(tài)種以sp1,sp2,sp3…進行表示[17]。昆蟲鑒定參考《北京林業(yè)昆蟲圖譜》[9]、《北京漢石橋濕地昆蟲圖鑒》[18]等。調查記錄昆蟲的種類(或科名、屬名)、數(shù)量、活動的植被等。

        (3)鳥類調查

        將樣點連接作為鳥類調查樣線,采用樣線結合樣點法進行鳥類調查。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天氣晴好、鳥類活動較為頻繁的時間段(6:30—9:30),使用8×42倍望遠鏡對6個園林綠地的鳥類進行調查。為了捕捉一個季節(jié)內鳥類的動態(tài)變化,每月在每個公園調查1次。樣點調查時,記錄在樣點半徑20m范圍內出現(xiàn)的鳥類;樣線調查時,調查者以1.5—2.0 km/h的速度沿著樣線步行,記錄樣線前方和兩側各25m范圍內出現(xiàn)的鳥類。對從樹頂以上的高度經(jīng)過的鳥類不予記錄。因樣地面積較小,為全面記錄其鳥類狀況,每次調查在每樣線重復3次,重復調查計數(shù)鳥類;對偶見種和少見種,通過多次往返進行尋找和記錄。統(tǒng)計計算時均以平均值計算[19]。鳥類辨識參考《常見野鳥圖鑒·北京地區(qū)》[7]。記錄鳥類的種類、數(shù)量、行為(棲息、運動、取食等)、所在植被層等。

        1.3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基于外業(yè)調查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2010完成數(shù)據(jù)的整理,運用R 3.6.1完成統(tǒng)計分析及統(tǒng)計圖繪制。經(jīng)單樣本Kolmogorov-Smirnov檢驗確認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近自然綠地與傳統(tǒng)綠地之間的植物群落特征、昆蟲多樣性、鳥類多樣性是否存在顯著差異。采用Patrick豐富度、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Pielou均勻度指數(shù)等表征物種多樣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植物群落特征

        2.1.1植物物種組成特征

        6個綠地共調查到維管束植物47科108屬130種(含品種及變種),其中2個近自然綠地31科79屬92種。二類綠地的喬灌草種類比分別為 1∶1.6∶2.3和1∶0.6∶0.5。

        近自然綠地的前5個優(yōu)勢科為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薔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槭樹科(Aceraceae);傳統(tǒng)綠地的前5個優(yōu)勢科為薔薇科、百合科(Liliaceae)、松科(Pinaceae)、木犀科(Oleaceae)、忍冬科。二者的共有優(yōu)勢科有薔薇科、禾本科、忍冬科、木犀科、松科。

        近自然綠地與傳統(tǒng)綠地中出現(xiàn)頻度排名前五的共有喬木為油松(Pinustabuliformis)、圓柏(Sabinachinensis),共有灌木為華北紫丁香(Syringaoblata),均為北京常見鄉(xiāng)土植物。近自然綠地中出現(xiàn)頻度較高的草本為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reptans)、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天人菊(Gaillardiapulchella)、小蓬草(Erigeroncanadensis),以適生性強、耐粗放管理的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為主,傳統(tǒng)綠地中出現(xiàn)頻度較高的草本為是麥冬(Ophiopogonjaponicas)、玉簪(Hostaplantaginea)、結縷草(Zoysiajaponica)、鳶尾(Iristectorum)、金邊玉簪(Hosta‘Yellow splash Rim’),大多需要精細化養(yǎng)護,不耐粗放管理。

        2.1.2鳥類食源植物及蜜粉源植物應用

        近自然綠地中共記錄到鳥類食源植物19種,蜜粉源植物63種,其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前5種為油松、銀紅槭(Acer×freemanii)、風箱果(Physocarpusamurensis)、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傳統(tǒng)綠地中共記錄到鳥類食源植物28種,蜜粉源植物47種,其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前5種為國槐(Sophorajaponica)、圓柏、油松、白皮松(Pinusbungeana)、金銀木(Loniceramaackii)。就單位樣方平均值而言,近自然綠地的鳥類食源植物和蜜粉源植物的豐富度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t=2.99,P<0.01;t=7.68,P<0.001),多度與傳統(tǒng)綠地均無明顯差異(t=0.03,P=0.98;t=1.81,P=0.08)(圖2)。

        圖2 近自然綠地(NG)與傳統(tǒng)綠地(TG)的鳥類食源植物、蜜粉源植物豐富度、多度對比Fig.2 Comparison of richness and abundance of bird-feeding plants and nectariferous plants between near-natural green space and traditional green space**在P<0.01水平上相關,***在P<0.001水平上相關

        2.1.3植物多樣性指數(shù)

        二類綠地的喬木層多樣性指數(shù)比較發(fā)現(xiàn)(圖3),Patrick豐富度指數(shù)、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Pielou均勻度指數(shù)均無明顯差異(t= 1.672,P=0.100;t=1.135,P=0.262;t=0.892,P=0.377;t=0.107,P=0.915)。但在近自然綠地中,灌木層和草本層的Patrick豐富度指數(shù)和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t=3.724,P<0.01;t=8.072,P<0.001;t=4.408,P<0.001;t= 4.936,P< 0.001)。近自然綠地中灌木層和草本層的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t=3.771,P<0.001;t=2.762,P<0.05),Pielou均勻度指數(shù)均無明顯差異(t=0.697,P=0.4932;t=0.697,P=0.4932)。

        圖3 近自然綠地(NG)和傳統(tǒng)綠地(TG)的植物多樣性指數(shù)對比Fig.3 Comparison of plant diversity index between near-natural green space and traditional green space*在P<0.05水平上相關,**在P<0.01水平上相關,***在P<0.001水平上相關

        2.1.4群落垂直結構

        群落垂直結構可劃分為復層型(喬+灌+草)、雙層型(喬+灌、喬+草或灌+草)、單層型(喬灌草中的一種)三類。2個近自然綠地的樣方全為復層型,4個傳統(tǒng)綠地的復層型占50.79%。2個近自然綠地的垂直結構多樣性值(FHD)最高,分別為1.484和1.432,宣武藝園最低(1.127)。近自然綠地的垂直結構多樣性值極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t=5.216,P<0.0001)。

        2.2 昆蟲及鳥類多樣性

        2.2.1昆蟲物種構成

        6個綠地共記錄到昆蟲綱動物2131頭,隸屬于12目81科173種。其中以雙翅目(Diptera)最多,496頭(23.28%),隸屬于12科78種,其優(yōu)勢科有蚊科(Culicidae)、麻蠅科(Sarcophagidae)和食蚜蠅科(Syrphidae);膜翅目(Hymenoptera)次之,487頭(22.85%),隸屬于16科43種,其優(yōu)勢科為蟻科(Formicidae)、葉蜂科(Tenthredinidae)、蜜蜂科(Apidae)。另外,直翅目(Orthoptera)、半翅目(Hemiptera)、鱗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占比大于5%。

        6個綠地均有分布的目有半翅目、鱗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雙翅目、直翅目,為北京城區(qū)綠地常見類群[20]。脈翅目在4個綠地中有分布,螳螂目在2個綠地中有分布,蜚蠊目、蜉蝣目、革翅目、長翅目只在1個綠地中有分布。

        2個近自然綠地共記錄到昆蟲11目76科135種1267頭,均高于4個傳統(tǒng)綠地(表2)。以直翅目最多,404頭;其次為雙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分別為245頭、229頭和184頭。傳統(tǒng)綠地以膜翅目最多,303頭;其次為雙翅目和半翅目,分別為251頭和140頭。近自然綠地出現(xiàn)頻度明顯偏高的昆蟲為棕靜螳(Statiliamaculata)、黃臉油葫蘆(Teleogryllusemma)和龜紋瓢蟲(Propyleajaponica)。

        表2 各公園昆蟲和鳥類物種數(shù)量

        2.2.2鳥類物種組成

        6個綠地共記錄到鳥類6目21科49種,占北京市記錄鳥類種數(shù)的10.52%。以雀形目(Passeriformes)最多,共16科40種,占81.63%,其中又以鹟科(Muscicapidae)、鶯科(Sylviidae)、鴉科(Corvidae)、燕雀科(Fringillidae)的種數(shù)最多。非雀形目有5目5科9種,占18.37%,含鴿形目(Columbiformes)1科3種,鴷形目(Piciformes)及雨燕目(Apodiformes)各1科2種,鸛形目(Ciconiiformes)及戴勝目(Upupiformes)各1科1種。各綠地的鳥類數(shù)量見表2。

        在珍稀物種方面,近自然綠地記錄到中國“三有”保護動物33種,北京市級保護動物25種,其中北京市一級保護動物6種,包括大斑啄木鳥(Dendrocoposmajor)、灰喜鵲(Cyanopicacyanus)、牛頭伯勞(Laniusbucephalus)、星頭啄木鳥(Dendrocoposcanicapillus)、黃腹山雀(Periparusvenustulus)、白腰雨燕(Apuspacificus);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19種,如白頭鵯(Pycnonotussinenesis)、褐柳鶯(Phylloscopusfuscatus)、紅尾伯勞(Laniuscristatus)、黃眉柳鶯(Phylloscopusinornatus)、黃腰柳鶯(Phylloscopusproregulus)、家燕(Hirundorustica)等??梢姵鞘兄行某菂^(qū)的小型綠地為珍稀鳥類提供了重要的庇護所。

        近自然綠地記錄到留鳥3目9科14種,占比最高,其次為旅鳥1目9科12種,夏候鳥2目8科10種,冬候鳥最少,為1目1科1種。2個近自然綠地面積都在5hm2以下,且無水域,因此只調查到陸禽、攀禽、鳴禽3種生態(tài)類群。其中鳴禽33種,占絕對優(yōu)勢(89.19%),其次為攀禽,3種,有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和普通樓燕(Apusapus),陸禽最少,僅有珠頸斑鳩(Spilopeliachinensis)1種。傳統(tǒng)綠地記錄到陸禽、鳴禽、攀禽、涉禽4種生態(tài)類群,鳴禽最多,為27種。

        2.2.3昆蟲及鳥類多樣性指數(shù)

        近自然綠地的昆蟲物種豐富度、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和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均極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t=7.887,P<0.0001;t=6.849,P<0.0001;t=4.892,P<0.0001),均勻度無明顯差異(t=0.645,P=0.548)。近自然綠地的鳥類Patrick豐富度指數(shù)、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t=2.600,P<0.05;t=2.079,P<0.05),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Pielou均勻度指數(shù)與傳統(tǒng)綠地無顯著差異(t=1.465,P=0.149;t=-0.054,P=0.957)(圖4)。

        圖4 近自然綠地(NG)和傳統(tǒng)綠地(TG)的昆蟲和鳥類多樣性指數(shù)對比Fig.4 Comparison of insect and bird diversity between near-natural green space and traditional green space*在P<0.05水平上相關;****在P<0.0001水平上相關

        3 結論與討論

        3.1 近自然綠地的植物群落特征

        近自然綠地的各植被層豐富度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1∶1.6∶2.3),而前人對于北京市郊野公園的研究結果表現(xiàn)為草本層的豐富度最高,喬木層與灌木層相當[21—22]。傳統(tǒng)綠地的喬灌草比1:0.6:0.5,以喬木層最高,草本層最低,這與前人對于北京建成區(qū)綠地的植物多樣性研究基本一致[23]。與北京市郊野公園相比,近自然綠地的灌木層豐富度偏高;與北京城區(qū)傳統(tǒng)綠地相比,近自然綠地灌木層和草本層的豐富度、Shannon-wiener指數(shù)、Simpson指數(shù)均較高,喬木層無明顯差異。與上海新江灣城半自然群落[24]相比,近自然綠地同樣在灌木層多樣性方面有優(yōu)勢,不同之處在于近自然綠地在草本層多樣性方面更有優(yōu)勢,而喬木層的優(yōu)勢并不明顯。

        北京山區(qū)的優(yōu)勢科植物為菊科、禾本科、豆科、傘形科(Apiaceae)、唇形科(Labiatae)、薔薇科、百合科(Liliac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25]。近自然綠地與北京山區(qū)的前10個優(yōu)勢科中有5個共有優(yōu)勢科(菊科、禾本科、薔薇科、唇形科、玄參科),占近自然綠地總種數(shù)43.38%。傳統(tǒng)綠地與北京山區(qū)的前10個優(yōu)勢科中有4個共有優(yōu)勢科(薔薇科、百合科、禾本科、豆科),占傳統(tǒng)綠地總種數(shù)36.70%??梢娕c傳統(tǒng)綠地相比,近自然綠地與北京山區(qū)的植物物種組成相似度更高。

        近自然綠地的草本層優(yōu)勢科為菊科和禾本科,這與奧林匹克森林公園[26]、上海原江灣機場廢棄地[27]、上海中心城區(qū)[28]的自生草本優(yōu)勢科相同。草本層優(yōu)勢種包括小蓬草、狗尾草等,這與西安的自生植物優(yōu)勢種相似[29]。此外,近自然綠地中還栽培了大量的匍匐委陵菜,抗性強,耐踐踏,養(yǎng)護成本低,具較高的觀賞價值,應當在城市綠地建設中得到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除自生草本外,近自然綠地還存在許多天然更新的木本植物幼苗,以構樹、洋白蠟、榆樹、臭椿、旱柳為主,果實多為翅果、蒴果、聚花果等,主要依靠風力和鳥類傳播。近自然綠地作為鳥類的棲息地,分布著多種木本自生植物,這些幼苗可為綠地群落的后續(xù)演化提供資源。應注意控制綠地中喬木層的郁閉度,給更新樹種提供一定的生長空間。

        植物為公園中的鳥類和昆蟲提供了重要的食源。近自然綠地的鳥類食源植物與蜜粉源植物豐富度均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與隋金玲等[14]的研究結果相比,近自然綠地中具翅果的樹種偏多。建議搭配不同果實類型的鳥類食源樹種,提高鳥類食源植物在各個季節(jié)的均衡性,為植食性和雜食性鳥類提供豐富連續(xù)的食源植物。

        2個近自然綠地的群落垂直結構多樣性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符合近自然綠地“復層”特征。在以往的城市綠地垂直結構研究中,通常只是主觀地將群落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30],本研究選取枝葉高度多樣性(FHD)表征垂直結構復雜度,對研究鳥類和昆蟲群落的構成和分布有重要意義,可較好地評估生境質量。

        本研究證實了小型近自然綠地在植物群落方面的顯著特征:1)與傳統(tǒng)綠地相比,近自然綠地與北京山區(qū)的植物物種組成相似度更高,具更為豐富的自生植物,表明這類綠地在物種組成方面的“近自然”特征;2)垂直結構上灌木和草本層發(fā)達,與傳統(tǒng)綠地相比,表現(xiàn)出明顯的“復層”特點;3)在棲息地功能方面,近自然綠地可為鳥類和昆蟲提供更為豐富的食源和蜜粉源植物,且垂直結構的復雜性為鳥類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生境。

        3.2 近自然綠地在鳥類及昆蟲多樣性方面的優(yōu)勢

        近自然綠地中的昆蟲優(yōu)勢類群為直翅目、雙翅目、半翅目、膜翅目,與前人對于西城區(qū)公園[31]、北京市園林綠地[32]的調查中昆蟲群落的優(yōu)勢類群相同,但順序略有不同,近自然綠地的直翅目昆蟲數(shù)量明顯偏多??赡苁且驗榻匀痪G地豐富的草本種類和數(shù)量為直翅目昆蟲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資源[33],也可能與本研究選取的昆蟲采集方法、時間有關。

        近自然綠地的昆蟲豐富度、多樣性指數(shù)顯著高于傳統(tǒng)綠地,靳士科[34]對上海近自然城市森林與其他類型城市森林的昆蟲多樣性對比研究中,以及吳龍飛等[35]對近自然森林與普通人工林的昆蟲對比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相似的結果。由于近自然綠地的植物群落組成和群落結構復雜、多樣,能為多種昆蟲提供合適的棲息生境,因此提高昆蟲的豐富度和多樣性。近自然綠地中基本不使用殺蟲劑是其昆蟲多樣性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王建紅等[36]發(fā)現(xiàn)適當減少農(nóng)藥的施用次數(shù)和施用量,昆蟲多樣性逐漸增加,且增加的昆蟲主要為天敵昆蟲,說明了適當減少農(nóng)藥和殺蟲劑的使用不僅可增加昆蟲多樣性,還可提高綠地的自控能力,減少病蟲害。

        近自然綠地的鳥種居留型組成中,留鳥、旅鳥、夏候鳥最多,這與韓晶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680hm2)[37],郭佳對北京植物園(400hm2)、圓明園(350hm2)、頤和園(290hm2)等[38]的鳥類群落以旅鳥和夏候鳥為主的結果有所不同,與本研究的4個傳統(tǒng)綠地(平均面積4.95hm2)的調查結果一致。鳥種居留型組成可能與面積相關,與100hm2以上的大型公園相比,留鳥在面積10hm2以下的小型公園中所占的比例更高。隨著公園面積減小,公園周圍的城市環(huán)境對鳥類的影響加強,更適應城市環(huán)境的留鳥所占比重增加,如麻雀、珠頸斑鳩、灰喜鵲等。就鳥類的生態(tài)類群而言,鳴禽在近自然綠地中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這與韓晶[37]對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調查結果一致。

        近自然綠地的鳥類豐富度、多樣性高于傳統(tǒng)綠地,與Munro等[39]對于近自然林地和普通林地的對比研究結果一致,也與Heyman[40]對瑞典人工林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見近自然綠地對鳥類多樣性的提升作用非常突出。

        本研究證實了在高密度中心城區(qū)的小型近自然綠地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但公園綠地內生物多樣性增加的同時,可能會增加野生動物傷害游客的可能性,城市公園中種植高密度的灌木也容易使游人產(chǎn)生不安全感。因此建議在進行城市公園綠地建設時,在特定區(qū)域增加林下灌木和草本層的多樣性,構建植被垂直結構復雜的群落,并基于“分區(qū)策略”將近自然群落鑲嵌于城市公園進行生境設計[41]。將近自然綠地作為具有生態(tài)保育功能的、禁止人進入的核心斑塊,融入城市公園設計之中。而在核心斑塊之外的區(qū)域,以單層或喬草型雙層群落模式為主,為游人的休憩、娛樂等提供充足的草坪空間及硬質活動場地,也可保證公園可維持較為充足的游人容量。從而為今后公園設計和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以提高城市里包括植物、昆蟲、鳥類在內的生物多樣性。

        致謝:調查工作得到北京林業(yè)大學孫凱、張涵、何海燕的幫助,特此致謝。

        猜你喜歡
        草本鳥類綠地
        毛鋪草本酒
        中華建設(2024年3期)2024-03-16 08:04:52
        毛鋪草本酒
        中華建設(2023年10期)2023-10-07 05:23:04
        善于學習的鳥類
        學與玩(2022年9期)2022-10-31 02:54:08
        可進入式綠地的養(yǎng)護與管理的研究
        北京園林(2021年2期)2022-01-19 02:17:34
        彩墨繪草本
        少兒美術(2020年8期)2020-11-06 05:21:38
        我的濕地鳥類朋友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老城區(qū)綠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區(qū)綠地提升為例
        北京園林(2020年1期)2020-01-18 05:19:30
        鳥類
        小太陽畫報(2019年1期)2019-06-11 10:29:48
        杭州市區(qū)春季綠地對PM2.5消減作用的研究
        風景園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1
        走進綠地
        歲月(2017年9期)2017-09-08 14:45:50
        亚洲一二三四五区中文字幕|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bd在线观看| 国产97在线 | 亚洲| 国产天堂网站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址| 久久久大少妇免费高潮特黄| 东北少妇不戴套对白第一次|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资源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久久黄色高清视频|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av| 免费a级作爱片免费观看美国|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小说| 日本人妻伦理片在线观看| 男女啪啪视频高清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岛国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va|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少妇|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国产| 久久av粉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伊人婷婷在线| 国产白浆流出一区二区| 巨爆中文字幕巨爆区爆乳|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白白色发布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国产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青楼妓女禁脔道具调教sm |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麻豆AⅤ无码不卡|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